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69岁,因舌痛发现舌部包块半年入院,查体发现右颌下淋巴结长大及舌部与口底包块,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口腔包块活检示高—低分化鳞癌。血常规示Hb127g/L,WBC5.8×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03×10~9/L。给予平阳霉素8mgq.d,氨甲喋呤(MTX)10mgq.d,强的松15mgTid化疗,口底肿块有所减小。化疗第8天,WBC3.4×10~9/L,血小板125×10~9/L,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2岁。主因右下腹痛,伴发热、恶心3天,于1998年2月6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右下腹麦氏点中等度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查外周血:白细胞对数14. 9 × 10~9/L,红细胞 4. 68 × 10~(12)/L,血小板 170 ×10~9/L;白细胞分类:小细胞(淋巴细胞)占0.161,大细胞(包括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占 0.839,小细胞绝对值 2.4 × 10~9/L,大细胞绝对值12.5 × 10~9/L。彩色B超显示:右下腹麦氏点偏下方见粗大阑尾影像,回声减低。临床疑为“阑尾肿物”或“阑尾炎症”,行剖腹探查术。手术见阑尾增粗,与周围组织粘连,浆膜面充血,水肿明显,盲肠,升结肠…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7岁。抚远县郊区农民。因发热伴少尿、呼吸困难9天于1996年11月30日住入佳医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内科。入院查体:T36℃,R24次/min,P84次/min,BP17/15kPa,端坐呼吸,两肺可闻及罗音,前胸、腋下可见搔抓样出血点、肾区叩击痛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18.4×10~9/L.PLT10.5×10~9/L.RBC3.89×10~(12)/L,HCT32.3%。尿常规 Pr ,RBC 满视野,流行性出血热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例1 女,17岁.主因乏力、食欲减退4个月,于2005年8月12日入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5.34×10~9/L红细胞(RBC)6.88×10~(12)/L,血红蛋白(Hb) 195 g/L.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盐酸曲马多分子印迹聚合物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特性及应用.该电极在1.0×10~(-6)~1.0×10~(-2)mol/L范围内表现Nernst响应,斜率为30.4mV/pc,检测限为6.3×10~(-7)mol/L,回收率为97%~101%.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69岁.因贫血于1992年11月5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好.颈淋巴结可们及.胸骨下端有压痛.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HB5lg/L,WBC5.5×10~9/L,N0.34.Lo.64,幼Lo.of.BPC63×10~9/L,网织0.001.骨髓象.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5岁.因全身出水痘一周,鼻衄4天,于1993年1月25日住院.患者来我院前7天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疱疹,近2~3天已有结痂形成。4天前突然鼻出血,并伴有皮肤散在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及发热,肌注止血药无效.既往健康.查体:体温38.6℃,血压13.3/8.0kPa.热性病容,周围皮肤可见豆粒大小结痂,以躯干为主,四肢皮肤可见散在分布的针尖的出血点,面及下肢有2处瘀斑,大者1.0cm×1.3cm.眼结膜充血,鼻腔流血淋漓不断,肝、脾均耒触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检验:血红蛋白85g/L,红细胞2.8×10~(12)/L.白细胞10.3×10~9/L,中性79%,淋巴20%,单核1%,血小板38×10~9/L,出血时6  相似文献   

8.
例1 28岁,农民,因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于1976年9月7日入院。体检:T39.5℃,BP90/70mmHg,面部潮红,酒醉貌,球结膜中度水肿,皮肤粘膜有出血点、鼻衄、黑便,宫底脐上三指。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少许,有尿膜。血白细胞42×10~9/L,血小板30×10~9/L。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妊娠7个月。按出血热治疗,病程经过  相似文献   

9.
利奈唑胺相关新生儿血小板减少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例早产极低体重儿(1对女性双胞胎,胎龄31周;1对男性双胞胎,胎龄29周)于出生后22~31 d应用利奈唑胺10 mg/kg、1次/8 h静脉泵入抗感染治疗。其中例1、2为单独用药,例3同时联用利奈唑胺、美罗培南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例4同时联用利奈唑胺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分别于用药后4、16、8和10 d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最低分别为27×10~9/L、74×10~9/L、23×10~9/L、4×10~9/L。停用利奈唑胺并给予对症治疗,6~17 d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0a.因长期轻度贫血(Hb 103~108/L)于1997年9月初口服利血生片(莱春),连续服用5d时突感乏力、畏寒、腰酸.查体:t36.4℃,BP14/10kPa(100/70mmHg),P72 beats/min.R18beats/min,贫血面容,口唇轻度紫绀.腹软,肝脾未触及.大便潜血:阴性.血常规:Hb88g/L,WBC 3.5×10~9/L,PLT 77×10~9/L,贫血分类为正常细胞性.立即停服此药,每天静脉输注能量合剂,准备查清原因后进一步治疗,但在停药后2、4、5d,发现血常规在逐渐升高,Hb分别为93、100、105(g/L),WBC分别为 4.7、5.6、6.8(×10~9/L),PLT分别为 85、9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血液样本分为5组,A组室温下保存,B组低温(22℃)保存,C组、D组、E组分别放置0.5h、1h、3h后送检(室温)。结果:A组WBC(6.40±0.25)×10~9/L、HGB(121.20±5.41)g/L、PLT(13.50±1.27)×10~9/L、RBC(3.99±0.66)×10~(12)/L。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C组PLT(13.57±2.00)×10~9/L、RBC(3.87±0.55)×10~(12)/L。与D组及E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D组PLT(21.15±2.17)×10~9/L、RBC(5.00±0.48)×10~(12)/L。与E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尽可能缩短血液标本保存时间,严格控制保存温度,避免温度发生波动,提高血液细胞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2.
1例20岁女性为乌发自行服用何首乌粉15g/d。2周后,患者出现纳差及乏力;3周后出现尿色加深,肝功能检查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78 U/L,丙氨酸转氨酶(ALT)1121 U/L,总胆红素(TBil)100.8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T)77.4μmol/L。服用何首乌粉第42天,实验室检查:AST472 U/L,ALT 755 U/L,TBil 102.9μmol/L,DBil 76.7μmol/L;白细胞计数3.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27×10~9/L。考虑药物引起肝损害和中性粒细胞缺乏可能性大。停用何首乌,给予保肝、退黄等综合治疗。治疗10 d后实验室检查:ALT 62 U/L,AST 73 U/L,DBil 20.5μmol/L,TBil 30.2μmol/L;白细胞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3.60×10~9/L。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8月,体重7kg,以发热腹泻7天伴皮疹入院。查体:T38.8℃,臀部、大腿、背部散在红色斑丘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结膜无充血,唇樱红无皲裂,咽红,杨梅舌,心肺无异常,腹软胀,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6.6×10~9/L,血小板373×10~9/L,血沉130mm/h。住院7天以头孢塞肟钠及胺卡那霉素治疗热不退,  相似文献   

14.
药源性白细胞减少症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患者,女,50岁。因车祸致两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头部外伤,于1997年7月2日急诊入院手术。查血象WBC10.6×10~9/L,用头孢哌酮3.0,培氟沙星0.8,阿米卡星0.4,能量等抗炎支持治疗,静滴,9d,7月9日查血象WBC7.8×10~9/L,7月10日停培氟沙星,8月2日患者开始畏寒发热,体温高达39.5℃,即复查血象WBC2.4×10~9/L,停用阿米卡星,8月4日血象检查WBC2.1×10~9/L,红细胞、血小板均正常。由于白细胞急直下降,医师急请内科及药学人员会诊,认为头孢哌酮致白细胞下降可能性较大,即停用头孢哌酮,改用环丙沙星针,建议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mg,H。8月6日查血象改善,WBC4.1×10~9/L,症状好转,后停用G-CSF,继续病因治疗,9月10日出院。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40岁。因乏力、腹胀两年,黑便两天入院。曾有肝炎、腹水及三次黑便史。查体:巩膜不黄,蛙腹,肝未触及,脾在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Hb73g/L,WBC1.9×10~9/L,BPC45×10~9/L,白蛋白36~9/L,球蛋白28g/L,GPT533.44nmol·S~(-1)/L。诊断:门脉高压症伴腹水、充血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后第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18个月以下儿童末梢血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与性别因素有无相关性,建立其参考范围。方法选取18个月以下健康儿童400例,其中女童200例,男童200例,测定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分析两组受试儿童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有无统计学差异,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其参考区间。结果女童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19.9±9.9)g/L,参考区间为105~137 g/L,男童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19.1±9.2)g/L,参考区间为104~134 g/L,女童血小板水平为(250±78)×10~9/L,参考区间为(145~380)×10~9/L,男童血小板水平为(248±87)×10~9/L,参考区间为(145~430)×10~9/L,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8个月以下儿童末梢全血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与性别因素无关,参考区间与成人不同。  相似文献   

17.
102例AMI患者入院后首次外周血WBC计数资料分析显示:WBC>9.0×10~9/L组较之≤9.0×10~9/L组复杂室性心律失常(P<0.001)、心力衰竭(P<0.05)及心源性休克(P<0.001)的发生率极显著增高;SGOT(P<0.001)与LDH(P<0.001)测定值显著增大;住院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AMI患者若WBC>9.0×10~9/L提示病情严重,危险性增大,近期预后恶劣。  相似文献   

18.
1例70岁女性患者拟行脑膜瘤切除术,术前因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呋辛2 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用药前血小板166×10~9/L,用药第2天血小板急剧下降至40×10~9/L,但无临床出血表现。考虑可能与头孢呋辛有关,遂停用该药,改用氧氟沙星,换药1d后血小板上升至160×10~9/L。随后肺部感染好转,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6岁.因咽喉部疼痛伴发热就诊.查体:体温39℃,咽部水肿充血,悬雍垂肿胀,咽峡部布满一层灰白色膜.查血红蛋白85g/L,红细胞3.3×10~(12)/L,白细胞16.5×10~9/L,中性0.90,淋巴0.10.经多次采集咽部涂抹物细菌培养,均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患儿男性,7个半月。因生后数日起腹泻伴不规则发热3~4天于1986年4月3日第一次入院。体检:体温39.8℃。发育营养差,精神萎。鼻腔脓性分泌物,左耳糜烂、溃疡。预部湿疹。躯干及头面部皮肤散在出血点(生后两月即有出血点,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肋下2cm。肛周红肿压扁明显。全身皮下脂肪消失。实验室检查:血Hb90g/L,Rbc3.20×10~(12)/L,Wbc15.7×10~9/L,N17%,L38%,血小板66×10~9/L。脓液培养:致病性葡萄球菌。血培养阴性。血清IgG0.85g/L,I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