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的体会(附6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P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材料与方法:总结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PLD)的经验基础上,结合颈部解剖特点,成功地将PLD技术用于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PCD),并自1993年7月-1997年6月采用P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共67例。结果:术后综合疗效评定结果为:优49例,良7例,无变化8例。优良率为87.5%。结论:PCD与常规经颈前路椎间盘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方法新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患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许刚  张达颖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11):1170-1173
【摘要】 颈椎间盘突出症(CDH)临床上较为常见, 多发于中老年人,表现为头、颈、肩及上肢的疼痛或麻木感,可伴有下肢的行走无力及步态不稳,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其已成为治疗CDH的趋势,介入治疗因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易被多数医患接受。现阶段常用的微创介入治疗措施主要有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髓核化学溶解术、臭氧(O3)髓核溶解术、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ECD)以及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CD),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需求选择相应的微创介入方式,本文就这7种介入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加以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朝贵  王建华 《武警医学》1996,7(6):354-356
侧后路进针法经皮穿刺切除髓核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56例临床研究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赵朝贵王建华徐荣庚杨常年王亚楠朱卉敏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L5~S1椎间盘经皮穿刺术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腰5—骶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附51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江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10):700-701
经皮穿刺腰_5~骶_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附51例报告)郭江腰_5~骶_1(L_5~S_1)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操作较困难。一般认为手术穿刺成功率低,且有效率明显低下 ̄[1]。我们从1992年至今为51例单纯或并发的L_5~S_1椎间盘突...  相似文献   

5.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和溶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PCD)和化学溶核(CNL)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PCD和CNL术。男39例,女27例,年龄35~60岁,平均53岁。66例中,26例为脊髓型,9例为神经根型,3例为椎动脉型,28例为混合型。穿刺点位于气管与颈部血管之间,在C形臂透视引导下,将引导针、扩张管、切吸器插入病变间盘。当无髓核切吸出时拔出切吸器,经扩张管注入胶原酶600 U。结果 66例中,优31例,良29例,差6例。2例有颈部出血和1例有眼部“黑蒙”,余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PCD CNL是一种微创、安全的介入方法。原理同腰椎间盘切吸术和溶核一样,主要是切除和溶解髓核,降低间盘内压力,减少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从而减轻或消除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3年开展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这些年来经反复临床实践,改进了原来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使用的套管,1995年开始对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实施此种手术治疗,使用效果明显提高。现予介绍,供同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经临床明确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11例,年龄22~38岁,病史1个月~3年。共计受罹13个椎间盘,腰4.5突出7例,腰5、骶1突出2例,两个椎间盘共患2例,其中左右两侧均需穿刺2例。  相似文献   

7.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简称 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摘除椎间盘组织进行有效的机械性减压,以减轻对脊髓神经根的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安徽省六安地区医院尹超,谢成霞,陈久贵,周祖刚 卫先成,曾春意指导郭彦自1975年Hijikata首次报道用“经皮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取得满意效果后,由于许多作者对手术器械及操作技术做了改良,使有效率和安全性得...  相似文献   

9.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钳取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索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钳夹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 对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的径路作改良和髓核钳结构及摘除髓核操作方法进行改良 ;35 2例椎间盘突(脱 )出症患者共 4 19节椎间盘进行经皮穿刺钳夹术治疗 ,经随访 6~ 38个月 ,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疗效优 4 5 .5 %、良 4 5 .4 %、差 9.1% ;本组中有 4 4例椎间盘脱出 ,其中 4 0例成功取出脱垂入椎管内髓核并取得优良疗效 ;无椎间盘感染和腰肌血肿并发症 ,马尾损伤 1例经处理后恢复 ,器械断裂 4例。结论 改良式钳夹术安全有效 ,不仅适应于“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 ,而且适应于治疗“非包容性”椎间盘脱出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钳取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适应症及安全性。方法 :在内镜监视下 ,运用侧后路穿刺 ,髓核钳直接钳取髓核治疗 61例患者。结果 :61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取得满意效果 ,按照所制定的标准评价 ,显效 3 1例 ,优良 2 1例 ,有效 7例。结论 :侧后路穿刺髓核钳取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适应证相对较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ectomy,PCD)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percutaneous nucleoplasty,PC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颈部前外侧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入路,用穿刺针插入椎间盘中心,然后依次使用椎间盘旋切系统及等离子消融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患者37例.结果 治疗37例患者,1例手术失败,有效率为80.6%;1例等离子刀头断裂,但随访无后遗症.结论 PCD联合PC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文媛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505-1506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112例患者全部成功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适宜的护理是保证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X线透视监视下,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将穿刺针穿入病变的椎间盘内,采取不同的介入方法进行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如髓核化学溶解法、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介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微小,疗效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术(PLDD)加臭氧(O3)髓核氧化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医用半导体激光和医用臭氧发生器,在DSA引导下采用18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髓核区,然后由穿刺针插入600μm光导纤维,用自动脉冲式激光汽化髓核,以每个椎间盘600~1200J汽化,再向椎间盘注入O3约10ml,共治疗30例35节椎间盘。结果30例患者术后随访3~24月,结果是治愈24例(80%),显效4例(13.3%),有效2例(6.7%),优良率93.3%,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术(PLDD)加臭氧(O3)髓核氧化术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佳。  相似文献   

15.
高原地区CT导引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CT导引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CT-P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了CT-PLD。(1)术前扫描病变椎间盘,筛选病例,并研究手术方案;(2)于即时CT图像上选择最佳的穿刺层面,设计穿刺路径,记录穿刺参数,并于体表标记穿刺点;(3)按既定参数进行穿刺;(4)经CT扫描确认穿刺进入椎间盘,扩张进针路径,进行切吸;(5)术毕CT扫描,观察进针路径有无出血及椎间盘还纳情况。结果:68例共79个椎间盘均穿刺成功。经3-18个月的随访,28例症状完全消失,36例症状明显减轻且能正常工作及生活,椎间盘还纳为1-4mm,显效率为94.12%。结论:CT-PLD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高原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及疗效评价韩殿荣张帆王冰*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lumbardiskectomy(PLD)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其机理是切除椎间盘的部分髓核,使突出的椎间盘机械性减压回缩,解除对硬...  相似文献   

17.
自1975年Hijikata首次报道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效果后,由于许多作者对手术器械和操作技术做了改进,使有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并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改进治疗方法而得到推广。我院于1990年先在尸体上试行椎间盘穿刺切除术,此后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穿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连续200例。为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及减少X线损伤,根据“勾股定理”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为摘除髓核能接近突出部位,达到最佳减压效果,穿刺点应距中线稍远以减少角度,且通用导管前端宜改为缺口状。结果:优良173例,优良率86.5%(参照Macnab标准),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经皮穿刺切割抽吸术(puncture cervical discotomy,PCD)治疗C7-T1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方法、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3例C7-T1椎间盘突出症颈部瘦长的患者,经临床检查和MR诊断为C7-T1椎间盘突出并压迫一侧神经根,在X线透视定位下采取PCD术治疗。结果:选择3例颈瘦长体型患者,手术均安全顺利,PCD术后2个月内主要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分别随访7、11、16个月无复发。结论:选择颈瘦长体型的单纯C7-T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CD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作者报告了我院经皮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7例患者的结果。穿刺成功达100%,总有效率达94%。重点分析了疗效与适应证,疗效与间盘组织切吸量及病程长短的关系。认为,疗效与适应证的选择及间盘组织的切吸量有密切关系(间盘组织的切吸量大于2g者的疗效较好),而与病程的长短无明显关系。讨论了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疗效判断时间,论证了PLD的治疗机理,发现PLD可改变残存髓核突出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