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应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哮喘豚鼠气道神经激肽1受体(NK1)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方法 用卵蛋白超声雾化法制作哮喘豚鼠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及诱喘组.RT-PCR技术检测(NK1)mRNA,图像分析测定(NK1)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 诱喘组(NKl)mRNA的相对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多.结论 NK1参与了卵蛋白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NK2受体mRNA在哮喘豚鼠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用吸入卵蛋白致敏及激发诱喘方法制作哮喘豚鼠20例;正常对照组10例,以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雾化溶液吸入.用RT-PCR的方法检测肺组织中NK2受体mRNA相对含量;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NK2受体mRNA在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中表达的部位及强度同时用光密度对NK2受体mRNA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NK2受体mRNA主要分布在气管黏膜下及平滑肌周围;哮喘豚鼠肺组织中NK2受体mRNA相对含量为(1.04±0.112),高于正常对照组豚鼠(0.796±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豚鼠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和平滑肌周围NK2受体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OD(9.339±0.817 7)]较正常对照组[OD(2.265±0.74)]明显增高(P<0.05).结论 哮喘豚鼠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平滑肌周围NK2受体mRNA相对含量表达上调,肺组织中NK2受体mRNA相对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血浆中及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中神经激肽B (NKB)含量变化规律 ,探讨NKB与小儿哮喘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方法测定 35例不同程度哮喘患儿血浆NKB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症状缓解期的含量变化 ;在豚鼠哮喘模型上对不同哮喘状态豚鼠肺组织中的NKB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 1)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浆NKB含量较其自身症状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 (P <0 .0 1) ;症状缓解期血浆NKB含量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 2 )病情加重 ,患儿血浆NKB含量随之增高 ,与哮喘病情呈显著正相关。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较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NKB含量显著增高 (P <0 .0 5 ) ;重度哮喘与轻、中度哮喘缓解期比较 ,血浆NKB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3)哮喘豚鼠肺组织中NKB含量较正常豚鼠显著增高 (P <0 .0 1) ,反复诱喘豚鼠肺组织中NKB含量显著高于诱喘 1次豚鼠 (P <0 .0 1)。结论 :NKB在哮喘患儿血浆及哮喘豚鼠肺组织中的含量变化规律一致 ,与哮喘病情呈显著正相关。提示NKB参与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哮喘豚鼠气道内神经激肽1受体(NK-1R)mRNA的分布及相对含量.方法:用卵蛋白超声雾化法制作哮喘豚鼠模型;原位杂交技术检测NK-1R mRNA,光镜观察其在气道内表达的部位.图像分析测定NK-1R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哮喘组NK-1R mRNA表达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NK-1RmRNA分布于气管上皮细胞上层细胞表面、黏膜下层、血管周围上皮细胞、炎性细胞的表面和平滑肌细胞、腺体细胞表面.结论:NK-1R参与了卵蛋白诱导的哮喘豚鼠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吸入肝素对致敏豚鼠血、肺组织组胺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卵蛋白作为抗原 ,激发豚鼠形成哮喘豚鼠模型 ,随机分成致敏组 (A组 )、给药组 (B组 )和对照组 (C组 ) ,在卵蛋白雾化吸入后 3 0min、17h测定血、肺组织组胺浓度。结果 :致敏豚鼠吸入肝素后 ,再次接触抗原可抑制血、肺组织组胺浓度升高。结论 :肝素抑制过敏反应可能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多次食管酸灌注对哮喘豚鼠气管神经肽含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Hartly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对照组、哮喘灌生理盐水(NS)组、哮喘灌酸组.采用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后两组豚鼠以生理盐水或0.1N盐酸灌注食管,1次/d,连续15 d.15 d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气管取材,分离结状神经节,组织匀浆,应用ELISA方法检测神经肤A(NKA)、神经肽B(NKB),应用放免方法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 哮喘灌酸组豚鼠气管NKA含量显著高于哮喘组及哮喘灌NS组.结状神经节NKA含量与气管和肺泡灌洗液(BALF)的NKA含量呈正相关.哮喘组、哮喘灌NS组、哮喘灌酸组豚鼠气管、神经节、BALF中NKB、CG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多次食管酸灌注可增加哮喘豚鼠气管NKA含量,其引起的神经源性炎症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吸入肝素对致敏豚鼠血,肺组织组胺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作为抗原,激发豚鼠形成哮喘朋鼠模型,随机分成致敏组(A组),给药组(B组)和对照组(C组),在卵蛋白雾化吸入后30min,17h测定血,肺组织组胺浓度。结果:致敏豚鼠吸入肝素后,再次接触抗原可抑制血,肺组织组胺浓度升高,结论:肝素抑制过敏反应可能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多次食管酸灌注对哮喘豚鼠气道神经肽含量的影响。 方法 雄性Hartly豚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对照组、哮喘灌生理盐水(NS)组、哮喘灌酸组。采用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后两组豚鼠以生理盐水或0.1N盐酸灌注食管,1次∕d,连续15 d。15 d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气管取材,分离结状神经节,组织匀浆,应用ELISA方法检测神经肽A(NKA)、神经肽B(NKB),应用放免方法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 哮喘灌酸组豚鼠气管NKA含量显著高于哮喘组及哮喘灌NS组。结状神经节NKA含量与气管和BALF 的NKA含量呈正相关。哮喘组、哮喘灌NS组、哮喘灌酸组豚鼠气管、神经节、BALF中NKB、CG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次食管酸灌注可增加哮喘豚鼠气道NKA含量,其引起的神经源性炎症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下呼吸道及循环血液中的NKA和NK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健康豚鼠下呼吸道及循环血液中神经激肽A(NKA)和神经激肽B(NKB)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肽的免疫反应存在于气管、支气管、肺组织和血液中,其中NKA的含量明显高于NKB。它们在肺内的含量最高,支气管次之,气管最低。实验结果为探讨NKA和NKB在呼吸道的功能和呼吸系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血浆神经肽A(NKA)含量的变化,探讨NKA与小儿哮喘的关系。方法:利用ELISA 法测定20例正常儿童、38例儿童哮喘发作期(其中重度发作20例,轻、中度发作18例)及26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血 浆NKA的含量。结果:哮喘发作期患儿血浆NKA含量((326±148)ng·L-1)高于哮喘缓解组((84±39)ng· L-1)及正常对照组((51±30)n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哮喘发作患儿血浆NKA含量((359±160)ng·L-1)高于轻、中度哮喘发作患儿((208±113)ng· L-1)(P<0.01)。结论:NKA参与了哮喘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小儿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培松  惠宏襄 《医学争鸣》1997,18(5):401-403
研究原癌基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卵蛋白致敏诱发豚鼠哮喘建立实验模型。用分子杂交技术分别观察正常及哮喘发作后c-myc在豚鼠气道及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原癌基因c-myc在豚鼠哮喘发作后即刻表达增强,且呈时间依赖关系,并可被糖皮质激素部分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红霉素对哮喘豚鼠白细胞介素 2 (IL -2)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的影响,探讨红霉素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豚鼠随机抽样分成三组:哮喘组、红霉素组和对照组,每组 8只。哮喘组先用 10%卵清蛋白(OVA)生理盐水注射于豚鼠的腹腔,使豚鼠致敏,第 14天后用 1%OVA雾化吸入激发豚鼠哮喘发作;红霉素组致敏处理同哮喘组,并于激发前 30min和激发后 6h分别腹腔注射红霉素;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0VA,处理方法同哮喘组。上述各组均于激发 24小时后将豚鼠处死,取其肺组织匀浆,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其IL- 2、IL- 6的含量。结果哮喘组肺组织匀浆IL- 2、IL- 6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红霉素组,P值分别<0. 01和<0. 05;红霉素组与对照组IL -2、IL- 6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值均 >0. 05。结论红霉素可能通过降低哮喘豚鼠IL -2、IL- 6水平,以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射麻止喘液抗感染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射麻止喘液对支气管哮喘气管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对48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观察射麻止喘液对豚鼠血浆及肺组织内皮素(ET)水平及对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的影响。结果:射麻止液可以降低血浆及肺组织ET水平,并可抑制豚鼠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射麻止喘液具有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云峰  吴学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1311-1313
目的 研究Galectin-3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0.9%氯化钠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哮喘组及Galectin-3组,每组12只.哮喘组及Galectin-3组豚鼠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作哮喘模型,Galectin-3组豚鼠于致敏第15~21天激发前1 h腹腔注射Galectin-3(0.5 mg/kg),1次/d,连续7 d.测定3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5(IL-5)含量,计数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目,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应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肺组织嗜酸粒细胞的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Bax蛋白的表达. 结果 Galectin-3组豚鼠BALF中IL-5含量[(21.3±7.8)ng/L]显著低于哮喘组[(48.6±8.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嗜酸粒细胞计数[(24.2±7.8)×10~6/L]显著低于哮喘组的[(140.9±27.1)×10~6/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轻于哮喘组;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指数[(14.7±4.6)%]显著高于哮喘组[(3.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组织Bax蛋白表达量平均积分吸光度值(2 854.2±532.1)显著高于哮喘组(673.4±195.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Galectin-3能减少哮喘豚鼠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量,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与其降低哮喘豚鼠BALF中IL-5含量、上调肺组织Bax蛋白表达、促进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马兜铃对哮喘豚鼠防治作用的影响 ,观察其肺组织学光镜及电镜的变化 ,为中药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豚鼠 2 4只 ,分成 3组 (每组 8只 ) ,①哮喘组 :用 4 %卵清白蛋白致敏 ,2周后用1 0 %卵白蛋白超声雾化吸入致其哮喘发作 ;②马兜铃组 :致哮同哮喘组 ,从致敏第 2d起 ,用浓度为 0 2g/mL浓度的马兜铃液 ,按 1g/kg ,每日灌马兜铃药液 1次 ,诱喘同前 ;③正常对照组 :不给予任何处置。结果 哮喘组豚鼠肺组织损害明显 ,气管内膜脱落 ,细胞核浓缩 ,胞浆内大量空泡 ,BALF液中大量细胞浸润。马兜铃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 ,BALF液中细胞浸出减少。结论 马兜铃对豚鼠哮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哮喘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5表达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研究了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用RT-PCR半定量测定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支气管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mRNA表达量。结晶显示哮喘豚鼠EOS及IL-5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及地塞米松干预组显著升高,PBMC中IL-5mRNA表达量与支这组织IL-5表达及外周血EOS计数成正相关。提示哮喘豚鼠PBMC、IL-5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