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碧菠  梁裕 《脊柱外科杂志》2009,7(3):184-186,190
椎间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ial joint)简称Z关节(Z joint),又称椎间小关节(facetjoint)。Goldwaith在1911年首先提出腰椎椎间小关节病变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Ghormley在1933年提出“椎间小关节综合征(facet joint syndrome)”的定义,即椎间小关节出现骨关节炎的增生肥大改变,并因此引起的下腰痛和臀部大腿的放射痛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dynamic interspinous assisted motion,DIAM)系统治疗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采用腰椎DIAM治疗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年龄40~52岁,平均46.9岁;女6例,男2例.术后行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术后3个月、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行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检查,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12~31个月,平均20.6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分别为67.75±12.12、22.25±15.76、19.75±17.12、20.00±18.48与23.00±19.09,VAS评分分别为8.44±1.35、2.88±3.41、2.63±3.51、2.50±3.78与3.50±4.1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的ODI、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间评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L4,5)活动度分别为10.38°±5.13°、4.25°±2.19°、2.63°±0.92°、2.00°±0.86°与2.13°±1.5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活动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VAS评分的改善与手术节段活动度有相关性(r>0.7,P<0.05).结论 DIAM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其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L_(3~5)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椎间盘摘除并不同幅度椎间孔成形前后对L_4/L_5关节突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既往无腰椎疾病史的20岁男性志愿者,获取其腰椎CT数据构建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在L_4/L_5椎间盘中度退变模型(M1)的基础上,模拟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技术,去除椎间盘左后侧约1/4纤维环中部及1/4髓核,模拟腰椎椎间盘摘除术,构建模型M2;以圆柱体代替环锯模拟切除L_5上关节突部分骨质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构建一级椎间孔成形模型M3(环锯直径5.0 mm)、二级椎间孔成形模型M4(环锯直径6.5 mm)和三级椎间孔成形模型M5(环锯直径7.5 mm)。给予特定加载条件,比较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曲、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L_4/L_5关节突关节应力变化。结果建立的L_(3~5)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M1模型在各种工况下L_4/L_5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左侧较右侧大。M2模型在前屈工况下左侧L_4/L_5关节突关节应力下降,右侧应力上升;在后伸工况下左侧应力上升,右侧应力下降;在右旋工况下,左侧应力变化不明显,右侧应力稍下降;在左侧屈及左旋工况下两侧应力均上升;在右侧屈工况下左侧应力稍下降,右侧应力变化不明显。除M5模型左旋工况下右侧应力增加明显外,其他各种工况下M3、M4、M5模型应力变化不明显。结论椎间盘摘除后引起病变节段关节突关节面所承载的负荷不对称;在精确穿刺的指引下,环锯直径5.0、6.5、7.5 mm行椎间孔成形对病变节段关节突关节应力变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变化在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L4,5 DLS患者中随机选取115例作为观察组,男28例,女87例;年龄41~76岁,平均57.3岁。自体检人群(无脊柱滑脱及腰腿痛表现)中随机选取与DLS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5例作为对照组,男31例,女84例;年龄45~77岁,平均56.4岁。两组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CT平扫及多层面重建检查。于侧位X线片测量DLS组患者腰椎滑脱程度(Taillard指数),CT图像分别测量滑脱组及对照组L3,4、L4,5节段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并评估两组小关节不对称程度,矢状面CT重建图像测量两组L3,4、L4,5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pedicle facet angle,P?F角),对两组相应节段所测角度进行比较分析;CT横断面骨窗下对两组L4,5关节突关节进行退变程度分级并比较,且对DLS组不同退变等级之间的滑脱程度进行分析。对DLS组L4,5的关节突关节角、P?F角与滑脱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LS组L4,5均为Ⅰ度滑脱。DLS组L3,4、L4,5节段关节突关节角与对照组相应节段相比明显偏向矢状位;P?F角均较对照组大,更倾向于水平位。小关节不对称程度,L4,5节段DL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3,4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4,5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S组患者L4,5关节突关节不同退变等级之间,滑脱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LS组L4,5滑脱程度与其关节突关节角、P?F角无相关性。结论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变化(更小的关节突关节角、水平化的P?F角、小关节不对称)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病因学意义,但其作用不应被夸大;关节突关节退变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继发性改变,而腰椎滑脱加剧了小关节的退变。  相似文献   

5.
腰椎关节突间滑膜嵌顿中医称之为岔气,是临床常见病。本病独具特点,即伤后立即出现异乎寻常的腰部剧烈疼痛以至病人无法忍受,采用理疗、口服非激素类消炎止痛药见效慢。我院采用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间滑膜嵌顿7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角的改变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07-2014-07我科收治的50例L4-5单节段退变性前滑脱患者作为DLS组,另选同期50例无腰腿痛和脊椎滑脱的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且使性别、年龄与DLS组相匹配。两组均行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三维CT检查,在腰椎侧位X线上测量腰椎滑脱指数;在CT矢状位图像上选取平行于L3-4、L4-5、L5-S1椎间隙上缘终板的CT横断位图像作为关节突的头侧部分;过椎弓根下缘且平行于L3-4、L4-5、L5-S1椎间隙下缘终板的CT横断图像作为关节突的尾侧部分,在横断位上进行关节突角度测量,同时在骨窗下对关节突的退变进行评估。结果 DLS组L3-4头侧关节突关节角(61.9±6.3)°大于对照组的(56.3±7.5)°,尾侧关节突关节角(57.1±6.9)°大于对照组的(51.9±6.8)°;DLS组L4-5头侧关节突关节角(55.8±5.6)°大于对照组的(50.2±6.7)°,尾侧关节突关节角(53.2±6.8)°大于对照组的(47.0±5.9)°;DLS组L5-S1头侧关节突关节角(49.1±7.8)°大于对照组的(43.9±6.9)°,尾侧关节突关节角(45.1±6.9)°大于对照组的(41.7±5.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DLS组患者L4-5头尾侧角度差值(2.1±0.8)°小于对照组的(5.0±1.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LS组L4-5左右两侧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度(8.0±2.0)°大于对照组的(4.2±1.3)°,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关节突关节退变等级将DLS患者分成3组,各组间滑脱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退变等级中头、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差异具有显著性(r=0.457,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矢状化改变更可能是腰椎退变性滑脱发生预先存在的解剖学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表现及牵引、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失访4例),对照组60例(失访11例);治疗组用腰椎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用手法复位治疗;用VAS评分为疗效评估.结果 (1)两组方法 均有效果,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中,对不同体重患者的疗效相同(P=0.286>0.050);对照组中,对不同体重患者的疗效不同(P<0.01).结论 腰椎牵引配合腰椎斜扳手法复位的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但对于低体重患者,其疗效与单独使用手法复位治疗一样.  相似文献   

8.
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简称TLS)固定的可靠性。方法:选用7具腰椎标本,制成两个功能单元,分别在正常、髓核切除和椎间置入融合器(TFC)后行TLS固定,进行前屈、后伸、侧方压缩和轴向旋转实验,最大压缩力矩10Nm、旋转力矩10.8Nm,测量成角运动范围(ROM)。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LS单侧固定组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ROM分别减少2.92%、1.78%、5.77%和7.92%,双侧固定组分别减少15.59%、5.72%、15.18%和20.19%;“髓核半切 TLS”组均明显小于“髓核全切 TLS”组和对照组;“TFC TLS”组较TFC组分别减少8.20%、12.55%、9.57%和22.07%。结论:在无明显前中柱不稳时,TLS固定后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的稳定性明显增加,尤其旋转增加较多;单纯椎间置入融合器时后伸、旋转稳定性相对较差,TLS可增加其各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1],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2,3],成为脊柱外科重要的手术方式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0.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是导致下腰痛(low back pain)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文认真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关节突退变的X线、CT及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尤其是MRI表现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旨在为国内学者今后进行相关领域更深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Dynesys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主要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所有比较Dynesys和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中、英文前瞻性或回顾性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9项临床研究,其中3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6个回顾性对照观察研究。共692例患者,其中Dynesys组336例,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组3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相比,Dynesys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P0.01)、减少了术中出血量(P0.01);与术前相比,在末次随访时二者均显著改善了患者ODI评分及腰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ynesys有效保留了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但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组患者邻近节段活动度的增加大于Dynesys组(P0.01);二者对于固定节段椎间高度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具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Dynesys和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均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式。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相比,Dynesys可以保留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幅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其对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防需要更多长期随访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宋鹍鹏  张斌  马炬雷  王兵  陈博 《中国骨伤》2019,32(11):991-996
目的:探讨Wallis和Coflex棘突间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临床疗效以及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棘突间固定系统治疗的L_(4,5)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5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25~67岁,平均43.3岁;腰椎管狭窄症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根据所采用的棘突间固定系统不同将患者分为Wallis组(33例)和Coflex组(22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腰痛和下肢痛进行评分;根据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腰椎功能;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手术前后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活动度、椎间盘高度以及上位邻近节段Pfirrmann等级的变化情况。结果:5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8~72个月,平均60.4个月。术后48个月时,两组患者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盘高度较术前均明显减小(P0.05),而上下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盘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椎间隙高度和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位邻近节段Pfirrmann分级较术前差异不明显(P0.0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节段在术后1~3年复发,其中Wallis组3例,Coflex组1例,平均年龄35.2岁。结论:Wallis和Coflex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相同中期疗效,可延缓邻近节段退变,但不能阻止椎间盘突出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腰椎全椎间盘置换治疗腰椎间盘源性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应用两种人工腰椎间盘移植物治疗90例108节段具有明确腰椎间盘源性退行性疾病且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男28例,女62例;年龄25~54岁,平均39.2岁;单节段植入85例,双节段10例,三节段1例;L3-4节段6例,L4-5节段39例,L5S1A节段63例.使用Prodisc L人工腰椎间盘48节段,Maverick人工腰椎间盘60节段.手术均取腹膜后人路.术后采用改良Odom评估、Oswestry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四种方法对症状及疼痛改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75~160min,平均115.5min.术中血管损伤1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1例.术后90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随访时间分别为:术后4、6、26、52周.术后Odom评估显示:优76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5.55%.住院时间2.5~6d.平均3.4d.术后翻修2例.影像学检查:假体下沉2例,两种假体移植物均无明显向前或后迁移.结论 应用腰椎全椎间盘置换可恢复退变节段的间盘高度和神经根管的高度及前、后径,保留腰椎后柱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腰椎小关节病的CT常见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腰小关节病的CT表现。方法选择68例腰椎小关节病患者,分析CT影像改变并记录临床表现。结果68例患者表现为不同节段的腰椎小关节改变,CT表现为骨赘形成,关节突增生肥大,关节面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真空现象,关节囊的钙化和囊肿等。结论腰椎小关节病是引起腰痛及腰腿痛的重要病因之一,常合并腰椎间盘退变。由于以往检查技术的局限以及过分强调了椎间盘的作用,造成对此病的认识不足,小关节病CT表现特异性强,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中远期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 YZ  Xue HB  Chen X  Guo LX  Li HW  Liu HR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5):350-353
目的 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中远期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采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的34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椎间盘源性腰痛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随访时间48~66个月,平均52.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改善情况和中远期功能.术前ODI评分平均58.4%,VAS评分平均7.4分.对放射学资料进行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对比研究.结果 术后早期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2个月ODI评分平均18.2%,VAS评分平均1.8分,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17.6%,手术节段活动度平均为9.2°.末次随访时,患者下肢放射性疼痛缓解满意,18例患者下腰痛逐渐加重,ODI评分平均为31.2%,VAS评分平均为3.1分.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下降13.5%,手术节段活动度平均为6.8°,植入物移位发生率73.5%(25/34),软骨终板退变损伤发生率64.7%(22/34).结论 人工髓核置换术尚不能达到长期维持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目的 ,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逐渐减少,下腰痛逐渐加重影响其中远期疗效,明确术前诊断和严格手术指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12月~2001年12月对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Link SB ChariteⅢ型人工椎间盘行椎间盘置换术,共置换假体30个,随访4~28个月(平均16个月),分别于手术前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JOA评分。结果所有病例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100~800ml(平均320 ml)。术后第2d(早期病例为术后第7d),患者可佩戴腰围下地,术后6周除去腰围恢复正常活动。术后X线片显示人工椎间盘位置正确,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患者腰腿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3例患者术后出现健侧肢体麻木。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无椎间盘假体脱落、失效,远期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适应证及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9年12月~2001年11月间,应用LinkSB ChariteⅢ型椎间盘假体对30例患者33个椎间盘进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男16例,女14例;年龄36~54岁,平均44岁。术前诊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失败6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2例。术前JOA评分4~17分,平均11分。手术节段为L3-41例,L4-518例,L5S18例,3例患者进行了相邻两个节段的椎间盘置换术(L3-4和L4-51例,L4-5和L5S12例)。结果 术后随访4个月~2年3个月,平均16.7个月。术后JOA评分20~29分,平均26分;症状改善率64%~100%,平均89%;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50%~100%,平均84%。27例患者恢复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l例患者术后仍感腰背痛,l例患者虽然术后症状较术前好转但仍感左下肢疼痛,l例患者术后16个月搬运重物时造成手术节段的椎弓根断裂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可有选择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8.
腰椎棘突间稳定器(Wallis)早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棘突间动力稳定器(Walli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即时(出院前)和短期效果,探讨其适应证选择和手术技巧。方法2008年7月~2009年7月,3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共植入Wallis38套(L2/31套,L3/44套,L4/533套)。其中腰椎间盘脱出症(中央型)8例,腰椎盘脱出伴突出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黄韧带增厚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8例,单节退变性椎管狭窄症4例,Topping off4例。采用北美脊柱学会(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NASS)问卷评价出院前患者及随访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同时测量手术前后椎间盘终板间高度。结果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量10~100ml,平均50ml。出院前NASS问卷显示,32例患者(88.9%)认为腰部坚实有力,术前酸乏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前终板间高度降低的37个椎间盘中有31个(84%)获得1~3mm的改善。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NASS问卷总满意度为92.5%,未出现Wallis引起的并发症。结论Wallis的即时和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In-Space经皮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In-Space经皮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不稳18例患者资料,男10例,女8例;年龄39~58岁,平均48.6岁;L3,4 5例,L4,5 13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椎过伸性腰背疼痛症状,并伴有一侧下肢的节段性放射性疼痛,屈曲位时缓解。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手术前后疼痛进行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手术前后腰椎功能进行评价。测量术前及术后手术节段棘突间距离、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和宽度、前凸角以及活动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5±2.9)个月。术后6周及末次随访VAS评分为(3.1±1.3)分和(1.5±0.8)分,与术前(7.9±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及末次随访ODI为54.7%±14.8%和10.1%±2.5%,与术前82.1%±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棘突间距离为(9.29±1.43) mm,椎间隙后缘高度为(11.28±0.85) mm,椎间孔高度和宽度分别为(21.27±1.01) mm和(10.83±0.73) mm;节段前凸角及节段活动度分别为7.62°±0.74°和6.34°±0.81°。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棘突骨折、脊髓损伤、脑脊液漏及装置移位、脱出等并发症。结论 In-Space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不稳退行性疾病简便安全,初期随访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