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检验仪器自动化,仪器内置打印机自动打印检验结果越来越普遍.若为色带打印,则包带消耗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降低成本,延长色带的使用时间,我们仔细分析了贝克曼EL—isE内置打印机所用打印色带的内部结构,对废弃色带略加改进,经—年多的使用效果十分满意.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将已打印不清的完整色带金用刀片轻轻妇开取出带有齿状轮的油合轴,在靠近齿状轮上下左右用刀片轻轻钻1.5mm大小的小孔(将塑料薄片钻穿),再在带盒盖轴孔左右两边用刀片各切宽0.5mm,深0.5——的“V”型切口.然后将经上述处理的带金按原样复…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腰椎间盘的MK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展腰椎间盘人工髓核假体(prosthetic disc nuclcus,PDN)置换术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对56例正常人腰椎间盘(男44例,女12例)MRIT2加权像中髓核矢状径、横径,椎间隙前、中、后高度进行测量。结果:髓核矢状径、横径及椎间隙高度均数之间差异显著性意义(t=0.84,P&;gt;0.05)。PDN假体前后径为12mm,本组髓核矢状径均&;gt;12mm,但&;gt;24mm者L2-3 23.2%,L3-4 21.4%,L4-5 21.4%,L0~S1 16.1%。PDN假体高度分别为5,7和9mm。椎间隙后高&;gt;5mm并且&;lt;9mm看L2~3 85.7%,L3~4 82.1%,L4~5 82.1%.L0~S1 58.9%.&;gt;9mm者L2~3 0%,L3~4 1.8%,L4~5 1.8%,L0~S1 3.6%,可选择相应的PDN高度型号。结论:大多数人腰椎间盘内仅可容纳单枚PDN假体,且适合高度为5mm或7mmPDN假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检查(EUS)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IPMN)及其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黏液性肿瘤患者的EUS影像资料,其中IPMN11例,MCN10例。比较IPMN与MCN的内镜及EUS声像图特征,探讨鉴别MCN、IPMN及其良、恶性的EUS声像图指标。结果:IPMN与MCN患者间肿瘤部位、大小、主胰管直径、十二指肠主乳头开口扩张和黏液流出、肿瘤与主胰管交通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性生长是判断恶性IPMN与MCN的可靠指标。恶性IPMN主胰管直径大于良性/交界性IPMN[(12.2±3.5)mm比(6.8±2.2)mm,P=-0.011];恶性IPMN壁结节高度大于良性,交界性IPMN(6.8±1.8)mm比(2.8±1.1)mm,P=0.001]。以主胰管直径≥11.0mm为标准,诊断恶性IPMN,其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100%;以壁结节高度/〉4.3mm为标准,则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恶性MCN囊壁厚度大于良性,交界性MCN[(3.4±0.8)mm比(1.6±1.0)mm,P=-0.0281,恶性MCN壁结节高度大于良性/交界性MCN[(15.9±5.2)mm比(5.0±3.7)mm,P=-0.025]。以囊壁厚度≥2.4mm为标准诊断恶性MCN,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以壁结节高度≥8.9mm为标准,则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100%。结论:EUS可用于鉴别IPMN与MCN,并评估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腰椎棘突间区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GE light speed 16 pro螺旋CT扫描患者46人,扫描条件为层厚0.625mm,层距0.3mm,在图像工作站中ADW4.2软件采用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T12至S1段脊柱三维图像,对图像进行整倍数放大,并使用图像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软件中的测量工具,对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可以对腰椎三维图像任意角度旋转,选择最佳测量图像,对测量的图像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t检验。结果:腰椎棘突间距从上到下(L1~5)逐渐减小,L1~2为8.26mm,L4~5,为5.66mm。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中段大于上段和下段,T12~L1的棘突顶距为54.91mm,至L2~3,增大为59.35mm,L4~5减小为47.13mm。L3的棘突高度最大,为21.56mm,上一棘突下缘大于相邻下一棘突上缘厚度。女性棘突较男性棘突短薄矮(P〈0.05~P〈0.01)。结论:本研究可模拟生理状态下腰椎棘突间区解剖,所测指标呈正态分布,能够反映国人腰椎棘突间区解剖,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的设计和临床的应用及计算机导航手术系统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左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是左冠状动脉系统的起始部分,解剖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左主干开口部、中间部和远端。一般为1~25mm,最长可达4~6cm;直径2.0~5.5mm(平均4mm),女性略小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笔者1998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角膜缘于细胞移植法治疗翼状胬肉36例38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38眼,男14眼,女24眼,年龄35~70岁,平均42岁,胬肉均位于鼻测睑裂部,其中8眼为复发性胬肉。按常规局麻和开睑,用刀片沿胬肉头部前0.5mm角膜上作一浅层的划切口,由此切口开始创切,剥离带有极薄的角膜板层的奋肉组织至角膜线。从胬肉颈部分离出结膜下变性、增生的疤痕组织,予以剪除。用斜视钩头部,在角膜缘外2mm处的巩膜创面作1排5~7个点灼烙。在病变部位上方健康的角膜缘处,切取带有角膜缘部上皮约lmm的结…  相似文献   

7.
余彬  陈勤  邓宁 《华西医学》2009,(7):1673-1675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侧穿刺进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4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穿刺进针,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治疗,使用VAS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变化,测定手术前后椎体前、中柱高度与Cobb角。结果:单侧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穿刺的手术均安全完成。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5±0.3)分改善到术后(2.2±0.2)分,随访三月为(2.1±0.4)分(与术前比较,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3.6±2.3)mm到术后(24.5±2.2)mm,随访三月为(24.3±2.0)mm(与术前比较,P〈0.05);锥体中部高度由术前(14.2±2.1)mm到术后(25.6±2.4)mm,随访三月为(25.4±2.2)mm(与术前比较,P〈0.05);Cobb角由术前的(22.5±3.6)。到术后(10.5±3.0)。随访三月为(10.3±2.8)。(与术前比较,P〈0.05)。结论: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的单侧穿刺锥体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缓解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测量从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接受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治疗34例(40个椎体)患者术前术后X线侧位片的椎体高度、Cobb’s角度的改变情况和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随访患者胸腰背部疼痛恢复情况,分析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为(7.5±1.3)分,术后第1天为(1.7±1.1)分。椎体高度得到有效恢复:术前椎体前缘高度(14.6±2.5)mm,中线高度(13.5±2.4)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18.8±1.8)mm,中线高度(18.2±2.5)mm。Cobb’s角度得到有效改善:手术前后单椎体后凸Cobb’s角分别为23.6°±4.4°、14.10±4.1°。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重建脊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其长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指标。方法:对89具成人离体下颌骨后牙区不同部位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高度,有牙侧(13.95&;#177;2.45)mm,无牙侧(8.77&;#177;275)mm,平均值相差5.18mm;颏孔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31.65&;#177;3.09)mm,无牙侧(24.67&;#177;3.88)mm,平均值相差6.98mm;下颌后牙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29.15&;#177;2.91)mm.无牙侧(23.03&;#177;4.11)mm,平均值相差6.12mm。结论:选择颏孔和额孔后1.0cm分别作为双尖牙区、磨牙区下颌骨高度测量的标志点,方法简单,位置较恒定。下颌后牙区颌骨垂直吸收5~7mm,可供该区牙槽嵴增高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是来自鼻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广泛见于世界各地,在我国以南方省份发病率为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较常见肿瘤。现将我们工作中遇到的267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67例中男性162例,女性105例,男女之比为1.6:1,年龄19~71岁,平均43.6岁,40岁以上216例,占81%。临床表现:主要为异塞、鼻蛆、耳鸣、偏头痛与预部包块;病史在1~6个月。CT检杏采用SomatmDRH机型,扫描层厚5mm。层距5mm。对鼻咽部行横断扫描加冠状扫描。2CT表现:早期显示鼻咽部粘膜软组织增厚,咽隐高变浅,左右不对称,部分消失;咽旁躇帆…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损伤程度适中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技术及方法学特征。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承德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室完成。选取30只Wistar大鼠,体质量230~260g,纵行切开大鼠背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剥离棘突旁肌肉,切除T7棘突及椎板,暴露脊髓硬膜。根据打击物(重10g)调节高度的不同将30只大鼠分为3mm高度组、5mm高度组、8mm高度组,每组10只。高度使重物自然下落,打击T7段脊髓,迅速移开打击重物及打击头,逐层缝合伤口,喂养8周后行病理学检查。选取通过脊髓最大径的切片在低倍镜下进行显微摄影,照片上侧量并计算空洞或瘢痕的最大直径与同水平脊髓直径的比例。结果:纳入大鼠30只,死亡5只,存活率83.3%;其中3mm高度组死亡1只,5mm高度组死亡1只,8mm高度组死亡3只。3mm高度组3例标本镜下可见损伤段脊髓中有不规则的空腔,6例标本于脊髓内形成不规则瘢痕,损伤部位瘢痕最大直径与同水平脊髓直径比例为(10.0±5.2)%;5mm高度组9例镜下均可见损伤段脊髓中有一个长圆形或不规则的空腔,损伤部位瘢痕最大直径与同水平脊髓直径比例为(46.0±3.8)%;8mm高度组存活的7例镜下均可见损伤段脊髓全部中断,形成瘢痕与硬膜外组织分界不清。结论:5mm高度组存活的大鼠的脊髓均产生位于脊髓中央部或近中央部的空洞,损伤的位置和程度较恒定,是较为理想的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2.
枢椎下关节突作为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标志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应用以枢椎下关节突为解剖标志的螺钉入点定位技术,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利用40套干燥配套寰枢椎标本测量进钉技术的相关参数,包括寰椎椎弓根宽度、高度,寰椎侧块中部宽度、高度,进钉处寰椎后弓高度以及进钉点与寰椎椎弓根中线的距离。结果:寰椎椎弓根平均宽度和平均高度分别为7.8和5.8mm;进钉处寰椎中部侧块平均宽度和平均高度为12.8和12.9mm;进钉处寰椎后弓平均高度为4.6mm,进钉点在寰椎椎弓根中线外侧2.2mm处。结论:用枢椎下关节突中点作为术中判定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螺旋CT分析颈椎的横断面、正中矢状面图像重建各椎体间隙高度,各椎体间宽度以及颈长肌间宽度,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移植物的选择、钢板和螺丝长度的选择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 方法:选择2004-12/2005-0l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怀疑颈椎损伤患者60例,男30例,平均年龄(41.5&;#177;15.1)岁,女30例,平均年龄(36.5&;#177;12.1)岁。排除颈椎病理改变。60例患者行颈椎CT扫描,扫描范围C2~T1,扫描电压140kV,200~250mA。横断面扫描层厚3mm。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在横断面图像中测量:①C3-7各椎体正中平面的颈长肌内侧缘距离,精确到0.1mm。②测量各椎体正中平面的椎体横径。在正中矢状面重建图像中测量:①C3-7各椎体的上终板、椎体正中、下终板的最大前后径。②C3,C4,C5,C6下终板正中分别至C4-7,C5-7,C6-7,C7各椎体上终板正中距离。③C3,C4,C5,C6下终板前缘分别至C4-7,C5-7,C6-7,C7各椎体下终板前缘距离。 结果:纳入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男女性患者C3-4,C4-5,C5-6,C6-7。平均椎间隙高度分别为(5.6&;#177;1.0),(5.1&;#177;0.8)mm,女性低于男性(P〈0.05)。②男女性患者平均椎体间宽度分别为(26.6&;#177;4.1),(24.1&;#177;3.1)mm。男性最窄的椎体是20.3mm,位于C3,最宽的椎体是36.0mm,位于C7。女性最窄的椎体为19.2mm,位于C3,C4,最宽的椎体是32mm,位于C7。在每一椎体水平,女性比男性的更窄(P〈0.05)。③男女性患者椎体正中颈长肌内侧缘宽度平均为(14.3&;#177;2.7),(13.0&;#177;2.3)mm,女性低于男性(P〈0.05)。④男性在正中矢状面中椎体上终板,正中、下终板前后径平均为(17.4&;#177;1.5),(17.0&;#177;1.3),(18.1&;#177;1.5)mm。除C3椎体外,所有椎体平均正中前后径比上下终板前后径略小。C3椎体正中前后径比上终板前后径稍大,但比下终板前后径小。椎体前后矢状径最小13.9mm,位于C6中矢状径,最大21.5mm,位于C5下终板矢状径。女性在正中矢状面中椎体上终板、正中、下终板前后径平均为(14.9&;#177;1.3),(14.7&;#177;1.2),(15.8&;#177;1.3)mm。椎体前后矢状径最小12.5mm,位于C3上终板,最大19.4mm,位于C4下终板。 结论:颈前路手术,术前需行CT测量以上数据,有利于术中减少脊髓、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有利于术中选择长度合适的移植物、钢板、螺丝。  相似文献   

14.
人工耳蜗植入中的相关解剖与面神经功能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的部分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找出与手术相关的因素,为临床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取成人颞骨40侧(左:23,右:17),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了锥隆起及面神经管的高度、面隐窝和鼓室窦的深度。结果:锥隆起的高度为(2.2&;#177;0.07)mm,面神经骨管的高度为(3.8&;#177;0.1)mm,面隐窝的深度为(1.8&;#177;0.09)mm,鼓室窦的深度为(2.9&;#177;0.11)mm,统计学表明锥隆起与面隐窝有相关性(R=0.55,t=3.82),因此两者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锥隆起不仅为后鼓室的重要解剖标志,也为面神经第2膝、茎突复合体、4个隐窝和5个骨嵴的解剖标志,并且锥隆起越高面隐窝相应的越深。文中数据为中耳手术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数据。对手术中避免面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26个(胎儿8.成人5,狗5,兔8)心脏标本上用连续切片光镜观察和测量了房室结和房室束的形态和位置成人房室结中份额状面上呈半椭圆形、扁平形或梭形,胎儿呈肾形。成人房室结大小为3.7mm×3.5mm×1.0mm。胎儿31.1mm×1.8mm×0.6mm,狗2.1mm×2.4mm×0.6mm,兔2.1mm×1.2mm×0.4mm。成人房室束大小为7.4mm×2.2mm×1.2mm。成人房室结向后距冠状窦口前缘3.0~4.0mm,离右心房内侧面0.2~0.6mm,位于三尖瓣隔侧瓣上缘1.7~5.5mm。本文讨论了这些结构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与垂体病变的相互关系。材料与方法:对15例肥胖儿童作了垂体区的MR检查,包括冠状面的TI加权像和飞加权像及矢状面的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并对其垂体大小在各个径线上作了测量。结果:历例肥胖儿童在冠状面和矢状面测得的垂体平均高度为7.05mm。在矢状面上测得之平均前后径为10.14mm。在冠状面上测得之平均宽经为13.5mm。其中6例垂体高度等于或超过8mm。9例垂体高度在7mm或以下。6例垂体增大的病例中有3例可见明显之垂体微腺瘤表现。结论:肥胖儿童之平均垂体高度要略高于正常人的平均高度。其垂体增生和垂体微腺癌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4岁,体重18kg。健康普查时超声检查发现“动脉导管未闭(PDA)”半月入院。入院查体:一般状况良好,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Ⅰ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超声检查发现直径1.2mm的细小PDA。心电图及X线胸片未见异常。入院第5天于全身麻醉下预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成功穿刺右股静、动脉,分别置入6F、5F动脉鞘管,送入5F猪尾导管于左侧位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造影显示主动脉弓降部与肺动脉间有一长约10mm、直径0.6mm的细小管型PDA,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 男.50岁阴茎疼痛2个月.发现肿块1个月,体检见包皮过长,可触及肿块.局部有压痛。超声表现为龟头包皮下方的一低回声包块(图1),大小为11mm×5mm,边界欠清.阴茎背动脉内径1.3mm,流速为17.3cm/s,舒张期血流为3.5cm/s.超声提示:①龟头下方实质性低回声肿块:②阴茎背动脉流速偏低,阻力指数小于1。术中见阴茎长70mm,  相似文献   

19.
两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的物理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3枚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已经成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标准操作技术,但其并发症较多,改进内置物的设计是减少并发症的途径之一。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内固定物,即自锁空心加压防旋转刀片,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自锁空心加压防旋转刀片与AO7.3mm空心钉的物理参数。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8-04/07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8对尸体骨来源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自锁空心加压防旋转刀片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加工车间制作。 方法:将8对尸体骨标本随机分为自锁空心加压防旋转刀片固定组和7.3mm空心钉固定组,于股骨颈最窄处截骨,制作经颈型股骨颈骨折模型,测定每个标本的骨折断面面积以及股骨头的体积。然后直视下复位骨折,按照预先设计的操作步骤分别应用自锁空心加压防旋刀片和AO7.3mm空心钉进行固定;在固定完毕后的X射线片上测定内固定物在股骨头内的深度,计算体积。 主要观察指标:内置物截面积/骨折断面面积以及内置物体积/股骨头体积。 结果:两组骨折断面面积、内置物截面积,骨折断面面积、股骨头体积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空心钉组内置物体积、内置物体积与股骨头体积的比值大于自锁空心加压防旋刀片组(P〈0.05)。 结论:与AO7.3mm空心钉相比,自锁空心加压防旋刀片固定股骨颈骨折,减小了内置物所占股骨头空间,减少了内置物的数量,明显简化了操作难度,创伤小,有可能替代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20.
对连续静脉滴注头孢匹胺钠与西眯替丁致输液反应2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男,78岁。因头部外伤致右侧颞部硬膜下血肿入院。入院检查:嗜睡,瞳孔直径左2mm,对光反射减弱,右2.5mm,对光反射灵敏。恶心、呕吐,为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入院后给予脱水、止血、抗感染治疗。为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