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机动卫勤力量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建设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机动卫勤力量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需求为中心,探讨加强机动卫勤力量的政治保障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急机动能力、专业保障能力、联训联保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建设的措施与方法,以强化和拓展机动卫勤力量核心卫勤保障能力,有效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战争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导弹部队全新的作战模式给卫勤保障带来新课题。本文旨在通过联训经验,探讨导弹部队训练和未来作战中配属医院外科勤务人员发挥的作用和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救护艇医疗队海上卫勤训练保障效能。方法阐述增强医院应急转化和对救护艇医疗队发挥支撑作用的医院"基地化"、改装渔船为救护艇为医疗队提供海上训练场所的"平台化"、开展与体系部队联保联训的训练"联合化"、探索利用民用资源建立海难救援机制的"军民融合化"、以海上可能出现实际案例加以研究和训练的"实案化"的"五化"建设,就进一步提高训练保障效能提出建议。结果 "五化"建设思路和方法基本符合海上保障的特点规律,应进一步改进。结论在"五化"建设基础上,改进训练装备、训练机制、训练方法,可提高海上卫勤训练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阐述军队"三防"医学救援力量参加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安保行动的主要做法,探讨如何提高军队执行重大活动安保行动"三防"医学救援能力。方法结合安保工作实践,总结"三防"医学救援力量在大学生运动会安保的具体做法。结果总结出5点具体做法:(1)根据任务目标,科学编组力量;(2)结合任务需要,合理编配装备;(3)按照不同赛事阶段,合理调整任务;(4)充分预想可能情况,明确处置程序;(5)研究"三防"救援特点,加强协同训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4点对策措施:(1)加强防护设施建设,提高人员防护意识和能力;(2)加强救治力量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加强队员适应性训练,提高身心承受能力;(4)加强协同配合,健全完善联演联训机制。结论总结出的经验可为军队加强"三防"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训练思想、训练内容和训练平台三方面,阐述了我军卫勤指挥能力训练与未来战争一体化作战样式的差距;据此,提出了强化一体化卫勤指挥训练思想、走卫勤指挥与军事指挥交叉联训之路、提升卫勤指挥信息化水平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机动卫勤分队专业技术队伍的稳定性、专业素质和保障效能、训练的规范性等几个方面提出机动卫勤分队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试行队员资格认证、任期制及考核激励机制创新卫勤分队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岗位练兵、聚焦技术创新和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提高核心保障能力;通过与作战部队联训联演和基地化培训提高卫勤战备实战化水平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战救技术实战化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场救治技术是军队医科院校的必修课程,也是部队基层卫生人员所应具备的关键技能.通过多次全军重大联演联训卫勤保障中所暴露的问题,基于标准化伤员与战场环境实战化模拟训练,针对战场救治实战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与分析,为加强和改进院校教学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军队医院实战化训练的困境,研判军队医院实战化训练的基本认识,提出要做好协调上级机关判定卫勤实战训练、协调驻地政府制定卫生动员预案、协调作战部队确定联演联训计划、协调医院自身商定院内组训方案等四项有效衔接,以扎实抓好军队医院实战化训练.  相似文献   

9.
新兵空降训练卫勤保障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依据新兵空降训练特点,探索新兵空降训练的保障方法,不断降低空降训练伤的发生率。方法结合新兵保障实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总结出3个不同阶段卫勤保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1)思想重视,提高认识,制定保障计划是搞好新兵空降训练卫勤保障的前提;(2)搞好教育,提高意识,注重群策群防是搞好卫勤保障的基础;(3)科学施训,注重实效,减少伞降训练伤是搞好卫勤保障的关键;(4)争分夺秒,快速救治,提高早期救治效果是搞好卫勤保障的重要环节。结论总结出的经验,对搞好新兵伞降训练的卫勤保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武警部队医院在执行应急卫勤保障任务中做好的重点工作.方法 回顾总结近年来武警成都医院遂行的汉源群体性事件、藏区维稳、汶川抗震救灾等应急卫勤保障任务,深刻分析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结果 应急卫勤保障工作的重点:夯实基础,机构与制度同建;迅速反应,人员与物资快备;灵活多样,部队与地方联保.结论 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做法,对部队医院做好应急卫勤保障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牵引努力提高海上医疗救护能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者总结了医院开展海上卫勤战备训练的做法,在针对海上医疗救护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做好卫勤准备的责任感,紧扣海上医疗救护平台的特殊要求努力提高医院船医疗队救治能力,突破海上医疗救护技术的瓶颈制约积极开展海战伤救治技术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做好应急作战卫勤准备,提高医院海上运输船医疗队的海上卫勤保障能力,医院通过定期组织医院运输船医疗队展开高强度、长时间、贴近实战训练,提高了海上适应能力,理清了海上卫勤保障的基本思路,摸索了切实可行的海上卫勤保障方法,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3.
视频教学是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在海上医疗救护训练中视频教学的拍摄和应用设计,提出在训练教学中应用教学视频将有助于医疗救护训练展开,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联勤体制下军队医院海上卫勤保障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海上卫勤保障实践,总结了海上卫勤保障主要特点。指出抓好组织建设,是完成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前提;抓好制度建设,是完成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保证;抓好规范化训练,是完成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关键;抓好正规化管理,是完成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海上伤员救治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多次海上卫勤保障训练,总结了海上伤员救治的特点,提出了海上伤员救治的组织与实施方案,强调了海上伤员救治需要把握的有关问题,为海上伤员救治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海训官兵心理健康调查及医院服务保障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海训官兵不同人员和不同训练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医院应如何保障海训官兵的心理健康。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843名海训官兵进行测试。结果:海训官兵焦虑、抑郁症状现患率较高;医疗兵站官兵SAS、SDS平均分值低于同期训练的野战军官兵评分;海上训练两个月的官兵SDS平均分值低于一个月海训的官兵。结论:海训应激对官兵心理状态影响较大,但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海训官兵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医护人员心理调适能力较野战部队官兵强。应利用自身优势,协助部队做好官兵心理健康维护。医院应积极开展高技术武器和渡海登陆作战复杂性对参战官兵心理影响的研究,不断完善海训官兵心理健康的教育、训练和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现救护艇医疗信息共享,提高伤病员救治效率.方法:构建医疗系统局域网络,运用射频识别、条形码、数据库和综合试验技术,研发应用救护艇医疗信息应用软件系统.结果:该系统可实现伤病员救治、药材保障和组织指挥等信息共享管理与综合集成.结论:使用救护艇医疗信息系统可充分利用海上的卫生资源配置,提高伤病员医疗后送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战时伤病员海上后送任务要求,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海上后送的组织指挥机构,并对机构的合理设置及工作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战时以有限的卫生资源高质量地完成伤病员海上后送任务提供组织支撑,提高卫勤保障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联勤医院海上卫勤保障准备工作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未来海上卫勤保障大部分将由联勤医院承担,而海上卫勤保障有其特殊性,除原海军医院人员实际参加过海上军事演习、科学研究、远洋探险等卫勤保障工作外,联勤医院的很多人员从未进行过海上训练,没有海上生活、工作经验。因此,联勤医院在执行海上卫勤保障任务前,应结合平时战备训练,按照海上卫勤保障的特点,做好海上卫勤保障的准备工作。必须明确准备工作的要求,熟悉工作程序,并掌握准备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海上救援活动中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海上救援医疗保障的工作流程,强化卫生管理,提高救援医疗队的管理能力、救援效率和诊疗质量。方法:遵循软件工程开发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逐步细化,直至分解出底层功能模块要素。通过研究功能模块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系统层次模型和各模块间的接口关系。结果:设计了海上救援医疗保障管理系统,实现了救助船舶风险评估以及援救医疗保障解决方案推理等辅助决策功能,可帮助海上救援队快速科学地制订海上救助医疗方案。结论:该系统能够满足海上救援医疗决策的时效性要求,有助于提高其保障指挥的计算机辅助决策能力.进而提高海上应急援救的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