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男性,6岁。因心律失常入院。体检:BP100/70mmHg,心率140次/min,律不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图1)示:异位心律,律不齐。Ⅱ、V1可见锯齿状F波,等电位线消失,F-F间期为0.28s,频率214次/min,每出现1次或2次F波即有1次QRS波,室率为120次/min。心电图诊断:异位心律,心房扑动(房室传导比例为1~2:1)。患儿14d时因与  相似文献   

2.
例1患者男性,72岁。高血压、冠心病。心慌、气短、胸闷不适一周就诊。心电图(图1)示:长V。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相同的心房扑动(AF)“F”波,F—F间距匀齐,频率2500:/分,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距不等,长短交替,房室传导比例为2:1和4:1交替下传,F—R逐渐延长,直至连续三个F波未下传。如此周而复始。梯形图示:房室交接区上层为2:I传导,下层为文氏型传导,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既往有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史。入院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口服胺碘酮治疗第9天心电图(附图上)示:V_1导联有规整的F波,F波频率280次/min,QRS波群呈室上性,R-R间期规则,R波频率70次/min,房室传导1:1。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伴4:1房室传导。第10天(附图中)心房率、心室率同附图上,QRS波群时间0.14—0.15s,QRS波群初始6波不明显,QRS波群畸形程度比附图下典型预激综合征更为显著。心电图诊断:心房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54岁。因胸闷、心悸2d入院。有高血压史。查心电图(图1)示:提前出现的P’波落于窦性T波顶峰上,并诱发短阵心房扑动,心房率374次/分.房室传导比例2:1~3:1,Ⅱ、Ⅲ、aVF导联F波直立,波形呈圆凸形,为Ⅱ型心房扑动。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短阵心房扑动。  相似文献   

5.
心房扑动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6岁.因持续性心房扑动9个月,入院做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9个月前发生不明原因的心房扑动.心室率一直持续为140~150bpm,近2~3个月来活动后心悸、气短,体检未见异常。心电图心房率300bpm,心室率140~150bpm.Ⅱ、Ⅲ、、aVF导联F波负向,aVR导联F波正向,F波2~3:1下传心室(图1A),心电图诊断为I型心房扑动。超声心动图示:左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5岁。阵发性心悸2年余,发作性头晕1W入院。查体:BP112/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5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心脏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心电图:心房扑动4:1传导(图略)。临床诊断:冠心病、房扑。入院后记录图1A示F波频率300次/min,QRS波形态正常,房室传导比例为6:1、2:1和4:1、6:1和2:1,下传的F-R间期不等。如梯形图示:在交接区自上而下分3层阻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5岁,因车祸伤,胸痛、胸闷3d入院。既往史: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3年。超声心动图描记显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室水平分流消失,各房室内径正常。查体:血压160/110mmHg(1mmHg=0.133kPa),心界不大,心律匀齐,心率160次/min,双肺呼吸音粗。临床诊断右侧血气胸;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常规心电图描记(图1A)示心率160次/min。在两个R波中间可见逆行心房波。当时查心电图:不除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次日再描记常规心电图(图1B)示:长Ⅱ导中可见明显的F波,心房率300次/min,房室比例为2∶1;3∶1下传。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2∶1;3∶1)。在图1B长Ⅱ导中可见未叠加F波的QRS波群的S波较浅,而叠加了F波的S波较深。后者与图1A中的S波相似,故认为图1A中的S波叠加了F波,且各S波均有细微差别。图1A的诊断应更正为2∶1心房扑动,逆行P波实为F波。  相似文献   

8.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扑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2岁,突然心悸来院急诊。过去无心动过速史。余无异常发现。图1为入院时所作的12导联心电图。QRS时间为0.12秒,心室率150次/分。在Ⅲ导联中,可见锯齿状的F波。F波频率为300次/分,符合心房扑动的诊断。房室传导比率2:1。在心房扑动时,QRS时间0.12秒,在宽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有心房扑动、颤动史10余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左心室增大,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示:心房扑动呈2∶1至9∶1传导,F波频率214次/min(附图上)。于晨间锻炼时出现一系列宽大畸形的正弦样曲线波(附图下),心室率214次/min,较规则,持续4min6s后自行恢复2∶1—3∶1传导的心房扑动。当时患者感心悸、头晕。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心室扑动?患者因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8岁,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DDD起搏器安装术后3年.设置的起搏基本周期1.10 s,频率54~120次 / min,A-V间期260ms.心电图不同时间记录示:上行前半部分显示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F波,其频率287~333次 / min,房室呈2:1传导;后半部分显示心房扑动终止后出现AAI起搏,频率增快至73次 / min,显示起搏器具有频率平滑功能.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0余年于2006年3月就诊。1960年经上级医院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图1A)示:P波消失,R—R间期匀齐,V1等导联可见大F波,频率320次/min,以2:1下传心室。QRS波群宽大畸形,起始部可见8波。V1-V3呈rS型,V4-V6呈R型,长Ⅱ导联中可见R,12、18。呈室上性型,QRS时间0.09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B型,心房扑动2:1下传心室。当日动态心电图检查(图略)示:P波消失,代之F波,QRS波群呈室上性型,R—R间期不规则,F波以2:1—4:1下传心室。其间可见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后有类代偿间歇。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3岁,1W前因受凉心慌胸闷入院。T 37.1℃,HR 65次/min,R 20次/min,BP 130/85mmHg,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患者3年前因冠心病,心房扑动(AF)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VVI起搏器。 入院查心电图:V1导连续记录P波消失可见AF的F……  相似文献   

13.
杨柳  胡亚琴 《心电学杂志》1997,16(4):242-242
患者女,22岁,因反复颜面、双下肢水肿7个月、加重1周入院。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有阵发性心悸史1年余。住院期间心悸再发。急查心电图示:Ⅰ、V_1、V_3导联可见窦性P波,频率83次/min,其后有QRS波群,P-R间期0.12s,R-R间期基本规则(互差0.06s)。于每一导联均可见规则的锯齿状F波,频率230次/min,与QRS无关,F波振幅不一,在Ⅱ、aVL导联F波大于R波,而Ⅰ导联F波隐约可见。P波与F波互不干扰,形成窦性与心房扑动双重心律(附图)。未经特殊处理,2h后复查心电图正常(图略)。当天血K~ 、Na~ 、Cl~-均正常,Ca~( )1.92mmol/L(正常值2.10—2.60mmol/L)。心电图诊断:孤立性心房扑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酷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房扑动的心电图并探索其有效诊断方法。方法:选择我院1998~2010年门诊及住院酷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房扑动病例资料26例,分析其特点及诊断方法价值。结果:(1)心电图特点:F波在Ⅱ、Ⅲ、aVF导联显现25例(96.2%),在V1导联显现22例;F波在Ⅱ、Ⅲ、aVF导联呈负向22例(84.6%),呈正向2例,难以辨别方向2例;F波在全部导联中的最大振幅≤0.2mV者5例;F波全部与QRS波和T波融合并使形态发生了变化;(2)诊断根据:①使用工具(分规,放大镜等)主动寻找F波,有25例(96.2%)发现可疑F波;②结合病史,均有器质性心脏病(100%),9例(34.6%)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史;③与发作前的心电图对照,15例(57.7%)发现有确切F波;④兴奋迷走神经(Valsalva动作等):适合检查者20例,16例(61.5%,16/26)房室传导比例发生改变,得以确诊;⑤食道心电图:根据心电图诊断20例(76.9%),余6例(23.1%)可疑者经食道心电图明确诊断。结论:上述方法联合使用,并综合判断可提高心房扑动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心房扑动的体表心电图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递专栏编辑 :近期我遇到一位心房扑动患者不同时间记录的 3份心电图 ,参考有关书籍及患者心电图的特点 ,我初步诊断患者存在着 型心房扑动 ,该型房扑特点是扑动的 F波倒置 ,频率约 30 0 bpm(图 1 A)除此 ,患者还存在 型心房扑动。其 F波直立 (图 1 B)。图 2也是该患者的心电图 ,其 F波不十分规整 ,我诊断为不纯房扑 ,上述诊断与看法妥否 ,敬请指正。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 易铁敏  编辑部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原医师分析讨论易铁敏医师提供的心电图。心房扑动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 ,与心房颤动的发生比率约为 …  相似文献   

16.
根据心电图特征可将心房扑动分为两型:Ⅰ型为典型房扑,F波频率为240~340bpm,锐角向下,较常见;Ⅱ型较少见,F波频率在340~400bpm,波型呈圆凸向上。绝大多数房扑属于Ⅰ型,激动沿右心房三尖瓣环大折返逆钟向传导,F波负向,似倒置P波,频率多为300bpm,常伴规律2:1下传。这时常有一个F波与QRS波群(R波)部分重叠,另一个F波位于两个RR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78岁。因阵发性心悸1周入院。体检:心界不大,心律不齐,频率61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1A)示:P波消失,代之不规则f波,QRS波群呈室上性型,频率56次/min。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  相似文献   

18.
1资料病人,女,60岁。主诉心悸、水肿1个月来院就诊。血压110/90mmHg(1mmHg=0.133kPa)。临床诊断:心力衰竭。常规行心电图检查示:心房扑动的分层阻滞与交替下传的文氏现象(房率:250/min,室率固定规整:107/min),肢体导联低电压,极度顺钟向转位。心电图示典型的心房扑动,发生在右心房内的折返性激动,由于折返环路固定,因而f波的形态、时限、振幅完全一致。频率(250~350)/min。如此高频的心房激动几乎不可能经房室交接区1∶1下传心室。因为每个f波经房室交接区下传心室的同时,在房室交接区会产生一个不应期窗口,之后紧跟的第2个f波到达时,多会…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71岁。因心悸、胸闷1月余就诊。体检:一般情况较差,心率120次/min,心率快慢不等,心音强弱不等,叩诊心脏双侧浊音界扩大。查心电图示(图1)示Ⅱ导连续记录: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F波,F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振幅异常高大(0.40.6mm),R—R间期不等,平均心室率116次/min,心房率380次/min。房室传导比例25:1。心电图诊断:快速心房扑动(Ⅱ型)呈巨大F波。  相似文献   

20.
伴有不典型交替文氏周期的心房扑动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1患者男性,58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1)A为人院时描记,F波规则,3:1下传心室。FR有长短两种,RR间期出现长短交替现象。FR间期短者0.18s,出现在短RR间期(0.60s)内,长者O.22s.位于长RR(0.66s)间,二者交替发生,梯形图示在交界区有三层阻滞,上层以3;2文氏型传导,中层以4:3文氏型传导,下层以3:2传至心室。B为3天后描记心电图.F波频率无变化,梯形图示心房扑动伴交界区两层阻滞。上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