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隧道式涤纶套双腔血透导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置入涤纶式双腔血透导管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0.9%氯化钠溶液引导腔内心电图组与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各30例,比较两种方式引导腔内心电图出现的特征性P波稳定性、导管尖端到位率、医护人员满意度、手术耗时和穿刺点感染率。结果:所有病人在置入涤纶式双腔血透导管术过程中均能引导出稳定的腔内心电图,出现特征性P波,且导管尖端均位于右心房入口水平,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特征性P波稳定性比例高于0.9%氯化钠溶液引导腔内心电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氯化钠溶液引导腔内心电图组阶段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P<0.01)。0.9%氯化钠溶液引导腔内心电图组医生和护士满意度均明显低于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P<0.01)。2组病人无感染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引导出腔内心电图,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获得特征性P波更稳定,流程更便捷,医护人员满意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m,IC-ECG)辅助定位技术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  相似文献   

3.
李静  王飞  林昕  童群  梁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9):1314-1317
目的探讨2种不同时机的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对于肿瘤病人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置入PICC并接受化疗的64例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病人均采用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技术进行PICC置入,对照组病人在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置入PICC成功后30 min内进行X线片检查,干预组病人在腔内心电定位成功后3 h进行X线片检查。比较2种不同时机的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的导管定位置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置管后7 d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的置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病人置管后7 d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32),低于对照组的18.75%(6/32)(P < 0.05)。结论肿瘤病人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植入PICC后3 h后可以替代X线片检查,不影响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置管满意度以及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IC-ECG)引导早产儿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5月—2018年5月入院早产儿行PICC置管的20例作为观察组,2011年5月—2015年4月行PICC置管的回顾性病例2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无导丝PICC置管,术后常规X线胸片定位确定导管位置.观察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和胸片定位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住院治疗行PICC置管的1680例患者病例资料和胸片图像,患者均采用腔内心电图定位...  相似文献   

6.
班锦青  梁静林  陈隽  李丽霞 《微创医学》2023,(6):715-717+771
目的 探讨改良心电图P/R波比值腔内定位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需要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1组(40例)、观察2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电监护仪模拟导联,当P波为R波振幅的1/2~2/3时,停止送管。观察1组采用改良心电监护仪模拟导联,出现负向P波,随后又产生双峰P波时,停止送管。观察2组采用改良心电图机模拟导联,出现负向P波,随后又产生双峰P波时,停止送管。置管后进行胸部X线及CT检查确定导管尖端的具体位置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2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导管尖端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距离为2.5(1.38,3.13)cm,观察1组距离为1.5(1,2.5)cm,观察2组距离为0(0,0.13)cm,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心电图机腔内定位法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P波的变化在引导经颈外静脉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中导管头端定位中的作用。方法:99例肿瘤患者,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用导管内导丝的尾端直接连接监护仪的右上电极,通过观察导丝拾取的心电图波形,引导导管头端定位,并与X线胸片定位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导管内导丝介导均能获得心电图波形,首次获得P波高耸87例,经调整导管后获得P波高耸6例,X线胸片示93例导管头端均在上腔静脉内;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无改变,且调整无效6例,X线胸片示3例在颈内静脉,1例在锁骨下静脉内反折,2例在上腔静脉内。结论:通过导丝引出的特征性P波变化可以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头端的位置,正确引导置管。  相似文献   

8.
黄萍  钟慧  谢琦  吴修全 《吉林医学》2023,(3):769-772
目的:探讨在腔内心电图指导下肿瘤患者中心置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肿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穿刺方法进行中心置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采取腔内心电图进行辅助中心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导管一次性尖端到位率、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取管因素、PICC期间定位耗时和定位成本。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导管置管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定位耗时和定位成本方面低于对照组,在置管期间内观察组取管因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实时定位技术可提高PICC置管的一次性到位率,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置管前用肝素盐水浸泡PICC导管对PICC引发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将PICC置管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置管前采用肝素盐水浸泡导管,对照组置管前不用肝素盐水浸泡导管,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种导管准备方法对PICC引发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肝素盐水浸泡过的PICC导管置入后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方法辅助定位重症患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提高PICC导管尖端正位率。方法对60例行PICC置管的重症患儿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置管中心电图P波特征性高尖改变与置管后X线胸片显示的导管尖端位置的关系。结果60例PICC置管患儿中49例患儿心电图出现特征性的高尖P波,X线胸片显示45例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11例患儿心电图未出现特征性的高尖P波,X线胸片显示10例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结论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可以方便、实时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对导管尖端异位者可及时调整,减少患儿X线暴露风险,值得在儿科病人PICC置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定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跃  郝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244-124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静脉置管技术.对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以及如何在X线下进行定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的最适位置、X线定位的影像学标志及导管末端的移动性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内符合纳入标准的PICC置管患者,根据有无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52例,非血栓组14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确定中心静脉导管(CVC)/PICC置管史、导管尖端位置、置入血管内径为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Y=2.040×CVC/PICC置管史+1.964×导管尖端位置-1.572×置入静脉内径+3.338。此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为0.817-0.927。结论:导管尖端位置、CVC/PICC置管史、血管内径为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在乳腺癌化疗的应用比较,为乳腺癌化疗选择理想深静脉通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2年1月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244例,按照置管方式分为PICC组(139例)及TIVAP组(105例)。对两组患者在置管操作时间、置管长度、置管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等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ICC组置管操作时间[(12.63±8.03)min]明显少于TIVAP组[(33.84±11.74)min],PICC组置管长度[(42.85±2.48)cm]长于TIVAP组[(11.76±0.70)cm],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置管总成功率均为100.00%,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09%(128/139),二次置管成功率为6.47%(9/139),三次置管成功率为1.44%(2/139);TIVAP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8.57%(93/105),二次置管成功率为11.43%(12/105);两组置管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的导管异位发生率(9.35%)、静脉炎发生率(9.35%)及导管堵塞发生率(4.32%)均高于TIVAP组(均为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VAP组总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PICC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5.9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VAP比PICC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加安全、可靠,可作为乳腺癌化疗理想深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适用于临床的置管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PICC)患者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于医护人员在PICC置管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判断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前期对PICC置管专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查证和Meta分析,形成置管前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18位PICC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和重要性评分,用Excel 2015和SPSS 21.0软件计算指标权重并修改定稿.结果 依据PICC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建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置管前 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患者基本情况(16个二级指标)、穿刺肢体情况(12个二级指标)、血管和导管选择情况(8个二级指标)和患者依从性(5个二级指标).结论 初步建立了置管前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据此进行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从而针对性制定护理计划以预防和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静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10-113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6例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照静脉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94例)和观察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62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197.64±96.73)d,对照组为(95.01±34.23)d,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84%,对照组为14.9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比,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显著延长化疗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封管方法在肿瘤患者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美国巴德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的10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选择SAS法(S:生理盐水10 ml,A:给药,S:生理盐水10 ml);观察组采用SASH法(S:生理盐水10 ml,A:给药,S:生理盐水10 ml,H:50 U/ml肝素盐水10 ml)。置管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堵管情况和不良反应,并通过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两种封管方法对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堵管发生率为19.61%,而观察组仅为3.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指标APTT [(35.02±4.95) s、(33.98±8.95) s]和PT [(13.05±1.82) s、(13.35±1.02) s]都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未出现血小板、粒细胞明显降低和出血倾向。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行SASH封管法安全、效果好,可明显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深静脉导管在小儿困难导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对7例常规留置导尿失败的男性患儿采用一次性深静脉导管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予急诊导尿,随访2~11个月,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例患儿均一次置管成功,手术时间2~5 min,平均(3.2±0.4)min,尿液引流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深静脉导管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是处理小儿困难导尿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腰椎手术中使用不同手术床仰卧位、俯卧位对患者中心静脉压(CVP)与腹内压(IAP)的影响,为临床俯卧位手术液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4年9月至12月全麻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36例,手术中使用Jackson手术床(Jackson组)与普通手术床(Normal组)患者各18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仰卧位、俯卧位10 min时、手术结束前俯卧位及手术结束后仰卧位的CVP、IA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麻醉诱导后患者仰卧位和俯卧位10、30、60 min时的氧合指数(OI).采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IAP与CVP及不同体位IAP、CVP的相关性.结果 与仰卧位相比,两组患者俯卧位10 min时IAP均下降(P<0.01),Jackson组CVP下降(P<0.01),Normal组CVP升高(P<0.01);Jackson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rmal组MAP、HR均下降(P<0.05);Jackson组OI升高(P<0.01),Normal组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ackson组患者俯卧位下IAP与CVP呈正相关(r=0.709 3,P<0.01),Normal组IAP与CVP之间无相关性(P>0.05);Jackson组和Normal组仰卧位下CVP与俯卧位下CVP均呈正相关(r=0.760 7,0.829 7;P<0.01);Jackson组和Normal组仰卧位下IAP与俯卧位下IAP均呈正相关(r=0.752 8,0.920 0;P<0.01).结论 使用Jackson手术床的患者翻身前后对循环影响小,俯卧位手术更有利于改善氧合.IAP可作为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补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右侧颈内静脉输液港导管置入长度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基于右侧胸骨第三肋间隙作为解剖标志测量导管长度的回归方程.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行右侧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患者共19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术中透视确定导管长度,并记录穿刺部位至右侧胸骨第三肋间隙的距离(SK-ICS)....  相似文献   

20.
Long MJ  Song F  Qu YJ  Meng Y  Wang H  Jin YW  Huang SZ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59-1263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快捷的方法,定量检测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的拷贝数,以便分析非纯合缺失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中SMNl基因的杂合性缺失.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分别进行SMN1与SMN2基因的特异扩增,用另外2个无关基因作内对照,进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分析,确定基因拷贝数.结果 (1)改进的双重AS-PCR与DHPLC相结合的技术,能够有效分离SMN1和SMN2基因,通过与对照基因的对比,可准确地判断SMN基因的拷贝数,SMN1和SMN2基因1~4拷贝之间不存在重叠.(2)38例非纯合缺失SMA患儿中,20例的SMN1基因为1个拷贝(52.6%),判断为SMN1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其中15例(75.0%,15/20)的SMN2基因为2个拷贝,5例(25.0%,5/20)SMN2基因为3个拷贝.(3)30名SMN1基因纯合缺失型突变患者的双亲中,有24名(80.0%)的SMNl基因为1个拷贝.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快捷地检测SMN基因的拷贝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