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粪水性皮炎是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粪水经常刺激而引起造口周围皮肤的糜烂。由于回肠造口排泄物的特殊性,术后发生粪水性皮炎的可能性高达26.9%[1]。由于皮损进展较快,患者疼痛难忍,无法正常粘贴造口袋,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早期康复。2009-01—2012-06笔者所在科采用美宝烧伤湿润膏治疗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12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薛皑 《首都医药》2014,(24):169-170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护理方法及出院后指导。方法观察并总结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67例肠造口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护理情况。结果与结论及时、准确、规范的护理处置可使并发症的损害降到最低。在护理中,须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出院前要提示注意事项,出院后要有定期回访。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造口[1]是通过在吻合口近端的肠袢上建立造口、转流粪便,避免肠内容物到达远端新建的吻合口部位而对其造成机械压力与致病原污染,以期达到保护吻合口的目的。Tilney等[2]研究结果显示:作为保护远端结直肠吻合口的转流性造口,袢式回肠造口优于横结肠造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造口皮肤工具评估处理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效果。方法运用造口皮肤工具中DET评分对造口周围皮肤问题进行评分,按照AIM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指南,针对不同原因提供的护理指导,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初诊时DET评分6分及6分以上11例,占73.3%,复诊时DET评分6分及6分以上3例,下降到20%。结论运用造口皮肤工具对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进行评估处理,能明显改善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小儿肠造口是抢救肛肠先天性畸形、肠坏死合并休克以及腹腔广泛感染等危重急腹症的常见手术方式。由于年龄小、不易配合、皮肤娇嫩及抵抗力差等特点,小儿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成人高[1]。回肠造口排出物较稀且量多,并富含消化酶类,对正常皮肤的腐蚀、刺激性很强,不仅引起患儿的不适周围皮肤感染,还会增加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通过对患儿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分析,进行针对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68例造口旁疝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造口旁疝的病因及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年间收治此类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和相应的护理后均治愈.结论 造口旁疝是由肠造口引起的一种特殊的腹壁疝,其发生主要与造口部位选择、造口技术、病人过度肥胖、术后腹内压增高及切口感染等因素有关;手术前充分的准备、健康心理宣教,手术后的精心护理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常需行永久性的尿流改道术,其中不可控性尿流改道皮肤造口术将输尿管末端直接在腹壁造口[1]。此类手术无吸收性电解质紊乱,但术后可发生输尿管末端坏死、狭窄、回缩、逆行感染等并发症,须终身置导尿管或佩戴集尿袋[2]。短期或长期内置一根尿道支撑管延至腹  相似文献   

8.
随着直肠癌手术治疗理念改变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中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吻合口瘘是该术式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预防性回肠造口可减少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1],但要接受造口这个全新器官,无论从生理还是社会心理学角度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影响.笔者调查了直肠癌根治术加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需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结肠造口及造口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造口是因治疗的需要,将肠管拉出腹壁外,然后缝于腹壁,并形成一开口称肠造口。俗称“人工肛门”或“假肛”。这种造口没有肌肉控制,已消化的食物经过这里排到体外。我国初步估计结肠造口约10万人/年,今后此类患者有增多趋势。由于结肠造口给病人术后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对造口病人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是难以预测的,而施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可有效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1].造口的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伸护理是指除常规医院内护理外,在出院后给予患者延伸服务,其对于预防疾病的复发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积极的意义[2].本研究将延伸护理用于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以期减低造口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回肠膀胱术患者泌尿造口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菁  曹正兰  许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175-2176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49例回肠膀胱术患者,有4例出现并发症,通过医护人员积极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伴造口肠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44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伴造口肠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术后病情情况,护理半个月后,对比44例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半个月后,18例患者护理显效,造口完全痊愈,腹胀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消失,且不出现造口回缩或狭窄等并发症;21例患者护理好转,造口没有完全愈合,腹胀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得以改善,病情呈现好转趋势;5例患者护理无效,造口出现溃疡现象,腹胀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没有变化,患者护理前后病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伴造口肠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痊愈,改善患者病症,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总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我科行肠造口患者54例,实施专业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以预防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4例造口患者,出现并发症10例,发生率18.52%,经过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从预防的角度对造口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美宝疮疡贴预防回肠造瘘术后造瘘口周围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行回肠造瘘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美宝疮疡贴外敷造瘘口周围皮肤,对照组仅采用氧化锌软膏涂抹覆盖造瘘口周围皮肤。观察比较2组术后造瘘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治疗组周围皮炎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7%(P <0.05),治疗组周围皮炎发生严重程度Ⅰ、Ⅱ、Ⅲ度分别为13.3%、3.3%、0%低于对照组的30.0%、16.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美宝疮疡贴外敷造瘘口的办法有助于减少造瘘口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结直肠癌行肠造口手术患者80例开展横断面调查研究,统计术后造口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其耐药性;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对其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探讨护理预防对策。结果:80例术后造口患者中有21例发生造口周围感染(26.25%),共分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的构成比依次为63.04%、26.09%、10.87%;经单因素分析,感染组在年龄、术中是否冲洗、肠梗阻、合并基础疾病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肠梗阻、合并基础疾病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为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易发生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具有较高耐药性,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药物治疗,加强造口护理及围术期护理干预以预防或降低造口周围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手术还纳时机。选取我科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间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造口患者76例,按手术还纳造口时间分甲、乙两组,甲组37例(术后1~3个月还纳),乙组39例(术后3~6个月还纳),比较两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及还纳术后近期并发症。乙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组(48.72% vs 37.84%, P<0.01)。乙组还纳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与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5.90% vs 35.14%,P>0.05)。提前到术后1~3个月内还纳预防性回肠造口,可以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而并不会增加术后近期并发症,同时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18.
19.
<正>为探讨回肠造口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作用,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行Dixon术式(TME标准)的15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探讨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术在预防和治疗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55例患者中,男性102例,女性53例,年龄31~79岁,中位年龄57岁;癌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cm,经术中测量。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4 cm,按是否行造  相似文献   

20.
韩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205-206
目的对理疗患者皮肤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方法对理疗患者皮肤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理疗患者皮肤损伤与患者本身及护理人员都有关。结论采取各种措施能有效地减少理疗患者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