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从动态血压观察虚燥更平散治疗女性更年期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高血压科门诊就诊的92例更年期高血压病阴虚内燥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对血压变异及血压节律的影响.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除24 h舒张压变异(24 hD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24 h收缩压变异(24 hSSD)、白天收缩压变异(dSSD)、白天舒张压变异(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nSSD)、夜间舒张压变异(nDS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血压除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24h平均收缩压(24 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燥更平散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病可调节血压节律,减小其血压变异性,明显降低收缩压水平,尤其对夜间血压变异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将1746例EH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比较两组间各项动态血压监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夜间收缩压(nSBP)、日间收缩压(dSBP)、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脉压(24hPP)、血压变异率、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收缩压负荷(SBP负荷)、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发生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EH患者血压以SBP、PP升高、ISH、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为主。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群  朱小红 《安徽医学》2009,30(4):382-38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压变化状况。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和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的24h血压,比较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nSBP、收缩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刘斌  林家弟  巴桑 《当代医学》2011,17(11):21-2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方法对86例血液透析患者及80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变化的各项参数: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最高收缩压与最低收缩压的差值(max-minSBP)、最高舒张压与最低舒张压的差值(max-minDBP)、日间平均收缩压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d-nSBP)、日间平均舒张压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d-nDB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max-minSBP、max-minDBP、d-nSBP、d-nDB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与左室肥厚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探讨控制晨峰血压对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意义。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晨峰组和对照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超声检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SBP)、自昼平均收缩压(dSIBP)、24h平均脉压(24hP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和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晨峰组患者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MBPS与LVDd、IVST、LVPWT、LVMI均具有正性相关性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者与晨峰现象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24hABP)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10年以上病史、经冠脉造影或64排CT证实无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分别作24hABP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oppler echocardiography,DECG)检查,观察24hABP,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平均脉压(24hPP)与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的关系。结果24hSBP、24hPP与IVST、LVPWT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随着24hSBP增高及24hPP增大而肥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该院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Hcy、BPV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浆Hcy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dDBP、dSBP、nDBP、nSBP、24hDSD、24hSSD、24hDBP、24hSBP、dDSD、dSSD、nDSD、nSSD均高于低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y水平与4hDSD、24hSSD、24hDBP、24hSBP、dDSD、dSSD、nDSD、nSSD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存在明显升高,其水平升高与24h动态BPV增高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日渐增多,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随着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简称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与LVH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497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367例及LVH组13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相关指标、24 h动态血压,分析上述指标与LVMI的相关性和LVH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三酰甘油(TG)、入院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24 hSBP、24 hDBP、24 h脉压(P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MI与SBP、DBP、CSBP、CDBP、中心动脉脉压(CPP)、24 hSBP、24 hDBP、24 hPP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胱抑素C、CSBP、24 hSBP是LVH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LVH与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相关,血清胱抑素C、CSBP、24 hSBP是LVH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失眠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医院老年病科住院部及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88例、高血压合并失眠症患者85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比较两组24 h收缩压、昼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舒张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昼间舒张压标准差差异。结果 高血压合并失眠症组24 h收缩压、昼间收缩压及夜间收缩压水平高于高血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24 h舒张压、昼间舒张压及夜间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血压合并失眠症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水平高于高血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昼间舒张压标准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失眠症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0.
李慧 《当代医学》2021,27(36):122-124
目的 探究24 h血压变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3例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无-轻度病变组(1~2分,n=23)与中-重度病变组(3~6分,n=20),所有患者均接受24 h血压监测及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分析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24 h血压变异的相关性.结果 中-重度病变组24 h收缩压、昼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均高于无-轻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舒张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病变组24 h收缩压、昼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均高于无-轻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舒张压、昼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昼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呈正相关(r>0,P<0.05);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昼间收缩压变异系数过高是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OR>1,P<0.05),其中,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过高影响最显著,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昼间收缩压变异系数与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的影响因子,临床早期持续24 h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