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岭南骨伤科流派是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岭南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深受岭南地区环境、文化、历史等的影响,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及有效伤科药剂著称。为加快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正骨理筋手法技术等岭南骨伤科流派特色,提高临床诊治的疗效,本文对岭南骨伤科流派概况与传承脉络进行总结归纳、同时从师带徒临证、集百家之长、挖掘流派名家用药经验、院内制剂与基础转化、研发专利、骨伤科名医经验融入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等方面探索岭南骨伤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和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介绍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历史渊源及学术思想理论,描述常见的清宫正骨理筋特色手法操作方式及治疗原理,结合当下清宫正骨手法的创新研究及应用现状,为现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启发中医骨伤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以中医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观点、著作为标准,选取十二家中医骨伤科流派,对其正骨学术思想及正骨手法特色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学的发展过程大至经历了先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近代等时期。在中医骨伤科学说和学术流派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内容主要集中于历代医家骨伤科学术思想的研究,还涉及流派伤科、佛家伤科、民族伤科等。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定于2016年10月21-23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将同时举办2016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学习班,授予国家医学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会议征文方式:征文内容:中医骨伤科各个学术流派名医、名师的学术思想;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手术疗法等方法研究;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疗效机制、新药开发等研究;中医药防治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医、  相似文献   

6.
周太安是四川杨氏骨科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和发展了杨天鹏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周氏骨伤内伤学理论和正骨手法。该文对周太安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定于2016年10月21-23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将同时举办2016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学习班,授予国家医学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会议征文方式:征文内容:中医骨伤科各个学术流派名医、名师的学术思想;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手术疗法等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8.
杨天鹏骨伤科是四川地区知名中医骨伤科流派之一,由骨科泰斗杨天鹏老先生创立,传承上百年,形成一套实用的骨伤科内治方法,其口诀如下:"治伤切忌寒凉、疗伤重在扶阳、治伤重调肝肾、活血尤重行气、温养方能通痹、通窍首当逐风、理伤据位选药、重用血肉之品。"笔者做为杨天鹏骨伤科流派的传人,现将其内治法口诀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正骨》2004,16(12):F002-F002
周太安,男,1946年10月出生,汉族,四川省德阳市人,中共党员,四川杨(天鹏)氏骨科流派主要代表之一,四川省名中医。现任四川省成都骨科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医正骨》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省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外固定学组委员,  相似文献   

10.
中医骨伤科外治法与辨证论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骨伤科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外用药,传统伤科各流派都传有独特的外用药.历代伤科学派虽然各有所长,但每一门派均有一种或数种特效之外用药,方能吸引病人.本文试探讨中医骨伤科外治法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著名骨伤科流派魏氏伤科历经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强调"内外并重、气血兼顾",创立了"气血为要、筋骨并重,肝肾为重、调摄脾胃,注重手法、调护平衡"的治伤学术思想.形成了集药物内治外治、手法诊治以及导引疗法等的综合疗法.结合临床病案对魏氏伤科治疗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探讨黄枫教授运用中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以运用中药的药对及角药搭配治疗骨伤科的疾病为例,归纳总结黄枫教授运用中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特点。黄枫教授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中,重视传统的传承,不忘创新;重视对药与角药这两种搭配形式的应用,强调标本兼顾、辨证论治;善用岭南本土中药材;临床疗效显著。学习其经验,有助于指导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叶希贤,天津早年著名的中医骨伤大家,以手法见长,其擅长的骨伤手法在中医伤科界影响深远。因叶教授的巨大贡献和成就,2008年张伯礼院士主编的《津沽中医名家学术要略》将其作为第一辑收录名家之一,文章就其手法特色及其治疗常见病经验做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4.
《正骨秘法》一书为清末民初直隶南乐农民刘闻一所著,记述了家传正骨推拿手法及骨折脱位治疗经验,是当代难得的伤科正骨专著。文章希冀通过对该书的挖掘与整理能够尽可能全面还原近代直隶津沽地区伤科推拿发展现状,进一步完善津沽伤科推拿理论体系,充实现有治疗方法与手段,提高津沽伤科推拿的临床疗效,以飧后人。  相似文献   

15.
从学术渊源、诊疗特色等方面展开论述陇中正学学术流派创始人郭均甫先生在骨伤科治疗方面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万彩霞  叶然 《中医药导报》2020,26(1):136-138,141
目的:构建适用于高等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骨伤科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取3名骨伤科护理专家和5名护理教育管理者,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初步确定指标草案,再次经过27名专家评定后根据权重分析结果确定指标体系。结果:第一轮、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3%、100%,第一轮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为0.796,第二轮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67。最终确定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35项。结论:初步形成了高等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骨伤科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合理专业地评价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7.
血肿机化用药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鉴玉在继承石氏伤科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经验,用山羊血、花蕊石、牛角sai为主治疗血肿机化,对久病不愈者佐以泽漆、白芥子、制南星以除痰瘀交凝,颇见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朱德明 《中医教育》2006,25(1):53-57
南宋时期,浙江出现了众多医家学派,如萧山竹林寺妇科、绍兴钱氏女科、宁波宋氏女科、陈木扇女科、海宁郭氏女科、绍兴“三六九”伤科、永嘉医派等。他们均具有独特的医疗方法,疗效如神,受到蛰居临安(今杭州)的南宋朝廷首肯,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衣钵薪传,为祖国医药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骨伤科的操作技能教学目前仍以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效果欠佳.应用教学模型进行模拟教学,是实践技能教育的发展方向,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平台,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然而,骨伤科模拟教学法研究还不够多,模拟教学产品还非常匮乏,学校和医院都迫切需要此类现代化的教具以满足和促进骨伤科模拟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