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气控变压式多功能呼吸机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护理研究》2009,23(2):410-412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在高压氧舱内使用气控变压式多功能呼吸机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27例病人采用大型空气加压舱进行高压氧治疗,加压25min,稳压30min2次,中间间隔5min,减压30min,18例病人加压、稳压、减压过程中均持续应用呼吸机,9例病人稳压过程中呼吸机给氧30min,2次。[结果]27例病人中,痊愈16例,好转7例,无效3例,死亡1例。[结论]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使用机械通气,扩大了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呼吸机的性能、使用方法和异常情况的处理,做好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及高压氧副反应的发生,保证整个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在高压氧舱内使用气控变压式多功能呼吸机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27例病人采用大型空气加压舱进行高压氧治疗,加压25 min,稳压30 min 2次,中间间隔5 min,减压30 min,18例病人加压、稳压、减压过程中均持续应用呼吸机,9例病人稳压过程中呼吸机给氧30 min,2次.[结果]27例病人中,痊愈16例,好转7例,无效3例,死亡1例.[结论]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使用机械通气,扩大了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呼吸机的性能、使用方法和异常情况的处理,做好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及高压氧副反应的发生,保证整个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在高压氧舱内使用气控式呼吸机的护理.方法 22例患者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持续应用呼吸机进行高压氧治疗,加压20~30 min,稳压35 min 2次,减压20~30 min.结果 22例患者,痊愈12例,好转7例,死亡3例.结论高压氧舱内使用气控式呼吸机治疗,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呼吸机的性能、使用方法和异常情况的处理,减少并发症及高压氧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整个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治疗疾病的机制主要是能有效的提高血氧分压,血氧分压的提高直接取决于患者所吸入的氧气含量及高压氧治疗压力,工作中压力有一定限制,一般不超过0.2MPa,因此,如何提高患者吸入的氧含量就显得格外重要。空气加压舱患者吸入的氧气均是从舱外集中供给,氧气的含量与氧气瓶中氧含量相差无几,无所谓提高氧含量,但对于氧气加压舱(单人舱和婴儿氧舱),因是通过氧气加压将舱内原有的空气挤出,不断进入舱内的氧气与舱内原有的空气相混合并排出,从而提高舱内氧含量。如果仅单纯从加压、稳压到减压,一次高压氧治疗下来,舱内氧含量就很低(50%~60%),从而影响了患者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这就需要用提高舱内氧含量来提高疗效,而提高含量惟一方法是“洗舱”。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疗法是脑梗死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呼吸机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内呼吸机应用。护理要点包括患者入舱前的准备,入舱后加压与稳压时的护理,出舱前的减压护理和出舱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成人氧气加压舱持续小流量洗舱方法的有效性.[方法]①将60例脑梗死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分为阶段洗舱组(A组)和持续小流量洗舱组(B组),测定两组加压阶段0 min、5 min、10 min、14 min、16 min、20 min及稳压阶段0 min、20 min、30 min、40 min舱内氧浓度,以进行比较判定;及测定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进行疗效判定.[结果]A组和B组之间比较,加压阶段16 min、20 min及整个稳压阶段氧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舱内氧浓度显著高于A组;两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的疗效评定明显优于A组.[结论]成人氧气加压舱持续小流量洗舱方法明显优于阶段洗舱方法,且能进一步提高高压氧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呼吸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 1 998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共收治高压氧治疗病人 330 80例次 ,其中因各种危重急症行气管切开病人 4 980例次 ,占治疗总数的 1 5 1 %。现将气管切开病人的舱内呼吸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男 30 80例次 ,女 1 90 0例次 ,年龄 9~ 83岁 ,昏迷 980例次 ,嗜睡 1 5 0 0例次 ,清醒 2 5 0 0例。1 2 治疗方法 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 ,治疗压力0 2mPa ,稳压时氧箱吸纯氧 4 0′× 2 ,中间间歇吸空气 5min ,加缓慢加压减压各 2 0min ,每日一次 ,1 0次为 1疗程。2 护理2 1 入舱前准备 …  相似文献   

8.
简易皮囊加压通气在高压氧舱内应用的护理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心肺脑复苏十分有利,越早开展促醒率越高。由于高压氧舱内是高气压且富氧的特殊环境,能在高压舱内使用的呼吸机不多。我国99%的氧舱未配备舱内专用呼吸机。对于存在呼吸障碍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高压氧治疗一直不能得到及时应用。我科1996年12月-2005年5月采用高压氧舱内简易呼吸皮囊人工加压通气替代机械通气,治疗心肺脑复苏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例,计32例次,血气分析检测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氧气加压舱的洗舱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压氧治疗疾病的机制主要是能有效的提高血氧分压,血氧分压的提高直接取决于患所吸入的氧气含量及高压氧治疗压力,工作中压力有一定限制,一般不超过0.2MPa,因此,如何提高患吸入的氧含量就显得格外重要。空气加压舱患吸入的氧气均是从舱外集中供给,氧气的含量与氧气瓶中氧含量相差无几,无所谓提高氧含量,但对于氧气加压舱(单人舱和婴儿氧舱),因是通过氧气加压将舱内原有的空气挤出,不断进入舱内约氧气与舱内原有的空气相混合并排出,从而提高舱内氧含量。如果仅单纯从加压、稳压到减压,一次高压氧治疗下来,舱内氧含量就很低(50%—60%),从而影响了患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这就需要用提高舱内氧含量来提高疗效,而提高含量惟一方法是“洗舱”。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2005年2月,我们共收治脑损害患者80例,对其实施高压氧综合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0例,男54例,女26例,12~65岁。其中顿脑外伤30例,有害气体中毒40例,脑部感染10例。1.2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压氧与药物综合治疗。高压氧常规治疗方法:0.2MPa下戴面罩吸纯氧30min2次,中间吸空气5min,加、减压各30min,舱内总时间125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一般1~3个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对62例PVS患者进行治疗。(1)高压氧治疗:采用高压氧气舱,空气加压0.18~0.20MPa。用面罩接氧气呼吸器后吸氧30rain、共2次,中间休息1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均4~6疗程。(2)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在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均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止血、脱水、抗感染、神经细胞营养剂、促醒剂及对症支持疗法。按病程长短分为A组(26~59d)26例、B组(60~119d)24例和C组(120—268d)12例共3组,观察分析不同病程与高压氧疗效的关系。结果经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后,PVS患者基本痊愈27例(43.5%),明显好转18例(29.0%),好转8例(12.9%),无效9例(14.5%),总有效率达85.5%(53/62)。高压氧加常规治疗的疗效与患者的病程长短有关,3组不同病程患者疗效(A组96.2%,B组为62.5%,C组41.7%)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4.83,P〈0.01),PVS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结论高压氧加常规治疗能促进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苏醒和生命功能的维持。  相似文献   

12.
刘娉琼  肖平田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86-2089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频率及时机的高压氧治疗对颅脑外伤(TBI)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TBI患者276例,随机分为每日2次高压氧治疗组(A组)132例和每日1次高压氧治疗组(B组)144例,两组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高压氧治疗.观察不同治疗频率和治疗时机(〈7 d、7~30 d和〉30 d)对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A、B组GC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A组显著高于B组( P 〈0.05),两组治疗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 P 〈0.05).伤后3个月GOS分级比较,A组显著优于B组( P 〈0.05).按不同伤情、治疗时机对患者进行综合比较:轻度脑外伤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中、重度脑外伤患者治愈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 P 〈0.01).治疗时间越早治愈率越高( P 〈0.01).[结论]脑外伤患者的早期高压氧治疗以每日2次的疗效优于每日1次,脑外伤后早期治疗效果优于延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无线多参数遥测监护仪,探讨其对不同重症患者在高压氧(HBO)舱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无线多参数遥测监护仪对67例患者(排除HBO禁忌证)首次进舱治疗进行监测,连续记录并分析心电、心率、指脉氧饱和度,之后依病情需要进行后续监测。结果:67例患者稳压吸氧段平均心率与升压段比较明显减慢(P%0.05);指脉氧饱和度在稳压吸氧段最高,依次高于减压段和升压段,并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19例患者升压段显示心律失常,包括房早、室早、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等,经HBO及舱内药物治疗明显改善。不同重症患者HBO舱内监护情况各有不同特点。结论:舱内无线多参数遥测监护仪在不同重症患者HBO治疗中可提供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的可靠依据,并为HBO舱内急救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个体化高压氧(HBO)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A组3200例,根据患者年龄、病种、病情、心理状况结合氧舱内治疗生命体征监护数据选择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渐进式治疗;单独开舱;升、减压速率相对慢的1.75ATA压力;1.3~1.6ATA、升、减压速率3~4kPa/min、吸氧40~60min;升、减压速率5kPa/min及2.0ATA稳压吸氧60min的常规治疗。另以未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前使用传统常规治疗方案的1820例为B组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对治疗医嘱的依从性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10~20d后,A组患者总有疗效和治愈率均优于B组(94.4%、64.9%与90.3%、55.0%,P〈0.01);与B组比较,A组患者中昏迷、气管切开的比例增加2.2%、婴幼儿增加6.2%、≥70岁高龄老年患者增加7.4%(均P〉0.01),且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病情变化;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后愿意接受HBO治疗的患者从64.5%增加至77.6%(P〈0.01)。结论: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HBO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医嘱依从性和治疗的安全性,是更为科学和人性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高压氧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 GAP-43)在神经系统的表达. 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压氧组(n=16)和高压空气组(n=16),每组再分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8)和假手术组(n=8).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GAP-43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重度脑挫裂伤患者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SE)、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36例和西药对照组33例。两组基础药物相同,治疗组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N SE、ET的变化。结果:HBO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72.7%,N SE、ET下降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通过增加供氧、调节血管功能、减轻脑水肿来保护神经细胞,降低患者N SE、ET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溃疡应用湿性愈合护理加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换药的下肢静脉溃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湿性愈合敷料护理下肢静脉溃疡,观察组患者采用湿性愈合护理加高压氧治疗下肢静脉溃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总疗效、显效及治愈时间和所需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5,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和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所需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愈合敷料换药加高压氧治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湿性愈合敷料换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Feasibility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 as an efficient and safe adjunct to the standardized treatment protocol and its possible immunomodulatory impact were assessed in the prospective and controlled study of 44 patients with diagnosed acute pancreatitis (AP).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was accompanied by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AIRS) in all the patients on admission. The impact of AP and HBO on homeostasis, the number of performed operations, mortality rates, the levels of two cytokines,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and side effects caused by HBO were evaluated. A treatment group consisted of 22 patients receiving HBO therapy for 3 days (twice a day) using a monoplace chamber under pressures of 1.7-1.9 ATA. Patients (n = 22)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manag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ized treatment protocol. The authors found more stable homeostasis, decreased mortality rate, and the number of operations in the HBO group. This type of additional therapy, possibly contributed to the decrease of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within the first six days after admiss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HBO can affect an inflammatory response, by decreasing the level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increasing those of anti-inflammatory ones.  相似文献   

19.
背景: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局部皮肤缺损、骨髓炎等是跟骨扩大外侧手术入路常见并发症,处理困难.高压氧治疗在严重挤压伤、慢性骨髓炎、慢性皮肤缺损溃疡等骨科疾病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运用高压氧治疗可能是跟骨骨折固定后切口并发症是一种有效方法.目的:探索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手固定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采用扩大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80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高压氧治疗组患者在固定后24 h后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高压空气.结果与结论:高压氧治疗组3例,对照组4例由于不能耐受高压氧治疗而退出,其余73例患者至少获得2年以上的完整随访.两组患者人口学统计学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组有1例(3%)浅表感染,对照组固定后切口感染3例(8%);高压氧治疗组总的并发症4例(1 1%),对照组12例(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0).固定后6个月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SF-36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固定后2年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预防并降低跟骨骨折经扩大外侧入路手固定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比率,高压氧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跟骨骨折固定后近期的临床疗效,但对随访2年后的临床效果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入选14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70例,同时入选正常对照组100例。常规治疗组根据情况采用控制血压和血糖等相应的支持对症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压力0.22 M Pa ,稳压吸氧时间共60 min ,每2次吸氧中间换吸空气5 min ,1次/天,连续治疗5次。全部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天早晨空腹各静脉采血一次。比较治疗前后高压氧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血浆相关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结果高压氧组血浆中一氧化氮(NO)、过氧化物脂质(LPO)含量的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1),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过氧化氢酶(E‐CAT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上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与高压氧抑制体内氧化应激、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