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衰老对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活性氧物质(ROS)生成及对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青年组(3月龄)和老年组(16月龄)大鼠,二氢乙啡啶(DHE)染色检测RPE ROS的生成,HE染色观察RPE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及RPE蛋白激酶Cα(PKCα)、P47phox和NADPH氧化酶2(NOX2)的表达.结果 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老年组大鼠RPE ROS的生成明显增加.HE染色结果显示,青年组和老年组大鼠视网膜及RPE形态学未见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老年组大鼠视网膜及RPE PKCα、P47phox和NOX2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老年大鼠RPE ROS生成和NADPH氧化酶表达明显增加,NADPH氧化酶介导的ROS可能是年龄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rat,RCS rat)在视网膜变性发展过程中视网膜形态学变化.方法 RCS-p (视网膜含色素的变性大鼠)按出生后视网膜变性的发展状况分为变性早期(RCS15 d)、中期(RCS 30 d)、晚期(RCS90 d)3个时相点,分别采用相应时期的RCS-rdy p (视网膜含色素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s,C 15 d,C 30 d,C 90 d),每组5眼,取各组大鼠眼球进行视网膜切片,行HE染色,采用MIAS-1000图像分析系统在400倍光镜下测视网膜外节(OS)、外核层(ONL)以及内核层(INL)厚度.结果①视网膜感光细胞随着病变的发展逐渐变性死亡,晚期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感光细胞层结构紊乱,但光镜下观察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仍保持较正常的形态.②与对照组比较,RCS大鼠视网膜色素变性过程中感光细胞外节膜盘堆积,外核层变薄,内核层在变性中期增厚,早期及晚期变薄.结论①RCS大鼠病变发展过程中视网膜各层神经元形态改变的不一致性.②变性中期视网膜内核层较对照组增厚,可能与该时期内核层神经元缺乏前级神经元的信号输入致细胞突起反应性增生,产生视网膜形态重构(remodeling)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衰老对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活性氧物质(ROS)生成及对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青年组(3月龄)和老年组(16月龄)大鼠,二氢乙啡啶(DHE)染色检测RPE ROS的生成,HE染色观察RPE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及RPE蛋白激酶Cα(PKCα)、P47phox和NADPH氧化酶2(NOX2)的表达。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老年组大鼠RPE ROS的生成明显增加。HE染色结果显示,青年组和老年组大鼠视网膜及RPE形态学未见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老年组大鼠视网膜及RPE PKCα、P47phox和NOX2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老年大鼠RPEROS生成和NADPH氧化酶表达明显增加,NADPH氧化酶介导的ROS可能是年龄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是接受光能、产生视觉的重要组织结构,同时也是眼组织中最易受蓝光损害的部位。当蓝光照射强度和时间超过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防御能力,就会对RPE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并导致光感受器的损伤,甚至导致视力丧失。实验研究发现视网膜光损伤表现为凋亡、生物膜溶解和细胞坏死,导致感光细胞的凋亡和视网膜变性等一系列改变。RPE细胞光损伤致病机制的研究是目前眼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观察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在微孔聚酰胺纳米纤维膜(EPN)和蚀刻多孔聚酯膜(EPP)上的生长情况,为理想Bruch’s 膜替代物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人胚胎RPE细胞培养在底分别为EPN(EPN组)、EPP(EPP组)的Transwell 小室以及常规Transwell小室(对照组)。在第2,4,8 h和第1,4,8天分别评估3组细胞的贴壁和增殖情况。对比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及两种替代物的表面结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RPE细胞ZO-1的表达。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EPN和EPP植入21天龄(P21) RCS大鼠视网膜下间隙2周后的生物学反应。结果: 接种8 h(密度为4×105/cm2)后,EPN组, EPP组和对照组RPE细胞贴壁生长数量分别为1.23×105/cm2,1.70×105/cm2和1.64×105/cm2,其中EPN组细胞数量明显少于EPP组及对照组(P<0.05);以2.5×105/cm2的密度接种后第1天,EPN组细胞密度明显低于EPP组和对照组(P<0.05),但在接种后第8天,EPN组细胞数量显著多于EPP组和对照组(P<0.05)。EPN 和EPP均支持RPE 单细胞层形成,前者纤维排列类似Bruch’s 膜内胶原层;与对照组比,EPN和EPP组RPE细胞均呈现较强的ZO-1表达,较好地保持了原代RPE细胞表型;EPP和EPN植入视网膜下间隙后出现纤维包裹和光感受器层破坏、丢失,但在移植物附近未见明显毒性或排斥等其他异常反应。结论: EPN和EPP均支持人胚胎RPE细胞生长,二者植入P21 RCS大鼠视网膜下间隙后存在大体生物相容性。EPN的纤维排列与Bruch’s膜内胶原层相近,可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Bruch’s 膜替代物。  相似文献   

6.
RCS大鼠感光细胞凋亡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感光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基因调控机制。②方法 对:RCS大鼠及对照SD大鼠的视网膜组织结构进行光镜观察、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③结果 RCS大鼠生后15d视网膜的感光细胞视杆层及外节增厚,视杆层的厚度在25d达到高峰。感光细胞的数目在25d时有所下降,到出生后60d,仅少许感光细胞存留。出生后25~40d,RCS大鼠视网膜可见外核层TUNEL,染色阳性的感光细胞,阳性细胞数35d最多。30~40d内核层和节细胞层可见Bcl-2蛋白免疫组化阳性表达,35d时内核层阳性表达细胞数最多,外核层一直未见明显Bcl-2蛋白阳性表达。④结论 RCS大鼠视网膜变性过程中,感光细胞发生了凋亡。Bcl-2原癌基因可能不参与感光细胞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视网膜变性病因以及对其进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TUNEL法对RCS大鼠视细胞的丧失进行研究 ;构建分泌表达型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 pAdE1CMV NGF ,经与 pJM17在 2 93细胞中同源重组 ,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E1CMV NGF。琼脂糖覆盖法测定滴度。AdE1CMV NGF和AdE1CMV LacZ转导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将AdE1CMV LacZ转导组进行x gal染色估计转导效率 ,取AdE1CMV NGF转导组RPE细胞及其条件培养液 ,用RT PCR和WesternBlot进行表达检测 ,用条件培养液刺激PC12细胞 ,证实表达活性。直接进行RCS大鼠视网膜下腔转导 ,一眼注射AdE1CMV NGF ,则另一眼注射AdE1CMV LacZ ,左右眼随机进行。光镜下观察视细胞存活情况。结果 :TUNEL法显示 2 5、35、45、5 5及 6 5dRCS大鼠视网膜视细胞层存在广泛凋亡 ;AdE1CMV NGF的滴度可达 5× 10 10 pfu/ml;4.6× 10 6pfu/ml滴度AdE1CMV LacZ可使RPE细胞发生 10 0 %转导 ;PC12细胞受AdE1CMV NGF转导RPE细胞条件培养液刺激长出突触 ;AdE1CMV NGF视网膜下腔注射使RCS鼠视细胞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达 15d以上。结论 :视网膜变性模型RCS大鼠视细胞的丧失是以凋亡方式进行 ,腺病毒介导神经生长因子可延长其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rat,RCS rat)在视网膜变性发展过程中是否有内源性视网膜干细胞(retinal stem cells,RSCs)激活.方法RCS-p (视网膜含色素的变性大鼠)按出生后视网膜变性的发展状况分为变性早期(RCS 15 d)、中期(RCS 30 d)、晚期(RCS 90 d)3个时相点,分别采用相应时期的RCS-rdy p (视网膜含色素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s,C15 d,C30 d,C90 d),每组4只8眼,对各组视网膜切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抗Chx10)实验,以鉴定视网膜干细胞;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视网膜神经上皮总蛋白中Chx10表达.结果①各正常组及变性15 d大鼠视网膜各层抗Chx10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阴性,变性中、晚期视网膜光感受细胞层部位Chx10免疫荧光阳性;②Western blot检测各变性组视网膜神经上皮总蛋白中Chx1O均有表达,但变性中期Chx10表达显著高于早期和晚期(P<0.05).结论 RCS大鼠变性过程中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出现视网膜干细胞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dispase和同种异体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联合作用,诱导C57BL/6J小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产生,并评价该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将32只健康的成年C57BL/6J小鼠随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TGF-β1诱导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正常RPE细胞。设置正常对照组(无药物处理);损伤组(1μg/L TGF-β1处理RPE细胞);牛磺酸保护组(10 mmol/L和20 mmol/L牛磺酸预先处理RPE细胞后再加入1μg/L TGF-β1)。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PE凋亡率;RT-PCR检测RPE细胞Fas mRNA表达情况;通过Fur-2/AM测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TGF-β1能够诱导RPE细胞凋亡,细胞Fas mRNA表达明显增高,而且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牛磺酸可以显著地降低TGF-β1诱导的RPE细胞的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Fas mRNA的表达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降低而减少。结论:牛磺酸可以抑制TGF-β1所致体外培养RPE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影响Fas通路发挥诱导细胞凋亡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丹  阮妙华  周爱华  钱燕  陈亦明 《浙江医学》2017,39(23):2071-2074,207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C17.2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C17.2小鼠NSCs,分为对照组、0.25mMHcy组、0.25mMHcy+5mM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加入相应药物培养24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NSCs生长活力,流式细胞术和Caspase-3法检测Hcy对NSCs凋亡的影响,彗星实验检测Hcy对NSCsDNA的损伤程度,H2DCF-DA染色检测NSCs的氧自由基(ROS)水平。结果Hcy能诱导细胞ROS产生和DNA损伤,从而导致NSCs凋亡增加。相反,NAC可降低Hcy诱发的ROS产生,明显改善DNA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Hcy能诱导NSCsROS产生和DNA损伤,并导致NSCs凋亡;而减少Hcy引发的ROS产生可以明显改善DNA损伤并提高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讨一种新的AKT抑制剂E20对人类CNE-2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内在的调节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E20处理后CNE-2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ito-SOX流式数据分析检测线粒体ROS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20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AIF和Bcl-2)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I、LC3B-II和P62)表达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和自噬小体的变化。结果:E20显著抑制CNE-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E20处理后CNE-2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蛋白AIF显著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显著降低,自噬相关蛋白LC3B-II显著升高、P62显著降低(均P<0.05);透射电镜发现E20处理后的细胞线粒体受损,自噬小体增多。结论:E20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可能激活其自噬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化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类胚胎纹状体来源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经消化酶accutase消化传代后是否 发生了大量细胞凋亡。方法:提取人13~18周自然流产胚胎脑组织纹状体的NSCs,体外形成神经球并培养至3~5 代。经消化酶accutase消化后传代,运用活性caspase-3染色、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染色等方 法对多聚甲醛固定的NSCs进行凋亡检测,同时采用Annexin V和Hoechst33342/PI等联合染色方法对活细胞进行凋亡 鉴定,以确定NSCs在体外传代后的凋亡情况。结果:在传代后检测的3个时间点(1,24,72 h)中TUNEL染色和活 性caspase-3染色均高度重合。传代后1 h,TUNEL和活性caspase-3染色所检测到的凋亡率为20%~25%,传代后24 h增 高为75%~80%(P<0.01),而传代后72 h,由于存活下来的细胞开始增殖,所以整体凋亡率降为60%~70%,明显低于 24 h(P<0.01)。结论:由人类纹状体来源NSCs形成的神经球,经accutase消化传代后24 h内即发生大量细胞凋亡。对于 体外培养的NSCs,抑制其凋亡可能是促使其自我更新和增殖,最终起到提高细胞扩增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与C6胶质瘤细胞体外共培养后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的增殖变化。方法分别培养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利用共培养池(cell culturetranswell inserts)建立两种细胞的体外共培养模型。应用相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各组共培养后NSCs的形态变化;共培养后NSCs MTT法作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后获得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与C6胶质瘤细胞共培养7天后的NSCs增殖较对照组快,电镜观察可见核质比增高,细胞器较发达。结论 C6胶质瘤细胞对体外共培养的大鼠NSCs的增殖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缺氧损伤成年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凋亡比例和Bax、Bcl-2、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成年大鼠SVZ神经干细胞,不同浓度红景天苷预处理24 h 后,干细胞厌氧工作站缺
氧损伤48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凋亡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内Bax ,Bcl-2 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红景天苷预处理可显著改善缺氧损伤后的
细胞生长状态和活力,降低缺氧引起的细胞凋亡率的升高(P<0.05);拮抗缺氧损伤导致的细胞Bcl-2/Bax 蛋白比例的下降,降低
活化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红景天苷通过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凋亡,保护缺氧对神经干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
能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caspases-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马鞭草总黄酮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马鞭草总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为50、100和200 mg/L的马鞭草总黄酮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HepG-2细胞,流式细胞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簇(ROS)和膜电位变化;Western印迹法分析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未给药对照组比较,马鞭草总黄酮50、100和200 mg/L给药组均能促进肝癌HepG-2细胞凋亡(P<0.01),增加ROS水平(P<0.01),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5,P<0.01);马鞭草总黄酮50、100和200 mg/L可增加Caspase-3、Caspase-9和P53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 马鞭草总黄酮可体外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加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并同时上调Caspase-3、Caspase-9、P53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 EPCs)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血单个核细胞,以 EBM-2进行诱导培养EPCs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成熟的方法获取及鉴定SD大鼠的脊髓NSCs,1×105/ml第3代NSCs置于Tran-swell小室下层与1×105/ml上层原代EPCs进行体外1∶1共培养,以单纯第3代的NSCs培养为对照,培养7 d,双盲法分别计数各组在相差显微镜下神经球形成的数目,并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神经球的平均直径,通过5%血清诱导培养NSCs 7 d后,行β-微管蛋白-Ⅲ免疫荧光染色,Hoechst细胞核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计算神经元/细胞总数得出百分率。结果骨髓源性EPCs与脊髓源性NSCs共培养组神经球平均数目为(22.27±3.85)个,平均直径为(61.70±7.21)μm,诱导培养后分化为神经元的平均百分率为(46.10±3.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骨髓源性EPCs能促进脊髓源性NSCs增殖及其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视网膜组织与胚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无血清培养基选择培养的方法从孕14 d的胚鼠上丘中获取神经干细胞并传代培养.使用组织-细胞共培养系统将出生4 d的乳鼠视网膜组织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共培养,观察干细胞分化过程,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并与干细胞的自然分化过程进行比较.结果:从胚鼠上丘中获得的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聚集呈球形悬浮生长,可以持续传代培养,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经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神经干细胞.新生大鼠视网膜组织与胚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共培养促进干细胞的分化,并诱导分化出Thy1.1阳性细胞.结论:从胚胎大鼠上丘可以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与新生鼠视网膜组织共培养可以诱导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分化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α-茄碱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α-茄碱处理后CNE-2 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NE-2细胞内Bax、Bcl-2等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ito-SOX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ROS水平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α-茄碱显著抑制细胞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10 μmol/L α-茄碱作用于CNE-2细胞48 h后,细胞内Aif和Caspase-8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 <0.01);Bcl-2表达和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 <0.05)。α-茄碱引起线粒体内ROS水平显著升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了CNE-2细胞中线粒体的损伤。结论:α-茄碱能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引起ROS水平升高,进而导致线粒体损伤,最终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CNE-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