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颈椎病手术治疗时,常用颈椎前外侧途径,主要显露颈椎椎体、椎间盘、钩椎关节等部位.近年来这方面的报道多为对其局部性的研究,特别是对颈椎与对应的血管神经距离数据的观测研究较少.目的观测颈部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及其与颈椎的距离,为颈椎病手术治疗中预防医源性血管和神经损伤提供帮助.设计以解剖学标本为实验对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对象2003-07/2004-05在长治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成人防腐标本20具40侧(由长治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男36侧,女4侧.方法观测了40侧成人标本颈部血管与神经的伴行关系,颈部血管的长度及起止点与相邻颈椎间的距离.主要观察指标①相关动脉与神经的伴行关系.②相关动脉的长度及其起止点与相邻颈椎的距离.结果20具标本40侧均进入结果分析.面动脉与舌神经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3为(18.5±7.2)mm.舌动脉与舌下神经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2~3为(19.7±8.4)mm.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3为(17.0±5.7)mm,止点距相邻椎体C5为(18.2±2.5)mm.喉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内支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3为(15.7±6.7)mm,止点距相邻椎体C3为(19.7±5.8)mm.甲状腺下动脉起点距相邻椎体C7为(17.3±5.5)mm,止点距相邻椎体C7为(11.3±3.4)mm.结论在颈椎病手术中,不同部位的手术途径,应该注意特定部位的解剖结构,以减少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
背景:颈椎病手术治疗时,常用颈椎前外侧途径,主要显露颈椎椎体、椎间盘、钩椎关节等部位.近年来这方面的报道多为对其局部性的研究,特别是对颈椎与对应的血管神经距离数据的观测研究较少.目的:观测颈部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及其与颈椎的距离,为颈椎病手术治疗中预防医源性血管和神经损伤提供帮助.设计:以解剖学标本为实验对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对象:2003-07/2004-05在长治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成人防腐标本20具40侧(由长治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男36侧,女4侧.方法:观测了40侧成人标本颈部血管与神经的伴行关系,颈部血管的长度及起止点与相邻颈椎间的距离.主要观察指标:①相关动脉与神经的伴行关系.②相关动脉的长度及其起止点与相邻颈椎的距离.结果:20具标本40侧均进入结果分析.面动脉与舌神经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3为(18.5&;#177;7.2)mm.舌动脉与舌下神经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2~3为(19.7&;#177;8.4)mm.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3为(17.0&;#177;5.7)mm,止点距相邻椎体C5为(18.2&;#177;2.5)mm.喉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内支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3为(15.7&;#177;6.7)mm,止点距相邻椎体C3为(19.7&;#177;5.8)mm.甲状腺下动脉起点距相邻椎体C7为(17.3&;#177;5.5)mm,止点距相邻椎体C7为(11.3&;#177;3.4)mm.结论:在颈椎病手术中,不同部位的手术途径,应该注意特定部位的解剖结构,以减少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来源于脊髓前方压迫重、压迫节段长的颈椎病,从前侧入路对脊髓直接减压,手术效果确切,但手术风险大、难度高临床往往采用颈后入路.目前文献检索,在国内外尚未发现关于颈椎管前路入路单开门式椎管扩大成形的相关文献报道.目的:设计椎管前方单开门扩大减压术并分析该方案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20具人颈椎C3~7干燥标本,共100个椎体,用卡尺测量每一椎体的钩突尖与横突孔内侧壁间距、双侧钩突尖间距及椎体矢状径.另选用3具经甲醛浸泡的成人尸体标本,模拟手术操作并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eneation10 CT进行螺旋扫描观察.椎体前侧开槽,保留椎体后壁,用自制起重式拉勾缓慢将三边开槽的椎体后壁边分离并吊起,切除椎体后壁和后纵韧带,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严重不能分离者,在椎体后壁术侧边缘打孔用丝线固定于非术侧椎体上.结果与结论:尸体标本模拟手术操作进行顺利,螺旋CT扫描示骨窗减压好.测量结果显示,钩突尖与椎动脉孔间距、钩突尖间距、椎体矢状径从C3~7逐渐增大,分别为(3.0±0.2)~(3.9±0.5)mm,(20.2±1.9)~(26.3±1.7)mm,(14.2±1.3)~(17.4±1.9)mm.提示颈椎管前方单开门扩大减压是治疗严重的来自颈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如后纵韧带骨化、骨质增生、骨化的椎间盘等颈椎病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跨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手术切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跨椎管内外的哑铃形肿瘤 ,占椎管肿瘤的 6 %,通常起源于椎管内 ,多为良性肿瘤 ,神经鞘瘤占 6 0 %~ 90 %[1 ] 。手术切除中 ,术野常需向侧方扩展 ,以便暴露哑铃形肿瘤的椎管外部分。本文就有关的手术入路及操作技术进行综述。1 经钩突椎间盘入路Hakuda等首先提出经钩突椎间盘入路 ,一期切除 C2 ~C7段哑铃形肿瘤、对于 C2 、C3 段者 ,取下颌下方横切口至乳突尖 ,再沿胸锁乳突肌前缘附加切口至中颈区 ,在乳突处切断该肌 ,将颈内、外动脉及颈内静脉牵向内侧 ,下颌上牵 ,显露椎体前间隙。对于下位颈段者 ,切口自中颈水平沿胸锁乳突肌后缘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40例成人尸体,应用解剖学方法 解剖分离暴露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气管前间隙、喉返神经等结构.观察和测量喉返神经的行程、分支特点以及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相互关系,并观察和测量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极、气管等解剖标志的相互位置关系.结果 勾绕动脉后上行的喉返神经多数(67.5%)位于气管外侧缘中下1/3的深方:左侧喉返神经与气管侧壁距离为(0.452±0.069)cm右侧喉返神经距离为(0.478±0.098)cm.走行于甲状腺背侧叶的喉返神经大部分(67.5%)位于左右侧叶中内2/5.喉返神经分叉大部分(67.5%)位于甲状腺下极的后外下方与甲状腺下极水平距为(0.624±0.090)cm.结论 了解不同角度喉返神经的解割,是保护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贾云凤  张远征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85-1788
目的积累椎动脉第三段的形态学资料,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5例(30侧)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察椎动脉第三段形态及枕下区结构,测量椎动脉和枕动脉长度、外径。结果椎动脉第三段有明显而连续的多个弯曲,椎动脉第三段全长(55.77±10.02)mm,枕动脉长(86.51±11.06)mm,与椎动脉距离(15.36±0.75)mm。结论椎动脉第三段的连续弯曲可适应头颈部复杂的运动,椎动脉第三段的显露常采用侧方入路,偶尔可采用颈前入路。显露椎动脉第三段可进行血管结扎、内膜切除和血管重建操作。枕下区有如下解剖标志:上枕下三角和颈1神经后支,下枕下三角和颈2神经前支,颈1横突,颈1后弓,椎静脉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经翼点入路1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方法在15例(30侧)经颈内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头颅上模拟翼点入路,测量第三间隙的数据,并探讨在不同角度下对基地动脉顶端分叉的暴露情况,进行显微解剖。结果经翼点入路第三间隙,可对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基底动脉顶端等重要结构进行良好的显露。结论经翼点入路第三间隙在一定的角度下,可以清晰暴露基底动脉顶端,但需要保护好穿动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颈侧切口入路手术方式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眉山市中医医院五官科收治的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其中行单纯颈侧入路27例,颈侧联合正中入路3例。结果单纯颈侧入路及颈侧联合正中入路患者术中均无大血管、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与传统正中入路相比,颈侧入路有手术野暴露充分、无需切断颈前肌、暴露及处理甲状腺上极容易、暴露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方便、损伤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结论甲状腺切除术经颈侧入路可以良好地暴露术野,更利于暴露喉神经、甲状腺血管及甲状旁腺,从而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胰头及胰十二指肠血管区的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资料,我们对25具成人尸体进行解剖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25具,男性16例,女性9例。标本来自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标本解剖前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显示全身动脉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喉返神经的解剖入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因甲状腺疾病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甲状腺良性疾病术后接受再次手术16例,甲状腺癌术后接受再次手术39例.其中接受第3次手术4例,均为甲状腺癌术后.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原手术切口适度延长、正中入路游离皮瓣,横断手术侧舌骨下肌群,充分显露手术视野,再以气管、残余甲状腺组织、甲状软骨下角及颈总动脉作为解剖喉返神经入路标志进行解剖喉返神经,5例术中辅助应用喉返神经探测仪.其中,以气管、残余甲状腺为标志,由内向外解剖出喉返神经32例;以甲状软骨下角为标志,由上向下解剖出喉返神经9例;以颈总动脉为标志,由外向内解剖出喉返神经14例.术后患者恢复基本良好,发生说话声音改变8例,包括声音嘶哑3例,均于术后2个月内恢复.结论 甲状腺疾病再次手术,解剖喉返神经十分必要,气管、残余甲状腺、甲状软骨下角及颈总动脉可作为解剖喉返神经入路的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