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和吸入性过敏原及食物性过敏原导致的特异性IgE在过敏性鼻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8例过敏性鼻炎病人进行了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的检测。结果:9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有92例总IgE为阳性,阳性率为(93.9%);在特异性IgE的检测中,有78例在所监测的12项过敏原中至少有一项出现阳性反应,总阳性率为79.6%。在吸入性过敏原中,以尘螨、粉螨的阳性率最高(40.8%)。在食物中以蟹、虾的阳性率最高(26.5%)。结论:吸入性过敏原及食物性过敏原诱发的变态反应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疾病不同年龄的过敏原状况,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应用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对486例过敏性疾病儿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哮喘发病主要集中于学龄前和婴幼儿期,过敏性鼻炎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在进行过敏原检查的各种疾病中,哮喘sIgE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鼻炎;婴幼儿以食物过敏为主,较大年龄儿童以吸入性过敏为主,学龄前儿童两者均可发生;总的来看,吸入性过敏原以尘螨为主,食入性以牛奶、鱼虾为主;在螨sIgE阳性者中哮喘比率最高,其次是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鼻炎。结论螨、牛奶、虾是儿童最常见过敏原。血清过敏原测定有利于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为制定过敏性疾病干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儿童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在不同季节、不同性别和不同病种之间的差异.方法 应用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生产的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473例儿童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81.6%.过敏原检出阳性率前5名分别为:鸡蛋白33.83%,牛奶32.77%,尘螨31.29%,鲈鱼16.28%,牛肉12.68%.食物性过敏原所占比重较吸入性过敏原高.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更容易检出过敏原.结论 儿童过敏性皮肤病的变应原检查是必要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及不同病种之间变应原存在差异,临床上可依据此结果做好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东莞市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构成进行调查分析,为综合预防、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运用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就诊于某院的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进行过敏原定量检测。结果: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中,845例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88.4%;经统计,主要的过敏性疾病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过敏性咳嗽、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男童和女童患儿的过敏性疾病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过敏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患儿过敏原主要为食物性过敏原(牛奶鸡蛋),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组患儿主要的过敏原为吸入性过敏原(宠物皮毛、真菌类)。结论:检测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有助于明确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与过敏原的关系及本地区的分布特点,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的特应性过敏原(中国组合)检测试剂盒(欧蒙印迹法)对329例患儿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结果吸入性过敏原中以猫毛、狗上皮、屋尘、尘螨组合1为主,分别占阳性病例的31.93%、25.21%、16.81%和10.92%,反应级数( +)-( ++)级;其他依次为树组合中国2(柳树、杨树、榆树)、霉菌组合1(点青霉、分支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蟑螂、矮豚草、艾蒿、律草等。食入性过敏原中以海鱼组合1(鳕鱼、龙虾、扇贝)、淡水鱼组合1(鲑鱼、鲈鱼、鲤鱼)、牛奶、羊肉为主,分别占阳性病例的22.78%、18.98%、15.12%和12.65%,反应级数为( ++)-( +++)级,其他依次为虾、蟹、牛肉、鸡蛋白、黄豆、花生等。结论猫毛、狗上皮、屋尘、尘螨组合1是主要的儿童吸入性过敏原,海鱼组合1(鳕鱼、龙虾、扇贝)、淡水鱼组合1(鲑鱼、鲈鱼、鲤鱼)、牛奶、羊肉是主要的儿童食入性过敏原,总体上儿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高于食入性过敏原,反应强度食入性高于吸入性过敏原。儿童特异性过敏原检测的有助于过敏性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确定病变过敏原,为该病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发现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结果 653例患者中检出过敏原者521例,血清总IgE阳性率79.8%;1种过敏原阳性者149例(22.8%),2~4种过敏原阳性者451例(69.1%),5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者53例(8.1%);吸入性过敏原阳性248例(37.9%),食入性过敏原阳性132例(20.2%),二者兼有273例(41.9%);吸入性过敏原8类,阳性率高的是蒿属植物和艾蒿花粉、尘螨和粉螨,食物性过敏原5类,依次是虾蟹、鳕鱼、黄豆和花生、牛奶、鸡蛋。结论过敏原诱导的变态反应是产生过敏性哮喘的重要原因,蒿类花粉和螨类是最常见的过敏原,病变患者呈现低龄化趋势,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常见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球蛋白种类、水平及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1~2011-12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16例HSP患儿,ELISA法检测血清7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和7种常见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G,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A、IgG、IgM、IgE、C3、C4水平,观察患儿肾脏损害情况。结果: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36.20%,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为73.27%;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组血清IgA、IgE水平较吸入性过敏原阴性组高(P<0.05);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组血清IgG、IgM水平较食物性过敏原阴性组高(P<0.05);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组肾脏损害发生率较阴性组低(P<0.05)。结论:吸入性过敏原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参与HSP的发病,其诱发更加明显的HSP患儿血清IgA增加;食物性过敏原介导的III型超敏反应参与HSP发病,食物性过敏原阳性HSP患儿肾脏损害发生率较阴性组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儿血清过敏原分布特征,为重庆地区AD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皮肤科就诊的12岁以下AD患儿482例,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特异性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82例AD患儿中,血清总IgE抗体阳性394例(81.74%),特异性IgE抗体阳性337例(69.92%)。<3岁AD患儿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与>3~6岁及>6~12岁AD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37例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患儿中,1种过敏原42例(12.46%),2种过敏原74例(21.96%),3种过敏原85例(25.22%),4种及以上过敏原136例(40.36%)。337例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患儿主要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尘螨组合和屋尘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吸入性过敏原平均阳性率(P<0.05)。黄豆和鸡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食入性过敏原平均阳性率(P<0.05)。结论 大多数AD患儿有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均升高等症状,检测血清特异性IgE可帮助临床发现AD患儿过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引起福州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哮喘、皮肤病的主要过敏原分布特征、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日立公司生产MASTCLA多过敏源检测系统(化学发光法)对1 987例变应性疾病患儿进行35种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检测。结果引起儿童3种疾病的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主要是尘螨和牛奶,约有80%患儿≥2种过敏原阳性,且随年龄增大过敏原检出率增高(牛奶、全蛋除外)。过敏性哮喘、皮肤病患儿约20%,过敏性鼻炎患儿约10%总IgE阳性而特异性IgE阴性。0~3岁年龄组约1.8%、〉3岁年龄组约4.6%特异性IgE阳性而总IgE阴性。结论尘螨为福州地区儿童3种变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总IgE和特异性IgE阴性,不能排除过敏因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过敏原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收治且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及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E)检测的304例过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的种类及分布。结果血清sIgE和SPT均检出过敏原阳性203例(66.78%);SPT检测,食入性过敏原中检出率最高的为蟹,其次分别为虾、蚌类、牛奶、蛋清;吸入性过敏原中检出率较高的为粉尘螨和户尘螨。血清sIgE检测,吸入性过敏原中以室内尘螨组合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蟑螂和艾蒿;食入过敏原中以蟹检出最多,其次为虾、海洋鱼类组合、牛奶和蛋清;两种方法检出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例数均明显多于食入性过敏原(P <0.05),但各类过敏原(食入性、吸入性)及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方法均检出粉尘螨、户尘螨、蟑螂、蟹、虾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主要致敏原,且2种检测方法简单快捷,结果互补,可结合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刘小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60-2762
目的 总结及分析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寻找病因和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52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食人性和吸入性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本组529例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吸入、食入性同时阳性336例、单纯吸入阳性92例、单纯食入阳性51例及无任何阳性反应者20例.吸入组最高的是D1、D2(尘螨、粉螨),其次T3、T8、T11、T18、T70(白桦、榆树、梧桐、桉树、桑树)和H1(屋尘).食入组最高的是F13、F17(花生、榛子),F3、F40、F37(鳕鱼、金枪鱼、扇贝),F47、F48、F263(大蒜、洋葱、青辣椒).14项中有1项以上阳性者高达96.2%.结论 通过对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可以指导患者对自身过敏原的认识及临床的治疗,同时对过敏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春松  曾万杰  樊一笋  于佳慧 《安徽医药》2018,22(11):2144-2146
目的 通过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了解该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分布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苏州九龙医院就诊的17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采用Allergy 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17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液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10种吸入性过敏原中位居前5位的是户尘螨、混合真菌、狗毛皮屑、猫毛皮屑、屋尘,阳性率分别为40.54%、19.82%、10.81%、7.21%和7.21%;9种食入性过敏原中位居前5位的是牛奶、鸡蛋白、牛肉、腰果和蟹,阳性率分别为29.94%、21.47%、16.95%、10.17%和9.04%。吸入性过敏原血清sIgE总阳性率(55.64%)高于食入性过敏原(4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1,P<0.05)。结论 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种类众多,吸入性过敏原发病率高于食入性过敏原,过敏原的确定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内蒙古西部地区患秋季过敏性鼻炎官兵吸入性过敏原,以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检测和治疗.方法:采用美国ASI公司吸入性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IVT701),对驻该地部队11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115例总IgE均为阳性;其中对本检测试剂阳性者96例,占83.48%;本组46例(40.00%)对1项过敏原阳性,29例(25.22%)对2项过敏原阳性,16例(13.91%)对3项过敏原阳性,5例(4.35%)对4项过敏原阳性.蒿属植物/艾蒿阳性率最高.结论:内蒙古西部地区秋季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为蒿属植物/艾蒿花粉,检测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内蒙古西部地区患秋季过敏性鼻炎官兵吸入性过敏原,以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检测和治疗.方法:采用美国ASI公司吸入性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IVT701),对驻该地部队11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115例总IgE均为阳性;其中对本检测试剂阳性者96例,占83.48%;本组46例(40.00%)对1项过敏原阳性,29例(25.22%)对2项过敏原阳性,16例(13.91%)对3项过敏原阳性,5例(4.35%)对4项过敏原阳性.蒿属植物/艾蒿阳性率最高.结论:内蒙古西部地区秋季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为蒿属植物/艾蒿花粉,检测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儿童哮喘常见过敏原的分布情况,为儿童哮喘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11例,应用欧蒙印迹法检测总特应性过敏原(中国组合)IgE抗体,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按年龄分为<5岁组94例和≥5岁组117例,对比分析过敏原状况。结果总IgE抗体阳性率77.7%。吸入性过敏原中户尘螨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最高,其中≥5岁组远高于<5岁组;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以鸡蛋白为最高。结论儿童哮喘的发病或急性发作,与过敏原接触密切相关,检测过敏原或其特异性抗体是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纽)血清IgE水平及吸入过敏原(phaditop)、食物过敏源(fx5E)进行检测,并对照60例正常儿童各项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gE平均检测结果为(7.3±2.0)IU/mL,对照组IgE平均检测结果为(0.28±0.02)IU/mL,观察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过敏原(Phaditop)及食入性过敏原(Fx5E)阳性率分别为3.33%、5.00%,对照组吸入过敏原(Phaditop)及食入性过敏原(Fx5E)阳性率分别为3.33%、3.33%,两组吸入过敏原及食入过敏原阳性率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IgE水平上升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一个主要特点,本次研究未见过敏原阳性率变化,过敏原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关联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上饶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分析,筛选本地区常见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1437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和各种过敏原。结果 1437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总IgE阳性率为69.9%。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户尘螨/粉尘螨组合16.21%、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10.16%、树花粉:组合(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5.21%、蟑螂5.01%、矮豚草/蒿组合4.94%、葎草3.76%、动物毛皮屑组合(猫/狗毛皮屑)2.01%;食入性过敏原从高到低依次为牛奶4.73%、鱼/虾/蟹组合3.34%、小麦2.61%、腰果/花生/黄豆组合2.57%、牛肉/羊肉组合2.15%、芒果2.08%鸡蛋白/蛋黄组合2.01%。结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明显升高,本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户螨类、霉菌组合类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鱼/虾/蟹组合类为主。且大多数患者对1或2种过敏原过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检测以及日常预防中,致敏源特异性IgE(sIgE)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过敏性鼻炎患儿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资料,通过酶联免疫法对血清中的吸入性sIgE与食入性sIgE进行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吸入性的致敏源中检测s IgE阳性率最高为户尘螨与屋尘;食入性致敏源中检测sIgE阳性率最高为牛奶;各年龄段的患儿均以吸入性过敏多见。结论在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检测中,致敏源特异性IgE是一种有效检测的指标,在早期对患儿的sIgE进行检测并及时避免其再接触致敏源则可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对于有效提高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生活质量上具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九江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种类和阳性率。方法选用德国阿罗格过敏原17种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分别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对过敏原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皮肤过敏原检查阳性,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有77例对吸入性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6.3%(77/80)。其中有67例患者又对食入性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83.8%(67/80)。2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以吸入性为主,常对4种,10种吸入性过敏原同时过敏。结论皮肤过敏原检查(皮肤点刺试验)可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寻找病因,减少过敏原检查的种类,九江地区过敏原检查时可以选择常见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如粉尘螨、屋尘螨、多主枝孢、特异青霉、梧桐花粉、早春花粉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花生、大螯虾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天水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吸入组过敏原特异性人IgE抗体半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法)对10种常见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165例患者中,检出过敏原者87例,阳性率52.7%。在阳性患者的血清中,最少检测出一种、最多的检测出四种过敏原。其中尘螨、春季花粉、多价兽毛分别居前3位,占阳性人群的65.89%。结论本地区两类常见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常见过敏原前3位为尘螨、春季花粉、多价兽毛,为检验单位开展过敏原的体外检测范围和种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