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究腹股沟疝鉴别诊断采用超声检测疝口的诊断价值及其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术前超声检查确定腹股沟疝的位置、疝口情况,对比分析斜疝和直疝的相关指标,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相比较于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的疝口直径较小,疝口上下径、左右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于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内中直径较大,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诊断鉴别中运用超声诊断具有显著价值,不仅准确评估腹股沟疝疾病,也可有效区分斜疝和直疝,以疝口上下径、左右径、内中径等数据评估,超声检测方法具有操作性简单、性价比高等特点,可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1疾病介绍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或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疝,百姓俗称"疝气"。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腹股沟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外环(皮下环),可进入阴囊中,约占腹股沟疝的95%。腹股沟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Hesselbach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和腹股沟管,也不进入阴囊,仅占腹股沟疝的5%。仍然腹股沟疝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男女比例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但仍然以斜疝为多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疝气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肠梗阻及肠坏死等)。引起腹股沟疝的原因很  相似文献   

3.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特别是老年人,因腹股沟的肌肉、腱膜等组织随年龄老化而不同程度退化变性、松弛、萎缩,同时老年人常并存着某些使腹内压增高的疾病,所以老年腹股沟疝的患者手术治疗后继发的机率明显高过别的年龄组患者。我院从1996年到1998年共收治19例,均为前次手术在我院完成而再次复诊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均为男性,60~69岁12例,70~79岁5例,80岁以上2例;同侧斜疝术后对侧继发15例,其中对侧继发斜疝13例,对侧斜、直疝并发2例,同侧斜疝术后继发直疝3例,同侧直疝术后继发斜疝1例。1.2 伴随病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toneal repair,TAPP)治疗成年男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成年男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其中TAPP(腔镜组)40例,传统疝修补术(开放组)90例.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与开放组相比,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0±1.0)d,显著短于开放组的(6.0±1.6)d,但手术时间较长[(50.0±6.0)min vs.(40.0±4.3)min,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6.1%vs.17.9%,P<0.05),术后复发率(1.2%vs.5.9%,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TAPP治疗成年男性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的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应用充填式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和腹壁切口疝共计6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充填式补片材料按照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制订的疝的诊断和分型标准[1] ,本组男性54例,女性8例,年龄24-86岁,平均年龄60岁,50-59岁8例,60岁以上36例.本组病例62例中,腹股沟疝56例:腹股沟斜疝40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2例;腹股沟直疝16例,其中双侧腹股沟直疝10例;腹股沟复发性疝4例.腹壁切口疝6例.老年患者占58.07%,相伴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乙型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或肥大、便秘等疾病,占54.84%.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永嘉地区腹股沟疝患病率及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后患者慢性疼痛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法对2 718例有效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对27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2 718例检出105例为腹股沟疝,患病率为3.86%(105/2718),其中腹股沟斜疝85例(80.95%),腹股沟直疝20例(19.05%),>60岁、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超重、吸烟、有家族史和诱因者腹股沟疝患病率相对更高(P<0.05).性别、从事重体力劳动、家族史和诱因是腹股沟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78例性无张力修补患者,45例(16.19%)出现慢性疼痛,腹股沟严重程度越高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越高,≤47岁、再次手术、局部麻醉患者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47岁、再次手术患者慢性疼痛程度均较高(P均<0.05),再次手术为术后慢性疼痛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股沟疝以斜疝为主,性别、劳动强度、家族史和诱因与腹股沟疝密切相关,无张力修补治疗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重复手术创伤与慢性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 [临床表现] 1、腹股沟疝的症状与疝囊大小、病程长短、内容物性质均有关系.患者在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块壮物突出,平卧后能回纳,当肿块突出时患者下腹坠胀或略有隐痛,回纳后症状即消失.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疝是一种的常见病、多发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约为5%。我院2000年3月~2005年3月用聚丙烯单丝网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6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37~85岁,平均65岁。腹股沟斜疝38例(其中复发疝16例、双侧斜疝18例、滑动疝4例),腹股沟直疝2  相似文献   

9.
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腹股沟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为腹股沟直疝.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隐匿性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2012年该院普外科对腹腔镜手术进行术中腹股沟区探查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无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病史,121例术前查体均未发现腹股沟疝,18例腹股沟疝另一侧未发现腹股沟疝.对腹腔镜下突出的疝囊内陷最深处大于或等于10 mm,疝环口横径大于或等于8 mm者视为阳性,并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对部分符合指征的病例进行同期手术治疗.结果 139例患者中共发现隐匿性腹股沟疝41例,其中双侧腹股沟区12例,右侧腹股沟区18例,左侧腹股沟区11例;股疝2例,斜疝27例,直疝10例,复合疝2例;11例同时完成修补手术.隐匿性腹股沟疝发生率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发病部位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疾病为疝的发现为隐匿性腹股沟疝概率较非疝高(P<0.01).结论 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时观察腹股沟区域,可以准确地诊断出隐匿性腹股沟疝,为预防其进一步发展为显性疝提供早期干预依据,并可以对部分有指征病例直接实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学习曲线.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同一组医师行腹腔镜的腹股沟疝患者450例,按手术开展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3组,每组150例.提取各组行TEP手术的患者相关信息,分为A、B、C3组,比较各组术前、术中、术后各相应指标.结果 3组年龄、性别,术前阴囊疝、复发疝与双侧疝发生率,以及疝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尿潴留、术后镇痛、血清肿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中转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组上述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和手术例数作回归曲线,可见约150例有拐点.结论 腹股沟疝腹腔镜下TEP的学习曲线约为15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经验(包含16例TEP),经过术前评估及合适的病例筛选,学习曲线内的TEP手术亦可以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125例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TEP,n=65)及对照组(开放疝无张力疝修补术,n=6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疼痛及术后1年复发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CRP、IL-6及IL-10)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4 h,两组患者外周血CRP及IL-6水平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疝累积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8%vs.5.00%;Log-rankχ~2=0.282,P=0.595)。结论:TEP对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预后相关因素,以期提高DKA诊治水平及降低病死率.方法 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DKA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DKA患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基本情况、入院时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C反应蛋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eⅡ,APACHEⅡ)等观察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7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42.63±15.67)岁.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存活组患者GCS评分[(14.41±1.42)vs(11.36 ±3.14)]、血磷[(0.96±0.47) mg/L vs(0.68 ±0.60) mg/L]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P<0.01),存活组APACHEⅡ评分[(8.58±4.63)vs(15.73±4.38)]、白细胞总数[(14.82 ±9.55)×109/L vs(22.80 ±7.67)×109/L]、C反应蛋白[(33.67±45.70) mg/L vs(211.39±173.93) mg/L]、肌酐[(87.28±43.89) μmol/L vs(136.47±87.50) μmol/L]、尿素氮[(8.45 ±5.00) mmol/L vs(14.72 ±9.23) mmol/L]明显低于死亡组(P <0.05,P<0.01).DKA患者GCS评分(OR =0.510,P<0.05)越低、APACHEⅡ评分(OR=1.300,P<0.05)及C反应蛋白(OR=1.031,P<0.05)越高,预后则越差.结论 C反应蛋白、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是DKA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动脉僵硬度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主动脉僵硬度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308例老年ACS患者(ACS组),男203例,女105例,62~91岁,平均(66.78±9.70)岁。对照组138例,男86例,女52例,61~89岁,平均(64.57±9.37)岁。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测量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作为反映主动脉僵硬度的参数,同时通过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计算脉压。结果ACS组PW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2.16±2.08 vs 10.21±2.36,P<0.01),ACS组收缩压和脉压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ACS患者动脉僵硬度增高,收缩压、脉压与大动脉僵硬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许建共  蔡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655-1657
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的59例患者,分析斜疝类型、发病年龄、麻醉方式、神经保护等因素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并制定相应预防或减轻疼痛措施.结果: Ⅲ、Ⅳ型斜疝患者疼痛程度高于Ⅰ、Ⅱ型斜疝患者(P< 0.05),低龄患者和局部浸润麻醉患者疼痛程度与高龄患者和椎管内麻醉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与疾病类型有一定关系,根据以上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预防或缓解疼痛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氨甲环酸(TA)、和自体血回输3种血液管理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TKA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EPO组、TA组、自体血回输组和空白对照组,4组患者围术期采取不同的血液管理方法.比较患者术后Hb、异体输血、失血等数据,并计算隐性失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08例患者,男20例,女88例;平均年龄(70.6±6.4)岁;BMI (26.97±3.51)kg/m2.EPO组31例,TA组28例,自体血组28例和空白对照组21例.对照组围术期Hb变化差值(43.7±8.2)g/L大于其他3组(36.8±13.6)、(35.0±8.7)、(27.1±14.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PO组、TA组、自体血回输组和对照组术后异体血输注率分别为19.4%、7.1%、32.1%和28.6%,TA组异体输血率显著少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组总失血量(1 536±438)ml,对照组(1 476±263)ml,明显多于EPO组[(1 179±378)ml]和TA组[(1 057±2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PO、TA、自体血回输3种血液管理方法均可以有效改善TKA的失血情况.3种方法中,TA可获得相对较好的疗效,但由于TKA失血较多,建议联合多种血液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相同组织腹股沟斜疝修补的新手术方式。方法后壁重叠缝合腹横筋膜,前壁将腹外斜肌腱膜内侧缘与腹股沟韧带缝合,将腹外斜肌腱膜外侧缘与腹直肌前鞘缝合的200例行修补腹横筋膜改良福克森(Ferguson’s)斜疝修补术患者(B组),与180例行单补片修补后壁患者(A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2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A组的复发率为0.5%,B组的复发率为1.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修补腹横筋膜改良福克森斜疝修补术,是首发腹股沟斜疝修补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扶正化痰汤联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痰汤,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改善情况,同时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痰量评分、痰液性质评分、咳嗽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O2、FEV1都有所升高,观察组[(82.78±14.90)mm Hg、(66.89±15.89)%]高于对照组[(72.23±11.56)mm Hg、(53.78±6.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CO2都有所下降,观察组为(45.78±10.23)mm Hg,低于对照组的(58.90±11.45)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日常活动能力以及心理状态都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痰量评分、痰液性质评分以及咳嗽程度评分分别为(0.56±0.12)分、(0.45±0.11)分、(0.98±0.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21)分、(0.98±0.20)分、(1.56±0.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老年腹股沟斜疝的复发原因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腹股沟斜疝复发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初始术式、患者状况、术后并发症对斜疝复发的影响。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所有复发疝患者再次行手术修补。结果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总复发率为9.1%(24/264),初始手术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10.7%,21/197)显著高于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5%,3/67)(P<0.05)。疝复发的主要原因还包括老年患者的慢性病,以及初始术式选择和术中操作的失误。再次手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21例手术患者随访6个月~2.5年,20例(95.2%)显示临床效果良好,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健康因素、术式选择、术中操作失误,都是导致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的重要原因。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宜作为治疗老年复发斜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梁开惠 《吉林医学》2011,(3):421-422
目的:探讨经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方法及术后情况。方法:将收治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45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前入路常规腹股沟疝斜切口两侧分别作无张力修补)和对照组23例(经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对两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式在切口血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平均费用、术后疼痛病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腹单横切口补片法治疗双侧腹股沟疝可快速确定疝囊,操作方便且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