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深井水为深层地下水,即第一层不透层以下的地下水。深井水现已成为人类的主要饮用水源。在美国50%的人口和农村人口的90%饮用地下水[1],我国城市1/3的水源亦是深井水,以深井地下水为水源的简易集中供水已成为我国农村改水的主要形式。据1993年全国农村饮用水抽样调查结果[2],全国农村深井水的饮用人口占37%,北方如黑龙江、吉林农村分别高达61.1%和47.9%。南方如江苏虽属地面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其深井水农村饮用人口仍占18.8%,上海亦达31.1%。近年来各省全力推行农村改水,农村深井水饮用…  相似文献   

2.
镇江市区地下水资源允许年开采量11681.9万m^3,1999年实际开采量157万m^3,占允许开采量的1.3%。1986~1999年地下水水质资料表明,地下水水质良好,未受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影响口感的指标浓度 标准以内;水中含适量的微量元素;pH、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等指标接近健康水标准。总体评价地下水资源开发基本合理,保护良好,但调查也揭示水质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18.1%和9.0  相似文献   

3.
对某区空军部队113个自备饮用水源的卫生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水质卫生检验。调查表明,113个自备水源以水井为主,占84.1%。113个水源水质综合评价属于“良好”的有25个,占31.0%;“可用”的67个,占59.3%;差的有11个,占9.7%。建议抓好“差”的水源改造;对“可用”水源增加消毒设施和保护设施;建立经常性的水源水质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祁阳县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及水质。方法: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受查107家供水单位,水质作净化消毒处理的占12.1%,检测分析的占28.9%,以地面水和地下水为水源各占36.4%和63.6%,水源污染率为28.0%,铁、锰含量超标分别为5家和3家,浑浊度超标19家,其他指标符合GIB5749—85标准。结论:农村地区改建水厂要考虑净化消毒设施。  相似文献   

5.
荷兰国家给水研究所H.J.考尔等人对19个城市460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3%)进行了饮水中有机物和各种癌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根据12年(1964~1976年)各城市人群的各部位癌症死亡率进行年龄标化以后,与该城市(包括以地面水和地下水为水源)饮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认为食  相似文献   

6.
太原市地下水源水质卫生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原市地下水源水质卫生现状与趋势分析太原市卫生防疫站(030012)张燕萍邓晓为山西煤炭管理局环境保护研究所张方为太原市是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的城市。为掌握地下水水质卫生现状与变化趋势,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检测项目第1类为感官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7.
农村饮水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岚  陈亚妍 《卫生研究》1997,26(1):30-32
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80个县进行农村饮水卫生监测,监测区总人口为8939万人。其中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占69.6%,集中式供水的人口占47.1%。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分级,饮用不合格水的人口占42.7%。12项监测指标中,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总大肠菌群超过3个/L的供水人口占51.8%;细菌总数超过1×105个/L(100个/ml)的供水人口占39.1%。有机污染普遍存在,饮水耗氧量超过3mg/L的供水人口占21.5%。部分地区氟化物含量过高,天津市所辖农村饮用氟化物大于1.0mg/L水的人口比例超过70%。  相似文献   

8.
对某区空军部队113个自备饮用水源的卫生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水质卫生检验。调查表明,113个自备水源以水井为主,占84.1%,113个水源水质综合评价属于“良好”的有25个,占31.0%;“可用”的67个,占59.3%;差的有11个,占9.7%。  相似文献   

9.
旺起镇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 对吉林省旺起镇3840个饮用水源的水源类型、水源周围污染状况、取水方式进行普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16个水源水按GB5750-85进行检测。结果 浅层地下水饮用人口占80.62%,地面水饮用人口占18.43%,泉水饮用人口占0.95%。69.7%的水源周围30m范围内在污染源。色度、浑浊度、铁、菌数总数、总大肠菌九超标率分别为31.25%、12.5%、6.25%、68.75%、18.75%。其他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论 采用集中式供水、引泉入村找是高农村饮用水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沈阳部队供水现状和396个给水站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全区部队供水现状有很大改善,集中式给水人数由1980年的50.6%增加到99.1%,其中饮用城镇自来水的人数由1987年的27.1%增加到40.4%。但是,在水源管理、卫生防护和洁治消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经水源水质综合评价,评为一级的给水站仅占18.4%,二级的占11.4%,三级的占70.2%.。因此,今后仍需加强给水站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饮水水质的卫生状况与动态变化,为制定《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要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词查、水质采样检验方法。结果被词查701家集中式供水水源监测点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源。2002年最低,占调查总数的12.08%;2003年最高,占35.29%。3年集中式供水合格现状,地下水以二级水为标准总合格率63.47%、三级水为79.80%。地表水以二级水为标准总合格率46.88%、三级水为65.26%。3年集中式供水水质单项指标检测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感观指标和理化指标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结论安徽农村集中式供水存在水源污染,水质不合格主要原因为微生物污染。需加强对集中式供水水源防护、水质处理和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产生的亚氯酸盐(ClO2^-)污染现状,并探讨其成因和对策。[方法]选择2个自来水厂,其中水厂以受轻度有机物污染的地面水为水源,乙水厂以未受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为水源,两个水厂均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主要原料甲厂为亚氯酸盐,乙厂为氯酸盐。采用电流滴定仪法测定这2个水厂出厂水中ClO2^-浓度。[结果]出厂水ClO2^-浓度:甲厂0.530-0.760mg/L,为标准值的2.6-3.8倍,超标率100%;乙厂0.100-0.733mg/L,其中超标浓度值范围0.257-0.733mg/L,为标准值的1.3-3.7倍,超标率83.3%。[结论]甲、乙自来水厂出厂水中由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应用水质卫生指数对农村不同地理类型的33个生活饮用水源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水质综合指数(KI)结果显示:五级水占15.15%,四级水占75.75%,三级水占9.1%。分指数最大值(Kimax)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最高。在去除细菌总数单项参数后,四级水占3.03%,三级水占87.87%,二级水占9.1%,表明了在农村不同饮水条件下,细菌总数对水质分级影响较大。改良农村饮用水选择二~四级的水源为宜,在经过净化处理后,方可达到一级清洁卫生水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南充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盼状,为农村改水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集六县(市、区)农村分散式供水18件样品,按《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进行检验,并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评价。结果 采样点水源类型地面水占33.33%,地下水占66.67%;饮用水地下水和地面水人口分别占8.96%和91.04%,水井平均使用年限为13年;95%以上的水井无防护设施感官、一般化学、毒理学、细菌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50%、44.4%、88.99%、0;苦咸水占44.4%。一、二、三级水分别为5.6%、5.6%、88.8%;饮用各级水人口分别为—级2.8%、二级1.4%、三级95.8%。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南充市农村饮用水分散式供水水质生物性污染严重,合格率极低,存在相当比例人口饮用苦咸水,饮用卫生水的人口比例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北京市饮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情况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年代别饮水污染事故发生数,对北京市1960—2008年饮水污染事故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1世纪以来,城近郊区饮用水污染事故仍居高(占51.5%),且远郊县发生的污染事故数量明显上升(占35.9%);以自备水源污染为主(占54.4%);物理性和生物性污染居高(分别占48.5%和43.7%)。结论北京市饮水污染事故的变化趋势与城市发展相关联,应基于预警、节水和加强保护的原则及饮水污染事故趋势变化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某部坑道水源卫生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坑道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为水源防护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水源卫生调查和侦察的基本方法,按GB5750-85、GB5749-85和全军分级标准对28个坑道水源水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坑道水源大部分地下水,水量充足,水源卫生状况良好的占92.9%,水源水质感官性状良好的占71.4%,个别水源铁,氟超标,氨氮,亚硝酸盐氮,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指标超标较严重,但缺乏洁治消毒设施,结论:28个坑道水源水质综合评价为基本可用,一些超标水源必须做适当处理后,方可作为部队生活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全军八五规划高原卫生学调查的部署,于1992年5~7月对阿里地区80%以上区域的113个水源进行了卫生学调查。范围包括部队生活饮用水源、重点要地水源、交通干线水源和藏民生活饮用水源。水源类型为河水、泉水、渗井和湖水,水量较充足。调查发现,所有水源均无卫生防护措施,水源卫生状况,差的占55.8%;水源水质感官性状良好的占57.5%,差的占12.4%;水的硬度CaCO3450~72Omg/L者占14.2%,个别水砷、氟超标。水源未污者占31.9%,轻污者占55.7%,重污者占12.4%。水源水质综合评价良好的占42.5%,可用的占25.7%,差的占31.8%。  相似文献   

18.
合肥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农村饮水卫生现状。方法 选择合肥三县进行水源类型、供水方式调查,每个县设30个采样点,按丰水期和枯水期,共采集水样180份进行水质分析,并对水源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 集中式供水人口占三县农村总人口的8.88%,分散式供水人口中99.90%以地下水为水源水,其中82.07%人口饮用浅层地下水。分散式供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16.1%和17.8%。结论 被调查的三个县大部分农民还未饮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主要卫生问题是饮用水被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19.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水源井水质良好,质量一级的占76.2%,可安全饮用的水源井(包括质量一级、二级)占94.6%,5.3%的水源井受到轻度污染。南区地下水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三项指标随时间的推移呈升高趋势,预测达到卫生标准要求最高限值的时间分别为:2034年、2018年、2029年。并且南区地下水总硬度与氯化物呈高度正相关,与氟化物呈高度负相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可进行有关预测。  相似文献   

20.
1我国城乡饮用水安全现况 1.1我国城乡饮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达到9200m^3,而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2300m^3,约占世界水平的25%,排世界第88位。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约有4700万人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其现状是:(1)北方及沿海部分城市供水短缺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紧张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发展。(2)全国城市大部分水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饮用水水源有机物污染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