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一侧眼球突出为主要症状的额、筛窦粘液囊肿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总结 18例额、筛窦粘液囊肿诊治及防访 1~ 4年的临床资料。结果 CT扫描诊断符合率 90 %。鼻外进路的林迟氏手术 (Lynch′soperation)复发率为 2 0 % ;鼻内窥镜下额、筛窦囊肿鼻内开放引流术均一次手术治愈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CT扫描诊断额、筛窦粘液囊肿准确率高 ;鼻内窥镜下鼻窦囊肿鼻内开放引流术是治疗额、筛窦粘液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鼻腔进路手术摘除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术后复发率为62%。现采用鼻腔与上颌窦、筛窦二重联合进路及行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术治疗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10例,随访2年,无一例鼻息肉复发,扩大的上颌窦自然窦口保持通畅。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析蝶筛区域的病变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经鼻内镜下行蝶窦区域手术25例,20例蝶筛窦同时受累者采用经筛窦进路,5例单纯性的蝶窦病变采用经鼻腔嗅裂进路手术治疗。结果 均无蝶筛区域周围重要器官的损伤。随访半年—三年,25例痊愈,1例因鼻息肉复发,经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 蝶筛区域的病变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小、视野清晰、出血少、面部不留瘢痕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两种术式治疗鼻息肉疗效对比杨国庆陈文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科(710038)我院自1995~1996年7月采用鼻息肉摘除、双进路开筛术(常规上颌窦根治术后经窦腔内侧壁后上部及鼻腔双进路开筛窦,并扩大上颌窦开口)治疗鼻息肉,观察其临床远期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女,21岁,未婚。因鼻根部,左眼眶胀痛3年,左眼外突2年于1986年5月以“左筛窦囊肿”入院。查体:左鼻根部及左眼眶内上部明显隆起,稍压痛。左眼球向前外下方突出。鼻腔正常。鼻窦瓦氏位片示左额窦增大,外下缘向眼眶侧移,内缘密度升高,左眶上裂增大,边缘规整,左筛窦区密度亦高。入院后经鼻外入路额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1岁,外院行双鼻息肉摘除术并左上颌窦根治术,筛窦开放术致左眼失明7小时经急诊转入我院。缘患者于外院行表麻下双鼻息肉摘除术、局麻下行左上颌窦根治术并窦内开筛术,手术历时1小时30分钟,术后即发现左眼黑矇。经对症处理无效而转我院。检查:神清,全身情况好,发育及营养正常,体检合作。右前鼻孔填塞凡士林纱三片,取尽后见中鼻甲部分切除,筛窦部分开放,前筛息肉残余。左鼻腔陈旧性血块,量约5ml,中甲及前筛部分切除并见息肉样组织,后筛已切除。鼻腔外侧壁骨质缺损约2.5cm×3cm,筛骨纸板及眶壁骨膜破坏,经此骨窗可窥见眶周脂肪样物,距前鼻孔7.5cm相当于球后方向取出一棉片约4×1cm,该处组织易出血,3%Ephedrine收敛后血止。左眼周青肿,上睑下垂,平视时上睑缘平角角下缘,视力为0,  相似文献   

7.
经鼻内镜筛窦良性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袁伟  张学渊  魏运军  黄茂华 《重庆医学》2003,32(11):1454-1455
目的 探讨鼻内镜进路治疗筛窦良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经鼻内镜治疗筛窦囊肿7例,骨化纤维瘤3例,腺瘤1例,骨瘤2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0.4~5年,愈后较好未出现复发。结论 与鼻外进路治疗筛窦良性肿瘤相比,鼻内进路治疗有较明显优势,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鼻息肉经传统手术或单纯鼻内窥镜手术后易复发。笔者自 1999年起用鼻内窥镜手术结合术后糖皮质激素鼻腔喷雾剂治疗 12例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病人中 ,男 7例 (14侧 ) ,女 5例 (10侧 ) ,年龄 2 5~6 4岁 ,病程 4至 30年 ,4次手术者 2例 ,2次手术者 4例 ,1次手术者 6例 ,其中曾行鼻内窥镜手术者 4例。所有病人在术后半年之内复发。入院查体结合CT诊断为慢性鼻息肉鼻窦炎 3型 ,其中双侧鼻息肉伴筛窦、上颌窦炎 5例 ,双侧鼻息肉伴筛窦上颌窦额窦炎者 7例。2 方法所有病人按Messerklinger…  相似文献   

9.
1 病历介绍患者男 ,18岁 ,因左眼视力突然消失 2d于 2 0 0 1年 8月7日入本院眼科住院治疗。患者缘于 2 0 0 1年 8月 5日晚上骑摩托车不慎摔伤头部 ,当时感头痛、头昏 ,无恶心呕吐 ,左眼视物不见。事后在当地医院诊治。检查见左眼额部皮肤擦伤约 3cm× 4cm。视力左眼无光感。并行头颅及眼眶CT检查 ,报告示左侧上额部有轻微骨折 ,筛窦少许积液 (血肿 ) ,头颅及眼眶无异常。 2 0 0 1年 8月 7日转入本院眼科住院治疗。检查示右眼 1.2 / 1.5 ,左眼无光感。左眼角膜清亮 ,前房中深 ,瞳孔散大 ,大小约 6mm× 6mm ,直接对光反射 ,间接对光反射均消…  相似文献   

10.
<正> 骨母细胞瘤的发病率约为骨肿瘤的1%。好发于脊柱及四肢长骨。也有发生于骶骨、肋骨、髋骨、肩胛骨等的个案报道。发生于筛窦、上颌窦的骨母细胞瘤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39岁。因左头部反复胀疼2a,偶有涕中带血。近4个月左眼球逐渐突出而入院。查体:全身状况好。左眼球略向前外侧突出。眼球运动良好,对光反射灵敏,视力正常。左眼眶下缘钝,左犬齿窝饱满,软腭及鼻咽部正常。CT:左筛窦、上颌窦、左眶内占位性病变。密度不均。上颌窦骨壁骨质有破坏(图1)。 1986年12月9日行第1次手术,术中见上颌窦上、内有一血管丰富、触之易出血、质脆的肿物,外、下壁粘膜肿胀。上颌窦腔内脓汁潴留。筛窦为肿瘤占据。肿瘤后缘已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2岁,左眼球进行性凸出伴鼻塞4年、左鼻反复出血及左内眦和面颊部肿痛20天,于1991年5月17日入院。左眼球向前外上凸出,内眦部隆起,可触及4cm×3cm肿块,泪道冲洗不通,左眼视力1.0,无复视;左鼻腔外侧壁内移,中、下甲与鼻中隔挤压。右鼻腔及鼻咽部正常,鼻窦华氏位片及CT检查示左上颌窦、筛窦、额窦巨大良性占位性病变向颅内伸展(额部有巨大低密度阴影凸入颅内),考虑纤维骨瘤。筛窦穿刺活检诊断牙源性肿瘤。全麻下行左鼻侧径路筛窦切除、上颌骨次全切除术(保留牙槽及腭突)。术中见上颌骨前外侧表面粗糙膨隆,骨质疏松呈泥砂样增生而易出血,上颌窦呈水平裂隙状位于其后下方;泥砂样骨质充满筛窦,但部分前筛房蓄脓;眶内壁及下壁也隆起粗糙,致眼球凸出于外侧眶缘外。清除所有病变骨质后见牙槽下部及腭突骨质尚坚硬予以保留。蝶窦、额窦粘膜正常,窦腔无积液,但额窦腔  相似文献   

12.
鼻中隔、多副鼻窦联合手术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鼻中隔与多个副鼻窦联合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72名双侧上合窦炎,筛窦炎(23人伴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11名)的患者,在全麻下一次接受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鼻息肉摘除术,筛窦切除术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其术中出血,围手术期的术后疼痛,而部肿胀,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及术后1年鼻通气,鼻腔炎性分泌物,鼻息肉和副鼻窦炎得发的情况,分别于一侧上颌窦根治术,双侧鼻息肉筛窦切除术,单纯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组,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联合手术组除术中出血较多外,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术后疗效明显提高。结论 全麻下鼻中隔与多副鼻窦一次性手术是疗效较好和安全可行的,并能减少鼻息肉及副鼻窦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鼻息肉为常见疾病 ,随着内窥镜及各种治疗方法的不断提高。彻底根治病灶已不再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但尽管手术做到了彻底根治 ,仍有一些患者有近期 ( 3月内 )和远期复发。我们对 60例 ( 1 1 8侧 )鼻息肉手术患者经手术 ,综合治疗 ,进行了 1年~ 5年的临床随访 ,对其中 2 0例 ( 37侧 )进行了分析 ,观察其复发过程及治疗方面 ,试图找出更有效的综合性控制方法。1 病例资料2 0例 ( 37侧 )复发性鼻息肉中 ,男 1 1例 ,女 8例 ,年龄 2 6岁~ 56岁 ,平均年龄 40岁 ,行单纯鼻息肉摘除术 5例 ( 9侧 )。 2次以上手术行筛窦及上颌窦开放 ,鼻息肉摘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83例原发于鼻腔、上颌窦、筛窦、蝶窦及额窦的恶性肿瘤 ,分别施行上颌骨次全与全切除术 ,前额开窗 -鼻锥翻转进路额筛蝶眶肿瘤大块切除及颅面联合切除术 ,部分病例实施冷冻切除 ,颌颈联合根治等手术 ,术后常规放疗。结果 :3年生存率为 4 7.5 %(36 76 ) ,5年生存率为 36 .2 %(2 5 6 9)。结论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及采用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 ,可提高疗效 ,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 ,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男,33岁。2002年初因鼻腔通气不畅、伴脓涕、嗅觉减退,外院诊断为“鼻息肉”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鼻阻塞症状缓解,嗅觉仍不佳,未再行任何治疗处置,2003年4月,患者自觉左侧额部闷胀痛,伴低热,左侧眼球突出,伴流泪,无复视,于外院行抗感染治疗,头痛减轻,于5月10日以“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左筛窦、额窦肿物”收入我院。既往健康。查体:  相似文献   

16.
阙子文 《医学文选》2001,20(5):735-736
我科 1995年 4月~ 2 0 0 0年 4月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患者 2 2 7例 ,由于我们重视术前术后观察和护理 ,使病人术后很快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2 2 7例 ,其中男 143例 ,女 84例 ;鼻内息肉 82例 ,鼻腔鼻窦肿瘤 145例 (其中上颌窦癌 48例 ,鼻腔鼻咽横纹肌肉瘤 16例 ,鼻咽血管纤维瘤 43例 ,鼻腔、筛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2 4例 ,鼻腔腺样囊性癌 3例 ,鼻腔混合瘤 11例 )。手术方式 :行鼻内鼻息肉摘除术 82例 ,经鼻侧切开进路 48例 ,经硬腭进路 97例 ,其中有 5例行气管切开。本组病例术后经我们严密观察护理 ,均于…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鼻内镜手术中,较侧重对筛窦、上颌窦病变等的处理,而对额窦窦腔及鼻额管周围病变的处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传统单纯鼻外进路及单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额窦病变各有利弊,而双径路额窦手术已在临床中开展。我科从2003年3月-2005年6月对19例额窦囊肿进行双径路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 男性,59岁,1995年受凉后左鼻进行性阻塞,经抗炎、抗过敏药物治疗1月症状无缓解,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诊断为左鼻腔、左上颌窦占位性病变,后行“左上颌窦、左鼻侧肉芽肿摘除术”,术后病理示“左鼻腔浆细胞肉芽肿”。1998年右鼻出现上述同样症状,行“右鼻侧切开术”,病理同前。2001-06月左颜面部渐进肿胀伴左鼻塞,2004—07月鼻窦CT示双上颌窦、鼻腔及左筛窦软组织填充,左颜面部软组织块影,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鼻窦黏液囊肿的成因并探讨其手术进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鼻窦黏液囊肿的好发部位、病因学、手术治疗方法,总结其手术治疗的进路选择原则。结果囊肿位于额窦72例,上颌窦38例,筛窦15例,蝶窦9例,囊肿累及多个窦腔18例。位于不同鼻窦的152例囊肿中,97例(63.8%)经鼻内进路予以切除。72例额窦黏液囊肿患者中,有23例(31.9%)需采用额部冠状切口骨成形进路予以切除,13例(18.1%)采用鼻内、鼻外联合进路得以切除,较早期的7例采用Jansen-Ritter术式予以切除。术后经过平均60个月的随访,治愈率95.4%,复发率4.6%。结论传统的鼻外进路鼻窦手术是导致额窦、上颌窦黏液囊肿发生的常见原因。鼻内进路手术能有效避免鼻窦黏液囊肿的发生。位于上颌窦内侧、筛窦、蝶窦、眶纸板内侧的额窦黏液囊肿应采取鼻内进路进行手术;位于眶纸板外侧的额窦黏液囊肿应采取冠状切口骨成形手术的方法予以切除;位于上颌窦前和(或)外侧的囊肿则需采取Caldwell-Luc进路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83例原发于鼻腔、上颁窦、筛窦、蝶窦及额窦的恶性肿瘤,分别采用次全与全上颁骨切除、前额开窗一鼻锥翻转进路额筛蝶眶肿瘤大块切除及颅面联合切除,部分病例实施冷冻切除、颌颈朕合根治术等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常规放疗等措施。结果:3年生存率为47.5%(36/76),5年生存率为36.2%(25/69)。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通过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及采用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