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肝移植术后出现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采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9例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进行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液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总胆红素(TB)、血氨(NH3)、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清除及吸附血液中TB、NH3、ALT、BUN、Cr,是肝移植术后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人体新鲜冰冻血浆作透析液行血液透析(PHD)后继续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观察其对肝移植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4例拟行肝移植手术的肝功能衰竭患者行PHD治疗6 h后,应用同一滤器(AV600)继续行CVVH治疗24 h。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TB、DB、IB)、总胆汁酸(TBA)、血氨(BA)及细胞因子TNF-a,IL-6和IL-8的水平。结果PHD治疗6 h后患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和总胆汁酸(TBA)分别下降(24.38±4.89)%(、26.23±2.67)%(、25.02±0.01)%、(27.38±8.59)%(P<0.05);PHD后继续行CVVH治疗24 h,总胆红素(TB)仍有所下降(10.61±0.32)%;CVVH在清除血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方面比PHD更有效(P<0.05);PHD及CVVH治疗后TNF-aI、L 6、IL-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肝功能衰竭患者,PHD联合CVVH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21例SAP患者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生化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结果:经过CVVH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APACHEⅡ评分下降明显,血清总胆红素(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淀粉酶(AMS)、血钾(K)、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亦明显下降(TB、AST、AMS、K:P<0.05;BUN、Scr:P<0.01),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得到纠正(HCO-3:P<0.05;PaO2:P<0.01)。21例患者中存活18例(存活率为85.7%),死亡3例(病死率为14.3%),疗效明显。结论:CVVH治疗SAP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海南省海口市中医医院15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床资料,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尿β2-微球蛋白(urine β2-microglobulin,β2-MG)及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水平。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标准分为AKI组(56例)和非AKI组(103例);同时将73例未达到光疗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设为轻度组,将65例达到光疗标准而未到达换血治疗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设为中度组,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已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测定的患者,据B超斑块情况分4组,比较TB、DB。结果颈动脉硬化的程度与血清TB、DB呈负相关。结论人体内的胆红素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前瞻性观察以人体新鲜冰冻血浆作透析液行血液透析(HD-PBD)后继续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评价其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清胆红素的清除机制.方法 选择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肝衰竭患者行HD-PBD治疗6h后,应用同一滤器(AV600)继续行HVHF治疗24h.全部患者分别在HD-PBD治疗初始(0h)及开始后2h、4h和6h取滤器动脉端和静脉端血液、流入端和流出端透析液,HVHF治疗0h、6h、12h和24h取滤器前及滤器后血液,同时留取滤液.观察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HD-PBD对胆红素的清除较HVHF明显(P<0.05).②HD-PBD治疗初始的TB溶质清除率(Kd)为(23.0±3.4)ml/min,滤器使用4~6h后弥散作用下降.③HD-PBD治疗初始通过弥散和吸附的体外清除量分别为(15.6±5.6)mmol/min和(10.3±3.2)mmol/min,滤器使用4~6 h后作用下降.④HVHF以吸附清除为主,其中治疗初始吸附清除量最大,12h以后吸附清除量而滤过清除量相对恒定.⑤HD-PBD治疗初始的体外清除总量高于HVHF[(25.9±8.2)mmol/min vs(7.17±3.34)mmol/min,P<0.05.结论 HD-PBD联合HVHF治疗对血清胆红素有明显降低作用,其清除机制主要为弥散和吸附,对流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人体新鲜冰冻血浆作透析液行血液透析(PHD)后继续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观察其对肝移植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4例拟行肝移植手术的肝功能衰竭患者行PHD治疗6 h后,应用同一滤器(AV600)继续行CVVH治疗24 h。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TB、DB、IB)、总胆汁酸(TBA)、血氨(BA)及细胞因子TNF-a,IL-6和IL-8的水平。结果PHD治疗6 h后患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和总胆汁酸(TBA)分别下降(24.38&#177;4.89)%(、26.23&#177;2.67)%(、25.02&#177;0.01)%、(27.38&#177;8.59)%(P〈0.05);PHD后继续行CVVH治疗24 h,总胆红素(TB)仍有所下降(10.61&#177;0.32)%;CVVH在清除血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方面比PHD更有效(P〈0.05);PHD及CVVH治疗后TNF-aI、L 6、IL-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肝功能衰竭患者,PHD联合CVVH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肝素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肝衰竭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专人专机护理,对18例肝衰竭病人行无肝素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36例次,治疗模式均选择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前后监测肝肾功能、血小板变化、凝血功能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36例次治疗,除1例次因输入红细胞后治疗2 h引起循环血路凝血,其余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前后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BUN)显著下降,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无显著变化;治疗后无一例发生病毒性肝炎交叉感染。[结论]应用无肝素抗凝技术,对肝衰竭病人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可以保证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在ICU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在(CVVH)救治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使用过程中对血生化的影响。方法 15例患者共进行了22例次的CVVH,其中重症胰腺炎5例,在使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前、中、后,对患者的血生化进行监测,并就其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等疾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后,血磷降低(P<0.05);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CVVH治疗时也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升高(P<0.05),阴离子间隙降低(P<0.05)。经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可以为疾病的救治赢得时间,但疾病的转归取决于疾病的本身。15例患者中有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重症胰腺炎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是危重症抢救工作中的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治疗手段,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及任何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疾病可采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红素吸附(BA)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理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21例患者(男17例,女4例,年龄40.12±12.97岁)33例次行BA联合CRRT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中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均完成治疗,主要并发症循环血路压力异常增高4例次(12.12%)、静脉壶下端堵塞1例次(3.03%)、一过性血压下降2例次(6.06%),经处理后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BA联合CRRT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安全治疗模式,有进一步扩大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采用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的浓度,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进行比较分析。各组新生儿的血清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新生儿的血清Cys 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ys C与Tbi L呈正相关,BUN、SCr与Tbi L无相关性。血胱抑素C水平检测在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价值优于BUN和SCr,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肝性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王堂明  邱波 《中国血液净化》2005,4(2):96-97,102
目的 观察用丽珠HA型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行血液灌流 (HP)治疗肝性高胆红素 (TBil≥ 171μmol/L)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肝性高胆红素血症患者 4 8例 ,观察血液灌流治疗前后的胆红素变化情况 ,评价灌流术的安全性。结果 血液灌流术后TBil较术前明显下降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血液灌流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5 .4 % (主要是血压下降 2 0 .83% ,恶心 /呕吐 16 .6 7% )。结论 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肝性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有较满意疗效和较好安全性 ,可明显改善症状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蜂蜇伤患者中临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红蛋白(Mb)、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及CVVHDF联合HP在蜂蜇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5例蜂蜇伤患者,分为常规组(局部处理、抗感染、抗过敏、抑制炎症反应、营养心肌、保肝保肾、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10例和CVVHDF联合HP治疗组(上述常规综合治疗+ CVVHDF联合HP)1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 h的血清CK-MB,TBil,ALT,AST,Mb,BUN和Scr。结果常规组经48 h治疗后上述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CVVHDF联合HP治疗组经24,48 h治疗后上述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DF联合HP治疗蜂蜇伤患者早期血清CK-MB,TBil,ALT,AST,Mb,BUN和Scr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降低,能尽早恢复患者各脏器功能,是临床治疗蜂蜇伤患者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将9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组(TBiL 221~342 μmol/L)和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TBiL≥342 μmol/L),健康对照组为30例健康新生儿,检测3组新生儿的血清Cys C、β2-MG、BUN、Cr及尿NA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新生儿的血清Cys C、β2-MG及尿NA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黄疸程度的加重,Cys C、NAG和β2-MG水平逐渐升高,其水平与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各组间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 C、β2-MG和尿NAG可作为反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功能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0h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危重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对9例危重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10h的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4h的血K 、Na 、Cl-、血pH值、尿素氮(BUN)及肌酐(Cr)的变化情况,并监测治疗过程中呼吸(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结果CVVH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变化(P>005),CVVH治疗后的BUN及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4h的BUN及Cr较治疗结束时明显升高(P<005),接近治疗前的水平(P>005)。结论10h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治疗危重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并可保持电解质、酸碱的相对稳定,对BUN及Cr有清除作用,但疗效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系列中的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及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 DF)治疗危重病人32例.结果表明,CAVH系列能有效地解除过度的水负荷,其平均超滤率达622ml/h,对血尿素氮、肌酐也有较好的清除,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心血管并发症少.提示CAVH方法能较好地配合用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类危重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胆红素血浆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1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吸附是利用吸附材料从血液中特异性地或有选地吸附并去除致病物质,它与血浆置换同是清除体内致病因子,使病情改善,但免疫吸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血浆置换,而且不浪费血浆,在血浆缺乏或对血浆过敏的患者,免疫吸附是最佳治疗方案,胆红素吸附与血浆置换作为“人工肝”的两种治疗方法同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在效措施,但因价格昂贵不能做为常规治疗。我科2000年11月~2002年5月应用日本旭化株式会社制造的全电脑自动控制Plasauto iQ血液净化机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胆素血浆吸附术(PA)治疗12人次,收到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妊娠合并急性肾衰竭的应用。方法18例妊娠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用前稀释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电解质、血pH值、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APACHE Ⅱ评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12h、24h、治疗后血液及废液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8例患者中,16例痊愈,1例死亡,1例转为慢性肾衰竭。治疗后血BUN、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电解质、血白细胞数及血pH值正常;CRP、APACHEⅡ评分、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肾衰竭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疗效好,其机制明显降低IL-6、TNF-α水平,降低炎症反应,使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趋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740-74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均经强心、利尿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无效后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视病情严重程度连续治疗2~6d,观察治疗结果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耐受性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治疗后心功能疗效显效20例(52.63%),有效14例(36.84%),无效4例(1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Dd显著降低,LVEF、CO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肾功能指标BUN、Scr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及测定胱抑素C(CysC)的临床应用。方法以7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高胆组和50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血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Cysc的测定。结果高胆组乖对照组比较血BUN、Cr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胆红素水平越高,CysC含量也相应增高,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CysC含量增高,并随血胆红素浓度增加而增加,血BUN、Crea则没有变化。CysC作为检查和监测指标,对高胆红素血症肾脏功能损害的早发现、早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