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加源  付凯  谢坪 《四川医学》2000,21(3):201-202
目的观察颅内病变X-刀治疗后的CT表现,评价疗效.方法51例55个颅内病变X-刀治疗后,直接增强CT扫描.结果病灶消失11例(15个病灶),病灶缩小29例,病灶失增强6例,病灶无变化5例.结论颅内病变X-刀治疗后CT表现能直接反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颅内恶性肿瘤不宜行X-刀治疗,其原因是由于肿瘤中心的“乏氧细胞”及瘤周的“亚临床病灶”存在,影响X-刀治疗的临床生物学效应。自92年3月以来,我们对部分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胶质瘤及脑深部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进行X-刀探索性治疗,采取追加分割照射、全脑或/及全脊髓放疗,同时配台全身化疗等综合性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X-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在引进X-刀以来,在应用X-刀治疗癌症疼痛的基础上,也将X-刀用于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m disease,PD)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目前 ,继 γ-刀之后 ,用现有加速器开展 X-刀治疗颅内病变 ,以其投资少 ,应用范围广的优势 ,已在国内迅速兴起 .本文介绍我院用现有加速器开展 X-刀治疗的有关剂量测量 .1 材料和方法1.1 放射源 英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 SL 75 - 14型直线加速器 ,该机 X线能量为 8Me V(Dmax=2 cm) ,具有等中心旋转照射功能 .1.2  X-刀治疗系统 美国 Radionies公司生产的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及其辅助设备 .RSA- 3,X-刀治疗计划系统 ,即多功能的计算机工作站和系列软件组成 .1.3 加速器等中心的调整 X-刀是以直线加速器为基础的 ,保证加速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肿瘤中CT定位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方法对颅内肿瘤进行CT定位。结果:64例颅内肿瘤患者X-刀治疗均行增强扫描CT定位,靶点准确一次成功。结论:CT定位行X-刀治疗颅内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X-刀治疗头环安置直接影响定位质量。每例都要认真对待。我院自1996年1月引进德国Leibinger-Fischer X-刀系统。已治疗了近400例病人,现将有关头环安置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X-刀治疗是通过三维空间,用一次大剂量放射线(高能X-线)聚集照射于病变区域,使病灶组织细胞内DNA破坏而引起癌细胞死亡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法。X-刀治疗颅脑疾患可避免因开颅手术对脑组织的创伤,适用于脑深部病变,年老体弱者,脑肿瘤手术后复发需要进一步治疗不再做二次开颅手术等患者。由于X-刀治疗具有不开颅、  相似文献   

8.
X—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7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颖  彭勇 《医学文选》2002,21(2):135-136
目的 探讨X-刀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78例体部恶性肿瘤(原发癌61例,转移癌17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40-50Gy/20-25f/4-5w,休息7-10天后行体部X-刀补量治疗,分次治疗方法为DT4-8Gy/F,隔日1次,4-6次为1个疗程,平均治疗剂量为DT30Gy(24-40Gy)。结果 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61例原发癌中,53例肿瘤缩小或消失,8例无明显变化;17例转移癌中有14例肿块明显缩小。全部病例中治疗后12个月死亡14例。71例病人KPS评分有提高,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 X-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疗效肯定,X-刀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病人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X刀是利用CT、MRI或血管造影的图象数据,在计算机上通过对病灶解剖结构的三维重建和立体定位,设计出三维照射方案,然后控制直线加速器,使用一次性大剂量窄射束准确地照射靶区,损毁病灶,在不开颅的情况下对颅内疾病等达到治疗目的。整个过程约需3小时。我院从1997年9月至1999年12月采用国产X-刀治疗颅内疾病113例。现将  相似文献   

10.
X-刀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以X-刀治疗鼻咽癌的报道甚少,我院自引起Brain sacnⅡ型X-刀以来,已治疗鼻咽癌7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2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以下简称X-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深圳威达公司808型X-刀立体定向放射系统,CT扫描定位治疗原发性肝癌。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36个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病体缩小5%~100%。结论X-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是1种创伤小、副作用少、手术安全、病人痛苦较轻、疗效显著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用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以下简称X-刀)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深圳威达公司808型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CT扫描定位治疗胰腺癌。结果 随访3-20个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瘤体缩小50%-90%,有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X-刀治疗胰腺癌是一种创伤小、副作用少、手术安全、疗效显著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肿瘤实体或瘤结节完全切除后痊愈65例,好转15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血管网状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手术切除肿瘤或瘤结节是否完全是治愈与否的关键,完全切除复发肿瘤亦可达到治愈的标准。术后肿瘤残余可行放疗、X-刀或γ-刀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立体伫向活检在X-刀治疗颅内病变中的应用,本组86例患者做了立体定向活检,其中70例2适合X-刀治疗,16例外患者避免了X-刀的不合理应用,结果应用,应用X-刀治疗内病变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立体定向活检对指导X-刀治疗颅内病主家意义,可避免X-刀应用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5.
立体定向活检在X-刀治疗颅内病变中的应用体会林志国李庆国沈红阎志钧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X-刀中心(150001我们于1996年11月~1997年11月为X-刀治疗颅内病变行立体定向活检8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  相似文献   

16.
γ-刀治疗是通过选择性地确定颅内靶点,将大剂量窄束高能射线精确地聚焦于病灶上,产生局灶性毁损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脑肿瘤、脑血管病变及功能性疾病。随着γ-刀治疗的临床应用,陆续有γ-刀诱发脑肿瘤的报道。本对γ-刀诱发脑肿瘤的病因、诱发脑肿瘤类型、发病率、影响因素、治疗与预后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立根  郭艳 《陕西医学杂志》1996,25(11):667-668
<正> 长期以来,显微神经外科一直是治疗颅内疾病的重要方法,但它也有一定的限度和有时带来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放射外科的诸多好处,如使用方便、费用低廉和疗效满意等,已经成为显微神经外科的一个强有力的替代者。本文综述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显微神经外科与放射神经外科(包括γ-刀和X-刀)的治疗结果及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观察X刀治疗颅内转移瘤的疗效.收集我院95年8月至98年6月治疗的梗内转移瘤22例。方法 经CT随访,时间为术后1至8个月。结果 病灶完全消失2全,病灶缩小10例,多病灶者病灶部分消失、部分缩小3全,无明显变化者7全。在再次行X刀治疗的5例中,病灶均消失或缩小。结论 对颅内转移瘤X刀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CT随访观察能较好显示病灶的变化,为临床冶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邹颖  彭勇  顾松  陈洪雷 《微创医学》2002,21(2):135-136
目的探讨X-刀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78例体部恶性肿瘤(原发癌61例,转移癌17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40~50Gy/20~25F/4~5W,体息7~10天后行体部X-刀补量治疗,分次治疗方法为DT4~8Gy/F,隔日1次,4~6次为1个疗程,平均治疗剂量为DT30Gy(24~40Gy).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61例原发癌中,53例肿瘤缩小或消失,8例无明显变化;17例转移癌中有14例肿块明显缩小.全部病例中治疗后12个月死亡14例.71例病人KPS评分有提高,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 X-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疗效肯定,X-刀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病人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X-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对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疗效和影响。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观察和比较20例经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特点。结果 大多数经治疗后的脑肿瘤组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和血管的病变。结论 X-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使星形细胞瘤和大部分脑膜瘤发生变性坏死,变性坏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血管数量,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