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湖北黄石阳新农村常见肠道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解当前农村居民线虫感染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定性检查蛔虫、钩虫和鞭虫虫卵;采用透明胶纸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本次检查居民1244人,居民蛔虫、钩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4.31%、24.28%和2.97%;其中蛔虫和鞭虫感染率以〈7岁年龄组最高(26.32%和7.37%),钩虫感染率以41~50年龄组最高(36.22%)。检查小学生1032人,蛲虫感染率为18.51%。结论 黄石阳新农村线虫(特别是钩虫)流行仍十分严重,今后的防治工作应以降低钩虫感染为重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杭州市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卫生宣教在预防蛲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1996年7~10月对杭州市区29所幼儿园2263名儿童.用透明胶纸法进行蛲虫卵检查。结果:蛲虫卵阳性197名,感染率为8.7%.其中男性感染率为9.8%、女性为7.4%.并将蛲虫卵阳性者分成两组:甲组50名.每人1次口服阿苯哒唑200mg,乙组76名.除服药外加卫生宣教.2个月后复查,阴转率甲组为80.0%,乙组为92.1%.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卫生宣教在预防蛲虫感染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蒙建作 《右江医学》1999,27(6):360-361
蛲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一般具有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在集体机构(如幼儿园等)生活的儿童感染率更高的特点(1),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解我县儿童感染蛲虫的情况,我们选取了县城5所幼儿园、2所小学和乡下5所幼儿园、8所小学的幼儿和二年级以下小学生进行蛲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检查对象县城5所幼儿园幼儿,实验、云山2所小学二年级以下小学生;乡下有足荣、那甲、都安、兴旺、燕闻5所幼儿园幼儿和足荣、那甲、都安、东关、燕峒等8所小学二年级以下小学生。2.检查方法受检儿…  相似文献   

4.
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对广西三县部分农村人群进行蛲虫感染调查,共检查988人,阳性329人,总感染率为33.3%,其中田东仓圩乡的感染率最高(47.6%),与宾阳芦圩乡(26.2%)、融水大年乡(18.9%)间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P<0.05或P<0.01)。通过检查988人中,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检查结果还表明:14岁以下年龄组感染率明显高于15岁以上年龄组(p<0.01)。本次检查经二项分布处理,配合适度的X2检验,蛲虫感染有家庭聚集性(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宁夏2002和2011年农村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变化。方法按照全国寄生虫调查方案,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对比分析2002和2011年2次对宁夏永宁县等7个县区的儿童蛲虫感染调查。结果2011年儿童蛲虫感染率2.89%,与2002年儿童蛲虫感染率6.65%相比下降较明显(x2=64.16,P〈0.05);2002年感染率最高的3个县分别为彭阳县(9.23%)、海原县(9.18%)和盐池县(7.76%)。2011年,感染率最高的3个县分别为海原县(5.52%)、彭阳县(4.07%)和盐池县(2.99%);2次调查结果显示,4—8岁儿童蛲虫感染率最高,性别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蛲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透明胶纸擦拭法调查207例苏州市前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蛲虫感染率为11.6%,蛲虫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卫生习惯及既往蛲虫感染史。  相似文献   

7.
采用透明胶纸擦拭法调查207名苏州市学前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蛲虫感染率为11.6%,蛲虫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卫生习惯及既往蛲虫感染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伊维菌素驱治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用伊维菌素0.1、0.2、0.2和0.2mg/kg顿服分别治疗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者,并与阳性对照药阿苯达唑400mg顿服进行比较。结果随机双盲治疗,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对蛔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均为100%(34/34),对钩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17.6%(6/34)和76.5%(26/34),对鞭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67.6%(23/34)和47.1(16/34),对蛲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58.8%(20/34)和100%(34/34)。服药后1~2d排虫达高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液学、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影响。结论伊维菌素治疗鞭虫感疗效优于阿苯达唑,治疗蛔虫感染疗效与阿苯达唑相同,治疗钩虫、蛲虫感染疗效不及阿苯达唑。  相似文献   

9.
开平市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了解开平市城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和提供防治对策。方法 用肛周拭擦法.每天上干8:00至10:00采样镜检。结果 共检查34所托幼机构8591名儿童.检出有蛲虫卵1036人,阳性率12.2%;其中私立机构阳性率14.4%(404/2744)显高于公立机构的11.2%(657/5847);各年龄组儿童的感染率无显性差异。结论 应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环境消毒和药物防治的综合措施,控制儿童蛲虫感染。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人体肠道蛔虫、鞭虫和蛲虫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青海省人体肠道蛔虫、鞭虫和蛲虫的家庭聚集性。方法:调查和粪检方法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统计分析应用二项分布配合X^2检验。结果:对青海省2803个家庭的14189人肠道蛔虫、蛲虫和鞭虫感染情况的分析表明,蛔虫、蛲虫和鞭虫的家庭聚集率分别为67.44%、22.60%和10.26%;蛔虫和蛲虫的感染户比率与家庭人口数呈正相关关系,随家庭人口数增加而上或;而家庭内人群感染率则与家庭人口数无关;鞭虫的感染户比率和人群感染率均与家庭人口数无关。结论:青海省人体肠道蛔虫、鞭虫和蛲虫的感染均有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了解深圳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状况,为蛲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对深圳市21家幼儿园的4 903名3~7岁儿童进行蛲虫感染状况调查,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儿童蛲虫感染情况。结果总计调查4 903人,儿童蛲虫感染率为2.77%,平均感染率男童(3.57%)高于女童(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私立幼儿园儿童的蛲虫感染率为3.45%,高于公立幼儿园的感染率1.12%(P〈0.01),且随着年龄增加蛲虫感染率有上升趋势(P〈0.01)。结论深圳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低,蛲虫感染与儿童年龄、所处的环境、卫生设施等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口市大园路私立幼儿园儿童感染蛲虫的情况。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结果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42.86%,幼儿园、性别、年龄、籍贯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所幼儿园蛲虫感染者中均以虫卵数≤5个/视野的儿童为主(P〈0.05)。结论两所幼儿园蛲虫感染情况较严重,私立幼儿园园方应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体寄生虫学》蛲虫卵形态的教学方法。方法:结合实验观察和教学实践,从蛲虫卵的立体形态、卵壳结构、卵盖的存在和卵的平面示意图等方面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结果:通过教学,学生掌握了蛲虫卵的形态结构,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结论: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科研成果经归纳总结后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对674名城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21.1%,并对75名蛲虫感染阳性儿童的241名家庭成员进行了蛲虫感染调查,其家庭感染率可高达66.7%。本调查证明了蛲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15.
开平市三次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开平市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开平市1989、1997、2002年三次寄生虫病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地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态势。结果1989、1997、2002年三次调查,开平市检查人数依次为2029人、1030人、1516人;总感染率依次为50.02%、26.99%和11.21%;蛔虫感染率依次为34.84%、7.09%、4.68%;鞭虫感染率依次为13.26%、2.82%、0.59%;钩虫感染率依次为13.80%、0.68%、0.59%;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依次为42.56%、37.90%、25.49%;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依次为1.68%、0.19%、4.42%。结论开平市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呈显著下降趋势,感染人数显著减少;蛲虫感染率稳步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蛲虫病和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调查820名3~14岁幼儿、小学生肠道蠕虫的感染率为40.98%。检出蛔虫、鞭虫和蛲虫三种肠道蠕虫,其感染率分别是8.90%、0.49和35.0%。并对肠道感染蠕虫的种类、感染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感染率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感染率最高者为蛲虫。  相似文献   

17.
江门市人体肠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江门市人体肠道重要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定江门市寄生虫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各种蠕虫卵采用改良加藤氏法;蛲虫卵用透明胶纸粘贴法。结果人体肠道重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4.03%,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是6.70%、0.33%、0,65%、39.15%、27.11%。结论江门市经过系统地开展药物驱虫,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明显下降,尤其是蛔虫、钩虫、鞭虫等土源线虫。但华支睾吸虫和蛲虫感染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十堰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现状。方法在全市7个县(市)中抽取6个县(市),每市县调查1个点,共6个点,每点检查500人以上,应用kato-katz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肠道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结果共粪检3125人,查出肠道线虫感染者658人,感染率为21.1%。市区(6.0%)和各县市(24.1%)人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青少年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各县市人群和男、女性人群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拭法检查881名儿童,查出蛲虫感染者69人,感染率为7.8%。结论十堰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依然存在,但地区、人群分布差异较大,肠道线虫感染的危害仍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蛲虫核糖体DNA ITS1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扩增人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核糖体DNA的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方法提取人蛲虫的基因组DNA,PCR扩增rDNA的ITS1及部分5.8S片段,对该片段进行PCR—SSCP分析并测序。结果扩增的片段大小为334bp,包含Enterobius vermicularis全部的ITS-1(303bp)及部分5.8S(31bp)序列,ITS1种内序列一致。结论首次报道人蛲虫的ITS1序列,将为以ITS1作为遗传标记用于蛲虫鉴别诊断、系统发育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