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道内持续微量注射泵推注湿化液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失去了保持生理湿化的屏障,呼吸道内水分从气管切口处不断大量丢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黏液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导致细菌侵入。湿化气道问题,一直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为寻求一种安全、准确、简便的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对68例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黏稠,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易导致细菌的侵入。肺部感染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充分的气道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的关键。2005年9月-2006年9月,我科对2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输液泵控制对气道进行持续湿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后,气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湿化作用降低或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稠,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甚至出现继发感染.2000年9月-2002年9月,我科对38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输液泵控制持续点滴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滴注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方雪梅 《吉林医学》2013,34(13):2623-2624
<正>气管切开后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加可达800 ml/d[1],同时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消失,造成管腔分泌物结痂阻塞管腔。有文献报道:气管导管阻塞14%~43%[2],容易加重缺氧、炎性反应,导致肺感染。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道畅的重要环节[3],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4]。因此,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2010年1  相似文献   

5.
<正>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病人的重要措施。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加湿作用[1]。气管切开术后,通气改道,上呼吸道正常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极易造成气管内分泌物粘稠形成硬结,至细支气管腔阻塞而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易致细菌侵入。可见,气管切开术后病人进行充分气道湿化是极其重要的。我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对36例气管切开的病人进行了充分的气道湿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近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素梅  谭耀坤 《右江医学》2005,33(5):539-541
气管切开术后,通气改道,上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如湿化、阻挡细菌作用丧失,使下呼吸道丢失过多的水分而欠湿润,分泌物干燥不易咳出,长时间气道湿化不够.极易造成气管内分泌物粘稠形成硬结,致细支气管管腔阻塞而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导致细菌侵入。可见,气管切开病人充分的气道湿化是极其重要的。近年来,护理界同仁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在临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就其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人工气道建立后,吸入气体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鼻腔和上呼吸道,必须全部由气管及其以下的呼吸道来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因此增加[1],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我科利用一次性50ml无菌注射器,经过加工后,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显著,方便护理人员操作,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后面罩式吸氧喷雾在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的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结 ,阻塞管腔 ,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还易导致细菌的侵入。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科对 4 6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面罩式吸氧喷雾湿化液湿化气道 ,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注射器滴注湿化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科对 4 6例气管切开的病人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76岁 )采取面罩式吸氧喷雾湿化液的方法 (称实验组 ) ,与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2月对 4 6例气管切开的病人 (年龄最小 12岁 ,最…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人工气道的护理 ,笔者根据临床经验 ,浅谈如下体会。1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 ,甚至消失 ,气管内粘膜纤毛运动减弱 ,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结 ,阻塞管腔 ,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同时还易导致细菌侵入 ,具体措施如下 :1 1 病室要求一般要求室温 2 0℃~ 2 2℃ ,湿度 6 0 %~ 70 % ,以提高空气湿化效果 ;病室每日用 0 5 %过氧乙酸或 0 5 %消佳净液拖地面 2次。1 2 气通湿化根据具体情况可在气管插管口处覆盖湿纱布 (不可过厚 ,一层即可 ) ;还可采…  相似文献   

10.
正常情况下,鼻咽、呼吸道黏膜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气管切开后由于人体天然保护屏障作用消失,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吸入气体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鼻腔和上呼吸道,全部由气管及其以下的呼吸道来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因此增加,致使呼吸道黏膜干燥,支气管分泌物黏稠,痰液不易咳出从而加重呼吸道阻塞,缺氧加重,造成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吴为群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0):956-957
气管切开患者,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对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功能,呼吸道的消除和防御功能减弱,气管切开置管时间过长容易感染,易造成气管黏膜缺血坏死,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气道阻塞,使下呼吸道感染,炎症发生机会增加,因此必须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措施。由于气管切开后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对气道湿化不够,将在气管内套管及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引起气道堵塞,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气道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措施。我科自2008年1月-2009年7月共护理气管切开患者50例,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气道湿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是重要的抢救治疗措施,而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广大的护理工作者在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量及湿化温度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保持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通畅,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方法 通过对21例患者气管切开营造气道满意湿化环境,保持满意湿化的护理,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21例患者经过综合湿化护理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提高了疾病康复率.结论 颅脑疾患致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再度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气道满意湿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病人的重要措施,正常情况下,鼻咽,呼吸道对吸入气道有加温和湿化的作用。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可达800ml/d;况且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和过滤功能由于湿化不足,分泌物干结储留,更为感染创造条件,另外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长时间吸入干燥气体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顺应性下降,缺氧加重,肺部炎症等,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6.
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护理20例杨克侠,牛梅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应早期施行气管切开造口。这不仅可减少呼吸道解剖学死腔,还有利于气管内分泌物和痰块的清除,减少呼吸道阻力,便于长时间施行机械呼吸。但由于气管切开造口丧失鼻腔、咽部对吸入气体的湿化、温化、...  相似文献   

17.
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有效、细致地气道管理,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由于气管切开后,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湿化不良的并发症。在护理工作中目前常用的定时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对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气管内套管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且护理工作量大。2004年6月~2005年6月,我们应用输…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气管切开后湿化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湿化护理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50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运用多种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湿化管理,提高气管切开后的湿化效果。结果通过对50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湿化的护理和管理,发现患者气道内分泌物减少或者分泌物易被吸出,保持了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建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环节,而气管切开后湿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湿化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是帮助危重患者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紧急而有效措施.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通过气管套管进入呼吸道,这样就失去了鼻腔对空气的加温、湿化和过滤功能, 容易引起痰液结痂,加之患者脱水、咳嗽无力,轻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重者患者气道阻塞,造成呼吸困难或窒息.因此气管导管内吸痰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血氧饱和度.频繁吸痰、刺激性咳嗽,对气道黏膜损伤增加,容易导致气道出血和低氧血症.同时由于刺激性咳嗽还容易将部分湿化液咯出,而不能保证湿化液有效用量,影响湿化效果[1] 给病人造成痛苦.所以掌握好吸痰的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凤云  买莹  马翠玲 《中外医疗》2010,29(25):73-73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易出现气道梗阻、缺氧表现,及时气管切开是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选治疗措施,也常是进一步综合治疗的保障。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失去了生理湿化功能,如果不有效地进行气道湿化很容易造成气道阻塞、合并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肺炎肺不张。气道湿化是治疗气管切开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