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索新兵集训期应激水平和情绪体验与注意偏向特点的关系.方法 采用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ormation scale,APNIS)、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对某部集训新兵l 600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新兵的应激水平总分为(50.01±10.00)分,其中应激水平低于50分者818人(51.12%);轻度应激(50 ~ 60分)者584人(36.5%);中度应激(61 ~ 69分)者134人(8.38%);重度应激(≥70分)者64人(4%).②新兵应激水平和消极情感得分与负性认知偏向呈显著正相关(r为0.30~0.34,P<0.05);应激水平和积极情感因子分与正性认知偏向呈显著负相关(r=-0.33,-0.32,P<0.05);③不同应激水平的新兵注意偏向特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激水平越高的新兵正性认知偏向得分越低、负性认知偏向得分越高.④不同文化程度水平的新兵的应激水平和正性认知偏向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现为文化水平越高的新兵应激水平越低,越倾向于正性认知偏向.⑤负性认知偏向、正性认知偏向、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可以有效预测应激水平,解释率为37.4%.结论 新兵在集训期间的应激水平和情感体验与注意偏向特点关系密切.正性认知偏向个体的应激水平普遍低于负性认知偏向的个体,并且也具有较多的积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某部新兵集训2个月时应激水平、情绪体验特点与情绪调节方式和认知偏向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正性负性情感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scale,ERS)和正性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ventory scale,APNIS)对某部集训期新兵1 600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①某部新兵心理应激T分为(50.04±10.00).不同文化程度新兵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25,P<0.05).②心理应激高分组在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和表达抑制上均显著高于心理应激低分组(P<0.01),在正性情绪、正性认知偏向和认知重评上显著低于低分组(P<0.01).③总体心理应激水平与正性情绪、正性认知偏向和认知重评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0.32、-0.21,P<0.01);与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和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0.34、0.12,P<0.01).④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和正性认知偏向可有效预测心理应激水平,总解释率为37.6%.⑤认知重评在正性情绪与心理应激水平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 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与情绪体验特点、情绪调节方式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军事心理应激水平与军人心理弹性、认知偏向及积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军事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C)和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PNIS)对536名二炮某部官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心理应激总分与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0.41,P<0.01);与正性情绪、心理弹性和正性认知偏向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30、-0.27,P<0.01).②心理应激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正负性认知偏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③负性情绪、负性认知偏向、正性认知偏向和积极情绪可有效预测军事心理应激水平,总解释率为36%.④积极情绪在正性认知偏向对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水平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与其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和认知偏向密切相关.积极的情绪、合理的认知以及心理弹性的增加都有助于缓减军人心理应激症状,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驻不同海拔的高原军人认知灵活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部不同海拔官兵679人,采用认知灵活性量表(cognitive flexibility inventory,CFI)、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ormation scale,APNIS)、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及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分析认知灵活性与人口学特点、心理应激、认知偏向及情绪的关系,比较各海拔(1500 m、3000 m、4200 m)对官兵认知灵活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676份,其中1500 m海拔组与4200 m海拔组官兵认知灵活性仅与文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3000 m海拔组官兵认知灵活性与文化程度、年龄、婚姻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海拔官兵认知灵活性与心理弹性、正性认知偏向、积极情绪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负性认知偏向及心理应激、消极情绪呈明显负相关(P<0.05).正性认知偏向、积极情绪及乐观性、力量性对认知灵活性有正向预测作用;负性认知偏向与消极情绪对认知灵活性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海拔官兵认知灵活性存在差异,认知灵活性与心理弹性、正负性认知偏向、情绪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高原驻训官兵心理应激水平与心理弹性和焦虑情绪的关系,为高原驻训官兵的心理应激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对某高原某陆军驻训部队627名官兵进行随机整群抽样测试,得到有效问卷590份,有效率94.10%.结果 某部高原驻训官兵心理应激得分为(51.09±10.01).本科及以上与本科以下官兵心理应激差异水平显著(t=4.456,P<0.01);战士与军官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显著(t=2.705,P<0.01).心理应激水平与心理弹性总体呈显著负相关(r=-0.396,P<0.01)与焦虑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724,P<0.01),心理弹性与焦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r=-0.408,P<0.01).焦虑情绪在心理弹性和心理应激中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总的调节效应为69.31%.结论 高原驻训官兵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和焦虑情绪密切相关,较高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健康的情绪有助于缓解高原驻训官兵的心理应激症状,维护其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军医大学新生集训及300公里拉练后应激后成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应激后成长量表(PTGI)、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刚刚结束2个月集训及300公里拉练后的565名某军医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①军医大学新生应激后成长总分为(69.19±18.65).②应激后成长与心理弹性、正性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8、0.703,P<0.01),与负性情绪、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9、-0.644、-0.673、-0.249,P<0.01).③应激后成长高分组在心理弹性、正性情绪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在负性情绪、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抑郁得分均显著低于低分组(P<0.01).④正性情绪、心理弹性、特质焦虑可以有效预测应激后成长水平,总解释率为61.5%.结论 提升正性情绪与心理弹性水平,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有助于促进军校大学新生的应激后成长,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压力知觉、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压力知觉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8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分析。结果(1)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为(123.38±17.96)分,压力知觉得分为(38.76±6.39)分,负性情绪得分为(22.46±6.45)分,社会支持得分为(63.36±12.40)分,手机成瘾得分为(39.31±10.01)分。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0.66,-0.37,-0.28,均P<0.01)。压力知觉与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50,0.38,均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50,P<0.01),与压力知觉、负性情绪、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0.41,-0.30,-0.12,均P<0.01)。(2)心理资本一方面通过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对手机成瘾产生影响(β=-0.20,SE=0.03,95%CI:-0.27~-0.13);另一方面心理资本通过压力知觉与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手机成瘾产生影响(β=-0.04,SE=0.01,95%CI:-0.06~-0.01)。社会支持调节心理资本影响压力知觉的中介效应。结论压力知觉和负性情绪是心理资本与手机成瘾关系的重要桥梁,社会支持能够调节心理资本对压力知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潜艇艇员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方式和途径.方法 对460名潜艇艇员进行量表测评,包括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采用SPSS15.0建立数据库和Ames7.0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①潜艇艇员不同衔级组间心理应激水平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F=12.12,P<0.01),其中高级士官及军官组[(51.46±25.19)分]心理应激水平最高,而义务兵组[(35.63±16.94)分]最低.②潜艇艇员心理应激水平与神经质(r=0.768)、消极应对(r=0.634)、生活事件(r=0.404)和精神质r=0.329)等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与社会支持r=-0.326)、积极应对r=-0.325)和内外向(r=-0.117)等呈显著或高度显著性负相关.③各因素对潜艇艇员心理应激水平的总效应按影响大小依次为神经质(r=0.724),生活事件(r=0.399),社会支持(r=-0.135),消极应对(r=0.119),精神质(r=0.055),内外向(r=-0.027)和积极应对(r=-0.026).结论 潜艇艇员心理应激受生活事件、个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依恋对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以及依恋通过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间接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哈尔滨市某技工学校一年级新生372人进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CSS),领悟社会支持(PSSS)问卷调查.结果 (1)SCL-90总分与父、母,同伴依恋焦虑,与父、母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r=0.165~0.370,P<0.01);与情绪集中性应对显著正相关(r=0.291~0.552,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245,P<0.01).(2)父、母,同伴依恋焦虑与情绪集中性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237~0.383,P<0.01),而父、母,同伴依恋回避与问题集中性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267~-0.403,P<0.01).(3)领悟社会支持与父、母,同伴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r=-0.425~-0.459,P<0.01),而与父、母,同伴依恋焦虑相关不显著.(4)依恋焦虑通过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5.2%;依恋回避调节领悟社会支持.结论 (1)依恋焦虑和回避对心理健康状况都有直接影响;(2)依恋焦虑也可通过情绪集中性应对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依恋回避通过对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军事对峙任务下高原官兵睡眠质量与心理应激和正负情绪的关系,为开展有针对性地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 evaluation test, PSET)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对执行军事对峙任务的171名高原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1)军事对峙任务中高原官兵的PSQI总分为(3.52±2.92)分,PSET总分为(49.99±9.99)分,正性情绪总分为(32.61±9.83)分,负性情绪总分为(16.91±8.14)分;(2) PSQI总分与心理应激和负性情绪呈正相关(P<0.01),与正性情绪呈负相关(P<0.01);心理应激与正性情绪呈负相关(P<0.01),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P<0.01);(3)正性情绪和心理应激对PSQI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解释PSQI 37.7%的变异量,心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DNA检测对宫颈癌及其癌变前期的筛查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官颈病变筛查的2 852例患者进行HPV DNA检测,同时进行病理活检,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考察不同年龄、区域(农村和城市)和肥胖对HPV DNA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病理分型HPV DNA检测结果,分析HPV DN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漏诊率.结果 18~<35岁组患者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35~<50岁组和50~58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50岁组患者的HPV阳性率与50~58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组患者的HPV阳性率明显低于农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质量组和体质量超标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DNA筛查阳性患者病理检查癌变前期检出率为28.60%,癌症检出率为1.60%;HPV DNA检测灵敏度为87.79%,特异度为86.98%,阳性预测值为30.20%,阴性预测值为99.11%,漏诊率为12.21%.结论 HPV DNA检测对于宫颈病变筛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的婚姻质量与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配对照方法,选取成人已婚癫痫患者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以OLSON婚姻质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压力综合调查表(PSS)对两组被试者的婚姻质量和心理应激进行研究。结果 癫痫患者组的婚姻满意度、性格相融性、解决冲突的方式、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SAS及SDS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应激性情绪反应、躯体反应及消极应对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婚姻质量与发作类型、焦虑及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抑郁(β=-1.324)、发作类型(β=-31.771)及家庭内支持(β=5.192)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癫痫患者的婚姻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和较高的应激反应水平。其婚姻质量与发作类型、焦虑、抑郁情绪、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蛋白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宫颈疾病患者70例,行宫颈病理学检查及新柏氏液基细胞学(TCT)检测,比较高危型HPV E6/E7 mRNA与HPV DNA分型检测宫颈癌病变及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高级别宫颈癌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与HPV DNA分型检测宫颈病变总检出率分别为60.0%(42/70)、67.1%(47/70);两种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及CINⅠ、CINⅡ~Ⅲ、宫颈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高于HPV DNA分型检测(P<0.05);ASC-US患者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高于HPV DNA分型检测(P<0.05)。结论:与HPV DNA分型检测方法相比,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对预测宫颈病变特异度更强,特别是对TCT检测为ASC-US患者的分流意义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Ⅳ)感染孕产妇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预防HIV母婴传播知信行量表(KAPS-PMTCT)、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Berger HIV感知歧视量表(BHS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名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测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社会支持、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两两之间的总得分均存在相关性;社会支持总分与负性情绪总分(P<0.05)、消极应对得分(P<0.01)均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P<0.01);负性情绪总分与积极应对得分呈较弱的负相关(P=0.07),与消极应对得分呈较强的正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负性情绪主要是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HIV感染孕产妇的应对方式(x2/d f=1.835,拟合优度指数为0.975,调整拟合优度指数为0.961,范式拟合指数为0.950,增值拟合指数为0.938,比较拟合指数为0.981,简约调整比较拟合指数为0.452,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64),对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总的中介效应量分别为-0.273、0.522.结论 社会支持是HW感染孕产妇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童年期心理创伤对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策略和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 纳入抑郁症患者(n=78)和正常对照被试者(n=80),采用童年期创伤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两组测评.结果 ①相比对照组,抑郁症组较少采用认知重评策略(P<0.01),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P<0.01),童年期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经历较高(P<0.01,P<0.05);②相关分析中,认知重评和性虐待、情感忽视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述情量表总分和情感虐待、性虐待呈显著正相关性(P <0.05,P<0.01),外向型思维与性虐待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情绪调节功能失调和述情障碍,可能与童年期心理创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ICU护士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对ICU护士主观幸福感影响,为临床ICU护士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临床234名护士;运用主观幸福感量表测量护士主观幸福感,应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测量护士家庭平衡状况,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护士应对方式;采用相关分析分析护士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各维度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侵扰家庭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维度成负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261~-0.127;侵扰工作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成负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342~-0.127;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成负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357~-0.157;促进家庭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维度成正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192~0.236;促进工作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成正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161~0.376;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维度成正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185~0.324。多元回归显示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影响因素有:职称、经济水平、有无子女、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 结论 临床护士本身及管理者通过调整工作家庭平衡、提高应对方式水平,提高ICU护士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p53基因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男性患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二者间相关性,为提高男性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s,MSPSS-SCV)和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lung,QLICP-LU),对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门诊、肿瘤科和胸外科病房共89例NSCLC男性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不同p53基因表达的NSCLC男性患者在MSPSS-SCV的3个维度中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p53基因表达在QLICP-LU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支持与生存质量量表(除共性与副作用、特异性模块转外)均呈正相关(r=0.292~0.502,P< 0.01),朋友支持与生存质量量表(除特异性模块转外)均呈正相关(r=0.245~0.539,P<0.05),其他支持与生存质量量表(除共性与副作用、特异性模块转外)均呈正相关(r=0.264~0.569,P<0.05),社会支持总分与生存质量量表(除共性与副作用、特异性模块转外)均呈正相关(r=0.314~0.463,P<0.01).多元回归显示生存质量得分的影响因素为不同p53基因表达、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结论 给予不同p53基因表达的NSCLC男性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社会支持、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现状,探讨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相关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PCI术冠心病病人中抽取93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社会支持量表(SSRS)、希望量表(HHI)、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遵医行为等,分析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量表得分(41.15±6.48)分、希望水平得分(35.75±5.84)分、焦虑得分为(45.25±5.64)分、抑郁得分为(48.35±6.12)分、遵医行为得分为(4.38±0.87)分。单因素分析发现冠心病病人PCI术后不同家庭月收入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P < 0.01),与希望水平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遵医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 < 0.05~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的有希望水平、焦虑、抑郁、遵医行为(P < 0.05~P < 0.01)。结论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希望水平、遵医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也有发生,希望水平、焦虑、抑郁、遵医行为与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