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低氧诱导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率为52.5%(21/40),其中鳞癌中的表达率68%(17/25)高于腺癌的表达率26.7%(4/15)(x^2=4.87。P〈0.05)。临床分期中Ⅰ,Ⅱ期HIF—1α阳性表达率为42.3%(11/26),Ⅲ-Ⅳ期HIF—1α阳性表达率为85.7%(12/14),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x^2=5.35,P〈0.05),低分化的表达率71.4%(15/21)高于中高分化的表达率42.3%(11/26)(x^2=4.82,P〈0.05)。HIF-1α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无关(x^2=0.028,P〉0.05)。10例正常组织中HIF—1α呈阴性表达。结论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增强表达与肿瘤的分化、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类型有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认识HIF-1α在肿瘤不同阶段的表达可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凋亡抑制蛋自L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7例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Livin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分别有27例Livin表达阳性(55.1%)和35例HIF—1α表达阳性(71.4%),明显高于相应正常食管组织(P〈0.01);两者的表达均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HIF-1α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Livin与编组织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Livin与HIF-1α的表达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检测Livin和HIF-1α蛋白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有利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对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进行检测.探讨两者在肺癌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50例肺癌(鳞癌24例,腺癌18例.小细胞癌6例,大细胞癌2例)和同期正常组织及其他疾病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HIF—1α和TTF-1进行检测。工作液溶度均为1:50.微波修复抗体,采用PBS缓冲液代替-抗做阴性对照。结果(1)HIF—1α基因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2%(21/50)较正常组织(10%)升高,小细胞(100%)〉腺癌、大细胞癌(55%)〉鳞癌(12%),同时与TNM临床分期亦有关系。(2)TTF-1基因在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肺腺癌为77.8%(14/18),小细胞癌为83.5%(5/6),大细胞癌为50%(1/2),鳞癌的为0%(0/24),但与,TNM临床无关。结论HIF—1α在腺癌组织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在3、4期的表达率高于1、2期,对临床肺癌诊断和评估预后有积极意义。TTF-1在肺腺癌和小细胞癌中的表达率较高,而鳞癌中均未见阳性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可为临床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例非小细胞肺癌、20例癌旁组织中HIF—-1α及MMP-9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HIF-1α和MMP-9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二者在非小细胞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与T3、T4期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和T1、T2期组表达明显升高,在肿瘤直径〉5cm组和低分化组亦明显升高。HIF—-1α,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49,P〈0.05)。结论:HIF—-1α和MMP-9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与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只足月新生12h内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A组:空气对照组;B组:空气±川芎嗪组;C组:高氧对照组(FiO:=60%);D组:高氧±川芎嗪组。B、D组予以川芎嗪30mg/kg连续给药14d。每组选取8只,计算肺湿重/干重(W/D)、肺放射状肺泡计数(RA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CAM—l的表达水平并计算肺微血管密度(yvc);RT—PCR方法检测HIF—1α及VEGF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IF-1α及VEGF蛋白水平。结果:c组肺泡及肺血管发育明显受到抑制,肺W/D值升高,RAC、MVC值较A组和B组均明显减少[W/D:(5.64±0.31)粥(4.92±0.19)、(4.91±0.06);RAC值:(4.75±0.71)销(9.00±0.76)、(9.03±0.76);MVC:(45.30±2.05)∞(48.70±0.83)、(48.60±1.49),P〈0.05];C组肺组织HIF—1α、VEGF表达较A组明显减少,D组肺组织HIF一1α、VEGF表达较c组有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对新生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川芎嗪激激活HIF一1α—VEGF通路,从而改善肺泡和肺微血管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ISHH)检测42例宫颈癌组织中HIF-1αmRNA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水平。结果:0-I期患者HIF-1αmRNA的表达低于Ⅱ-Ⅳ期患者(x2=12.017,P〈0.05),HIF-1αmRNA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表达增强,而与年龄无关(x2=0.001,P〉0.05),与预后相关%=2.378,P〈0.05)。VEGF—C表达与患者年龄(x2=1.117)、临床分期(x2=1.840)、预后ZC=1.187)均无关(均P〉0.05)。VEGF—C、HIF-1αmRNA表达阳性组微血管密度均高于阴性组(Zc分别为4.74和4.40,P〈0.01),HIF-1αtmRNA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s=0.321,P〈0.05)。结论:VEGF—C、HIF-1αmRNA在宫颈癌进展过程中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相关的血管生成起协同作用。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宫颈肿瘤癌RNA,信使缺氧诱导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规律及与肿瘤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选用2003—2007年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瘤的51例患者的组织石蜡包块,病理分级(Jaffe标准)Ⅰ级15例,Ⅱ级17例,Ⅲ级1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巨细胞瘤中HIF-1α、VEGF和CD34的表达,统计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骨巨细胞瘤HIF-1α、VEGF阳性与阴性标本中MVD并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骨巨细胞瘤HIF-1α和ⅦGF总阳性率分别为62.7%(32/51)和71.4%(35/51),Ⅲ级骨巨细胞瘤HIF-1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级和Ⅱ级骨巨细胞瘤。HIF-1α与VEGF表达均阳性者28例。HIF-1α与VEGF表达均阴性者12例,HIF-1α与VEGF表达分布有相关一致性。骨巨细胞瘤MVD为25.7±4.2/高倍视野,Ⅲ级骨巨细胞瘤MVD(37.3±3.6/高倍视野)显著高于Ⅰ级骨巨细胞瘤(18.2±3.4/高倍视野)和Ⅱ级骨巨细胞瘤(19.4±2.6/高倍视野)。HIF-1α阳性骨巨细胞瘤MVD(32.2±4.2,高倍视野)显著高于HIF-1α阴性骨巨细胞瘤(14.7±2.5/高倍视野),VEGF阳性骨巨细胞瘤MVD(30.6±3.7/高倍视野)显著高于VEGF阴性骨巨细胞瘤(14.9±2.6/高倍视野)。结论:HIF-1α和VEGF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相关,呈肿瘤特异性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王海文  宋涛 《中国医药》2010,5(8):693-69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标本及30例取非瘤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中VEGF与MMP-7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MP-7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42/60)、75%(45/60),在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4/30)、26.6%(8/3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7和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即有淋巴结转移和中晚期的食管癌组织中,MMP-7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早期的食管癌组织(P〈0.05)。结论VEGF和MMP-7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邓彤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61-236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早中期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免疫酶染色法检测90例宫颈癌、30例CINIII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α在CINIII、早期宫颈侵润癌中存在高表达,而正常宫颈组织无表达。HIF—1α的表达与宫颈癌Ⅰb-Ⅱa期肿瘤大小、宫颈和宫颈管深肌层侵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年龄、FIG0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关。结论:HIF-1α过表达可成为宫颈癌独立预后因子。可通过检测HIF—1α表达来评估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aspin和VEG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aspin和VEGF表达。结果maspin在正常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4.88%,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6.9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VEGF在正常食管鳞癌中表达率为0,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48、8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aspin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maspin和VEGF基因在食管鳞癌中选择性的表达,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4.9%。VEGF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5)、临床分期(P〈0.05)、腋淋巴结转移(P〈0.05)有关。VEGF表达阴性和阳性两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瘤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阳性表达提示乳腺癌预后不良。VEGF可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PCNA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晓彬  曹友清  成静 《天津医药》2003,31(4):195-197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一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端粒酶活性,PCNA在30例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距肿瘤3cm处),正常黏膜组织(距肿瘤8cm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1);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2)PCNA阳性表达率为93.3%(28/30),其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3)端粒酶活性表达与PCNA密切相关(P<0.05)。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检测端粒酶活性和PCNA的表达强度对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二者联合检测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CXCR4、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鳞癌各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85例食管癌标本中CXCR4、VEGF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CXCR4、VEGF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50.5%,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组CXCR4、VEG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而且,CXCR4阳性表达与VEGF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XCR4和VEGF的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在食管癌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携带人α1,2-岩藻苷转移酶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秉乾  马腾骧  王广有  李胜芝  张玥 《天津医药》2006,34(10):708-710,754
目的:建立携带人α1,2-岩藻苷转移酶[alpha(1,2)-fucosyltransferase,HT]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受精卯显微注射法,将人HT转基因构件导入昆明白小鼠受精卵的雄原核内,然后将注射后仍健康的受精卵植入假孕母管内,等其自然分娩。对G0代小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人HT基因的整合情况、应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人HT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计数(FCM)检测H抗原及α—Gal抗原在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的表达。结果:注射后卵的存活率和幼鼠出生率分别为84.9%(968/1140)和10.8%(105/968),外源基因的整合率为7.6%(8/105),基因整合阳性小鼠中有7只的心、肝、肾及骨骼肌组织均有人HT mRNA表达,并且PBMCs表面H抗原表达阳性,表达强度为人PBMCs的95%-150%,同时α—Gal抗原表达减少,为正常小鼠的5%-10%。转基因小鼠已经稳定传3代。结论:携带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已制备成功。  相似文献   

15.
郭俊宇  陈应超 《河北医药》2016,(24):3704-3707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疗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与乏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取低分化鼻咽癌CNE2细胞接种于雌性裸鼠皮下(共接种20只),待肿瘤结节4~6 mm时,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异甘草素组(50 mg? kg-1?周-1)、放疗组、异甘草素(50 mg? kg-1?周-1)联合放疗组。依照各组不同治疗措施处理,定期测量瘤体体积,20 d后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称重。分别计算4组抑瘤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瘤体组织中HIF-1α及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异甘草素联合放疗组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单纯异甘草素及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异甘草素联合放疗组HIF-1α、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放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异甘草素能增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VEGF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IF-1α)、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三者间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4例大肠癌标本中HIF-1α、Bcl-2及MVD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HIF-1α、Bcl-2及MVD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Bcl-2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HIF-1α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MVD与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HIF—1α、Bcl-2阳性组MVD高表达。结论HIF-1α、Bcl-2、MVD与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HIF-1α、Bcl-2可能对肿瘤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CEA-mRNA、CK20-mRNA为靶基因,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以及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探寻靶基因作为食管癌微转移检测的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53例食管癌组织中CEA—mRNA、CK20-mRNA的表达;检测53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靶基因的表达,并以10例良性食管疾病患者和20名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53例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中CEA—mRNA、CK20-mRNA的表达率为96.23%(51/53)、100%(53/53),外周血中CEA.mRNA、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为52.83%(28/53)、49.06%(26/53);对照组中,10例食管良性病变患者和20名健康人外周血中均有1例CEA-mRNA表达、无CK20-mRNA表达。结论CEA—mRNA、CK20-mRNA是检测食管癌组织及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良好的分子标志物,两者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48例腮腺恶性肿瘤及30例腮味良性肿瘤、15例正常腮腺组织检测HIF-1α。结果:①HIF-1α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IF-1α的表达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HIF-1α在腮腺恶性肿瘤高表达,HIF-1α可能与腮腺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戴钰辉  李小娟 《河北医药》2011,33(16):2416-2418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放疗抗拒与肿瘤缺氧诱导血管新生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91例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鳞癌放疗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乏氧细胞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并用CD105标记新生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随着临床分期的加重,肿瘤的放疗抗拒增大。VEGF、HIF—1α在宫颈鳞癌Ⅱb~Ⅳ期放疗后抗拒的阳性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VEGF与MVD在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存在正相关,且随临床分期的加重,MVD的计数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加重,肿瘤的放疗抗拒加重,HIF-1α、VEGF、MVD的表达与之相关,可作为宫颈鳞癌放疗后判断预后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ontactin-1,CNT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其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56例胃癌患者按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成:实验组(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34例)和对照组(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22例)。对所有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VEGFR-3及CNTN-1的表达,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VEGF-c、VEGFR-3及CNT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64%、82.35%及76.47%。对照组:VEGF—c、VEGFR-3及CNT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1%、50.00%及45.45%。CNTN-1的表达与VEGF-C(P〈0.05)及VEGFR-3表达(P〈0.05)存在明显相关性。三者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5)。结论VEGF-C、VEGFR-3和CNTN-1三者均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三者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关系密切。而且认为VEGF-C促进胃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有可能是通过CNTN-1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