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安素对老年患者糖、脂代谢及营养情况的影响,为肠内营养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使用及效果评估,寻找有效的临床检测指标。方法 150例老年患者,根据营养及进食情况分为3组。以正常进食者作为对组照;进食减少者,予口服安素补充营养,为加用安素组;因疾病不能进食者,予安素经鼻饲提供肠内营养,为单用安素组。所有受试者及对照组每日提供的总热量为125.52kJ/kg。2周后留取血标本,检测餐后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代谢指标、肝肾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应用安素的两组老年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均降低,球蛋白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增高,而血浆前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78,P=0.374)。结论 血浆前白蛋白是较好评估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效果的临床指标;肠内营养粉安素,可使老年患者的糖脂代谢、营养状况不同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2.
邓波  张培利  余雪梅  吴晓娜  崔越  刘力 《四川医学》2009,30(11):1699-1701
目的观察自制匀浆膳对管饲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5例神经内外科的昏迷患者,采用匀浆膳食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监测使用前后淋巴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臂围、臂肌围等,并统计使用费用。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使用匀浆膳时间为(19.2±19.9)d,提供的热卡平均为(1347.1±232.2)kCal,所耗费用为(64.9±10.8)元,与同类商品化肠内营养制剂相比,在提供等热卡的情况下可节省费用30元。所有患者无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的营养状况在第14天明显改善,淋巴细胞总数、血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使用前后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匀浆膳是管饲患者营养支持的一种较理想的制剂,可降低患者同类营养支持费用,并能有效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混合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9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传统推注普通匀浆膳+持续输注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注普通匀浆膳。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后第7、14d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传统推注匀浆膳加持续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的混合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能增加老年脑卒中患者摄入量,提高血清蛋白水平,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早期胃肠道营养在脑血管意外中的治疗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早期胃肠道营养在脑血管意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4例急性恼血管意外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34例,全胃肠外营养组30例(TPN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治疗前后血浆中的内毒素(ET)水平变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变化,大便潜血情况以及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存活率。结果 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接受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EN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PN组,两组患者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早期胃肠道营养不但简便易行,而且可以减轻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魏淑霞  郭英俊 《河北医学》2014,(10):1638-1640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疗法及营养液对胃癌根治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我科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90例,依据营养支持方案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B组为肠内营养组,分别采用安素及百普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9d营养及免疫指标变化,并观察三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B组术后各项营养、免疫指标均显著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两组营养、免疫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A、B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并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起积极作用;安素肠内营养粉剂做为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液,价格较低,更加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营养支持途径不同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组与鼻饲自制匀浆膳组(匀浆膳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均有所下降,但匀浆膳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第7天,EEN组患者ALB、TP和PA已升至正常水平,而匀浆膳组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匀浆膳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 DAO)活性、D-乳酸质量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上升,且同时间点显著高于EEN组(P<0.05)。EEN组消化道出血、腹泻、电解质紊乱及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匀浆膳组(P<0.05);治疗后EEN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显著高于匀浆膳组(P<0.05)。结论:EEN和自制匀浆膳均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但EEN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减缓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肠原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持续及分次鼻饲滴注瑞代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意外患者血糖、营养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持续滴注组和分次滴注组各30例.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治疗前后的血糖、营养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 (1)输注瑞代后持续滴注组和分次滴注组血糖除空腹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8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分次滴注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持续滴注组血糖变化差值(d,前后差值的平均值)明显小于分次滴注组(P<0.05);(2)两组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TP)、ALB、TG、TC四个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肠内营养治疗后hs- CRP持续滴注组显著低于分次滴注组(P<0.01).结论 在短期内,持续滴注瑞代的肠内营养方法较分次滴注可减少血糖波动、改善炎症反应,又可保证患者营养,是一种有效的肠内营养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芪纤维型全营养配方膳对高血糖危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8例高血糖危重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研究组为黄芪水煮液加纤维型匀浆膳,对照组为普通匀浆膳,两组给予105KJ/(kg.d)的营养支持,等氮、等热量供给,共22d。两组肠内营养支持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血脂、清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研究组肠内营养支持后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研究组给予黄芪纤维型全营养配方膳,低蛋白血症缓解血红蛋白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纤维型全营养配方膳可明显改善高血糖危重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匀浆膳制剂对老年糖尿病管饲患者生化水平及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56例2型老年糖尿病管饲患者,按照匀浆膳种类分为自制匀浆膳组、三九匀浆膳组和肠内营养乳剂(TPF-D)组,收集患者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生化检测结果及血红蛋白(检验指标均累计〉4次,取平均值)。结果三组患者血清尿酸、铁、钙及血红蛋白均较管饲前明显增高(P〈0.05),自制匀浆膳组较管饲前血钠升高、血钾降低(P〈0.05);管饲期间:肠内营养乳剂(TPF-D)组与其他两组比较血清尿酸较高(P〈0.05);三九匀浆膳组与其他两组比较载脂蛋白A1较高(P〈0.05);自制匀浆膳组与其他两组比较血钠增高、血钾降低(P〈0.05);其余指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匀浆膳均可保证老年糖尿病管饲患者的营养需要,因其各有特点和不足,长期应用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合理搭配肠内营养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匀浆膳在脑血管疾病并发重度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7例脑血管疾病并发重度吞咽困难患者给予匀浆膳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结果:在匀浆膳营养支持期间患者均恢复良好,皮肤弹性及皮下脂肪无明显减少,血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1例能行走者,使用匀浆膳2周后体重增加2kg。发生并发症者经治疗护理后好转。结论:匀浆膳营养成分结构合理,配制方便,可防止患者营养失衡,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重型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营养状况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重型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在摄入相等热量和氮量的条件下,对两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营养支持后,研究组的血糖下降速度快且下降较明显;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增长均明显,但两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重型患者的预后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肠内营养制剂(无糖专用型匀浆膳)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控制血糖,增强营养,而且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术后早期半量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115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7例术后接受半量肠内营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EN组)与48例接受静脉营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NT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第9天生化指标和营养支持费用的差别。结果EN组患者的TBil水平较NT组明显降低(P〈0.05)。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反映患者功能状态的指标Alb、丙氨酸转氨酸(ALT)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营养支持费用,EN组明显低于NT组(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后患者早期自营养管实施半量肠内营养,能有效减轻可能由静脉营养引起的胆汁淤滞,降低并发症,营养支持费用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肖桂珍  陈艳  唐银莲  蒋艳华 《广东医学》2003,24(10):1112-1113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经空肠造口管应用匀浆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6例患者术后第 2天起 ,均经空肠造口管持续滴入肠内营养液 ,7d后逐渐过渡到匀浆膳。记录营养支持前后 1,2和 3周患者营养指标的变化 ,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营养支持后 2周和 3周总蛋白升高 (P <0 0 5 ) ,白蛋白上升 (P <0 0 1) ,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增高显著 (P <0 0 1)。腹泻、腹胀、呕吐等并发症可以控制。结论 胃癌术后匀浆膳经空肠造口管可安全应用 ,有利于增强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在脑血管意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县人民医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5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观察组以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w后,血红蛋白(HGB)和转铁蛋白(TF)、淋巴细胞总数(TLC),以及血浆总蛋白指标(TP),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8%,P0.05。结论早期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实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的状况,同时并发症情况较少,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来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危重病人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是否有差异.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在ICU使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的危重病人,记录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所得各项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共有93例危重病人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其中使用能全力的有44例,均浆膳49例,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时间分别为(1.9±1.1)d和(2.4±1.5)d(P=0.557).能全力组及均浆膳组分别有23和38例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肠内营养支持14 d后,两组间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常出现胃肠道不耐受表现,但对标准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的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王雁  谭兰 《齐鲁医学杂志》2003,18(2):162-163
①目的 了解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对神经科昏迷病人的效果。②方法 昏迷病人 48例 ,随机分为安素组 (n =2 5)和混合奶组 (n =2 3) ,分别经鼻胃管连续重力滴注安素和一次投给混合奶 ,测定营养支持治疗前 1d和营养支持治疗第 1 4天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及血清清蛋白 (Alb)、前清蛋白 (PA)、血红蛋白 (Hb)含量。③结果 安素组TSF、Alb和PA营养支持治疗后均明显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 (t =- 2 .62 0~ 4 .90 8,P <0 .0 5) ,Hb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t=0 .2 66 ,P >0 .0 5) ;混合奶组TSF、PA和Hb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t=0 .50 0~ 1 .389,P >0 .0 5) ,Alb在营养支持治疗后明显低于营养支持治疗前 (t=3 .790 ,P <0 .0 0 1 )。营养支持治疗后安素组TSF和Alb均明显高于混合奶组 ,差异有显著性 (t=2 .0 39、2 .570 ,P <0 .0 5) ,而PA和Hb差异无显著性 (t=1 .60 8、0 .966 ,P >0 .0 5)。④结论 昏迷病人经鼻胃管连续重力滴注安素是一种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喉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癌手术后应用不同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喉癌患者5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4例,使用立适康(短肽型)+立适康(纤维型)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27例,使用自制匀浆膳。并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7d营养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日、体重、白蛋白、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血浆前白蛋白、淋巴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恢复是十分有利的。使用短肽型配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可以减轻对病人胃肠道的刺激,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恢复也比自制匀浆膳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匀浆膳对鼻饲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效.方法:选取鼻饲病人10例,随机分为匀浆膳组和对照组各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一般流质食物,匀浆膳组给予自制的匀浆膳,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后测定PA、ALB、Hb及TLC,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营养支持4周后,匀浆膳组ALB、TLC显著升高,对照组ALB、PA和TLC皆显著下降,匀浆膳组各项指标皆高于对照组.结论:合理的匀浆膳为鼻饲病人提供了良好的肠内营养基础,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肠内肠外营养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征 《海南医学》2007,18(11):44-45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不同营养途径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GCS≤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组)、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组,EN),每组各24例.结果 两组病人营养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均明显升高,体重略下降.两组病人伤后21天时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等同于传统匀浆膳加用乳清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自配营养液对危重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 :观察营养液对重型颅脑损伤和脑血管意外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及应用中的并发症和对胃肠道的影响 ,并对体重 (BW )、血红蛋白 (Hb)、血清总蛋白 (TP)、血清白蛋白 (Alb)、氮平衡 (NB)、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 (TLC)、肱三头肌皮皱厚度 (TSF)和上臂肌围 (AMC)等进行测定 .结果 :与重型颅脑损伤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及脑血管意外病人使用的几个品牌的肠内营养制剂相比较 ,两组间BW、Hb、TP、Alb、TSF、AMC、TLC均无显著性差异 ;在纠正NB及防止感染并发症上优于肠外营养支持 (P <0 0 5 ) ;其价格与几个品牌营养制剂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 .结论 :营养液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对重型颅脑损伤及脑血管意外病人在营养支持和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