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景胜  黄静  包晓航  周功锐  王颖  杨天德 《重庆医学》2015,(11):1469-1471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对新生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AST)和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同窝日龄7d(P7)C57小鼠15只,随机分为丙泊酚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10%脂肪乳对照组,每组5只,所有小鼠从P7开始接受药物处理。高、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丙泊酚60、30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10%脂肪乳。药物处理24h后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ST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离子钙接头分子(Iba1)在海马内的表达。结果丙泊酚高剂量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分子层中GFAP标记的AST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低剂量丙泊酚对新生鼠海马中AST数量无显著影响;高剂量和低剂量丙泊酚均显著性降低海马小胶质细胞数量(P<0.01)。结论丙泊酚抑制新生小鼠海马AST和小胶质细胞的发育,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施大鼠双侧肾上腺切除术,研究下丘脑室旁核盐皮质激素受体(MR)、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双侧肾上腺切除模型,于肾上腺切除后0,4,7 d取材;同时取材假手术组(未切除肾上腺)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MR、GR的表达变化。结果:肾上腺切除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下丘脑室旁核的MR表达没有显著性变化,GR表达上调。结论:肾上腺切除后,下丘脑室旁核MR表达不变,GR表达上调。提示下丘脑室旁核的MR可能不直接参与HPA轴的调节,GR参与HPA轴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新生小鼠大脑梨状皮层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同窝、日龄为7 d(P7)的C57小鼠1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丙泊酚低剂量(30 mg/kg)组,丙泊酚高剂量(60 mg/kg)组,所有小鼠从P7开始接受药物处理.高、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丙泊白酚60、3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10%脂肪乳.药物处理后24 h(P8)腹腔注射BrdU 50 mg/kg,2h后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梨状皮层细胞增殖标记物BrdU、Sox2及神经干细胞纤维突起标记物Nestin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42.67±2.41)比较,丙泊酚低剂量组(33.84±1.33)及高剂量组(25.17 ±1.73)新生小鼠大脑梨状皮层中BrdU+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BrdU+细胞数量减少更明显(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丙泊酚低剂量组Sox2标记的神经祖细胞数(558.94±29.85)较对照组(618.67 ±24.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泊酚高剂量组(430.83±29.23)较对照组、丙泊酚低剂量组均减少(P <0.01,P<0.05).丙泊酚低剂量组(24.73±0.69)与对照组(34.81±2.56)比较,BrdU-Sox2双标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泊酚高剂量组(12.48±0.80)较对照组及丙泊酚低剂量组均减少(P<0.01,P <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1.00±0.00)比较,丙泊酚低剂量组(0.65±0.07)及高剂量组(0.60±0.08) Nestin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纤维突起灰度值降低,纤维分布稀疏且排列紊乱(P<0.01).结论 丙泊酚可抑制新生小鼠大脑梨状皮层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并呈一定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发育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同窝日龄7 d(P7)的C57小鼠分为3组:高剂量丙泊酚组、低剂量丙泊酚组和10%脂肪乳对照组.所有小鼠P7接受药物处理.高剂量丙泊酚组腹腔注射丙泊酚60mg/kg;低剂量丙泊酚组腹腔注射丙泊酚3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10%脂肪乳.部分小鼠注药24 h(P8)后处死,其余小鼠饲养至日龄14 d(P14)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齿状回中Ki67、巢蛋白(Nestin)、脑脂结合蛋白(BLBP)及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的形态及表达量.结果 高剂量丙泊酚组P8小鼠海马齿状回中Ki67标记的神经干细胞数量较10%脂肪乳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且Nestin及BLBP标记的干细胞纤维数量、长度均受损(P<0.05).P14小鼠海马齿状回中NeuN阳性细胞数量低剂量丙泊酚组与10%脂肪乳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丙泊酚组较10%脂肪乳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高剂量丙泊酚可抑制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损伤神经干细胞突起数量及突起形态,导致神经元成熟障碍.  相似文献   

5.
大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免疫组化方法系统观察了大鼠下丘脑各部精氨酸加压素(AVP)和催产素(OT)阳性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AVP阳性细胞大部集中在视上核主部腹侧区、室旁核外侧亚核和视交叉上核。OT阳性细胞多分布在视上核主部背侧区、前连合核和室旁核内侧亚核、后亚核及外侧亚核周围部。在视前区第三脑室周围,紧靠室管膜,也可见许多OT阳性细胞。OT和AVP阳性细胞均见于环状核、穹隆核、内侧前脑束核等下丘脑附属核及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内,但未发现两者在这些部位的数量和分布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湿热环境下大鼠下丘脑的室旁核和视上核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将大鼠置于仿真模拟气候舱[干球温度(40.0±0.5)℃,相对湿度(60±5%)]内,120 min后取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s和GFAP在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的表达并计录各组动物的行为学反应.结果 在高湿热环境下行为学上动物表现为躁动不安、呼吸加快、前爪抓挠面部;120min组中有2只动物死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湿热刺激组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的Fos和GFAP表达比对照组明显上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体下丘脑的室旁核和视上核中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参与了对高湿热刺激的反应及其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灸大椎穴对慢性应激失调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AV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大椎穴对慢性应激失调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AVP)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将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的中等强度刺激造成慢性应激失调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精神状态、体重、蔗糖偏嗜度、旷场实验等行为学的不同;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法比较各组动物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慢性应激可致大鼠活动明显减少、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并且体重增加数、蔗糖偏嗜度、旷场实验中活动次数显著减少;下丘脑室旁核AV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艾灸或针刺大椎穴均可明显改善上述情形、下调AV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P<0.05~P<0.01).艾灸与针刺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艾灸与针刺大椎均可明显改善抑郁大鼠的行为异常,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应激中枢下丘脑AVP的调节实现的,二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高盐摄入对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8周龄的C57BL/6J小鼠分为4组(n=5):短期高盐组与短期对照组(饲养24 h后处死,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大脑c-Fos表达情况),长期高盐组与长期对照组(连续饲养8周,每周对体质量、体温、饮水、进食进行监测).对照组正常饮水,高盐组给予含2%氯化钠的盐水.长期组实验结束后收集血清检测血脂水平.收集性腺脂肪和脑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性腺脂肪组织中解耦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1,UCP-1)等棕色化相关调控基因的改变以及下丘脑室旁核脑源性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mRNA表达.结果 短期高盐刺激后,小鼠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高盐组(112.67±11.24)较对照组(30.67±5.51)明显增加(P<0.01).给予小鼠8周的高盐刺激后,小鼠血中甘油三酯[(0.75 ±0.19) mmol/L vs(1.07±0.08)mmol/L,P<0.05]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下降[(0.64 ±0.14) mmol/L vs(0.92 ±0.15)mmol/L,P<0.05],单侧性腺脂肪质量明显减轻[(0.11 ±0.01) gvs(0.15±0.01)g,P<0.0l].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发现高盐组WAT棕色化标志基因UCP-1含量(4.62±0.94)较对照组(1.00 ±0.16)明显增加(P<0.01);下丘脑室旁核BDNF高盐组mRNA表达(3.14±0.31)较对照组(1.00 ±0.12)明显增加(P<0.01).结论 长期高盐可诱导小鼠WAT棕色化,而下丘脑室旁核BDNF参与了其中的中枢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9.
急性应激大鼠的心血管反应与脑内c-fos蛋白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躯体 心理应激对大鼠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及心血管相关脑区c fos蛋白的表达。 方法 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应激模型,检测应激后SD大鼠血压、心率和脑内c fos蛋白表达等变化。 结果 (1)应激即刻引起血压和心率明显增加。收缩压从应激前(10 4 .8±9.4 )mmHg升至(132 .3±10 .7)mmHg ,明显高于对照组[(112 .0±8.0 )mmHg ,(P <0 .0 1) ];应激大鼠心率明显高于应激前和对照组(P <0 .0 1)。应激停止后2~3h ,血压和心率恢复到对照水平。(2 )应激组大鼠杏仁核群c fos蛋白阳性细胞为(2 5 .4±3.8) % ,明显高于对照组[(3.4 1±0 .5 ) % ,(P <0 .0 1) ]。下丘脑室旁核c fos蛋白阳性细胞为(2 1.9±2 .0 ) % ,与对照组(7.1±0 .8)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n =8)。额颞叶皮层c fos蛋白阳性细胞为(5 7.5±3.9) % ,显著高于对照组[(16 .4±2 .5 ) % ,(P <0 .0 1,n =8) ]。 结论 急性躯体 心理应激引起的快速心血管反应可能与下丘脑室旁核、杏仁核群神经元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区和腹外侧核区胃动素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6月期间从山东鲁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购买60只刚出生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在第2、4、6、8、10天分别皮下注射等量谷氨酸钠和生理盐水.大鼠饲养至90 d时,取下丘脑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胃动素在下丘脑腹内侧核区、腹外侧核区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29只大鼠呈肥胖状态,显示谷氨酸钠诱导大鼠有98%因能量失衡呈肥胖状态;同时免疫组化评分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腹内侧核区、腹外侧核区阳性细胞率和中位数分别为(2.68±1.61)和2.12、(4.79±2.92)和4.67、(1.52±1.31)和1.44、(2.14±1.13)和1.62,实验组腹内侧核和腹外侧核胃动素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外侧核比腹内侧核胃动素阳性细胞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腹外侧核胃动素阳性细胞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大鼠可以引起下丘脑腹内侧核区、腹外侧核区胃动素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滋肾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小鼠流产率及蜕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VEGF/VEGFR-2/p-ER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8只未孕CBA/J雌鼠,26只DBA/2雄鼠,8只BALB/c雄鼠,按雌:雄=2:1,建立CBA/J×DBA/2习惯性流产小鼠模型50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蒸馏水)、LMWH组(1000U/kg)、滋肾活血方低剂量(3.9g/kg)+LMWH(1000U/kg)组、滋肾活血方中剂量(11.7g/kg)+LMWH(1000U/kg)组、滋肾活血方高剂量(35.1g/kg)+LMWH(1000U/kg)组,每组10只;建立CBA/J×BALB/c正常妊娠小鼠模型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按照人鼠体表面积换算每日滋肾活血方灌胃药量和LMWH注射量,给药干预2周。计算各组小鼠胚胎丢失率;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蜕膜中VEGF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小鼠蜕膜中VEGF、VEGFR-2、p-ERK、ERK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胚胎丢失率上升(38.38%比7.29%,P<0.05),该组免疫组化VEGF蛋白平均光密度值降低[(0.22±0.07)比(0.23±0.01),P<0.01],该组WB结果显示VEGF、VEGFR-2蛋白表达下降[VEGF:(2.01±0.08)比(2.90±0.06);VEGFR-2:(2.62±0.01)比(3.15±0.08),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LMWH组、滋肾活血方低剂量+LMWH组、滋肾活血方中剂量+LMWH组和滋肾活血方高剂量+LMWH组胚胎丢失率下降(23.76%、16.83%、12.75%、10.10%比38.38%,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上述4组的VEGF蛋白平均光密度值上升[(0.24±0.04)、(0.29±0.02)、(0.32±0.06)、(0.33±0.10)比(0.22±0.07),P均<0.05],WB结果显示上述4组的VEGF、VEGFR-2、p-ERK、ERK蛋白表达上升[VEGF:(3.13±0.09)、(2.93±0.73)、(3.31±0.18)、(3.38±0.15)比(2.01±0.08);VEGFR-2:(3.19±0.02)、(3.53±0.10)、(3.77±0.12)、(3.83±0.09)比(2.62±0.01);p-ERK:(1.57±0.35)、(1.79±0.06)、(1.73±0.07)、(1.75±0.06)比(1.39±0.04);ERK:(3.82±0.08)、(4.22±0.09)、(4.24±0.04)、(4.19±0.27)比(3.42±0.14),P均<0.05]。与LMWH组比较,滋肾活血方低剂量+LMWH组胚胎丢失率无明显差异(P>0.05),滋肾活血方中剂量+LMWH组、滋肾活血方高剂量+LMWH组胚胎丢失率降低更显著(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EGF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在滋肾活血方低剂量+LMWH组、滋肾活血方中剂量+LMWH组、滋肾活血方高剂量+LMWH组上升(P均<0.05);WB结果显示上述3组的VEGFR-2、p-ERK、ERK蛋白表达上升(P均<0.05),VEGF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滋肾活血法联合LMWH能够改善复发性流产小鼠妊娠结局,其机制可能与激活VEGF/VEGFR-2/p-ERK/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七斛血糖制剂对KK-Ay自发性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0只6周龄雌性C57 BL/6小鼠(体质量18 ~20 g)作正常对照组;50只6周龄雌性KK-Ay小鼠(体质量28 ~ 30 g)随机分成5组(n=10),分别为模型对照组(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七斛血糖制剂低、中、高剂量组(0.75、1.5、3.0 g/kg),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0.13 g/kg),灌胃给药28 d.于给药第8、15、22、29天测量小鼠随机血糖、体质量及摄食量,于第29天取血检测血脂二项,取肝脏、胰腺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与C57BL/6正常对照组比较,KK-Ay模型对照组小鼠摄食量、体质量、随机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P<0.01),小鼠肝细胞肿胀,脂肪沉积明显,胰岛萎缩.在给药第29天,与模型对照组的随机血糖值(26.95±4.62) mmol/L比较,七斛血糖制剂低[(18.47 ±8.41)mmol/L,P<0.05]、中[(17.93±5.90) mmol/L,P<0.05]、高[(15.10±2.60) mmol/L,P<0.01]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17.58 ±7.72) mmol/L,P<0.01]小鼠的随机血糖值均显著降低,其中七斛血糖制剂高剂量组降糖率达43%.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15 d后,七斛低、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小鼠摄食量和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七斛血糖制剂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有降低趋势;七斛血糖制剂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小鼠肝细胞肿胀程度、脂肪沉积及胰岛萎缩程度均减轻.结论 七斛血糖制剂能够有效降低KK-Ay小鼠的血糖值,改善血脂水平和减轻肝脏、胰腺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溴氰菊酯亚慢性染毒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按确定的溴氰菊酯高、中、低染毒剂量,对小鼠进行灌胃染毒,染毒时间为30d.对染毒后小鼠进行Y型臂迷宫试验和跳台试验.结果 Y型迷宫试验中,高剂量染毒组、中剂量染毒组、低剂量染毒组的总电击时间分别为(39.10±16.21)s、(34.54±12.19)s、(28.99±11.72)8,总训练次数分别为(70.35±28.07)次、(66.24±27.10)次、(60.58±23.49)次,错误反应次数分别为(34.89±14.64)次、(31.31±11.29)次、(28.62±9.28)次.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染毒组总电击时间延长,总训练次数、错误反应次数增加,正确反应率下降,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中剂量染毒组除总训练次数外,其余各指标也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鼍染毒组、中剂量染毒组染毒后跳台试验错误潜伏期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增多、电击时间显著延长,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低剂量染毒组染毒后错误次数显著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溴氰菊酯亚慢性染毒可降f氐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IL-17A对哮喘小鼠Th2细胞分化及其相关炎症的作用.方法 24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IL-17A处理组(n=8).哮喘组和IL-17A处理组予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每次雾化激发前1h,IL-17A处理组给予重组小鼠IL-17A气道滴入.各步对照均予以生理盐水.末次激发后24h处死小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行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ELISA检测BALF中IL-4、IL-5、IFN-γ、IL-17A的浓度.HE和PAS染色及半定量评分评估小鼠肺部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支气管淋巴结Th细胞分化.免疫磁珠分选健康小鼠幼稚CD4+T细胞,用Th2极化培养基体外培养,并给予IL-17A或等量PBS干预,检测Th2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结果 哮喘组较对照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及其比例(P<0.05)、IL-4、IL-5、IL-17A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IFN-γ浓度显著下降(P<0.05);支气管、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化生明显加重(P<0.01);脾脏和淋巴结Th2细胞分化比例显著增高(P<0.05).IL-17A处理组较哮喘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26.00±5.43)×104/mLvs(58.40 ±26.93)×104/mL,P<0.05]、嗜酸性粒细胞数[(8.04±1.98)×104/mL vs(31.95±12.28)×104/mL,P<0.05]及其比例[(29.93 ±3.03)% vs(53.47 ±6.62)%,P<0.01]显著降低,而中性粒细胞数及其比例无明显变化;BALF中Th2相关因子IL-4浓度[(9.86 ±2.77) pg/mL vs(28.13 ±4.62) pg/mL,P<0.01]、IL-5浓度[(7.30 ±0.50) pg/mL vs(10.50±1.10) pg/mL,P<0.01]均显著降低;支气管、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轻,HE染色半定量评分降低[(2.00 ±0.51)vs(3.12 ±0.64),P<0.05],杯状细胞化生减少[(0.80 ±0.45)vs(2.40 ±0.55),P<0.01];脾脏[(2.24±0.44)%vs(4.82±1.83)%,P<0.01]和淋巴结[(7.05±0.58)%vs(10.57±1.35)%,P<0.05]中Th2细胞分化比例显著减少.极化培养的幼稚CD4+T细胞,予IL-17A干预后,诱导分化的Th2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而增殖和凋亡无显著变化.结论 IL-17A有抑制Th2细胞分化,减轻哮喘小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利胆排毒口服液抗内毒素血症作用。方法:以大鼠胆汁流量的变化为指标,研究利胆排毒口服液的利胆作用;采用显色基质法测定小鼠胆汁及尿液中内毒素含量;采用在体肠管运动实验法观察利胆排毒口服液对小鼠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用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分析利胆排毒口服液的抗炎作用;灌胃利胆排毒口服液,观察其对内毒素病理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大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利胆排毒口服液能促进大鼠胆汁分泌,给药后20~40 min时间段胆汁分泌较用药前增加(4.5±1.5)滴(P0.05),给药后40~60 min时间段较用药前增加(5.5±2.5)滴(P0.05);能减少小鼠胆汁及尿液中内毒素含量,对照组和口服液组胆汁含量分别为(84.3±12.1)EU·m L~(-1),(51.7±14.4)EU·m L~(-1)(P0.01);对照组和口服液组尿液中内毒素分别为(17.2±2.1)EU·m L~(-1),(12.5±1.6)EU·m L~(-1)(P0.01)。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利胆排毒口服液能对抗二甲苯引起的炎症反应,对照组和口服液组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0%,59.02%(P0.01);能促进小鼠肠推进功能,对照组和口服液组碳末推进率分别为(55.08±0.39)%,(99.12±0.87)%(P0.01);能保护小鼠免受致死量内毒素的损害,模型组、口服液组存活率分别为0%,100%(P0.01)。结论:利胆排毒口服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中脑和纹状体神经炎性反应因子及其调控因子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影响。方法 将32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PD大鼠模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灌胃共30 d。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脑内纹状体中神经炎性反应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变化,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NF-κB的表达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纹状体中TNF-α和IL-1β均明显增加(P<0.01),大鼠脑内GFAP、Iba1和NF-κB表达明显增加(P<0.05)。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后明显逆转了上述神经炎性反应,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GFAP、Iba1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大鼠纹状体中TNF-α和IL-1β明显减少(P<0.05)。同时上述改变有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PD大鼠脑内的慢性神经炎性反应,保护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为P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证大鼠胃体组织肌球蛋白轻链(MLC)蛋白与mRNA表达及脾虚1号方的干预作用。方法 60只7 d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FD脾虚证模型组(n=50)。正常组给予2%蔗糖溶液灌胃,FD脾虚证模型组给予0.1%蔗糖碘乙酰胺溶液灌胃,0.2 m L/(只·d),连续6 d。FD脾虚证模型组正常饲料喂养至6周龄后叠加改良小平台站立,连续14 d。造模结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组、脾虚1号方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连同正常组,分别给予蒸馏水10 m L/(kg·d)、多潘立酮3.125 mg/(kg·d)、脾虚1号方1.275、2.550、5.100 g/(kg·d),灌胃14 d。采用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胃体组织MLC蛋白及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免疫组化检测模型组大鼠胃体肌层MLC蛋白定位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模型组胃体组织MLC蛋白表达量降低;RT-PCR检测模型组大鼠胃体组织MLC mRNA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免疫组化检测脾虚1号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胃体肌层MLC蛋白定位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脾虚1号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胃体MLC蛋白表达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检测脾虚1号方高剂量组MLC mRNA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D脾虚证模型大鼠存在胃体组织MLC蛋白及基因表达的降低,而脾虚1号方能够上调MLC蛋白及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培元解郁方的抗抑郁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利血平2.5 mg/kg腹腔注射,建立小鼠利血平抑郁模型;采用强迫游泳方法,建立急性应激小鼠抑郁模型;采用长期(14 d)束缚加噪声,建立慢性应激小鼠抑郁模型。观察培元解郁方对利血平抑郁模型小鼠的体温、眼睑下垂、出圈率的影响;对急性应激模型、慢性应激模型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急性应激模型小鼠脑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含量;慢性应激模型小鼠脑中5-HT、IDO的含量。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应急模型小鼠脑中IDO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元解郁方各剂量组均能拮抗利血平抑郁模型小鼠的体温下降(P0.01),此外高剂量还可改善利血平引起的眼睑下垂、运动不能的状况(P0.05),中剂量组可改善运动不能的状况(P0.05)。培元解郁方中、低剂量组均可缩短急性应激模型小鼠不动时间(P0.05、P0.01),且显著增加脑中5-HT、NA的含量(P0.05、P0.01)。培元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地缩短慢性应激模型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脑组织中5-HT的含量、降低IDO的含量并上调IDO mRNA的表达(P0.05)。结论培元解郁方对利血平、强迫游泳、慢性应激造成的小鼠抑郁症状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抑郁模型小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A含量,抑制IDO活性、下调IDO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组织和血浆硫化氢(H_2S)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T2DM并NAFLD模型组。模型组造模周期8周。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予同等体积的纯净水灌胃),对照组[予绞股蓝0.5 g·(kg·d)-1灌胃干预],治疗组[予绞股蓝0.5 g·(kg·d)-1联合银杏叶提取物0.1 g·(kg·d)-1]灌胃干预。继续予高糖高脂饲料造模;整个实验周期共14周。检测肝组织H_2S和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水平,检测血H_2S、血糖、TG水平。结果:1血浆H_2S浓度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模型组血浆H_2S下降;但治疗组、对照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肝组织H_2S含量比较: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空腹血糖水平比较:空白组为(5.56±0.42)mmol·L~(-1)、治疗组为(10.24±1.18)mmol·L~(-1)、对照组为(12.28±1.86)mmol·L~(-1)、模型组为(18.12±2.26)mmol·L~(-1),治疗组、对照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血TG水平比较:空白组(1.02±0.10)mmol·L~(-1)、治疗组(1.92±0.44)mmol·L~(-1)、对照组(2.45±0.51)mmol·L~(-1)、模型组(3.82±0.58)mmol·L~(-1),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肝组织TG水平:空白组(30.26±2.48)mg·g~(- 1)、模型组(228.46±8.48)mg·g~(- 1)、治疗组(153.12±9.98)mg·g~(- 1)、对照组(196.24±9.78)mg·g~(- 1),治疗组、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绞股蓝联合银杏叶提取物能调整T2DM并NAFLD模型血糖、血脂代谢,抑制血浆和肝组织H_2S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