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罗比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8例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n=34)和氯胺酮全麻组(Ⅱ组,n=34),Ⅰ组应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安静入睡后进行骶管神经阻滞,成功后注入0.2~0.25%罗比卡因0.5-1ml/kg;Ⅱ组应用氯胺酮全麻。均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30分钟时、术毕记录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手术满意率及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显著的差异。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Ⅰ组手术满意率100%,Ⅱ组手术医生满意率67.65%,苏醒时间Ⅱ组明显长于Ⅰ组(P〈0.05)。结论 罗比卡因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呼吸、循环稳定,肌松效果好,麻醉满意,术后苏醒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静脉全麻与基础--硬膜外阻滞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和隐睾于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0)入室前肌注阿托品0.01~0.02mg.kg^-1,氯胺酮4~8mg.kg^-1,入室后以1%氯胺酮+安定10mg静点,B组(=n=40)入室前肌注阿托品0.01~0.02mg.kg^-1,入室后给予硬膜外阻滞,静脉可用γ-羟丁酸钠80~100mg.kg^-1。两组也可用异丙酚咪唑安定维持镇静。结果 ①两种麻醉方案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但从统计学发现B组麻醉方案的检测指征较A组平稳(P〈0.05);②B组全麻用药量少,清醒快,且可用于术后镇痛,体现出其特异性。结论 基础-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和稳睾手术效果确切,具有临床可行性,但要严格把握硬膜外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预防和治疗硬膜外阻滞时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的宫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单胎、足月、无妊高症及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L1-2或L2-3穿刺,硬膜外连续推注2%利多卡因 1:2000000肾上腺素15-20ml,控制麻醉平面T8以下,Ⅰ组在切皮前静推氯胺酮0.2mg/kg,Ⅱ组静推0.2mg/kg生理盐水,术中记录BP、SpO2、新生儿Apgar评分,术中宫缩痛及牵拉反应。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中宫缩痛及牵拉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亚麻醉剂量氨胺酮可以预防和治疗硬膜外阻滞下剖宫产术过程中的牵拉反应及宫缩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4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 Ⅱ-Ⅲ级年龄65岁以上的直肠癌行根治术患者,根据麻醉和术后镇痛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为静脉复合全麻,术后经静脉给芬太尼(13 μg/kg)自控镇痛;Ⅱ组为静脉复合全麻联合腰部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吗啡5 mg+罗派卡因100 mg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24、48、120 h 5个时点从颈内静脉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同时测定各时点皮质醇水平,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Ⅰ组患者VAS评分于术后24 h、 48 h明显高于Ⅱ组(P<0.01),2组患者在术毕、术后24 h、 48 h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Ⅱ组在术毕、术后24 h升幅明显小于Ⅰ组(P<0.05),与麻醉前相比,术毕、术后24 h、48 h,2组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120 h Ⅱ组各指标恢复(P>0.05); Ⅱ组于术后48 h CD4+、术后120 h CD3+、CD4+、CD4/CD8明显高于Ⅰ组(P<0.05或P< 0.01)。结论: 全麻复合腰部硬膜外麻醉能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提示全麻复合腰部硬膜外阻滞可能是老年肿瘤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较为合适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上腹部手术应激对葡萄糖的代谢有严重的影响,本文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全麻两种麻醉方法下行胃癌根治术,测定术中血清皮质醇和生长素的浓度来反映术中的应激水平,并做静脉法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葡萄糖利用系数(KG),观察不同应激状态下的葡葡糖的利用情况。 材料和方法 22例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ASA Ⅰ~Ⅱ级,无肝、肾疾病和内分泌疾病,术前普食,半月内无急性感染史,空腹血糖3.9~65mmol/L,尿糖阴性。年龄33~61岁,随机分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下称复合组)和全麻组,每组11例。两组性别、年龄近似。 术前1小时肌注安定10mg、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复合组硬膜外阻滞选择T8-9椎间隙,首饮量给于0.25%布比卡因10~15ml.约15分钟出现节段性感觉阻滞后开始全麻诱导。用硫喷妥钠和潘库溴铵诱导,行气管插管,术中吸入50%氧化亚氮维持全麻,静注潘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每隔60分钟追加0.25%布比卡因8~12ml维持硬膜外镇痛。全麻组诱导用药同复合组,术中吸入50%氧化亚氮和间断吸入异氟醚(维持呼气末浓度0.5~1.0%)、静注潘库溴铵维持全麻。 分别在麻醉前和术中1.5小时行静脉法糖耐量试验,经上肢静脉注射50%葡萄糖0.5g/kg,2分钟注完,颈内静脉插管采血,抽取注糖前(0分)、注糖完毕后5分、10分、30分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产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组(A组,n=30例)与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组(B组,n=30例)。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关腹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25%左旋布比卡因(A组)或0.125%布比卡因(B组)5ml,再用2ml/h微量止痛泵持续硬膜外输入镇痛药。A组术后硬膜外维持用药为0.125%左旋布比卡因100ml配伍芬太尼0.5mg,B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0.125%布比卡因100ml配伍芬太尼0.5mg,两组术后镇痛时间均为48h。记录术后6h、12h、24h和36h的镇痛、镇静、运动阻滞、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程度(Ramesay评分)和运动阻滞情况(MB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镇痛期间两组病人均能安静合作。镇痛期间两组病人心率、血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125%的左旋布比卡因配伍0.0005%的芬太尼行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循环影响小,副作用少,适用于产科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插管全麻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Ⅰ组插管全麻组,Ⅱ组硬膜外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复苏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现呼吸抑制例数、术中出现阑尾牵拉反应例数,及术后恶心、呕吐及肩背部疼痛等情况.结果 Ⅰ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Ⅱ组,Ⅱ组复苏时间长于Ⅰ组.Ⅰ组术中没有出现呼吸抑制及阑尾牵拉反应,Ⅱ组术后出现肩背疼痛情况多于Ⅰ组,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例数相当.结论 插管全麻应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麻醉诱导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书迎 《医学信息》2010,23(14):2421-2422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60例。观察记录麻醉开始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气腹后、拔除气管导管时各时点MAP、HR变化;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后30min内伤口疼痛情况。结果拔管即刻Ⅱ组MAP、HR明显高于Ⅰ组(P〈0.05);两组患者均能迅速苏醒和拔管,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但Ⅱ组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例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镇痛作用强,长时间输注体内无蓄积,有利于术后清醒和拔管;复合硬膜外阻滞,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期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60例.观察记录麻醉开始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气腹后、拔除气管导管时各时点MAP、HR变化;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后30min内伤口疼痛情况.结果 拔管即刻Ⅱ组MAP、HR明显高于Ⅰ组(P<0.05);两组患者均能迅速苏醒和拔管,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但Ⅱ组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例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镇痛作用强,长时间输注体内无蓄积,有利于术后清醒和拔管;复合硬膜外阻滞,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期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孙德月  李海忠  吴应举 《医学信息》2006,19(11):2013-2014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联合于丙诺啡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观察组)药物配方为布比卡因75mg加丁丙诺啡0.15mg稀释至20ml,Ⅱ组(时照组)单纯布比卡凶75mg稀释至20ml。观察记录两组围术期HR、RR、BP、ECG、SPO2的变化,组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的麻醉维持时间,效果明显优于Ⅱ组。RR、BP、SPO2各时点,组问及组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比卡因联合丁丙诺啡用于臂从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背景:硬膜外持续镇痛曾被认为是下肢术后镇痛的金标准,其效果确切,全身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普遍采用。但此法有低血压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且患者在术后常规需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有增加硬膜外血肿的可能性,限制了硬膜外镇痛的临床使用。目前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技术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少。 目的:评价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阻滞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效果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2组: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和连续硬膜外镇痛组(n=30)。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均接受预注量,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经髂筋膜间隙注入0.25%罗哌卡因30 mL,连续硬膜外阻滞组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20%罗哌卡因10 mL,均留置导管。待镇痛效果明确后,全麻插管。术毕两组分别经髂筋膜间隙、硬膜外连接镇痛泵持续给药,未使用术后自控镇痛单次给药。若疼痛难以忍受时,视其疼痛程度,予补救镇痛(帕瑞昔布20-40 mg/次)。记录目测类比评分、帕瑞昔布补救剂量、麻醉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与结论:目测类比评分、额外追加的镇痛药量、Harris评分、住院日两组无明显差别。但是下床时间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早于连续硬膜外阻滞组,而且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并发症明显低于连续硬膜外阻滞组。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两种镇痛方式均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髋关节功能可得到良好的恢复;但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并发症少且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于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是更好的选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王海霞 《医学信息》2019,(20):100-102
目的 分析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临床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10例产妇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腰麻,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肌肉松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麻药用量、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肉松弛效果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3.31±0.89)min、术中出血量(130.51±24.70)ml、麻药用量(20.33±8.45)mg、疼痛评分(2.88±0.9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71±0.69)min、(158.88±22.81)ml、(43.27±1.13)mg、(5.02±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佳,肌肉松弛理想,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妇科腔镜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C组),每组25例.G组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C组选L2~3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前10 min、气腹后10 min、术后10 min的血压、心率、脉搏、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等.结果:C组患者气腹后血压、心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升高(P<0.05),且比G组同一时间点的相应数值高(P<0.05).结论:在妇科腔镜手术中,气管插管全麻较连续硬膜外麻醉更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预充剂量盐酸氢吗啡酮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不良反应情况,为 临床用药提供参考遥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H1 组尧 H2 组及H3),每组30 例遥手术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术毕行PCEA遥手术结束前15 min 硬膜外给予负荷剂量,分别为盐酸氢 吗啡酮H1 组0.1 mg尧H2 组0.2 mg尧H3 组0.3 mg,术毕连接镇痛泵,配方均为院氢吗啡酮1 mg+0.1%盐酸罗哌卡因+生理盐水 至100 ml,背景输注速度2 ml/h,自控1 ml/次,锁定时间15 min遥观察并记录术后个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尧心率尧氧饱和 度,镇痛尧镇静评分及PCEA 按压次数,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遥结果H2尧H3 组2 h尧4 h尧6 hVAS 评分明显低于H1 组,同 时H1 组观察到PCA 的按压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约0.05),H2 组与H3 组2 h尧4 h尧6 hVAS 评分无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遥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的例数H3 组高于H1尧H2 组遥结论硬膜外注入0.2 mg 氢吗啡酮提供 完善的镇痛的同时,恶心尧呕吐尧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镇痛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术结束前30 min应用地氟醚替换异氟醚对患者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D组(地氟醚)、I组(异氟醚)和I+D组(异氟醚+地氟醚)三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均为咪达唑仑0.03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异丙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维持:D组开启地氟醚挥发罐至6%;I组开启异氟醚挥发罐至1.6%;I+D组开启异氟醚挥发罐至1.6%,手术结束前30 min关闭异氟醚,同时开启地氟醚挥发罐至6%,三组均复合瑞芬太尼0.1~1 μg/(kg·min)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用所有麻醉药,观察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和术中知晓,计算三组用药量及花费。结果 D组和I+D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均比I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D组和I+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组麻醉药花费较D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应用地氟醚替换异氟醚可加快患者麻醉苏醒且花费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实施单纯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时间点应激水平变化、麻醉苏醒时间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DBP)、心率(heart rate,HR)明显下降,与T1(手术前)时段比较,对照组各指标在T2(插管时)、T3(手术中)、T4(拔管后)时段有明显的上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在T2、T3、T4时段略有上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內皮素在T2、T3、T4时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4.70±1.02、7.80±2.26、16.29±5.28) min均小于对照组(9.78±3.01、15.83±3.29、28.30±5.22) 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3/40)小于对照组42.50%(17/4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少高血压老年患者LC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水平的影响,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阻滞对丙泊酚麻醉大鼠脑皮质和海马组织内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丙泊酚组(对照组,P)、丙泊酚+硬膜外0.9%氯化钠溶液组(PS)和丙泊酚+硬膜外罗哌卡因组(PR)3组,每组8只。硬膜外置管后72 h进行实验。PR组硬膜外给予0.5%罗哌卡因70μL。所有大鼠经尾静脉输注1%丙泊酚,诱导剂量为12 mg/kg分次静脉注入,维持剂量为40 mg/(kg·h)。丙泊酚输注后1 h根据神经反射和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来评价麻醉深度。然后分离皮质和海马,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总蛋白(T-CaMKⅡ、T-ERK1/2)和磷酸化(p-CaMKⅡ、p-ERK1/2)水平。结果 P组有7只大鼠为浅麻醉,1只深麻醉;PS组有6只大鼠为浅麻醉,2只深麻醉;PR组有1只大鼠为浅麻醉,7只深麻醉,3组间麻醉深度不同(P0.05)。PR组海马组织中p-CaMKⅡ(Thr286)和p-ERK1/2水平分别为43.7%±8.8%和32.4%±7.9%,显著低于P组(100%)(P0.05)。结论硬膜外0.5%罗哌卡因可加强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深度,海马p-CaMKⅡ、p-ERK1/2水平下降可能参与硬膜外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MAsupreme ^TM喉罩和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两种方法用于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手术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变化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评估LMAsupreme^TM喉罩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2组,即LMAsupreme^TM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LMAsupreme^TM喉罩和气管插管,记录并比较两组在麻醉诱导前、喉罩和气管导管插入前即刻及插入后即刻、1min和5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前、后和体位改变后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观察手术过程中返流误吸、术后声嘶、咽痛、呛咳不良反应。结果:与T组比较,S组血流动力学平稳(P〈0.05),呼吸参数稳定变化小(P〈0.05),术中发生返流误吸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声嘶、咽痛、呛咳显著减少(P〈0.05)。结论:LMAsupremeTM喉罩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能达到与气管导管同样的通气效果,对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影响更小,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显著减少,且操作简单、易学,与气管插管方法相比在临床应用有更好的安全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is an incapacitating complication that can occur following spinal anesthesia and with inadvertent dural puncture during epidural anesthesia.We present a case of a 32-year-old G2 P1 female who was admitted for induction of labor and received epidural catheter placement for analgesia.After an inadvertent dural pun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a PDPH,the patient was offered conservative measures for the first 48 hours without improvement.An epidural blood patch(EBP)was placed achieving only moderate relief.Two days later,a second EBP was performed and the patient developed severe back pain which radiated bilaterally to her buttock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blood in the intrathecal space.This could be the cause of sacral radiculitis,an uncommon complication of an EBP.This suggests that EBPs could potentially cause neurologic symptoms which may be more common than people previously thought.As complicated outcomes have followed both conservative and aggressive management,MRI can be an early diagnostic tool in such cases and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should be taken.  相似文献   

20.
申英 《医学信息》2018,(7):118-119
目的 研究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方式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4月~12月在本院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等指标,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MAP、RR、HR、SpO2及CVP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3% vs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可以运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的形式,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小,术后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