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茂名市中心血站供应血液范围内的2家三甲医院和6家二甲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分段统计8家医院临床用血及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见,临床输注滤白血液制品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滤除白细胞产品能有效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宋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84-85
目的:探讨制备血液滤白过程中需掌握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制备成分血的四联袋,海尔血液滤白柜进行血液滤白。结果:通过白细胞过滤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凝血因子则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使用滤除白细胞的血液,部分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率可能从10.90%降至0.78%。结论:采用去除白细胞输血可以防止异体免疫反应,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减少输血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免疫功能异常、器官再灌注损伤,延缓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以及增加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除去了某些病毒,如HIV、CMV、禽流感、疯牛病的载体,能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3.
张哲 《首都医药》2021,(2):25-26
目的 分析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行去白细胞成分输血效果.方法 将2018年3月~10月接受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品输注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11月~2019年3月接受去白细胞成分血液制品输血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输血量、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切口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结...  相似文献   

4.
后平钦  吴红  马宏伟  苗燕平  李国良 《江西医药》2008,43(11):1235-1236
目的探讨混合手工血小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混合手工血小板进行白细胞过滤,观察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红细胞数的变化。对患者进行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浓缩血小板的质控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多人份混合浓缩血小板过滤后白细胞去除率为69.8%,血小板回收率为87.5%;滤白后的混合手工血小板的临床使用有效率为90%,未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滤白后的混合手工血小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未见输血不良反应,值得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炜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530-531
观察451例接受输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滤除白细胞血液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可以减少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6.
探讨洗涤法和过滤法滤除白细胞后对悬浮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影响。选取惠州市中心血站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临床使用的悬浮红细胞(规格1.5单位)共600袋,悬浮红细胞滤白前留取标本,采用洗涤法、过滤法滤除白细胞后的标本,观察对比两种滤除方法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RBC畸变率、游离Hb、红细胞比容(HCT)、Hb、RBC溶血率和P50的指标变化。除过滤法滤白后红细胞畸形率升高(P<0.01),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其余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洗涤法和过滤法对血液进行滤白,虽然过滤法会提升红细胞的畸形率,但是不会对血液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过滤法和洗涤法均为临床输血中较为有效的滤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血液(或成分)质量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来自南昌地区5家综合医院2009年期间输血病例共计17090例,其中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或成分)6833例、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的血液(或成分)7489例及医院床前去白细胞血液(或成分)输血病例2768例,对3组临床应用效果做对比分析。对随机抽样血袋取过滤前后的血袋内的血样各3ml比较去除白细胞前、后各种血细胞计数均值,评估不同血细胞去除率。结果输注未去白细胞、医院床前去白和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的血液的输血反应率分别为5.81%、0.69%和0.28%,经统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84.85,P〈0.05)。储存前去除白细胞后的血液(或成分)红细胞回收率平均为96.09%,白细胞和血小板平均清除率为99.79%和85.4%;保存期末无菌培养结果均为无菌生长。结论滤除白细胞输血可明显降低输血反应,且输注血液储存前去白血液(或成分)效果好于医院床前去白血液(或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我国现行《血液制品病毒去除/灭活验证指导原则》[国药监注(2002)160号]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血液制品病毒去除/灭活验证指南》,旨在推动我国血液制品病毒风险控制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及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方法:从去除/灭活病毒方法的选择、常用去除/灭活病毒方法评价、特定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验证、生产工艺去除/灭活病毒能力、去除/灭活病毒方法再验证、临床试验、输血用病毒灭活血浆和正在开发的新型病毒灭活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对血浆及其制品生产工艺中病毒灭活/去除的相关方法及其验证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我国现行《血液制品病毒去除/灭活验证指导原则》与WHO《血液制品病毒去除/灭活验证指南》总体要求基本一致,对我国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与验证工作仍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在血液病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300例血液病患者应用白细胞过滤器输血的护理过程。结果利用白细胞过滤器可去除99.99%的白细胞,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输血可有效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质量,且操作简单,护理人员易于掌握,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去白细胞滤器在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减少输血的不良反应 ,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成为现代输血趋势。去除白细胞血液的输注可以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 ,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延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等 [1 ] 多种输血并发症。它操作安全简便、无毒副作用。我院已将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广泛应用于临床 ,据观察可明显降低临床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本文主要观察去白细胞滤器的滤除效果及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FTS- RC2 0 1型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 (简称去白细胞滤器 ,南京双威实业公司生产 )。ADVIA-…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成分输血治疗日益扩大,人们对血液质量、输血治疗和输血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自2000年3月起,我院开展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输注,临床成分用血中全部使用此种血液,特别是去除白细胞后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简称去白红细胞),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李玉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315-3316
目的探讨去除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对输血的影响。方法对该站2010年8至2012年5月22 838袋采用过滤法制备去除白细胞时发生滤血不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滤血不畅的主要原因是采血不当造成的血凝块,其次为滤器质量问题、冷凝集、制备过程操作不当等。结论提高采血技术,加强采血过程管理,防止血凝块的形成;白细胞过滤时应混匀血液,充分排出滤器内的空气,保证血流通畅,对于有标识可能有凝块的血液,在过滤时将血袋倾斜,抬高出口,使凝块沉积于底部,避免凝块阻塞出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对食管癌患者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的影响,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期间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50例,按围手术期输血与否及输血成分分为A、B、C、D、E 5组,每组10例:A组围手术期不输血,B组围手术期输入异体滤白悬浮红细胞,C组围手术期输异体悬浮红细胞,D组围手术期输异体滤白新鲜冰冻血浆,E组围手术期输异体新鲜冰冻血浆,另选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前、术后2、5、10d外周静脉采血。采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4-FITC/CD25-PECy5/CD127-PE标记Treg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细胞比例以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CD4+T百分率表示。结果 A、B、D组术后2dTreg细胞比例开始增加,至术后5~10d恢复到术前水平。C、E组术后2dTreg细胞比例增加,至术后10d仍未恢复正常,且C、E组术后各时间段Treg细胞比例均分别高于B和D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滤白细胞输血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输非滤白成分血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本地区不同血液制品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为血站采用血液制品精细化管理来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统计2017年1~12月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发放至郑州市签订供血合同医院的各类血液制品,收集并查阅同期医院反馈的183例临床输血反应反馈单,记录血液制品种类和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比较不同血液制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统计分析不同血液制品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的差异。结果 2017年1~12月共发放血液制品751 490袋,发生输血反应183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024%(183/751 490),其中全血、悬浮红细胞、去白悬浮红细胞、普通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69%(2/107)、0.052%(89/172 366)、0.024%(15/62 247)、0.030%(47/155 337)和0.005%(7/147 460)。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和发热为主,过敏的患者中,由普通冰冻血浆引起的输血反应38例(40.43%)高于病毒灭活血浆6例(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的患者中,由悬浮红细胞引起的输血反应54例(75.00%)高于去白悬浮红细胞6例(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血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悬浮红细胞和普通冰冻血浆;去白悬浮红细胞和病毒灭活血浆可以显著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患者去除白细胞临床输血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指导合理输血。方法 总结近2年经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32例肿瘤患和29例未经去白细胞输血肿瘤患,比较去白细胞输血的疗效,了解输血效果,并观察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61例肿瘤患共输血224次,术后感染、复发、输血反应疗效两组比较,去白细胞组明显优于未经去白细胞输血组,结果统计有显性差异。结论 去白细胞输血疗效明显优于未去白细胞输血疗效。强调临床应用去白细胞处理输血,可降低术后感染,转移复发,输血反应,并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输血时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观察其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MHFR)、GVHD、CMV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每付白细胞过滤器除200ml浓缩红细胞或1μ血小板,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对输血时的特殊要求提供临床经验.结果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率为2.5%,GVHD发生率为22.5%,CMV感染率为8.75%.结论 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地选择性地去除白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输血时应用能显著地降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GVHD、GMV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液温度对保存前滤白的白细胞去除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0袋用去白多联袋采集的全血(400ml),测量全血温度,将血液温度为18℃~25℃和8℃~10℃的CPD抗凝全血分为甲、乙两组,各组40袋,对两组滤白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乙组(温度为8℃~10℃)白细胞的滤除效果明显高于甲组(P<0.01)。结论通过此次实验血液温度对去白效果有明显影响,从采血到成分制备这个冷链环节的控制是影响过滤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血液制品灭活及去除病毒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血液制品可传播病毒的性质及其灭活、去除工艺方法 ,提出灭活、去除病毒是提高血液制品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保证血液制品安全性的有效措施(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琦  程雅琴 《中国药师》2006,9(3):233-237
血液制品属生物制品范畴,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利用蛋白质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别及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采用沉淀或层析分离、提纯工艺和灭活或去除病毒的方法制备的血浆蛋白制剂。我国临床上目前普遍应用的血液制品主要有人血白  相似文献   

20.
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使用滤器制备去白细胞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技术,检测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变化,临床观察降低非溶血液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用白细胞过滤器和无菌接口的方法制备出50袋(规格为200ml)去白全血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剂,并对此进行质量检测,临床调查输血人次3 6328,临床选择23例(占总输血人次的0.0633%).既往有多次输血史,并且发生过2次以上输血反应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所发生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我站制备的去白细胞血液制剂,白细胞去除率平均为(99.84±0.05)%,过滤后白细胞残余量为(2.234±0.314)×106个/200ml.23例患者输注不去白血液制剂时出现输血反应率为5.43%;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输血反应率为0.047%.结论 白细胞滤器制备去白细胞血液制剂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白细胞抗体所致的同种免疫性非溶性输血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