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金纳多(Ginaton)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脊髓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ADD 153/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只.所有大鼠均以改良Allen's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治疗组在模型制备的基础上给予金纳多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致伤后3h、1d、3d、7d时各取8只,以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其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取受损节段脊髓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和CHOP表达的特点;并应用TUNEL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其量的评定借助于麦克奥迪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A (Modc.med 6.0)软件,结果分别用累积光密度(IOD)及细胞凋亡指数(AI)来表示.结果 所有实验大鼠脊髓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出血、水肿、细胞凋亡及坏死.治疗组Tarlov评分除3h时间点外,其他各时间点Tarlov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CHOP表达、细胞凋亡,除3h时间点外,其他各个时间点治疗组CHOP表达及细胞凋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纳多对急性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改善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这可能与其能够抑制CHOP表达及脊髓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药脊髓康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是否有剂量依赖性,并与强的松进行对照.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造模后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予脊髓康25、12.5、6.25 g生药/kg体重;强的松组予强的松0.06g/kg体重.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测定血液及损伤脊髓中IL-10、INF-α、NO、NOS、SOD、MDA含量;全血粘度;损伤脊髓病理学检查.结果:血液中TNF-α含量升高,脊髓康各剂量组相时模型组降低.血液中IL-10水平下降,强的松组和脊髓康各剂量组相对模型组有显著差异.强的松组相对模型组全血比粘度无差异.脊髓康高、中剂量组低于模型组.血液SOD活力下降,MDA、NO和NOS含量升高.脊髓康高、中剂量组SOD活力高于模型组,MDA及NO含量低于模型组.脊髓康各剂量组NOS含量低于模型组.强的松组相对模型组MDA含量下降.SOD活性无明显变化.脊髓损伤部位SOD活力下降,MDA、NO和NOS含量升高.脊髓康高剂量组SOD活力高于模型组.脊髓康高、中剂量组MDA、NOS含量低于模型组.脊髓康各剂量组NO含量低于模型组.强的松组相对模型组MDA含量下降,SOD活性无明显变化.病理结果:脊髓康高剂量组脊髓病变程度较轻.中剂量组较高剂量组稍差.低剂量组白质区水肿.强的松组与高、中剂量组相似.结论:脊髓康能抑制NOS表迭、降低NO含量;能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能降低TNF-α水平;能提高IL-10水平;能防止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改变.促进脊髓组织恢复,促进神经组织再生,高剂量较中剂量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脊髓穿刺致不同损伤程度后病理生理、运动及电生理改变,寻找对脊髓损伤程度最小的方法,为进一
步研究局麻药脊髓毒性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健康SD大鼠144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A组(29G)、B组
(25G)和C组(21G)。实验动物暴露L4~5节段间硬脊膜,直视下分别用21G、25G、29G刺伤L4-5节段脊髓,缝合切口。各组分别在
术前进行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术后各时点记录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电生理检测及脊髓病理观察。结果对照组麻醉恢
复后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正常。实验组29G组行为学评分最高,脊髓损伤区域无明显病理改变;21G组运动、脊髓电生理和组
织病理的改变明显,2周时明显恢复。结论应用29G穿刺针对脊髓进行针刺对大鼠脊髓功能影响小,具有穿刺损伤小、重复性
好的优点,可为研究局麻药脊髓毒性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脊髓穿刺致不同损伤程度后病理生理、运动及电生理改变,寻找对脊髓损伤程度最小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局麻药脊髓毒性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健康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A组(29G)、B组(25G)和C组(21G)。实验动物暴露L4-5节段间硬脊膜,直视下分别用21G、25G、29G刺伤L4-5节段脊髓,缝合切口。各组分别在术前进行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术后各时点记录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电生理检测及脊髓病理观察。结果对照组麻醉恢复后能站立行走,脊髓结构正常。实验组29G组行为学评分最高,脊髓损伤区域无明显病理改变;21G组运动、脊髓电生理和组织病理的改变明显,2周时明显恢复。结论应用29G穿刺针对脊髓进行针刺对大鼠脊髓功能影响小,具有穿刺损伤小、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为研究局麻药脊髓毒性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胚胎脊髓移植同时应用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观察其是否能够促进半切洞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方法将成年大鼠分为三组,A组单纯脊髓半切洞损伤组.B组脊髓半切洞损伤+胚胎脊髓移植组,C组脊髓半切洞损伤+胚胎脊髓移植+MK-801组.手术后应用联合行为评分(CBS)、感觉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结果三组CBS得分A组>B组>C组,SEP和MEP潜峰时A组>B组>C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通过分析CBS、SEP、MEP结果表明胚胎脊髓移植和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胚胎脊髓移植同时应用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观察其是否能够促进半切洞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方法:将成年大鼠分为三组,A组:脊髓关切洞损伤组。B组:脊髓半切洞损伤+胚胎脊髓移植组。C组:脊髓半切洞损伤+胚胎脊髓移植+MK-801组。手术后应用联合行为评分(CBS)、感觉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结果:三组CBS得分A组〉B组〉C组,SEP和MEP潜峰时A组〉B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脊髓损伤EPO治疗组。其中脊髓损伤组和EPO治疗组采用改良A llen′S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假手术对照组同法显露脊髓,但不打击。EPO治疗组大鼠于术后1h腹腔一次性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 IU/kg),其余两组大鼠则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4h,3组大鼠均麻醉处死,切取损伤段脊髓,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同时检测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术后24h,HE染色发现该段脊髓出现大量囊腔,伴炎症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亦出现水肿以及部分溶解消失,而EPO治疗组上述病理变化程度较轻微。免疫组化结果发现,损伤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显著增加,EPO治疗组该蛋白表达亦比假手术组增加,但比脊髓损伤组大鼠表达减少,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损伤处脊髓发生明显的组织坏死和炎性反应,而EPO治疗能明显减轻上述反应,同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亦明显减少,而这可能是其脊髓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9.
CDNF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NF对于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Wista雌性大鼠75只,将其中25只设置为假手术组(A组),25只设定为单纯脊椎损伤组(B组),25只设定为采用CDNF治疗脊髓损伤组(C组)。在大鼠的T9~10节段使用脊髓半横断法制作脊髓损伤的模型,其中在B组大鼠的脊髓损伤处使用生理盐水,在C组大鼠的脊髓损伤处使用CDNF。在手术后对3组大鼠的进行应用行为学评分,对大鼠的脊髓损伤的修复情况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的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C组大鼠的应用行为学评分明显高于B组,但是仍然低于A组。C组的GFAP的表达低于B组。C组大鼠的GFAP阳性细胞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NF对于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瘢痕性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能够促进突触的连接重建,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脊髓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对脊髓损伤(SCI)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和治疗组。采用改良的Allen s撞击法制作大鼠SCI模型。通过生物化学方法检测急性SCI中SCI段H2O、Ca2 、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在光镜下观察伤段脊髓组织的形态改变。结果:①治疗组伤段脊髓H2O、Ca2 、MDA含量明显低于手术组;而SOD活性较手术组明显偏高(P<0.05)。②光镜下手术组和治疗组均有水肿及中心性出血,且手术组较明显。手术组术后2 h中央管结构部分破坏,神经元变性,部分核固缩或溶解,尼氏小体淡染,术后6 h出现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或断裂;治疗组则呈现损伤部分修复。结论:三七总皂甙对大鼠SCI早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把E_(14)胎鼠脊髓移植到成鼠损伤脊髓后7、15、30、60、120和240 d后,作者测定了宿主鼠脊髓SSEP和SMEP。并观察了其后肢的临床运动机能。同时用单纯脊髓损伤和髓内肌肉移植鼠作为实验对照。结果表明,移植后30 d时,宿主鼠的运动机能基本恢复正常。但诱发电位测定显示,无论是SSEP还是SMEP,其潜伏期直至术后240 d时才恢复正常。与此同时,对照组大鼠的两种诱发电位也在术后呈逐步恢复的趋势。作者认为,胚胎脊髓在成鼠脊髓的机能修复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何证实两者间的机能联系,仍需借助诱发电位测定以外的更高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通路和内质网应激(ERS)-凋亡通路探讨氙气后处理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缺血再灌注组(I/R组),氙气后处理组(Xe组),脊髓缺血再灌注+雷帕霉素组(I/R+Rapa组),氙气后处理+雷帕霉素组(Xe+Rapa组)(10只/组)。通过夹闭腹主动脉85 min,再灌注4 h建立大鼠SCIRI模型。手术前3 d,I/R+Rapa组和Xe+Rapa组的大鼠每天予以腹腔注射雷帕霉素(Rapa,4 mg/kg),其余3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溶剂。缺血再灌注后1 h时,Xe组和Xe+Rapa组的大鼠经呼吸机吸入50%氙气+50%氧气混合气1 h。其余3组的大鼠予以50%氮气+50%氧气混合气1 h。于再灌注4 h观察记录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后收集标本,进行HE染色、尼氏染色计数正常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脊髓组织中内质网应激通路[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激活转录因子6(ATF6)、肌醇需要酶1α(IRE1α)、RNA...  相似文献   

13.
带血运的组织并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带蒂的大网膜、椎旁肌并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将动物分为胚胎脊髓移植 大网膜组、胚胎脊髓移植 椎旁肌组、胚胎脊髓移植组、损伤对照组。移植后1、2、4、8、12周,进行HE、Nissl、嗜银染色、电镜检查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观察移植存活、分化及其宿主之间的关系。结果 提供血运的胚胎脊髓移植到损伤的脊髓后,移植物膛逐渐增大,充满损伤的洞腔,并可在宿主脊髓内继续分化发育,与宿主脊髓形成部分纤维和血管联系。结论 带蒂的大网膜和胚胎脊髓组织联合移植能较好地修复损伤的脊髓。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内皮素-1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内皮素-1(ET-1)的含量变化,探讨ET-1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35g负荷压迫大鼠胸段脊髓(T8-9)5min,造成大鼠胸段脊髓急性损伤,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早期血浆和伤段脊髓组织中ET-1的含量。结果:脊髓损伤后30min,血浆,伤段脊髓组织中ET-1水平显升高,4h达最高峰,并分别持续至48h和72h。结论:ET-31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可能是伤后4-24h重要的损害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了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胎鼠脊髓的移植方法,并用形态学技术研究了胎龄及其他因素对移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_(14)~E_(20)胎龄中,以取自E_(14)的移植物存活率最高,为70.83%。E_(16)以后,无一例移植物存活。附于移植物的结缔组织严重阻碍移植物的存活与生长。脊髓损伤及继发的病理反应也对移植物的存活与生长带来不良影响。我们认为,胚胎神经组织移植时,除注意技术操作和改善脊髓损伤外,事先确定移植物的分化程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大黄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血-脊髓屏障(BSCB)的影响,筛选大黄煎药灌服的最佳浓度,拟为临床治疗SCI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成年健康SD大鼠1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及大黄低、中、高剂量组.大黄各剂量组用大黄水溶液灌胃,其余两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大鼠SCI后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脊髓含水量以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注入伊文思蓝(EB)后的BSCB情况.结果 (1)BBB评分:模型组和大黄低、中、高剂量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脊髓含水量的测定:模型组和大黄低、中、高剂量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Sham组没有EB染出,模型组EB大量染出,以3 d时染出最多,大黄各剂量组EB染出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少,以大黄中剂量组EB染出最少.结论 中剂量组大黄有效地降低了大鼠SCI后BSCB的通透性,对其保护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胚胎脊髓移植并神经营养因子防止成年大鼠脊髓轴突损伤后引起神经元萎缩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腰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A组:单纯脊髓损伤组,B组;胚胎脊髓移植组;C组:损伤+移植+NGF组;D组:损伤+移植+CNTF组;E组:损伤+移植+NMT-3组;F组:损伤+移植+BDNMF组。手术后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应用Nissl染色方法观察脊髓神经元的大  相似文献   

18.
脊髓爆震伤后早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脊髓爆震伤动物实验模型,探讨脊髓爆震伤后早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学变化. 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2) ,6 h实验组(B组,n=12)及24 h实验组(C组,n=12),采用0.9 g单质金属炸药黑索金(RDX)将B,C组家兔炸伤,分别于伤后6 h及24 h两个时间点取材,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银浸染色,观察脊髓神经元形态学改变. 结果:脊髓爆震伤后6 h脊髓运动神经元发生可逆性改变,部分神经元坏死,死亡均数为12.58±2.23,而伤后24 h脊髓运动神经元大量坏死,死亡均数达到了31.52±2.6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脊髓爆震伤后6 h内脊髓运动神经元以可逆性改变为主,提出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Antioxidation of melatonin against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ackground The iron catalyzed lipid peroxid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utodestruction of the injured spinal cord.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the antioxidation of melatonin against spinal cord injury(SCI) in rats.Methods Sit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A (n=15) for laminectomyanly, group B (n=15) for laminectomy with SCI, group C (n = 15) for SCI an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 bolus of 100 mg/kg melatonin, and group D (n = 15 ) for SCI an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aline containing 5% ethanol. The SCI of animal model was made using modified Allen‘s method on T12. Six rats of each group were sacrificed 4 hours after injury, and the levels of free iron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of the involved spinal cord segments were measured by the bleomycin assay and thiobarbituric acid (TBA) separately.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spinal cord was assessed by Modified Tarlov‘s scale and the inclined plane method at 1, 3, 7, 14, 21 days after SCI. The histologic changes of the damaged spinal cord were also examined at 7 days after SCI.Results After SCI, the levels of free iron and MDA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modified Tarlov‘s score and inclined plane angl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groups B and D. In group C, the Tarlov‘s score and inclined plane angle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7, 14 and 21 days, with histological improvement.Conclusion: Melatonin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lipid peroxidation and prevent damage to the spinal cord of ra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细胞类型及相关性.方法 利用动脉瘤夹压迫法建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利用BBB评分标准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法与LeicaQ500IW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1、3、5 d,1、2、4、6、8、w)、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巢蛋白与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及细胞类型.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所有实验动物双后肢(HL)评分低至0~1min,随后逐渐上升,1~2周内恢复的幅度较大,以后恢复较缓慢,较正常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损伤区有核固缩、胞浆溶解、尼氏体模糊且染色较深的神经元.随着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损伤范围逐渐扩大,约1周后损伤范同不再扩大.正常对照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脊髓伤24h后可诱导损伤及邻近区域巢蛋白和GFAP高度表达,中央管周围室管膜区几乎均为巢蛋白/GFAP-细胞群.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几乎全是巢蛋白/GFAP 细胞群,3~7d逐渐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弱,在损伤后2周左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正常对照组在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区有少量巢蛋白/GFAP-细胞,在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偶可见染色强度较弱的巢蛋白/GFAP 共存细胞.结论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可诱导巢蛋白和GFAP的表达.巢蛋白的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且表达多相互共存;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都有反应,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