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方式治疗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对57例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受4~24个月的随访后,使用Machnab标准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优秀35例,良好16例,有效4例,无效2例,优良率为89.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无感染和椎体滑脱情况。结论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中患者的椎间盘受到的损伤小,恢复时间短,患者承受的痛苦小,因此可以推广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疗效。方法对38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前术后护理及护理后临床疗效。结果 38例手术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VAS疼痛评分(2.51±0.98)分显著低于术前VAS疼痛评分(8.34±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住院时间6~9 d,平均住院时间(7.1±0.8)d。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38-240
目的研究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0例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照组140例患者接受传统的椎板开窗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核心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均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更佳,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小,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5,(7):557-558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椎间孔镜下进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30例,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优10例,良15例,可3例,无效2例,优良率83.3%,无感染及副损伤产生。结论:椎间孔镜技术对于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特别对临床分型中的突出型及脱出游离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在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1例脱出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单发,采用本院的椎间孔手术系统进行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及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21例患者经椎间孔镜下治疗,手术均顺利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60 min(最长和最短手术时间分别为75 min和45 min)。21例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均得到显著减轻。本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VAS评分、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分别和术前比较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在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190)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n=185)采用椎间盘镜系统(MED)治疗,随访时间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h标准评估术后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1月时的腰痛情况,ODI评分评估患者腰腿疼痛不适和日常生活情况,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77.9%)明显高于对照组(65.4%)(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腰部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推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手术时间60~90min,平均75min,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神经根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切口小,技术含量高,加强护理配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与开窗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开窗治疗,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总体疗效和手术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100.00%,对照组分别为81.25%和96.88%,两组前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术与开窗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显著远期疗效,但椎间孔镜术具有近期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卧床和住院时间短的优势,临床应准确掌握其适应证,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LED)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F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2%和91.3%,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镜下术野清晰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观察,从而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采用的椎间孔镜手术方法,无论在创口的长度以及在手术过程中的的出血量和在术后的恢复时间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所采用的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两者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由于其他在腰椎间盘手术方式,应当予以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与椎间孔镜(BEIS)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脊柱中心400例腰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甲组(200例)与乙组(200例).甲组应用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乙组采用BEIS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椎间孔镜微创术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椎间孔镜微创术,对照组接受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腰椎后伸、腰椎前屈、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就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实验组(n=46)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对参照组(n=46)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较比二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的VAS评分的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采用椎间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发展迅速,脊柱内窥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损伤小、恢复期短、疗效确切、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等优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脊柱内窥镜技术包括: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及完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FLD)等。正确认识脊柱内窥镜技术,严格适应证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本文将总结各种脊柱内窥镜手术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分别运用开放性手术以及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5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中患者均实施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腰痛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均获得解决,观察组中患者的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开放性手术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术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办法,观察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96.67%>83.33%)和JOA腰椎功能评分[(24.15±2.58)分>(19.34±3.05)分]相对更高,而疼痛VAS评分[(1.26±0.71)分<(3.85±1.25)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预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我院60例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术前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及时对患者身体的各项技能进行评估,并严格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工作,待患者出院后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以及康复指导工作。结果:本组患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得到较大的改善。结论: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及时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术后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神经根减压松解(BEIS)术对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影响。方法:将82例单节段单侧LDH患者按手术方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BEIS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ODI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下地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椎间孔镜下BEIS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段单侧LDH,但椎间孔镜下BEIS术治疗单节段单侧LDH,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6例某院自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实验组(n=33),对照组实施椎板开窗术治疗,实验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手术指标与住院时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9-02~2021-02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经皮内镜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手术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和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均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腰椎功能,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操作较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