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与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影响。方法:测定健康对照者38例和CHF患者83例治疗前、后TNFα、IL6和AngII浓度。CHF患者83例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n=43)和培哚普利组(n=36),4例不能耐受而退出。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用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显像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血清TNFα、IL6和血浆AngII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TNFα、IL6水平与CHF的原发病无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r=-0.56,r=-0.60,P<0.01),伊贝沙坦组、培哚普利组治疗8周后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伊贝沙坦降低IL6较培哚普利显著(P<0.05),LVEF显著提高(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TNFα、IL6、AngII水平显著升高,且与LVEF呈负相关。伊贝沙坦及培哚普利具有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及改善LVEF的作用。伊贝沙坦降低IL6较培哚普利显著,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伊贝沙坦75~150mg/d,治疗4~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伊贝沙坦治疗CHF疗效好,副作用较少,将是慢性心力衰竭新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方法 :测定 55例 CHF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 - 6(IL- 6) ,血浆肾素活性 (PRA) ,血管紧张素 (A ) ;采用心脏超声测定 CHF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1血清 TNF-α,IL- 6的水平与 CHF的原发病无关 ,而与心功能状态有关。 2血清 TNF- α,IL- 6水平与 LVEF呈负相关 (r =- 0 .52 ,r=- 0 .64,P <0 .0 5)。3TNF- α与 PRA呈正相关 (r =0 .55,P <0 .0 5)。结论 :细胞因子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以及二者相互影响可加速心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5.
伊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4 2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等治疗效果欠佳的CHF患者 ,给予口服伊贝沙坦 75~ 30 0mg/d ,治疗 4~ 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心胸比、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 (P <0 0 5、<0 0 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P <0 0 1) ,心功能改善 1~ 2级。药物副作用少 ,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伊贝沙坦治疗CHF疗效好 ,副作用较少 ,将是慢性心力衰竭新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80岁)心衰患者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住院心衰患者空腹抽血8 ml,均采取低温离心,分离血浆置-20 ℃冰箱内储存并用放免法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AngⅡ(42.80±21.09) ng/L,TNF(0.54±0.26) ng/L,老年心衰组AngⅡ(79.78±44.63) ng/L,TNF(1.97±0.36)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AngⅡ,TNF 水平相关,心功能愈差,AngⅡ、TNF愈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AngⅡ、TNF与老年心衰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因子参与并介导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针对细胞因子的抗免疫治疗可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伊贝沙坦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对AngⅡ和BN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76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伊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伊贝沙坦75~300mg/d,治疗6月,观察治疗前后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评价心功能分级,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和BNP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伊贝沙坦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心胸比及LVD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5、<0.01),LVEF明显增加(P<0.01).血浆AngⅡ和BNP水平明显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伊贝沙坦治疗重症CHF疗效较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Ir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核因子-κB(NF-κB)激活与细胞问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第3~5代HUVEC用于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细胞NF—κB弧单位p65、ICAM—1的表达程度。结果AngⅡ有效激活NF—κB并诱导HUVEC表达ICAM-1增加Irb预先孵胄2h能抑制NF—κB并减轻AngⅡ诱导的HUVEC ICAM-1表达。结论AngⅡ通过激活NF-κB使ICAM-1表达增加损伤血管内皮功能Irb能抑制NF-κB激活降低HUVEC ICAM-1表达,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这有可能减轻心血管疾病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CHF患者,停用血管扩张剂,给予口服厄贝沙坦75~225mg/d,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下降(P<0.05、<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国产厄贝沙坦治疗CHF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对照组,48例)和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组(联合治疗组,47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浆TNF-α、IL-6和An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TNF-α、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TNF-α和IL-6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ngⅡ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缬沙坦或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能降低TNF-α、IL-6水平,心功能得到改善;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在降低TNF-α、IL-6水平和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单用缬沙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氯沙坦(losartan)对其影响.方法测定41例CHF患者(CHF组)和40例无CHF患者(无CHF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41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加用氯沙坦者(50 mg/d)和对照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显像仪测定CH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无CHF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1).CHF组TNF-α、IL-6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γ=-0.654、γ=-0.502).治疗4周后,ΔTNF-α(治疗前、后差值)、ΔIL-6与ΔLVEF呈显著负相关(γ=-0.521、γ=-0.433).氯沙坦者治疗4周后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LVEF显著提高(P<0.01).结论CHF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与LVEF负相关;氯沙坦具有调节血清TNF-α、IL-6水平及改善LVE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和血管紧张素 (Ang )的变化 ,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 CHF患者 (CHF组 )及 2 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血清 s ICAM- 1及血浆 Ang 水平 ,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CHF组血清 s ICAM-1及血浆 Ang 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其增高程度与心功能状态有关。血清 s ICAM- 1与血浆Ang 水平呈正相关 (r=0 .4 91,P<0 .0 1)。结论  CHF患者血清 s ICAM- 1和血浆 Ang 均增加 ,两者共同作用促进 CHF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1,2],目前此类药物已在我国上市,下面对其特点及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itve Heart Failure,CHF)予以总结.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在血压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Ang I),再在肺脏产生的转换酶作用下,变成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除循环中的AngⅡ起作用外,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的局部AngⅡ在不同器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结果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并引起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  76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 ( 4 0例 )和对照组 ( 36例 )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伊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伊贝沙坦 75~30 0mg/d ,治疗 6月 ,观察治疗前后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的变化 ,评价心功能分级 ,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和BNP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伊贝沙坦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心率、心胸比及LVD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 <0 0 5、<0 0 1) ,LVEF明显增加 (P <0 0 1)。血浆AngⅡ和BNP水平明显降低 ,并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心功能改善 1~ 2级 ,药物副反应少 ,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伊贝沙坦治疗重症CHF疗效较好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及治疗前后血浆Apelin水平,及其与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心力衰竭患者和25例心功能正常的血浆Apelin和ADM、AngⅡ含量。结果:①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pelin和ADM、AngⅡ含量均较心功能正常明显增高(P<0·05,P<0·01),且随心功能级别增高而升高(P<0·01)。②心功能改善后,血浆Apelin和ADM、AngⅡ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仍高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P<0·01)。③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浆Apelin和ADM、AngⅡ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Apelin含量能反映心力衰竭程度;Apelin可能与ADM、AngⅡ一起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放免法检测53例老年CHF患者(培哚普利组28例,常规治疗组25例)治疗前后及25例健康老年人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 老年CHF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TNF—α、IL—6水平在心功能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β水平在心功Ⅳ级显著高于心功能Ⅱ、Ⅲ级(P<0.05).培哚普利组与常规治疗组老年CHF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均有明显降低,但培哚普利组TNF—α、IL-1β、IL—6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可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培哚普利可明显降低老年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从而保护和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涌现,临床上对CHF的治疗模式已由以往的心-肾模式转换为神经-内分泌综合调控模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ade,ARB)可有效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能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而且能降低轻、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和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者的残废率,是防治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氨力农治疗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观察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6~81岁,平均54.6±1.6岁.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Ⅲ级28例,Ⅳ级32例.冠心病24例,风心病32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方法:治疗前先用超声心电图(UCG)测LVEF,随后将氨力农1mg/k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于5分钟内静注,继以7.5mg/(kg*min)持续静滴6小时,每日1次,共7天,再测LVEF.同时均应用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及消心痛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