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胞轮振跳是指上胞或下睑跳动 ,时疏时频 ,不能自控 ,俗称眼皮跳 ,一般由于过劳、久视、睡眠不足而发 ,休息之后症状可以减轻或者消失。笔者用耳压法治疗本病 3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5 0例 ,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 30例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2 0~ 4 0岁 ,病程 1个月~ 2年 ,上胞跳 9例 ,下睑跳 2 1例 ;对照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19~ 38岁 ,病程 1个月~ 2年 ,上胞跳 5例 ,下睑跳 15例。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双耳取穴 :眼睑 (耳穴经验穴 ,在口与食道之间 )、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 相似文献
2.
3.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治疗胞轮振跳 3 5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3 5例患者中 ,男 15例 ,女 2 0例 ;年龄 2 0~ 3 0岁者 5例 ,3 0~ 5 0岁者 18例 ,5 0岁以上者 12例 ;病程最短 7d,最长 1年。所有患者排除因面瘫失治后遗持续眼肌跳动、癫痫或面肌痉挛引起病状者。治疗方法1.取穴 百会、印堂、太阳 (双侧 )、内关 (双侧 )、阳陵泉(健侧 )、中平 (健侧 )、太冲 (双侧 )。中平为奇穴 ,当阳陵泉下2寸处。2 .刺法 阳陵泉和中平用轻度提插泻法 ,余穴平补平泻。每日 1次 ,每次 3 0 m in,5次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不愈则休息 2 d后… 相似文献
4.
5.
胞轮振跳又称“目Run”,俗称“眼皮跳”,包括现代医学的“眼轮匝肌痉挛”和“面肌痉挛”等病,多发于眼睑。表现为眼睑不由自主地抽搐、牵拽、振跳。本人自1995年采用针刺、穴位注射、中药内服治疗本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眼胞轮振跳66例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眼胞轮振跳在《目经大成》上称为目润 ,因振跳部位多属上胞 ,胞轮跳动潜动眉际 ,故称眼眉跳 ,或眼皮跳。我们用辨证分型后用针灸治疗此病 6 6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6 6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42例 ,女 2 4例 ;1 0岁以内者 2例 ,1 1~ 2 0岁者 1 1例 ,2 1~ 3 0岁者 1 6例 ,3 1~ 40岁者 1 0例 ,41~ 5 0岁者 8例 ,5 1~ 6 0岁者 1 4例 ,6 0岁以上者 5例 ;发病 7天内3 0例 ,8~ 3 0天 2 2例 ,1个月以上 1 4例 ;外感风湿型 3 8例 ,气血虚弱型 2 8例。2 治疗方法 外感风湿型证见骤然发生胞轮振跳 ,幅度…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四物汤随证加味治疗胞轮振跳的疗效。方法:采用治疗组30例36只服,四物汤为基础随证加味内服;对照组30例42只服,口服维生素B1、ATP片、葡萄糖酸钙片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物汤随证加味治疗胞轮振跳具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胞轮振跳是指眼睑不由自主地牵拽跳动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眼睑痉挛,多发于中、老年人。该病不仅有碍美容,严重者还可导致患者的功能性视力障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本病病因未明,尚 相似文献
10.
胞轮振跳,症见眼睑不自主跳动,难以自制,西医称之为眼睑痉挛。目前本病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临床缺乏客观、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手段,早期误诊率较高,且易反复,治疗棘手[1]。本文详细介绍吾师用中药与浮针结合治疗本病的1则显效案例。 相似文献
11.
<正>胞轮振跳,又名睥轮振跳,俗称眼眉跳,在《目经大成》上又称之为目瞤。西医的眼肌痉挛、眼轮匝肌抽搐、面神经痉挛所致的眼肌痉挛疾病亦是此病。西医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如口服卡马西平及弥可保等,但疗效不佳。局部注射肉毒毒素A虽可改善症状,但无法根治,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并价格昂贵,难以普及大众。现代医学对此病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而中医药疗法对此病有独特的疗法,且疗效确切,现将于金栋主任医师治疗胞 相似文献
12.
胞轮振跳是指眼睑肌肤不随人意的牵拽抽动 ,甚则扩及同侧面部 ,以单侧发病为多 ,常因劳倦、情志改变等诱因发作或加重 ,病因不明。西医谓眼睑痉挛。我科 1998年 6月~1999年 6月共收治病人 16例 ,治疗效果满意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6例中男 3例 ,女 13例 ;年龄最大者 6 2岁 ,最小者 2 4岁 ;右眼发病 4例 ,左眼发病 12例 ;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者2 0d ,最长者 16a。发病后曾用各种药物治疗者 14例 ,直接来诊者 2例 ,伴同侧面部抽动者 10例。2 治疗方法东莨菪碱针每 1ml含 0 3mg ,每穴注射 0 1mg ,每日总量 0 3mg。上胞振跳取攒… 相似文献
13.
14.
胞轮振跳是临床中的难治性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西医多以手术为主,且容易反复,创伤性较大。中医药治疗该病不良反应少且疗效稳固。芍药甘草汤主治肝脾阴虚证,而胞轮振跳的病机之一则为肝脾阴虚,这是与芍药甘草汤证的契合点。因此,根据异病同治原则,该方治疗此类疾病是辨病与辨证结合的临床思路的体现。通过文献考证古今度量衡质量的单位换算,芍药(白芍)与炙甘草的用量需达60 g以上方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芍药甘草汤的临床使用经验,并结合文献从方义与药量角度论证其治疗胞轮振跳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芒针结合耳穴按压治疗肥胖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芒针结合耳穴按压治疗肥胖症5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将病人随机分成芒针结合耳穴按压组和耳穴按压组。 芒针加耳穴按压组:53例,其中男12例,女41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0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10.5年。 耳穴按压组:32例,其中男8例,女24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2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11.5年。 上两组患者均为单纯性肥胖。按标准体重计算,平均超重31.2%,最高体重达101.3kg 2.治疗方法 耳穴按压组:患者坐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取饥点、神门、胃、内分泌为主穴;嗜睡者 相似文献
16.
<正> 笔者从1986至1988年以针刺及耳穴按压为主治疗踝软组织损伤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33例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48岁,平均年龄15.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年,均为门诊病人。33例中,体育爱好者13例,学生10例,农民7例,勤杂工1例,幼儿2例。发病在右侧踝部25例,左侧踝部7例,双侧踝部1例,其中单侧急性损伤者占80%。 相似文献
17.
18.
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呃逆吴琛(江苏省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苏州215006)关键词呃逆针刺疗法耳穴按压疗法呃逆是由于多种因素刺激膈神经而引起的膈肌不自主的、间隙性收缩和痉挛的一种常见症状。笔者运用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将1994~... 相似文献
19.
按压耳穴胃治疗呃逆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呃逆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虽为小症 ,但患者常自感痛苦难言 ,尤其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笔者于临床中采取按压耳穴胃治疗呃逆 4 0例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患者 4 0例 ,男性 34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小者 3岁 ,最大者 6 5岁 ;病程短者 2小时 ,最长者 3天 ;原发者 31例 ,继发者 6例 ,外科手术后 3例。2 治疗方法取耳穴胃 ,以王不留行籽外加胶布按压 ,取穴宜准确 ,并以手之拇指及食指按压 ,约 5~ 10分钟 ,按压时以患者感疼痛 ,且伴耳发热、发烫感为佳。在没有王不留行籽的情况下 ,可以手之拇指及食指直接按压 ,以… 相似文献
20.
按压耳穴治疗肝胆结石症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部的神经血管、淋巴分布都很丰富,而胆囊受着来自内脏神经的交感神经和速走神经的支配。刺激速走神经引起胆囊收缩,切断迷走神经,可使胆囊扩大,胆汁停滞,胆囊排空减慢。用王不留行压迫耳穴反应点即皮肤感受器,经过反射弧,兴奋迷走神经,使肝细胞分泌胆汁增多,胆囊收缩排空力增强,胆汁冲击结石一起排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