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抗生素后效应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抗生素后效应(PAE)是近年来在抗生素化疗领域受到重视的新理论,并已将PAE作为设计临床给药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应用PAE理论能科学地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药效参数与给药方案的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4.
左志文  张宗林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8):103-104,106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目的是清除病原菌,以获得最大疗效并使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同时尚需避免或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要达此目的,就必须根据抗菌药物的特点、病原菌种类和患者的病情等设计最佳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发药系统解决儿科医院门急诊静脉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频次的问题。方法:结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频次相关文献资料,利用SPSS22.0软件比较分析2017、2018年门急诊静脉用抗菌药物给药频次的合理性。结果:剔除单次给药的6个品种,再剔除两年中不相同的3个品种,与2017年相比,2018年抗菌药物每日2次及以上的给药频次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2018年抗菌药物的给药频次合理性有显著性的提高。结论:利用定制发药系统为抗菌药多频次使用提供了软件支持,规范了抗菌药物的给药频次,为儿童的用药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7.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14(2):i001-i006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符合米氏消除药物的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给药方案评价方法并给出了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9.
鲁胜  王开翔 《中国药业》2001,10(2):49-49
综述了一些常规药物给药次数、剂量、给药时间的方案改进,供临床合理用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设计开发静脉药物浓度及滴速合理性审查软件,提高静脉用药审查的准确性和药师审方效率。方法:通过查询药典、药品说明书和专业文献,收集静脉药物的输液浓度,滴速要求等,对现有审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并完善其功能。结果:设计出静脉用药合理性审查软件,该软件能有效弥补现有软件的不足,有效提高审方质量和效率。结论:通过数据汇总及软件设计,开发出适合静脉滴注药物浓度审查及滴速监控等功能的二次审方软件,并能不断维护增加其他不适宜用药类别等。提高药师审方工作效率,同时不断干预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数量,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2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参照组(2017年1~12月)与实验组(2018年1~12月),各100例。参照组为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前,实验组为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后。详细记录围术期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使用开始、结束时间、是否联合用药、手术部位是否发生感染等,将所有查阅结果详细记录到计算机中进行汇总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正确率、首次用药时间正确率、总预防用药时间正确率。结果实验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正确率为99.00%、首次用药时间正确率为98.00%、总预防用药时间正确率为99.00%,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5.00%、82.00%、8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切口部位感染率,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利用率,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应当引起临床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抗菌药物管理的模式。方法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线、分级管理,对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全程提醒,各种数据实时动态查询、统计和分析。结果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9%下降至47%,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9%下降至18%,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使用率由85%下降至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5 DDD下降至39 DDD,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学送检率由25%提高至60%,超权限使用抗菌药物由60%下降至0,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由30%提高至90%,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0%下降至90%。结论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抗菌药物管理,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对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促进作用。方法从2013年6月起临床药师对本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干预,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在本院就诊的呼吸内科病例资料各240例,作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间使用率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和病原学检测率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后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发生了变化,与干预前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用头孢呋辛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使用率均显示下降,注射用阿奇霉素使用率上升(P〈0.05),此外头孢替安替代莫西沙星注射液进入前10位。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而病原学检测率则大大提高(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能有效纠正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住院病历2000份,并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作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71.6%,其中使用单一抗菌药物处方占45.3%,联合用药处方占54.7%。该医院各科室共使用抗菌药物41种,其中使用品种最多的分别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够合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创新性抗菌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及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整个药物研发过程中,创新性抗菌药物的临床试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对目前我国创新药临床试验现状进行探讨,并结合负责起草的新版《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认知,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促进研发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药学干预对促进合理用药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7—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3—6月收治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给药.结果:观察组合理用药率为94.29%、对照组为72.22%(P<0.05);观察组抗菌素使用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7.14%、2.86%,对照组分别为61.11%、19.4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药品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实施药学干预,可有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杂合药物概念的来源和分类,正在临床试验的抗菌杂合药物,具有潜在的多种药物用途的杂合分子和微生物产生的杂合分子的类别和产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茶碱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低浓度的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这与茶碱可直接激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有关.HDAC逆转了组蛋白的乙酰化,从而抑制了炎症基因的表达.而茶碱和糖皮质激素(GCS)在抑制炎症基因的表达方面可能起到了协同作用.因而,对于激素抵抗或者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低剂量茶碱的应用可能会改善患者对GCS的反应性,减少GCS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综合干预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从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管理前后的住院病历中各随机抽取300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费、预防性用药的比率等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通过临床药师与医院相关部门的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