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脉管癌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预后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用单因素分析探讨脉管癌栓和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Cox多因素模型分析,分析可能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生存分析阳性脉管癌栓和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关系。 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癌栓的发生率与肿瘤分化程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01),TNM分期(P<0.001)关系密切,癌栓的发生同样和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P<0.001)有密切关系。Cox多危险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癌栓(P=0.001),淋巴结转移(P=0.025),TNM分期(P<0.001)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从Kaplan-Meie生存分析中发现:脉管癌栓阴性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存在脉管癌栓阳性的患者(P<0.001)。 结论 脉管癌栓与淋巴结的转移关系密切,脉管癌栓阳性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并且脉管癌栓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因此我们认为针对此类高危患者,临床上应采取更积极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脉管癌栓和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的关系及其对结直肠癌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18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结果 结直肠癌脉管癌栓阳性的患者共45例,其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肝转移、神经浸润及术前CEA、CA199水平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块大小、浸润深度和病理类型无相关性.脉管癌栓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1.1%,显著低于阴性患者61.3%(P<0.05).脉管癌栓阳性合并KRAS基因突变患者与脉管癌栓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脉管癌栓降低患者3年生存率影响患者预后,合并KRAS基因突变生存率与其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脉管瘤栓(LVSI)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P53、COX2、CD44V6在早期官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象为早期宫颈癌脉管瘤栓阳性44例,对照组为相对应的脉管瘤栓阴性44例官颈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监测P53、COX2、CD44V6的表达情况,分析脉管瘤栓、P53、COX2、CD44V6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脉管瘤栓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深肌层受侵明显相关,脉管瘤栓阳性、阴性者5年无瘤存活分别为68.9%、94.7%.P<0.01,总存活率为70.2%、100%,P<0.01.COX2与临床期别、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53、CD44V6与临床参数之间无相关性.P53、COX2、CD44V6阳性患者生存时间短于阴性患者,特别是三者均阳性患者无瘤存活时间(DFS)、总存活时间(OS)分别为60.0,67.3个月,三者均阴性患者分别为73.6,91.3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官颈鳞癌中脉管瘤栓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深肌层受侵相关,与5年无瘤存活、总存活负相关,COX2与肿瘤大小、临床期别相关,P53、CD44V6与临床各因素无关,P53、COX2、CD44V6阳性者存活期短于阴性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亲嗜性病毒整合位点1(EVI1)、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 的表达,分析EVI1、KPNA2 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 年1 月—2015 年1 月中国人 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 医院收集的73 例TNBC 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70 例正常乳腺组织 (对照组)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VI1、KPNA2 的阳性表达。收集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EVI1、KPNA2 表达与TNBC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不同EVI1、KPNA2 表 达下TNBC 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差异。结果 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对照组EVI1、 KPNA2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 癌组织中EVI1、KPNA2 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 织和对照组(P <0.05),癌旁组织和对照组EVI-1、KPNA2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 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Ki-67 表达、脉管内癌栓TNBC 患者的EVI1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淋巴结是否转移的TNBC 患者的KPNA2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VI1 阳性表达、KPNA2 阳性表达患者PFS、OS 生存率均低于EVI1 阴性表达、KPNA2 阴性表 达患者(P <0.05)。结论 EVI1、KPNA2 阳性表达与TNBC 患者肿瘤恶性侵袭行为和预后不良有关,评价 EVI1、KPNA2 表达可为TNBC 患者预后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燕科  杨素芬 《浙江医学》2021,43(8):888-889,893
目的探讨ⅠB~ⅡA期宫颈癌发生脉管癌栓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ⅠB~ⅡA期宫颈癌并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03例。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脉管癌栓发生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脉管癌栓的影响因素。结果103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中,发生脉管癌栓30例,发生率为29.13%。间质浸润深度≥1/2的患者脉管癌栓发生率高于间质浸润深度<1/2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脉管癌栓发生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术前曾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脉管癌栓发生率低于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发生脉管癌栓的危险因素(OR=10.79,95%CI:2.93~39.76,P<0.01),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是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发生脉管癌栓的保护因素(OR=0.07,95%CI:0.01~0.71,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与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发生脉管癌栓密切相关;针对局部晚期的宫颈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ⅠB~ⅡA期患者的脉管癌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治疗前59例ESCC组织和23例癌旁组织标本中XRCC1、ERCC1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XRCC1、ERCC1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两者表达无明显相关性.XRCC1蛋白在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和13.0%(P=0.001).ERCC1蛋白在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9%和65.2%(P=0.010).XRCC1蛋白在汉族组和少数民族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和43.9%(P=0.045).ERCC1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和20.0%(P=0.022).XRCC1阴性表达组的近期放疗有效率为92.9%,较阳性表达组的80.6%略有升高(P=0.323).ERCC1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2个月(95%CI:10.1~16.3)、21.4个月(95%CI:19.1~23.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表达、病变长度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0.037).结论 XRCC1、ERCC1蛋白的表达情况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ERCC1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及放疗预后密切相关,其阳性表达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癌周围神经侵犯(PNI)对预后的影响及其在维吾尔族和汉族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413例宫颈癌(Ⅰb~Ⅱb期)根治术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维吾尔族患者198例,汉族患者215例.研究宫颈癌PNI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预后的意义.结果 宫颈癌PNI的患者共有33例,其与淋巴结转移,肿块大于或等于4 cm,宫旁侵犯及脉管癌栓均相关(P<0.05).PNI阳性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6.7%,明显低于阴性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NI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7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维吾尔族患者中PNI阳性亚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PNI阴性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NI不是影响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PNI降低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且在维吾尔族患者中显著,但其不能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
王敏  彭宣荣  朱彦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18-1620
目的 探讨和评价HuR和COX-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101例原发性宫颈癌组织中HuR及COX-2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 法分析二者表达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101例宫颈癌组织中Hu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7.50%(48/101),Hu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癌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R蛋白阴性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均高于HuR蛋白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宫颈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9.40%(60/101),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年龄、不同癌灶大小的宫颈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阴性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COX-2蛋白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R蛋白的表达与COX-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3,P=0.000).结论 宫颈癌手术预后与HuR蛋白、COX-2蛋白阳性有关,HuR蛋白和COX-2蛋白可作为宫颈癌患者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病理学诊断明确为宫颈癌的患者17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术后留存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PD-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D-L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72例宫颈癌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166例,阳性表达率为96.51%。宫颈癌组织PD-L1表达阳性与高危型HPV感染、CA19-9水平、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有关(均P<0.05),与患者年龄、怀孕次数、分娩次数、BMI、家族史、Hb水平、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CA125、初始治疗方式、肿瘤生长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器官转移、肿瘤分期、合并其他癌症等均无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是患者宫颈癌组织PD-L1表达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OR=0.006,95%CI:0.009~0.387,P<0.05),PD-L1表达阳性患者中鳞癌比例高。宫颈癌组织PD-L1表达阳性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88.6%比50.0%)和2年总生存率(96.4%比66.7%)均高于PD-L1表达阴性患者(均P<0.05)。结论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宫颈癌患者PD-L1的表达各有差异,宫颈鳞癌表达阳性率最高,鳞癌患者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1免疫抑制剂治疗中获益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l)蛋白与P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120例宫颈癌组织NDRG1与P1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DRG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χ2=24.885,P<0.05);宫颈癌组织中NDRG1阳性表达与病人病理分化程度、FIGO分期、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χ2=36.587,P<0.05)。P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FIGO分期、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χ2=4.166,P<0.05)。结论 NDRG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及P16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RACK-1 和Twist 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6 年5 月-2010 年6 月在该医院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0 例,选取同期因宫颈良性病变行肿物剥除或附件切除的20 例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70 例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70 例宫颈癌癌旁组织(癌旁组)、20 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Twist 和RACK-1 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正常组、癌旁组、宫颈癌组的Twist 阳性率分别为5.0%(1/20)、22.9%(16/70)和95.7%(6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癌旁组、宫颈癌组的RACK-1 阳性率分别为10.0%(2/20)、61.0%(43/70)和90.0%(6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 Twist 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 分期有关(P <0.05)。RACK-1 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 分期有关(P <0.05)。③ Twist 与RACK-1 呈正相关(P <0.05)。④ Twist 高表达者和低表达者的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1.2% 和29.2%[HR=11.637(95%CI :4.351,38.213)P =0.002] ;RACK-1 高表达者和低表达者的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3% 和35.3%[HR=10.143(95%CI :4.285,33.275)P =0.006]。结论 Twist 和RACK-1 的表达升高与宫颈癌侵袭性增强关系密切,其表达水平可判断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人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AGGF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AGGF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对其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GGF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高(P <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AGGF1表达高的患者生存较差(P =0.004)。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AGGF1可以作为独立指标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结论  宫颈癌患者AGGF1高表达预示预后较差,并且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MP20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病临床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MMP20在子宫内膜癌 中的表达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收集21例配对子宫内膜癌与癌旁新鲜组织,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20 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此外,收集13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34例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测MMP20的蛋白表达,统计分 析MMP20 蛋白表达变化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TACG数据库分析发现,与MMP20 mRNA低表达患者相比,MMP20 表达增高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 MMP20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配对子宫内膜组织(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MMP20蛋白在子宫内 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亦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组织(P<0.05),且MMP20蛋白表达的增加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FIGO分期呈显著正相 关(P<0.05),而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MMP20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潜在独立 预测因子(P>0.05)。结论MMP20蛋白高表达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潜在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罗扬  冯奉仪 《北京医学》2009,31(9):516-519
目的 分析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1例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的中位生存期为0.94年(0.28,6.20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LDH、WBC、NSE和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增高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根据这些预后不良因素建立预后指数评分,0分、1-2分、≥3分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53.72%和16.67%(x^2=18.98,P=0.0001)。化疗后评价为部分缓解、稳定、进展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2.96%、41.67%和25.00%(X^2=6.21,P=0.0448)。结论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预后较差,根据预后影响因素建立预后评分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提高化疗的疗效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非转移淋巴结中树突细胞(DC)浸润对临床预后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显微测微尺检测8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相应119枚盆腔淋巴结中树突细胞的浸润密度。结果 宫颈癌原发灶中DC浸润密度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P〈0.05),与肿瘤组织淋巴管/血管浸润无关(P〉0.05),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非转移淋巴结中DC浸润密度与临床预后相关。结论 DC浸润反映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检测DC的浸润密度可作为判定宫颈癌临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Fas ligand (FasL) and its biological behavior in human cervix carcinoma.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y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FasL in 47 cases of cervical carcinoma, 16 cases of cervical interaepithelial neoplasia, 10 cases of chronic cervicitis and 10 cases of normal cervix. TUNEL techniqu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apoptic cells in 47 cases of cervical carcinom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FasL and cell apoptosis, clinical stage,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prognosis and age.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FasL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ervix (P 〈 0.01), and also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P 〈 0.05). But had no relation with clinical stage or age (P 〉 0.05) ; Cervix carcinoma cells apoptosis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ppeared negative relation (Rs=-0.35, P 〈 0.05 ). Cervix carcinoma cell apopto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as-positive and FasL- positive than that in Fas-negative and FasL-negative (P 〈 0.05). By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Fas-negative and FasL-positive were related to poor prognoses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 (P 〈 0.05 ).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apoptosis in cervix carcinoma has a promoting regulation function in Fas and FasL expression. Gene treatment can alter apoptosis abnormality, thus induce apoptosis in cancerous cell expressing Fas and FasL. Fas or FasL may be taken as a marker in the prognostic character- ization.  相似文献   

17.
庞蕾  胡海霞  李伟 《铁道医学》2013,(11):800-80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慢性宫颈炎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5例及宫颈鳞状细胞癌75例组织中IGF-1的表达情况。结果:IGF-1表达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为3.33%,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为37.14%,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为57.33%,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3,P〈0.0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中,IGF-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FIGO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年龄、组织学类型、增值指数(Ki-67)、P53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IGF-1蛋白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结论:在不同的宫颈病变中,IGF-1的表达随着病变的升级而逐步升高,这表明IGF-1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宫颈病变的演变,同时也预示着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神经侵犯(PNI)在Ⅱ期直肠癌中预后指导意义。方法调取194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Ⅱ期直肠癌患者病理HE染色切片,重新读片,根据HE染色判断PNI情况,并分析其在临床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意义。结果 PNI 36(18.5%)例,PNI仅与肿瘤分化程度(P<0.01)及脉管浸润(P=0.02)相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活检淋巴结数无关。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P=0.149)、活检淋巴结数(P=0.052)、脉管浸润(P=0.013)、PNI(P<0.001)是5年无瘤生存率的危险预后因素,年龄(P=0.029)、性别(P=0.063)、肿瘤部位(P=0.063)、活检淋巴结数(P=0.028)是5年总生存率的危险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活检淋巴结数(P=0.001)是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NI(P=0.001)是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PNI是Ⅱ期直肠癌的无瘤生存时间独立预后因素,PNI可作为Ⅱ期直肠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68-71
目的 分析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疗效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预后因素采用 Cox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7.74个月,1年、2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8%(26/35)、48.57%(17/35)、28.57%(10/35)及 8.57%(3/35)。 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阴性者中位存活时间明显高于淋巴结阳性者(36个月vs 20个月,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淋巴结阳性是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手术联合化疗、手术联合放化疗以及放化疗三种治疗模式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Np63α、DPC4/Smad4和P2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 检测10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Np63α、DPC4/Smad4和P21蛋 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从正常子宫颈组织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Np63α和DPC4/Smad4 的表达逐渐下降,P21 的表达 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三者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另外, △Np63α与DPC4/Smad4 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81,P<0.05);而DPC4/Smad4 和△Np63α的表达与P21 的表达均成负相 关(r=-0.449,r=-0.254,P均<0.05)。同时,生存分析显示:△Np63α和DPC4/Smad4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其阴性表达 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P21阳性表达组则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p63α、DPC4/Smad4 和P2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组织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等均有关;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情况,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及预 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