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君汉 《中国药业》2006,15(15):20-21
介绍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及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措施.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农君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94-195
目的分析降血压相关药物与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探究其对于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4例高血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相关药物治疗,询问记录其治疗前后性功能情况。结果四种药物普遍降低了男性高血压患者的性功能,严重者甚至导致性功能障碍。结论目前降血压的药物均会不同程度上减少男性性功能,四种治疗药物中,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相似文献   

3.
李玲  王娟 《医药导报》2000,19(3):226-226
1 心脑损害1.1 脑缺血 胡玉生[1]报道2例患者,均为女性,1例55岁,BP2414kPa;另1例65岁,BP2414kPa,均口服硝苯地平10mg,tid,6~10d后出现全身无力,眩晕,昏厥,未经任何药物治疗,0.5h恢复正常。机制:硝苯地平因对周围阻力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而致一过性低血压,引起脑缺血症状。1.2 心绞痛 杨 净[2]报道1例患者,男,77岁,BP2214kPa,静脉滴注尼莫地平10mg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第3天,患者自行调快滴注速度,2h后出现胸骨压榨性疼痛,BP1410kPa,心电图显示窦性心率40~80次min,频发房性早搏,T波倒置,…  相似文献   

4.
5.
随着人们生存质量和用药水平的提高,由此对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日趋关注,各种媒体官方机构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已达相当严重的数字,那么如何减少和避免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成为当前医疗工作者、患者共同关切的内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作为一种对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及影响的疾病形式,采用有效、安全的抗血压药物,对于血压水平的降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还可达到靶器官的损害减少的目的[1-2]。当前较为常用的抗血压药物主要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虽然对患者血压得以控制,但对其血脂、血糖及电解质等的代谢造成一定影响,更为严重者,则对患者肾、脑等造成直接损伤的状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12例,均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抗高血压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抗高血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年间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共有480例,发生一般不良反应26例,占总数的5.4%,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全部治愈,无一例留下后遗症。结论抗高血压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比较常见,但不良反应轻微,抗高血压药品不良反应症状隐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原发病和其他疾病混淆,诊断关键在于临床医生重视,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8.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玉峰  周文丽 《医药导报》2004,23(8):610-610
药物不良反应(ADRs)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Es)是ADRs监测和临床医疗实践涉及的两个重要基本概念,正确区分和识别意义重大。该文对ADRs和ADEs概念、特征界定、药品-ADRs因果关系判定及相关重大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血压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165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使用降压药的不同分为钙通道阻滞剂(CCB)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组,各55例。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转归情况。结果 CCB组患者中,咳嗽咽痛的发生率最高,为41.82%;ARB组患者中,腹痛呕吐及头晕头痛的发生率最高,均为32.73%;ACEI组患者中,腹痛呕吐的发生率最高,为45.45%。CCB组患者的转归率最高,为96.36%;ACEI组患者的转归率第二,为94.55%;ARB组患者的转归率最低,为87.27%。结论高血压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症状有皮疹、咳嗽、头晕头痛、咽痛、腹痛等,多数患者在经过对症处理后都能够转归且转归率非常高。因此,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并应用高血压治疗药物,给予患者科学的指导,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有效性的同时,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吴斌  秦舟  徐珽 《医药导报》2020,(2):156-160
目的分析2017年全国8个城市老年高血压患者5类一线降血压药物的使用特征,为老年患者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基于2017年《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随机抽取的处方数据,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方法,对各类降血压药物处方量前5位的药品进行处方数、药品金额和处方日剂量分析。结果共抽取8个城市101家医院处方904 296张。男女比例为1.01,中位年龄76岁。钙通道阻滞药(CCB)、β受体阻断药(β-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是处方量前3位的降血压药。各类处方量最大的品种(构成比)依次为:氨氯地平(15.85%)、美托洛尔(14.60%)、缬沙坦(6.97%)、螺内酯(3.69%)和培哚普利(2.06%)。中位药品金额最高的品种依次为:氯沙坦(139.16元)、硝苯地平(107.80元)、阿罗洛尔(104.40元)、培哚普利(97.80元)和托拉塞米(36.40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ARB和CCB类药物处方日剂量/限定日剂量(PDD/DDD)均值大于1,分别为:1.52,1.42和1.29。合并肾病的患者的5类降血压药PDD/DDD均值高于未合并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情况及其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在我院门诊就诊的955例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使用较多的降压药物是硝苯地平控释片(伲福达)、硝苯地平片剂(心痛定)和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分别占所有被调查患者的69.8%、30.8%和27.5%。其次是吲达帕胺(寿比山)、依那普利(怡那林)、特拉唑嗪(高特灵)、贝那普利(洛汀新)和卡托普利。日常血压收缩压控制理想者(<140mmHg)约占患者的50%,舒张压控制理想者多于收缩压控制理想者。服药后不良反应中,钙离子拮抗剂以踝部水肿、利尿剂以低血钾多见,ACEI类药物主要表现为干咳,β受体阻滞剂以心动过缓为主要不良反应,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直立性低血压。治疗依从性的调查还表明约半数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存在不正确现象。结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多,且总体血压控制良好率不高。  相似文献   

12.
国内40年文献源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我国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尤其是一些特殊ADR情况。方法:我们收集了国内40a文献源抗高血压药物的ADR资源,并加以分析研究。对于个人呈报的ADR报告,参照国家卫生部ADR监测中心指定的原则ADR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的药物ADR分类方法分类。结果与结论:抗高血压药物ADR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从年龄结构来看,ADR发生集中于45-75a年龄段,且男性多于女性;而45a以下,女性多于男性。抗高血压药物的ADR是以心血管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精神紊乱,呼吸系统损害为主。抗高血压药物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损害的ADR中,钙拮抗剂占绝大多数,呼吸系统损害主要由卡托普利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风险信号的角度评价常见的5类降压药对驾驶能力的影响,为驾驶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美国不良反应数据库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的数据,分析常见降压药引起眩晕或晕厥、头疼、幻觉、疲乏、视力受损5种ADR的报告,利用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和贝叶斯可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CPNN),对降压药可能影响驾驶能力的ADR数据进行挖掘。结果: 在纳入的药物中,吲达帕胺、非洛地平、咪达普利、培哚普利、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奈必洛尔影响驾驶能力风险较小,氢氯噻嗪、硝苯地平、乐卡地平、福辛普利、赖诺普利、氯沙坦、缬沙坦、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风险则较高。结论: 相同作用机制的各降压药干扰驾驶能力的风险存在一定差异,驾驶者的临床用药应考虑该因素。  相似文献   

14.
心肌肥厚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减轻或逆转心肌肥厚,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目标,也是减少心血管病发生与死亡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近几年降压药物治疗心肌肥厚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单次及多次给药的协同降压作用,探索复方药物组成及用药剂量。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SHR)作为研究对象,给药后观测血压、心率、尿量和肾功能等水平,检测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受试物对SHR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且合用均较单用的降压作用明显。结论沙坦类降压药与美托法宗合用有一定的协同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与复代文相当,但利尿作用则较复代文弱,提示对电解质紊乱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合并存在,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性较大,易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基于靶器官损害的程度选择降压药物。本文介绍常用的降压药物及其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血压调控机制与抗高血压药物靶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 ,其病因复杂 ,并发症多。抗高血压药物通过影响血压调节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环节而发挥降低血压、减轻或逆转心血管重构的作用。该文从血压的调节机制出发 ,综述了以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缓激肽 -前列腺素系统、血管内皮松弛因子收缩因子系统、离子通道为作用位点的抗高血压药物靶标以及抗高血压基因治疗靶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19.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医院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查阅该院2 0 0 3年6月~2 0 0 4年6月间高血压病患者住院病历30 1份(入选2 86份) ,对药物利用、联合用药情况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用药品种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钙拮抗药(CCB)出现频率最大;用药频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依那普利、美托洛尔、非洛地平、贝那普利、氯沙坦。基本上采用了联合用药。结论: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基本合理,与国际用药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0.
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进行实验,将动物分为三组,分别以氨酰心安,疏甲丙脯氨酸及吲达帕胺治疗。另取一组未经治疗的SHR和一组正常血压的WKY大鼠作对照。实验12周后检查,所有降压药治疗的三组SHR,血压均降到正常范围;但是睾2肌微循环却显示不高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