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用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7例,取得较好疗效,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47例均为门诊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男28例,女19例;年龄12—73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5年。临床表现多为空腹胃脘疼痛,痛引两胁,常伴有暖气,吞酸,嘈杂,舌红苔少黄,脉弦数。排除肿瘤,有明显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  相似文献   

2.
1996~ 2 0 0 0年 ,笔者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消化道憩室 14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均经消化道钡餐拍片检查确诊和判断治疗情况。本组 14例 ,男 6例 ,女 8例 ;年龄在 40~ 5 0岁 3例 ,5 0~ 60岁 9例 ,60~ 65岁 2例 ;病程在 6个月以内 3例 ,6个月~ 1a者 6例 ,1~ 3a者 5例 ;食道憩室 5例 ,十二指肠憩室 9例 ;合并慢性胃炎 4例 ,胃溃疡 2例 ,十二指肠溃疡 6例 ,胃下垂 2例。所有病例均排除消化道肿瘤、穿孔及出血。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以四逆散加味治疗 ,其基本方为 :柴胡 12 g,枳实9g,白芍 15 g,丹参 15 g,香…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先军  谭艳 《四川中医》2007,25(12):73-73
目的:观察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味配合西药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味配合西药吗丁啉片,西米替丁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6例.结果:使用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6例,其中治愈37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4.7%.结论:运用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互补长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自1997年10月~2002年9月采用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味配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62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62例,年龄18~66岁,平均34.6岁。其中,男108例,女54例;病程3个月~8年,平均3.2年;病情轻度52例,中度95例,重度15例;全部病例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均符合本病炎症存在及胃内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十二指肠返流液。  相似文献   

5.
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997年以来 ,采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 4 6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1 一般资料 :本组 4 6例符合第 10版《实用内科学》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年出版 )。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4例 ,胃小弯部溃疡 12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2 1~ 6 6岁 ,平均 4 2岁 ;病程1~ 12 a。2 治疗方法 :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减大枣为基本方 :柴胡、枳实、白芍、半夏、黄芩、党参各 10 g,生甘草、黄连、干姜各 6 g。湿热内滞者加蒲公英 ,增加黄芩、黄连用量 ,减少干姜用量 ;寒盛者增加干姜用量 ,减少黄芩、…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胃炎1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胃炎 ,取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 ,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 1 60例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 1 0 8例 ,女性 52例 ;年龄 <2 0岁者 8例 ,2 0~ 50岁者 1 3 4例 ,>50岁者 1 8例 ,平均 3 6岁。全部病例均具有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 ,痞胀 ,压痛或嗳气、泛酸等症状及体征 ,且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1 2 4例 ,萎缩性胃炎 1 6例 ,浅表萎缩性胃炎 2 0例。 4 4例伴有胆汁返流 ,1 2例伴有消化性溃疡 ,1 6例伴肠腺上皮化生。治疗方法加味四逆散组成 :柴胡 6g,生白芍、全瓜蒌各 1 2 g,枳壳1 0 g,…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加味治疗胃脘痛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两年来,我科以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院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82例临床观察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符合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拟定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院痛的诊断标准,并经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2例中,男46例,女36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长者23年,最短者1个月。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浅表一萎缩性胃炎18例。82例中伴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15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院部疼痛或不适…  相似文献   

8.
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10月—1996年10月,我们运用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68例病人中,男科例,女24例,年龄22-72岁,平均月.4岁;病程叨天一12年,平均3.5年。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闷隐痛,纳呆、暖气、恶心、面乏力等;(2)腹部柔软,上院、中院穴有轻微压痛;(3)胃镜的病理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法]68例皆以加味四逆散为主化裁治疗。药物组成:柴胡、枳实各9g,炙甘草5g,党参、红藤各15g。辨证加减:脾胃虚寒者,加良姜、香附;胃阴虚者,加沙参、百合、石取;肝…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3年12月~1994年12月,对36例反复上呼道感染的患儿(以下简称复感儿)采用转移因子辅佐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成都会议诊断标准,即0~2岁者上感次数7次/年;3~6岁者上感次数6次/年。1.2一般资料:将72例感染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年龄0~2岁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3~6岁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对照组36例,年龄0~2岁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3~6岁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且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流涕、咽痛、头痛等。并均于发病2日内就…  相似文献   

10.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笔者运用《伤寒论》方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10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全部是门诊病人。男 6 2例 ,女 4 6例 ;其中年龄 18~ 35岁者 4 0例 ,36~ 5 0岁者 4 3例 ,5 1岁以上 2 5例 ;病程1年以内者 5 0例 ,1~ 2年者 38例 ,2年以上者 2 0例。曾有慢性胆囊炎病史者 6 8例 ,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者 4 0例。所有病例均进行胃镜和 B超检查 ,除外胃胆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四逆散加味药物组成 :柴胡 10 g,白芍 15 g,枳实 10 g,鸡内金 10 g,高良姜 10 g,小茴香 10 g,山楂 2 0 g,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用枳术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7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70例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30岁以下者16例,30~50岁38例,50岁以上者16例;病程在两年以下者17例,2~5年者34例,6~10年者15例,10年以上者4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内窥镜检查或X线钡餐透视检查结果为依据,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而确诊。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8例,慢性肥厚性胃炎19例,胆汁返流性胃炎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以枳术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基本方:枳实、白术、白扁豆、云茯苓、白芍、生姜各10克,柴胡12克,甘草6克,大枣5枚。水煎服,日服一  相似文献   

12.
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4例,女6例。年龄25岁~35岁10例.36岁~55岁34例,56岁~65岁6例。50例患者治疗前均经B超或X线拍片确诊.其中肾盂结石4例.输尿管结石对例,腿肌结石15例。观察病例,最长15年,最短1年。2治疗方药50例患者眼药前,大部分经过消炎、止痛等西医治疗,有的经过体外振波碎石,结石仍未能排出者,均据证授予加味石韦汤。方用《证治汇补历苇散加味组成。药用石韦、冬葵子、车前子、但麦、金钱草、海金沙。主要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排石之功用。笔者根据前人经验及临床实践,于此方中加威灵仙、鸡内…  相似文献   

13.
中风病是发病率高,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我们在1994~1996年间以加味承气汤治疗脑中风患者70例(不含死亡病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些患者全部在不同程度上有便秘症。现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统计7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43岁,平均年龄57岁;经CT确诊为脑出血者26例,脑梗塞者44例;中经络者51例,中脏腑者19例;大便不通者31例,大便秘结者39例。2治疗方法加味承气汤组成:大黄9g(后下)、芒硝6g(冲)、枳实9g、川朴12g、生地1.2g、当归12g、桃仁12g、枸杞12g、鸡血…  相似文献   

14.
香苏理胃汤治疗慢性胃炎9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6年3月-2006年7月,用自拟香苏理胃汤治疗慢性胃炎9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94例均为门诊病人,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女36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18岁,30岁以下者7例,31~40岁25例,40~50岁29例,51~60岁22例,61岁以上11例;病程最长者14年,最短者14个月。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14例,其中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9例。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2004年1月~2007年1月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乳腺增生110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10例,均为门诊患者,未婚21例,已婚89例;年龄19~30岁37例,31~45岁65例,46~65岁8例;双侧91例,单侧19例;病程5天~13年,以6个月~2年为多,  相似文献   

16.
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附睾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笔者在男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 ,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附睾炎 3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中 ,年龄最大者 42岁 ,最小者 2 1岁 ,平均 2 8岁 ;病程 1~ 9年 ,平均 4年 ;伴慢性前列腺炎 2 3例 ,慢性尿道炎 3例 ,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2例 ,输尿管结石 2例 ;全部病例都曾用过西药治疗 ,其中 2 7例曾用过中药治疗。1.2 诊断标准  (1)阴囊坠痛并向腹股沟放射 ;(2 )附睾轻度肿大 ,质硬及轻压痛 ;(3)病程 1年以上 ,多伴有慢性前列腺炎。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四逆散加味治疗 :柴胡 10 g 白芍 15…  相似文献   

17.
1一般资料64例中,门诊病人50例,住院1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25-30岁者6例,31-40岁者34例,41-50岁14例,51岁以上10例;病程1~3年34例,4~5年者22例,5年以上8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呈弥漫性充血水肿,其中有8例伴有浅表性小溃疡。均以慢性顽固性腹泻,粪便中含脓血,伴腹痛,或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2治疗方法自拟结肠止泻煎:附子6g,党参、白术、台乌、小茴香、肉豆蔻、诃子、大腹皮各10g,公英15g,白芍、苡米仁各20g。如病程已久,气虚加黄芪、升麻、乌梅;脓血便加黄柏、白头翁;里急后重加木瓜、槟榔…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64例患儿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9岁,其中毛岁以下38例,4岁~8岁26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2年,症状除厌食生症外,伴有面色萎黄者30例,伴肌肉消瘦者12例,伴烦躁多汗者15例,伴少气乏力者6例,大便偶有不减化食物残渣或风沫者5例,舌边尖红老10例。2治疗方法四逆散加味:柴胡6g~15g,枳实6g~9g,白芍9g~15g,半夏5g~12g,炙甘草5g~12g,生牡蛎10g~18g,内金8g~12g,生姜5g~10g,大枣5枚为引。每日1剂,煎沸10Ynin,4岁以下,每隔Zh喂1次,每次20ml~10(ha;4岁以上每日服5次,每次50ml~300ml,1周…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拟尿淋清治疗尿路感染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100例,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女性44例,男性6例,男女比例约为1:7.3;年龄20~72岁;病程3天~5年。对照组50例,其中女性43例,男性7例,男女比例约为1:6.1;  相似文献   

20.
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胃脘痛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用自拟方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胃脘痛 3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5例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1 2例 ,女性 2 3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1 9岁 ;病程最长 1 2年 ,最短半年。患者以胃脘痛为主症 ,经纤维胃镜、X线钡餐透视、B超等检查 ,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者 1 2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者 3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 9例 ,胃神经官能症者 1 0例 ,胃癌者 1例。治疗方法加味百合乌药汤组成 :百合 30 g,乌药 1 2 g,砂仁 6g,白芍 1 5 g,陈皮 1 2 g,木香 9g,白术 1 2 g,茯苓9g,甘草 6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连服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