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P16,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早期诊断、干预、减少大肠癌给患者带来的功能障碍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999—01/2004—08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肠镜活检组织归档蜡块100块,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78块及腺瘤22块,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肠癌及腺瘤中P16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36%,77%;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62%,73%。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1);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P16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在大肠癌中呈显著负相关,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性别、Dukes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Bcf-2基因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大肠癌及腺瘤患者早期进行P16,Bcl-2基因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16,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早期诊断、干预、减少大肠癌给患者带来的功能障碍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999-01/2004-08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肠镜活检组织归档蜡块100块,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78块及腺瘤22块,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肠癌及腺瘤中P16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36%,77%;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62%,73%。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16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在大肠癌中呈显著负相关,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性别、Dukes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Bcl-2基因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大肠癌及腺瘤患者早期进行P16,Bcl-2基因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例甲状腺癌标本中肿瘤抑制基因p16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甲状腺癌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3.0%,不同组织学类型表达有一定差异;癌周甲状腺组织表达阳性强于癌组织,揭示p16蛋白表达减少在甲状腺癌发生过程中有一定作用;但随访结果分析表明P16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预后的关系不密切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27^kipl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随机抽取临沂医学专科学校附属教学医院1983-03/1995-09大肠癌根治术切除并在病理科存档标本216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16例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的表达。结果:216例大肠癌组织P27^kipl阳性表达率为76.9%,低表达率为65.3%:核质P27^kipl共表达73例P27^kipl低表达和核质共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生存期,淋巴结转移和器官转移有明显关系(x^2=6.327~13.497,P&;lt;0.05或0.01)。结论:检测p27^kipl表达有可能成为大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病理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53、P16和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60例和距离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癌旁正常肺组织18例的P53、P16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P16和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肺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0.003~14.783,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53、P1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Hc=15.119、19.078,P〈0.01),Bcl-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c=16.271、13.205,u=2.849,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P53与P16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s=-0.437,P〈0.01)。结论 P53、P16及Bcl-2蛋白的表达失衡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27kipl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随机抽取临沂医学专科学校附属教学医院1983-03/1995-09大肠癌根治术切除并在病理科存档标本216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16例大肠癌组织中P27kip1的表达.结果216例大肠癌组织P27kipl阳性表达率为76.9%,低表达率为65.3%;核质P27 kipl共表达73例.P27 kipl低表达和核质共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生存期,淋巴结转移和器官转移有明显关系(X2=6.327~13.497,P<0.05或0.01).结论检测p27kipl表达有可能成为大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病理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P16和surv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16和survivin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按Kernohan四级分类法将96例胶质瘤分为Ⅰ级26例、Ⅱ级32例、Ⅲ级28例和Ⅳ级10例,另外12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对照组和胶质瘤组中P16、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0%和53.1%、58.3%,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级脑胶质瘤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8%、59.4%、32.1%、20.0%,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4%、53.1%、75.0%和80.0%,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脑胶质瘤的P1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Ⅰ、Ⅱ级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级(P<0.05)。P16蛋白表达与surviv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15,P<0.05)。结论 P16蛋白的表达缺失和survivin蛋白的过度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相关,它们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Neu基因蛋白及p16蛋白在食管癌表达的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8例食管浸润性鳞癌中Neu基因蛋白及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Neu基因蛋白过表达率均为 5 8 8( 40 /68) ,其过表达与肿瘤长度无关 ,而与肿瘤浸润深、分化差、淋巴结有转移呈正相关性 ,而与p1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Neu基因蛋白过表达是食管癌分化差及易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p16蛋白的失表达与Neu基因蛋白过表达在食管癌发生及转移过程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mute 2,MDM2)和多肿瘤抑制基因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6年10月2007年3月收治的67例大肠癌患者,另取距肿瘤10cm以上癌旁组织30例、腺瘤组织20例、正常黏膜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肠黏膜MDM2和P16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MDM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6%(48/67),明显高于结肠腺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P〈0.05)。P1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8%(26/67),与结肠腺瘤组织75.0%,癌旁组织83.3%,正常黏膜组织9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和P16在不同Dukes分期中,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与P16基因蛋白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癌中MDM2蛋白与P16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DM2和P16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MDM2和P16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和周期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发生预后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因子p27kip1蛋白和周期蛋白E(cyclinE)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27kip1和cyclinE蛋白在37例大肠腺癌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45.9%,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χ2=4.590,P<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9.653,χ2=6.838,P<0.05);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64.9%,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χ2=4.285,P<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8.397,χ2=5.261,P<0.05);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组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p27kip1蛋白阴性表达组,但两者无相关(r=-0.1133,P>0.05)。结论p27kip1蛋白的低表达和/或cyclinE蛋白的高表达在大肠腺癌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有助于预测其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可能对大肠腺癌的治疗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P16的表达水平,探讨抑癌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nvisoon二部法对93例胃镜下胃黏膜组织石蜡切片滴加P16单克隆抗体并染色。每批染色均设阴性对照,用PBS替代一抗。用已知阳性切片为阳性对照。免疫组化显色判断采用许氏阳性细胞半定量法^[2]0判定P16的阳性率。结果P16阳性率: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为50%(15/30),萎缩性胃炎组为68.8%(21/32),不典型增生组58%(7/12),胃癌组29%(9/31),所得数据X^2检验,胃癌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者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和不典型增生组间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和萎缩性胃炎组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明显的作用,对预后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P53和c-myc及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对子宫平滑肌肿瘤发生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53,c-myc,Bcl-2基因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状况,以探讨上述基因与子宫平滑肌肿瘤发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术后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65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分为平滑肌瘤组、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组、平滑肌肉瘤组。选取2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切除的子宫组织作为正常子宫平滑肌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平滑肌组织中P53,c-myc,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P53基因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正常子宫平滑肌组无,子宫平滑肌瘤组为10%,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组为39.3%,子宫平滑肌肉瘤组为85.7%,正常子宫平滑肌组与子宫平滑肌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4.83~22.04,2P<0.01~0.05)。c-myc基因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正常子宫平滑肌组无,子宫平滑肌瘤组为6.7%,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组为35.7%,子宫平滑肌肉瘤组为71.4%,正常子宫平滑肌组与子宫平滑肌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3.89~17.53,P<0.01~0.05)。Bcl-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子宫平滑肌瘤组为63.3%,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组为21.4%,子宫平滑肌肉瘤组为14.3%,正常子宫平滑肌组为35%,正常子宫平滑肌组与子宫平滑肌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P16、P53、Bcl-2表达,Ki-67标记指数与胸腺瘤侵袭性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P53、Bcl2表达,Ki67标记指数与胸腺瘤侵袭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1例胸腺瘤患者P16、P53、Bcl2、Ki67的表达。结果胸腺瘤P16、P53、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8%、585%、415%,Ki67标记指数(Ki67LI)为955%±675%。P16、Bcl2蛋白表达与胸腺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均无关系。P53蛋白表达和Ki67LI与胸腺瘤侵袭性相关(P<005,P<001),Ki67LI还与胸腺瘤预后有关(P<005)。结论P53蛋白表达和Ki67LI可为侵袭性胸腺瘤诊断提供依据,Ki67LI还可作为估计胸腺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6、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临床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肠癌及腺瘤中p16、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35.90%、77.27%(P〈0.01);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61.53%、72.72%(P〉0.05)。p16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在大肠癌中有相关关系,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性别、Dukes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bcl-2基因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大肠腺瘤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对大肠癌及腺瘤进行p16、bcl-2基因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组织P16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P16基因突变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基突变的机制,利用点突变检测仪,水平和垂直板电泳对P16基因的外显子1,外显子2的PCR扩增产物作缺失和点突变发析,结果在29例临床宫颈癌标本中的有8例发生缺失突变,4例发生点突变,突变率为41%,其中1例外显子1为不完全缺失突变即有低于343bp的扩增带,P16基因的发突变原因是因为其含有“CG”DNA重复顺序,易发生DNA重组及易位和重排。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中CerbB-2、P53、PCNA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CerbB-2、P53、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8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组大肠癌标本中CerbB-2、P53、PCNA蛋白的表达,所得结果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和59.5%,这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均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而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为77.8%,其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性别、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erbB-2的表达与P53的表达有正相关性(r=0.248,P<0.05),PCNA的表达与P53的表达有正相关性(r=0.275,P<0.05),PCNA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r=-0.05,P>0.05).结论:cerbB-2、P53、PCN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恶性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半定量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P16基因纯合性缺失的意义。方法 收集31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胃肠道原发恶性肿瘤组织标本,其中胃癌18份,结肠癌13份。采用半定量多重PCR检测其P16基因的纯合缺失情况。结果 在31份胃肠道原发恶性肿瘤组织标本中,9份为P16基因纯合缺失,6份胃癌的P16基因纯合缺失中,4份是低分化腺癌,2份是未分化癌;3份结肠癌P16基因纯合缺失者为低分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癌中P16、P5 3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76例乳腺癌中P16、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表达于癌细胞胞核及胞浆,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 . 0 5 ) ,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型无关;P5 3蛋白表达于癌细胞胞核,其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 5 ) ,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无关;乳腺癌中P16蛋白与P5 3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16蛋白的缺失表达及P5 3蛋白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5 3蛋白可作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16蛋白与P27蛋白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61例HCC组织及53例癌旁组织中P16、P2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16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明显低于其在癌旁中的表达(P<0.05),P16蛋白表达率随病理分化程度下降而下降;P27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明显低于其在癌旁中的表达(P<0.05),P27蛋白表达率随病理分化程度下降而下降。结论:P16、P27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分化程度有关,可作为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