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个性因素及心理健康来预测飞行人员的睡眠质量。方法用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对519名来院健康疗养的飞行员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以PSQI量表分≥9分为划界分,忧虑性和心理健康作为预测因子,Lo-gistic分析可以准确将飞行人员分成睡眠正常和睡眠障碍两类,预测准确率为87.4%。结论睡眠质量与个性及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通过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来预测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事故引起飞行人员心理损伤的症状及心理治疗干预方案。方法用PTSD-SS量表对723名飞行人员进行心理损伤症状评估,针对症状研制治疗干预方案,将筛选出的273例应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并比较效果。结果 PTSD-SS评定结果显示:事故后飞行人员易出现的心理反应症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对创伤消极主观评定(4.9%)、社会功能受损(2.1%)及持续警觉性增高(1.8%);干预前后比较发现心理干预方法以结构式心理干预为最好(t=12.66,P〈0.01);对128例事故后飞行人员实施干预方案的疗效自评前3位排序为:急性应激障碍反应干预方案(83.4%)、睡眠障碍干预方案(75.6%)、事故后应激障碍反应干预方案(73.1%)。结论研制的心理治疗干预方案能有效地减少事故后飞行人员的心理反应症状并对事故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钟佳音 《吉林医学》2009,30(5):393-39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睡眠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睡眠质量问题不仅与躯体疾病等因素相关,而且也与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客观地评价睡眠质量是睡眠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匹兹堡大学精神医生Buysse博士等于1989年编制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用于睡眠质量评价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国内关于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少,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白评量表(SCL-90),调查200名飞行人员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事故后飞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被调查对象 为发生一等飞行事故(亡2人)的某飞行部队29名飞行人员, 男性,年龄25~37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生活事 件量表(LES),进行群体和个体调查分析.结果:①事故后的29名飞行人员心理素质均良好,SCL 90指标与中国军人常模 比较,除阳性项目数和阳性项目均分之外,其他指标无统计学 意义;②29名飞行人员中SCL 90总分≥178分者11人,占 37.9%.高分组与低分组10项因子均分存在明显差异 (P<0.01),强迫和抑郁为典型症状群;③SCL 90总分高分 组与低分组相比,LES总值、负性事件值、负性家庭问题分值 和负性工作学习问题分值,高分组比低分组的分值高 (P<0.05).结论:严重飞行事故主要对部分飞行人员产生消 极影响,事故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以个体咨询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飞行人员在心理旋转能力测验中是否出现练习效应,并确定出消除心理旋转能力测验练习效应影响的最少练习遍数. 方法: 分别选择不同年龄段的飞行学员、飞行员、飞行教员77人,在指定时间段进行心理旋转测验,收集测验成绩的数据. 结果: ① 心理旋转测验中飞行学员、飞行员、飞行教员的正确反应率分别为98.7%, 96.4%, 93.6%;② 不同年龄阶段的飞行人员测验成绩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 飞行人员在测验中出现明显的练习效应,经LSD-t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结论: 练习效应是影响飞行人员心理旋转测验成绩变化的因素之一;为了消除正式测验时出现的练习效应而对测验成绩的影响,建议正式测验时的练习遍数不得少于12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飞行事故后飞行员的心理应激状况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 采用事件影响量表(IFS-R)、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对两起飞行事故发生后所在单位的82名军事飞行人员进行测评,评估两次飞行事故后飞行员的心理应激状况,并分析其心理控制源与负性心理反应的关系.结果 飞行事故发生后所在单位飞行员中有34人(41.46%)自诉出现生理性不适,以睡眠障碍为主要存在症状.在心理状况方面,有24人(29.27%)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阳性;3人(3.65 %)SAS得分超过69,表现为重度焦虑;6人(7.31%)SDS得分超过69分,表现为重度抑郁.第二次飞行事故所引发的焦虑、抑郁、急性应激等负性心理比第一次更加严重(P<0.01).急性应激反应、焦虑、抑郁均与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呈正相关,与内控性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心理控制源是影响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外控性与机遇性是导致飞行员在事故后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该群体应成为飞行事故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7.
教学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教学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GL-09),时135名教学医院护士、115名非教学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学医院护士中51.86%有睡眠质量问题;非教学医院护士中26.96%有睡眠质量问题。教学医院护士PSQI平均得分(7.46±3.05)分,非教学医院护士(5.76±2.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QI总分与SGL-90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教学医院护士睡眠质量差,躯体化问题较严重,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与国内正常成人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成人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治疗前,PSQI总分及催眠药物、睡眠效率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成人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睡眠时间外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治疗前;除睡眠障碍外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成人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入睡时间得分、日间功能得分和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明显差于正常人群,心理护理干预能较好地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事故后飞行人员心理状况进行实证量化研究,形成一套迅速、有效地针对事故后飞行人员的心理评估的专项技术。方法对580名飞行员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以及心理健康评估。结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出事故亲身经历以及自评影响251例;根据心理特质将飞行人员聚为三类;PTSD-SS阳性51例,经过临床医师确诊34例,其中有28例属于反应过激型的飞行人员,符合率为82.4%。结论心理测验评估结果与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三个层次的筛查与验证性研究,形成对事故后飞行人员心理状况的评估的专项技术,对飞行作战训练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现役飞行人员的认知方式,为招飞、选拔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棒框仪对152名飞行人员进行测试,并用SPSS6.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不同机种、不同飞行等级的飞行人员认知方式无显著差异;但相关分析显示认知方式分值与飞行人员年龄呈正相关,而与飞行等级呈负相关;31-35岁组与36-40岁及41岁以上组比较其差异均显著(P<0.05),并且此年龄段的优秀飞行人员占全部优秀飞行人员的63%,占此年龄段全部飞行人员的77%,表明31-35岁的飞行人员是技术和认知方式均趋向成熟的最佳年龄。结论:场独立性的认知特点对于掌握飞行技能有重要意义,战斗机飞行人员所具备的认知方式应以31-35岁现役飞行人员为标准,并作为飞行学员和特殊飞行人员选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消防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在岗在职的消防官兵120名(均为男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基础心理支持、辅助睡眠药物的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施加中医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对2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测定。结果实施中医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SQI计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消防官兵的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2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的PSQI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SQI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清醒病人,有助于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且能缓解其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注和解释疗法对化疗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疲乏及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选择宁夏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10周的关注和解释疗法。干预前、干预10周时及干预完成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4.
黄洁容  肖琴  陈倩云  刘广珍 《吉林医学》2013,34(9):1745-174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妊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为睡眠质量差(总分>5分)的正常妊晚期孕妇158例,按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9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组孕妇实施心理护理后心理状态及PSQ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晚期睡眠质量差的孕妇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睡眠养生干预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效果与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148名社区常住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筛选睡眠质量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分]的70例随机分组进行研究。试验组采用睡眠养生知识教育、睡前三部曲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一个月后重复测量。结果试验组老年人干预后睡眠质量与干预前比较改善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睡眠质量各成分改变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结论基于中医学理论和老年人体质特点,应用睡眠养生干预社区常住老年人睡眠质量,效果改善明显,且干预方法简便易行,符合社区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要求。  相似文献   

16.
沙薇薇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142-143,146
目的观察传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血液科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对80例研究对象于实施干预措施前采用匹兹保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采用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最后的统计指标为总分和各成分得分。然后,对患者的睡眠障碍采用睡前浴足和按摩+涌泉穴药物贴服+音乐疗法进行传统综合护理干预。实施观察时间为4周。于第4周周末评定疗效。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传统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影响睡眠质量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采用睡前浴足和按摩+涌泉穴药物贴服+音乐疗法"三位一体"传统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改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极特殊环境对科考队人员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我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131人)在出行前、北极考察期间、考察结束后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并记录队员的入睡时间点、晨起时间点、入睡时间、实际睡眠时间、白天睡眠时间。分析人员基本情况因素(年龄、性别、慢性疾病、使用药物情况等),北极特殊环境因素(执行任务时间,与地磁北极点距(高低纬度差异)等)等,干预措施因素(安眠药物、行为疗法)与人员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北极人员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88名,其中男77名、女11名,年龄为22~50(48.1±17.9)岁,包括船员18人、科考队员70人。航行中晨起时间点比航行前/后早了近180min、入睡时间行前、行中、行后分别为[(18.45±14.34)min vs(45.23±25.84)min vs(19.50±12.57)min,行前vs行中 p<0.01, 行后vs行中p<0.01],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分别为[(8.36±1.45)h vs(6.83±2.24)h vs (8.14±1.45)h,行前vs行中 p<0.01, 行后vs行中p<0.01]。根据PSQI主观量表评分,考察期间队员的睡眠质量下降、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效率下降、催眠药物使用增加,与出行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极地极昼环境以及低温显著影响队员睡眠的规律性,延长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增加助眠药物使用量,从而可能影响到队员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8.
苑敏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17-118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的276例内科住院患者住院10 d后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用PSQI量表分别调查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PSQI 总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PSQI 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有一定改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降低,从而有效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改善作用。 方法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对54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选取此前1年在围手术期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护理前后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对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并利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组护理前SDS、SAS、PSQI、BI评分和SQLS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SDS、SAS和PSQI分别为(31.2±9.5)分、(33.5±10.8)分和(37.9±6.2)分,对照组为(47.9±11.6)分、(53.1±5.8)分和(48.3±9.4)分,干预组SDS、SAS和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BI评分和SQL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对于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精神状况及睡眠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PSQI量表筛选出6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按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并将试验组接受干预前后的PSQI评分结果以及试验组与未进行心理干预的对照组IVF-ET结局进行比较。结果:30例试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后,其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相对于对照组其IVF周期结局得到了显著改善,E2峰值水平、〉15 mm的卵泡数量、获卵数、MII的卵子数量均有显著增加。结论:对IVF周期中睡眠障碍患者适时进行心理分析和实施心理干预,能明显消除其负性心理,改善睡眠,改善IVF周期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