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口味异常,是口腔内出现一种异常的味觉,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反映。中医把味觉分为:酸、甜、苦、辣、咸等五种。此外还有淡味、臭味、腻味等。口中味觉正常,主要是依赖心、脾的正常功能来维持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开窍于口,口为脾之外候,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心气不和,脾气不足;运化失常,则口中味觉就出现异常。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不同的口味,通过辨证治疗,效果显著。现将几种口味异常的案例,分述辨治如  相似文献   

2.
口甜     
<正> 临床习惯是观舌不问口.夫口舌相依.脾气通于口.心气通于舌.观舌则问口.口者一身之都门.《难经》"口为司言食之窍."口为出入荣养之要道,节宣微爽,病则随之,又主脾脉之所通.《灵枢·脉度篇》"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凡味觉乃口之津液,通乎五脏,脏气偏胜,则味必偏应乎口,由是诸疾生.气丽乎味,有味则行气.《孟子·尽心下》"口之于味赖乎气,气者何,气质之性是  相似文献   

3.
口腔疾病,包括口、齿、舌、唇、咽喉、面颊、腮及软腭等部位的病变。口腔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都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一、口腔与脏腑经络关系口经云:“诸经皆循经于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及冲、任两脉等都交会于口,其中以脾经为主。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乃运化津液、而后润养喉咙、口腔及五脏,故口腔得此而华,脾胃得此而和,水谷得此而化。《灵枢·脉度篇》言:“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所以,心脾和则口舌俱和,而五谷、五味入口即辨矣。脾健运则水谷之精微得化。以营养各脏腑及其各开窍的器官。古人认为:肝热口酸而苦,  相似文献   

4.
“五脏开窍”理论说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开窍”理论说异瞿岳云(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长沙410007)关键词五脏开窍藏象学说中,“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耳”等五脏开窍理论,导源于《内经》。《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  相似文献   

5.
郁斌 《江苏中医药》2020,52(9):54-55
正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味觉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易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也屡见不鲜,肿瘤晚期尤易伴发。中医典籍中未见此病名,只是将"口不知味""食不知味""舌不知味"作为一个症状散见于各著述中。临床常遵"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之旨,从脾胃辨治获效,但有些患者疗效不显。笔者根据"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的理论,从心论  相似文献   

6.
口腔中味觉异常是一种主观感觉,如口淡、口甜、口酸、口苦、口辣、口咸、舌麻等。《素问玄机原病式》谓:“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或口淡者,胃热也。”《素问·奇病论》谓:“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瘅。…‘有病口苦……病名为可?何以得之?……病名为胆瘅。  相似文献   

7.
味觉缺失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正规的预后和控制措施,多以营养神经类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味觉缺失常见的原因有年老、口腔疾病、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锌元素缺乏等,但抗生素不良反应导致味觉缺失病例临床报道较为少见,中医学认为其属于"舌不知味"范畴。本验案基于舌为心之苗,心气和则能知五味,脾开窍于口,舌为脾之外候,脾和则口能知五谷,且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旁,从心脾论治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振金 《光明中医》2000,15(5):24-25
口周及口腔生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千金方·心脏脉论》曰 :“舌者 ,心之官 ,故心气通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 ,心的气血上通舌。《内经》也一再强调 ,脾与胃相表里 ,脾开窍于舌 ,其华在唇。“口为脾之官”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灵枢·脉度篇》说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经属脾络胃 ,分支上行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胃经属胃络脾 ,起于鼻旁 ,下行鼻孔 ,入口齿 ,环口绕唇。故而口周及口腔皮肤粘膜疾病在病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当脾胃有热或心火上炎时 ,口周及口腔皮肤粘…  相似文献   

9.
舌与内脏有着密切联系,如脾肾系于舌本,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舌面附着之苔为胃气所化生等。《灵枢·脉度》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舌象的变化反映了人整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观察舌象有助于临证及时准确地把握病机演变,在治疗上取得主动。本院柴松岩老师妇科临证近60年,一向重  相似文献   

10.
<正> 问诊在诊疗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患者味觉异常的变化往往为医者所忽视,笔者体会到辨口之味觉变化,对诊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故扼要归纳如下。 1 口淡乏味 《内经》云:“脾和则口能知五味。”脾与胃相表里、口淡不知五味,属脾胃气虚,因脾胃腐熟运化功能低下,病人食少,纳呆,故感口淡乏味。治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如口淡流清水,为胃中虚寒,治宜温中健脾加附子、干姜;口淡且腻甚则呕恶,属胃有湿浊加苍术、藿香、白蔻仁治之。 2 口甜粘腻 属脾胃湿热,因甘入脾,湿热蕴结脾胃,浊气上泛于口,故感口甜或粘腻治之芳香、清化,常用藿香、佩兰、茵陈、厚朴、通草之类治之。 3 口苦 苦为心火之味,但火常发于木,故口苦  相似文献   

11.
鼻炎属中医“鼻渊”范畴,鼻为肺之门户,《内经》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可见鼻病其本在肺,其标在鼻。笔者临床辨治鼻炎有所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浅谈口病     
<正>口病是临床常见病,口腔包括唇、齿、舌、咽、会厌,是人体每日进食、饮水,谈话、出声之门户,故《难经》称为"七冲门",如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舌乃心苗,又说"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齿乃骨之余,髓之所养,"肾气有余则齿硬"。三阴脉及阳明,手少阴、脉皆循行于口。手足阳明之脉,上夹于口,故《内经》又说[1],"中央色黄,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但脾与胃为表里,脾为阴土,胃为阳土,故把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即不感到身体有什么病。但总感到口腔有一种异味。如淡的、酸的、甜的、苦的、咸的、辣的等。其实这种味道就是某种疾病的先兆。根据中医理论。这种现象称之为“口腔异味”。舌主味觉、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相似文献   

14.
七损八益何以讳释孙启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何谓“七损”...  相似文献   

15.
1饮食五味之过用精气神乃男子之“三宝”,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饮食则是化生精气神之源泉。《灵抠·营卫生会》篇回:“人受气于谷”。《灵枢·五味》篇目:“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精生于谷”,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皆输水谷之充养生化。“人之所受气者,谷也”,“饮食入胃,阳气上行”。(《脾胃论》卷上),水谷化精生气益神,正如《素问·六节胜象论》曰:“五味人D,藏于肠胃,味有所流,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相生。”因而饮食有节,脾胃肠道消化吸收节奏规律,一张一弛,有劳有逸,利于人体…  相似文献   

16.
“心系”概念疏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系”概念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灵枢·口问》:“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心道约。”《灵枢·五癃津液别》:“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  相似文献   

17.
陈美华老师是我省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实践中有独到的造诣.陈老师从医数十年,潜心研究各种疑难杂症,除对心系病症有较深的研究外,她发现心病常易发生和伴随脑病,心脑经常同病.陈老师认为:心、脑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把人的精神活动都归于“心神”所主,《素问》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古人把“知五味”、“记忆”等神经功能及“喜笑不休”等精神症状,均归为“心”所主.而在现代医学看来,这些都是脑功能损害导致的症状.因此,陈老师在研究心系疾病的同时也关注到脑病,临床常心脑同治.中医四大难证之一的“中风病”就是脑病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刘新生 《国医论坛》1994,9(5):35-35
仲景《金匾要略很悸吐间下血肉满瘀血病脉还治》将中17条云:“心气不足,吐血、田血,泻心杨主之。”泻心沥方:大黄二两,黄连、黄羊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历代医家对其中“心气不足”理解各异,大概有如下几种观点:尤在经在《金匾要略心典》中云:“心气不足者,心中阴气不足也.阴不足则阳独盛,血为热迫,而妄行不止矣,大黄、黄连、黄等,泻其心之热,而血自宁.”若果加尤氏所言,心气不足为心中明气不足,则证清明虚阳亢为虚证,治当养阴港田以止血,岂可以苦寒之剂直折呢?难道不犯虚虚实实之戒吗?《医…  相似文献   

19.
脉诊刍议     
脉诊,亦称切脉或按脉,始见于《内经》,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寸口诊法站载于(索问·五睑别论》,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我于胃以养五脏气,气D亦大阴也,是五脏六腑之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气口,亦称寸口或脉口.春秋战国时期秦越人,在《内经)基础上加深研究,取其脉的精毕,对脉学大有发挥.西晋·王叔和更进一步选取(内经》、《难经》及张仲景、华访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临床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脉象、脉理加深研究,著有《脉经》,将五脏六用在两手寸关尺明…  相似文献   

20.
脾为后天之本 ,位于中焦 ,其性属土 ,主运化而升清气 ,开窍于口。《灵枢·脉度》曰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能知五谷矣。”《素问·金匮真言论》云 :“开窍于口 ,藏精于脾。”可见口与脾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关系。口腔诸疾也往往是脾的病理表现 ,据此笔者从脾着手对口腔诸疾进行辨证治疗 ,收效甚佳 ,兹举例如次。1 口角流涎张某 ,女 ,5岁。 1 9980 4 1 8初诊。近 1年来 ,患者时常口角流涎 ,且淋沥不断 ,伴有脘腹痞胀 ,大便溏软 ,纳差倦怠 ,曾多方求治 ,收效甚微。诊见 :口角流涎 ,质淡清稀 ,淋沥不断 ,浸湿衣襟 ,舌淡苔薄 ,脉象虚弱。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