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促炎因子水平对牙列缺失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我院行种植修复的130例牙列缺失患者,所有患者于治疗后1周检测TNF-α、IL-1、IL-6水平,且种植修复后完成6个月随访,统计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情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促炎因子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促炎因子水平对牙列缺失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时间6个月,130例种植修复后的牙列缺失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48例(36.92%)。两组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TNF-α、IL-1、IL-6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1、IL-6单独及联合预测牙列缺失患者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的AUC>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促炎因子水平对牙列缺失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的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水平越高种植体周围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龈下喷砂对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的影响,分析疾病发生风险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种植体周围病患者74例作为炎症组研究对象,种植体共计142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碳纤维头超声洁治和氯己定冲洗,研究组给予甘氨酸颗粒龈下喷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口腔种植修复而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112例作为无炎症组,分析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天然牙治疗前后附着丧失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种植体出血指数改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牙周病史、糖尿病、种植部位、角化牙龈情况、种植体咬合情况、种植体使用时间、定期洁牙等有关,其中吸烟、饮酒、牙周病史、糖尿病、不定期洁牙和种植体使用时间长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多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中除了应严格遵循适应证外,还应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卫生宣教,同时做到定期复查,以尽早发现和治疗。而对于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龈下喷砂可达到与超声联合氯己定冲洗治疗相近的效果,可有效控制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和出血,这对于种植体周围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种植义齿完成修复的5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口腔护理行为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较大,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开展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观察比较不同的口腔护理行为对于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结果:32例刷牙时间3min的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有24例(75.0%),27例刷牙时间在3~5min的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有15例(55.6%),其余3例刷牙时间5min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54例吸烟患者中48例(88.9%)发生种植体周围炎,8例不吸烟患者中2例(25.0%)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定期复查的15例患者无一例发生种植体周围炎,21例偶尔复查的患者中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有11例(52.4%),26例从未复查的患者中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有20例(76.9%)。结论:正确的口腔护理行为对于减少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围炎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5月以来在本院种植牙的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其中慢性牙周炎组30例,健康组30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种植体植入后的4个月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的牙龈沟积液量(PISF)、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牙龈沟出血指数(mBI)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牙龈沟内的积液量明显较健康组患者的多,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临床指标分析结果显示,除改良菌斑指数外,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与种植体周围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牙种植中应用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行牙种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钛膜修复膜材料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海奥修复膜材料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修复成功率、成骨厚度、植骨高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牙种植修复成功50例,对照组修复成功31例,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6.15%比对照组77.50%高(P<0.05);观察组成骨厚度(2.70±0.60)mm、植骨高度(2.68±0.62)mm均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种植中应用海奥修复膜材料对引导患者骨再生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牙种植修复成功率与优化成骨厚度、植骨高度,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术后给予患者跟踪随访与健康教育指导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用两组对比法:非健康指导组术后用传统遵医嘱治疗和按时复诊.健康指导组用人性化管理方法对术后病人进行定期电话跟踪随访与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结果 2年后非健康指导组回访160例,无并发症145例,并发症15例;健康指导组回访159例,无并发症154例,并发症5例.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满意度调查,非健康指导组满意度83.8%,健康指导组满意度9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口腔种植术后患者的跟踪随访与健康教育指导对提高口腔种植牙远期成功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安永谦  轩昆  张晓东 《江苏医药》2021,47(7):723-726
目的 观察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与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在无牙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3例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种植覆盖义齿修复(A组,57例)和种植固定义齿修复(B组,56例),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和口腔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结果 两组的种植成功率、改良菌斑指数和改良出血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的探诊深度较深,咀嚼效率较高(P<0.05).A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的Q1、Q5和Q7评分高于B组,Q6和Q10评分及总评分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对义齿的固位效果、咀嚼效率、发音、舒适等情况均表示满意;A组患者的美观评价和总体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维护方便性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 在无牙颌患者,应用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或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均可获得较高的种植体成功率;相对而言,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IL-6及NF-κB表达在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共有126颗种植牙,以种植体周围是否发生炎症分为炎症种植体组(51颗),健康种植体组(75颗),炎症种植体组根据种植体周围炎疾病分类标准分为三组,即轻度种植体周围炎组(轻度组)、中度种植体周围炎组(中度组)、重度种植体周围炎组(重度组),把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组(67颗),采集和测量龈沟液,测量龈沟液NF-κB及IL-6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牙周学检测。结果炎症组龈沟液含量、PD、SBI、PLI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健康种植体(P 0.05),对照组及健康种植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炎症种植组中的3个亚组龈沟液中NF-κB、IL-6比对照组及健康种植体组的分泌水平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NF-κB及IL-6水平不断升高;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6与NF-κB呈正相关(r=0.758,P=0.002)。结论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6、NF-KB水平升高,IL-6、NF-KB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能够反映炎症程度,二者在种植体患者龈沟液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活动义齿种植术对口腔修复的效果.方法 120例进行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固定组及活动组,每组60例.固定组采用固定义齿进行口腔修复,活动组采用活动义齿种植术进行口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基牙出血量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活动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固定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Straumman种植体用于上颌前牙区域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行上颌前牙种植的患者23例,植入28颗Straumman种植体,冠修复完成后进行随访观察,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状况采用X线片进行比较,用Jemet牙龈乳头指数判定软组织状况.结果 28颗种植体的成功率100%.种植体负载0.5年、1年、2年和4年后近远中牙槽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9、0.686、0.694、0.705,均P>0.05),2年后种植体周围的牙龈乳头恢复良好.结论 Straumman种植系统在在上颌前牙区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满意的美学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治疗牙齿缺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80例牙齿缺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延迟种植治疗,研究组予以即刻种植治疗。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牙齿种植成功率、种植体稳定系数(ISQ)、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及患者对各方面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牙齿种植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与美观的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时间延长ISQ值均逐渐上升,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种植修复后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时ISQ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同一时间点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口腔移植方法与延迟种植口腔移植方法疗效和美观性相似,但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在牙列缺损修复患者中分别运用骨水平种植体和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牙列缺损修复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Straumann软组织水平种植体修复,观察组接受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00%,无失败病例。观察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高度(0.94±0.61)mm显著低于对照组(1.61±0.7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01, P<0.05);两组患者植入扭矩以及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咀嚼、美观、舒适度、发音、固位与稳定满意以及总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障碍评分(3.05±0.53)分、心理不适评分(3.11±0.26)分、残疾障碍评分(2.83±0.46)分低于对照组的(4.52±0.71)、(4.38±0.62)、(4.15±0.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32、13.357、15.477,P<0.05);两组患者心理障碍、社会障碍、生理障碍以及躯体性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牙列缺损修复患者采用骨水平种植体修复模式后其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较为良好,对患者预后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本强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136-139,142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高嵌体与传统印模全瓷冠修复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86例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印模全瓷冠修复,观察组患者予以CAD/CAM高嵌体修复,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牙周状况[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体颜色匹配度、表面光滑度、边缘密合度及修复体完整性分别为97.67%、95.35%、100.00%、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79.07%、86.05%、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前的牙周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的PLI、PD、GI低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后的PLI[(0.61±0.15)分]、PD[(0.77±0.14)mm]、GI[(0.53±0.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73±0.18)分、(1.05±0.21)mm、(0.67±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前的咬合力、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后的咬合力[(61.58±6.12)kg]、咀嚼效率[(89.58±7.13)%],均高于对照组的(56.54±5.83)kg、(82.14±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CAM高嵌体在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更佳,能提高修复效果,改善牙周状况,增强咀嚼功能,减少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5例上颌前牙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Xive种植体上行钴铬金属烤瓷冠修复术,观察组在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修复术,比较两组术后的美观效果、功能效果、修复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牙周附着高度优良率、颜色协调性优良率分别为97.4%、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3.8%、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体稳定性、牙齿咬合、咀嚼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成功率达到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前牙缺失应用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修复进行可在确保患者牙齿咬合、咀嚼功能的前提下显著改善美观性,美学优点突出,修复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窄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上颌中切牙缺失的优势。方法:选择50例上颌中切牙缺失患者给予窄种植体修复,列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给予常规种植体修复的上颌切牙缺失患者50例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1观察组种植总成功率为98%(49/50),高于对照组的90%(45/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种植修复咬合满意度、美观满意度及舒适满意度分别为96%、96%、94%,均高于对照组的86%、88%、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上颌中切牙缺失较常规种植体临床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370例口腔种植修复病例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年我院口腔种植科种植病人的基本情况、种植体型号、手术方式,初步探讨种植失败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进行种植修复的病例370人共623颗植体的相关数据,随访观察5年后就6颗种植失败病例,分析可能失败原因。结果:种植义齿成功率在95%以上,种植失败主要原因是种植体周围炎症。结论:种植义齿修复患者年龄集中在40~59岁,牙位以后牙为主。控制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和发展能显著降低种植失败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入院的100例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疼痛情况、临床知识掌握情况与生活质量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知识掌握率显著提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人际关系、环境支持、生理状况与心理状态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吕晓飞  彭诚  赖红昌  崔江涛 《天津医药》2012,40(10):1026-1029,1091
目的:评价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与β-磷酸三钙(β-TCP)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拔除6只Beagle犬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3个月愈合期后,在每侧下颌骨选择4个拔牙位点常规制备种植窝,然后于其冠方制备宽1~1.25 mm、深5 mm的环形骨缺损,每侧各植入4颗种植体,冠方骨缺损区分别按血凝块充填、植入CHA和β-TCP材料3种方式处理,非埋入式愈合.分别于术后4、12和16周处死动物,收获含种植体的骨组织标本制成硬组织切片,测算新骨与种植体接触的最冠方水平至缺损底部的距离(B-D),缺损区种植体骨结合率(BIC%),缺损区内新生骨面积百分比(NFB%)及未降解骨替代材料的面积百分比(RBS%).结果:术后种植体均未发生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无炎症.植入4、12周时,3组种植体B-D、BI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时,β-TCP组种植体B-D、BIC%值高于CHA组(P<0.01).在12、16周时,CHA组的RBS%值高于β-TCP组(P<0.01);16周时,β-TCP组的NFB%值高于CHA组(P<0.01).结论:β-TCP较CHA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骨再生,β-TCP应用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