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山区医学生生命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山区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湖北民族学院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山区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处于中等水平,环境领域的得分较低.在环境领域、总的生命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方面,男女生存在差异.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心理领域存在差异.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以及总的生命质量方面存在差异.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大学生在环境领域、总的生命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不同来源、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山区大学生,其生命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主管部门应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生存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 177名,应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生存质量总分(61.11±11.36)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低于女生;不同专业类型学校的学生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和生存质量总分均有差异,其中艺术类学校学生得分最低;不同年级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分和生存质量总分均有差异,其中大二、大三学生得分低于大一、大四学生;生源地为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差、月生活费低的学生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和生存质量总分均低于其他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对总生存质量及所有生存质量领域均有影响;除环境领域外,所在年级对总生存质量及其他所有领域均有影响;就读学校对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有影响;月生活费对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生存质量有影响;居住方式对生理领域有影响;出生地对心理领域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生存质量总体水平较好,不同特征学生在总生存质量及其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生存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目前医学生在校期间的睡眠质量及性别、生源地和年级因素对其影响,为研究大学生身心状况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与自编一般信息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某医学院372名在校生进行随机整体抽样调查。结果:有17.74%的学生存在睡眠障碍,不同性别学生的睡眠质量有差异,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的学生睡眠质量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及时关注医学生睡眠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医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面对及缓解压力时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更有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对某校1301名在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别就大学生性别、年级、生源地的不同进行应对方式评分比较.结果:该校在校大学生在面对及缓解压力时,更趋于合理积极的方式.在性别方面,男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在面对及缓解压力时,更趋于采取不理性化应对方式,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方面的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镇户口的学生处理方式更理想,在解决问题、求助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P<0.01).结论:不同群体压力应对方式不同,应根据其应对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方法 用普查的方法,选取某高校大一至大三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274名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采用Excel录入,并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合格率为70.2%,描述性统计量为5.7±12.0,不同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父母感情、父亲文化程度、性格、自我认知、困难处理方式研究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校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应采取措施提高该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2):121-123
[目的]观察在校护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延边大学在校护生294人(本科生184人,专科生110人),利用修改的《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调查表》调查一般情况、睡眠及学习生活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延边大学在校护生不同性别、汉族与其他民族、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程度健康状况及不同程度孤独感的学生睡眠质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费、朝鲜族与汉族、不同生源地、不同程度焦虑及不同频率体育锻炼的学生睡眠质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护生睡眠质量存在问题,性别、学业课程、健康状况及孤独感是它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生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医学院39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两个和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较低,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年级在领域RE和MH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3级低于2004级和2005级。父母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以及专业等与医学生生命质量有关。结论医学生的生命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复原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自我控制量表、简易弹性量表以及正负性情绪量表对江苏省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1246份,心理复原力、自我控制在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均显著(P<0.05).负性情绪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某医科大学学生考试焦虑状况,采用考试焦虑调查问卷,对该校964名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校男生的考试焦虑状况显著高于女生,不同专业学生的考试焦虑有统计学差异,不同生源地和学习成绩的好坏在考试焦虑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为减轻医学生考试焦虑,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合理的矫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评某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009—2011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的贫困生进行心理测评。结果该校贫困生中有心理疾病者占4.6%,有心理疾病倾向者占34.4%;男、女贫困生及不同年级贫困生心理状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贫困生年级越高,心理状况越好;不同专业贫困生心理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校贫困生心理状况总体水平较差,需要学校、社会及家庭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分析延边大学医学部不同民族及不同性别间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民族大学生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社会关系领域的差异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多个领域产生影响;独生子女在生理健康、心理状态及社会关系领域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大学生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颖华  吴均林 《医学与社会》2009,22(8):66-67,71
目的:了解大学生利用心理卫生服务的现状,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卫生服务。方法:采用,自拟的大学生利用心理卫生服务现状的调查问卷对5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41.8%的人曾经有接受心理卫生服务的需要,但接受过心理卫生服务的只占14.5%;大学生选择的服务人员、机构和形式分别为心理治疗师、网络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的大学生所考虑的问题有显著差别。结论:有心理困扰而未及时寻求心理卫生服务者占大多数;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服务机构的种类、形式、经济性、社会文化环境等都影响大学生选择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周建军  孙萍  杨黎 《重庆医学》2015,(5):681-683
目的:了解专科层次医学生多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心理健康测评量表(SCL‐90),对810名医学类专科层次的学生进行生活满意度状况、心理健康的调查。运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进行 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描述性分析等。结果专科层次医学生在不同性别、籍贯(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与社会实践的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满意度分值与症状自评表(SCL‐90)中的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医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现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从干预医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入手,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郭振友  卢笛 《西北医学教育》2014,(4):637-639,66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机的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教育模式。通过综合教育模式一方面使大学生做到"三早":早认识、早规划、早准备,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杭州市大学生不同体育锻炼水平组间情商、生命质量、健康体适能的差异,探索体育锻炼水平、生命质量及健康体适能对情商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中的1200名杭州市大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检测,并采用Bar-on情商量表、SF-36量表和简版国际体育锻炼量表调查对大学生的情商、生命质量和体育锻炼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大学生体育锻炼达到推荐水平组的情商、生命质量的某些维度分和健康体适能明显高于体育锻炼不足和不锻炼组(P〈0.01)。体育锻炼水平、心理健康、性别、握力和总体健康5个变量是预测杭州市大学生情商的最佳线性组合因素(P〈0.05)。结论参加体育锻炼也许是提高生理、心理健康和情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4所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为提高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南京4所高校的760名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生活质量状况量表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呈中等水平;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活质量状况及人格特质量表差异对主观幸福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年级硕士研究生生活质量状况差异对主观幸福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家庭经济差异的硕士研究生生活质量状况及人格特质量表差异对主观幸福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P〈0.01);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状况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人格特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在生活质量中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对主观幸福感为正向预测(β=0.142,β=0.133,β=0.099,β=0.313),在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因子对主观幸福感为负向预测(β=-0.186)。结论:专业、年级、家庭经济差异对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有一定影响,家庭经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神经质等因子对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导致大学生心理创伤的事件与影响,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创伤开放式调查问卷和生活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IES—R),对武汉市33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心理创伤事件中75.2%是生活压力事件,24.8%是重大创伤事件。创伤性事件使得29.4%的大学生受到中度以上的影响(IES〉44),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认知方面。大学生心理创伤的发生在性别、家庭居所、父母关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生活压力事件是大学生心理创伤的主要应激源;近1/3的经历者受到中度以上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和认知方面;女生、城市与农村学生、父母关系差的学生对心理创伤的体验较为深刻。  相似文献   

18.
张阳  辛利红  潘发明 《安徽医学》2016,37(1):100-103
目的 了解某市职业学校医学生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按专业、年级进行分层整群抽样,抽取阜阳市3所职业学校在校医学生729名进行调查,问卷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结果 职业学校医学生在生理、心理、环境领域与大学生存在差异(P<0.05);在生理、心理领域与常模存在差异(P<0.05)。性别、年级、学历、体育锻炼、居住环境等因素对生存质量某些维度的影响有显著性。结论 职业学校的医学生生存质量偏低,不同专业、年级、家庭人均收入、是否住校及体育锻炼情况可能影响生存质量总体评分,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业学校医学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在重视生物学致病因素的同时,也应重视疾病发生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篇章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从社会化因素和心理生理因素两方面,探讨了心理社会因素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为在高等院校从事医疗保健工作的医务工作,提出了由单纯地保障大学生身体健康转变为保障他们身心健康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布特点及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延边大学的1 075名医学生进行健康测试.[结果]延边地区医学生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和医学生常模,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的项目依次为强迫症状(26.6%)、人际关系敏感(18.6%)及抑郁(14.6%);调整年龄、性别、家庭年收入及父母双方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后,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延边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和医学生常模,且与生活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