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生物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糖(polysaccharide) 是由20 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含醛基或酮基的多羟基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细胞壁中.它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多糖由于其在生物合成反应以及在细胞间的识别、受精、胚胎形成、神经细胞发育、激素激活、细胞增殖、病毒和细菌感染、肿瘤细胞转移等许多基本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辐射、降血糖、调脂、保肝等多种功能,其中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活性作用倍受关注,笔者对近年来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糖 (polysaccharides)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键相连接的一类天然大分子聚合物 ,它在自然界中来源广泛 ,特别是在高等植物、动物、微生物、地衣和海藻中含量丰富。多糖不但是生物体的主要结构成分 ,还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与功能。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加以概述。1 免疫调节功能免疫调节是公认的多糖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多糖不仅能有效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而且对宿主正常细胞没有直接的毒副作用 ,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效应调节剂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1.1 多…  相似文献   

4.
5.
脓毒症被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多糖由 10 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其来源广泛、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作为中药关键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抗炎等多重生物活性。多糖广泛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使其日益需求增加,虽然多糖在临床用于治疗脓毒症尚无报道,但近期在实验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了可能。文章在中药多糖传统生物学活性的基础上,从中药多糖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及焦亡、调节机体免疫等方面展开综述,系统梳理干预的子信号通路及分子靶点机制,以期为中药多糖干预脓毒症的新药研发与临床精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佳维  宋高臣  石秀梅  耿显瑜 《医学综述》2012,18(17):2782-2784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化疗药物的治疗常常伤害正常细胞且伴随免疫功能下降。中药多糖具有肯定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近年来,中药多糖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从中药多糖的直接作用抑杀肿瘤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力和增效减毒作用等方面对中药多糖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近10年国内外茯苓多糖及其修饰物抗肿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深入研究茯苓多糖的结构修饰及其相应的抗肿瘤机制,对于将茯苓这一传统中药开发成用于恶性肿瘤防治的现代化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参多糖是从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参中提取出来的生物活性大分子,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凝血、免疫调节等多种活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地参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多糖类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芪多糖调节免疫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肿瘤免疫、粘膜免疫等多个角度,对黄芪多糖的调节免疫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同时指出了黄芪多糖对粘膜免疫系统的干预与调节研究较少,为进一步研究黄芪多糖的免疫药理学作用机制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五味子多糖具有益气强阴、养五脏、明目、壮筋骨等多种功效,在抗衰老、保肝、抗突变、提高免疫力、降脂减肥等方面也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而且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本文对其作用特点、药理活性、抗肿瘤作用机制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薏苡仁中含有酯类、脂肪酸、多糖、甾体、三萜及蛋白质等化合物,目前已发现且分离鉴定出的活性成分多达41种。近几年关于薏苡仁多糖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颇为活跃。该文主要综述近年来薏苡仁多糖在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进一步探究薏苡仁多糖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PS)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疾病模型组(28只),疾病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取其中25只NAFL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NAFLD模型组(7只)、辛伐他汀组(9只,6.7 mg·kg-1·d-1辛伐他汀灌胃给药)和APS组(9只,700 mg·kg-1·d-1 APS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NAFLD模型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双蒸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8周。比较各组大鼠的饮食量、能量摄入量、饮水量、排泄量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采集大鼠肝脏组织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含量,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的能量摄入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饮食量、饮水量和排泄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辛伐他汀组和APS组大鼠的饮食量、能量摄入量、饮水量和排泄量与NAFLD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NAFLD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和APS组大鼠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均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增加(P均<0.05),且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以及肝脏指数和肝细胞内脂滴数目、脂滴面积均下降(P均<0.05)。APS组大鼠血清中葡萄糖、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低于NAFLD模型组(P均<0.05),但辛伐他汀组与NAFLD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PS可有效调节NAFLD大鼠的血清葡萄糖、血脂和肝脏脂滴水平,其机制可能与APS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是一种由多种诱因引起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四个病理过程.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而NAFLD目前是西方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30%[1].  相似文献   

14.
金玺  卞蓉荣 《医学综述》2013,19(11):2026-2028
黄芪多糖(APS)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降低血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众多研究表明,APS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机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调节脂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并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无过量饮酒史(酒精摄入量<20 g/d)以及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弥散性肝小叶轻度炎症和(或)肝中央静脉、肝窦周围胶原沉积等为临床病理特点的慢性肝脏疾病[1].它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硬化(fatty liver cirrhosis,FLC)三种类型,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常见肝病.目前,NAFLD 已成为导致转氨酶异常的首要病因,并且有部分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肝病,有些与肝脏肿瘤有关[2],现对NAFLD的病理机制的主要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如不及时诊治,可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阐明NAFLD的诱发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了解NAFLD,为治疗NAFLD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简述了NAFLD的诱发机制以及中药的治疗研究现状,认为中药的多成分虽然能够多靶点作用于NAFLD,改善NAFLD,但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期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研究方向,并为今后该领域的中药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枸杞多糖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赛  蒋小黎 《重庆医学》2007,36(1):60-62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LBP)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AFL)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酒精灌胃建立大鼠慢性AFL模型,选5%和10%的LBP及10%阿托莫兰治疗10W,与酒模组和戒酒组比较:肝脏病理形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结果 LBP能明显改善酒精所致大鼠肝脏脂肪性病理变化,降低肝酶谱,提高GSH-PX和SOD活性,增加GSH含量,减少MDA和H2O2的产生.与阿托莫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于单纯戒酒组.结论 LBP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效的治疗AFL.  相似文献   

18.
植物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因而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肿瘤已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目前提高疗效的关键 ,仍然是建立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发展的同时 ,生物反应调节剂 (BRM)和生物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模式。多糖类就是一种重要的BRM。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倍受关注的植物多糖的抗肿瘤作用。1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植物多糖近 30年来有不少试验室从事抗肿瘤多糖的研究 ,尤其是对植物多糖研究较多。其中香菇多糖和云芝多糖已在国内外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动物实…  相似文献   

19.
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及其发酵液中分离出的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免疫活性、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上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多糖的研究、弄清多糖的抗肿瘤机制、探索有潜能的肿瘤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多糖是中草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其可有效缓解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损伤,其治疗的可能途径调整肠道菌群、抗氧化、调节炎性因子水平、调控细胞凋亡、生长因子以及粘蛋白等多个方面,作用广泛,且天然无毒,其开发研究价值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