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实验探讨切除上腔静脉中部和主动脉根部脂肪垫(简称脂肪垫)对快速右心房(RA)起搏实验犬的心房胶原容积分数(CVF)的空间分布变化意义.方法 24只成年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切除脂肪垫组、保留脂肪垫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RA心外膜起搏6周,按左心房(LA)、RA、左心耳(LAA)、右心耳(RAA)、房间隔(AS)5个部位取材,Masson染色测算CVF,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40和Cx43mRNA表达.结果 (1)假手术组和切除脂肪垫组CVF在部位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留脂肪垫组胶原增生明显,见于LAA和AS,P<0.01.(2)假手术组Cx40mRNA含量分布在LA、RA、RAA、A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x40mRNA表达在切除脂肪垫组与保留脂肪垫组以LA、LAA增多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假手术组Cx43mRNA含量优势表达于RA、RAA,P<0.01;而在切除脂肪垫组LA、RA、RAA、AS其含量增多,在保留脂肪垫组的相应部位,其含量减少,P<0.01.结论 快速RA起搏所致心房间质纤维增生具有空间各异向性,去迷走神经能抑制此效应.迷走神经效应影响起搏后Cx40mRNA与Cx43mRNA在心房与心耳间含量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对犬肺静脉(PV)肌袖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6只杂种犬,随机等分为CHF组和对照组,CHF组以240次/min的频率在右室持续起搏4周,建立CHF模型;对照组埋置起搏器但不起搏;Burst刺激诱发心房颤动(AF)。分别取两组犬的PV肌袖组织,用天狼星红染色进行纤维化定量分析和胶原组成分析。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4周后,进行快速右室起搏的CHF组的所有犬均可诱发出稳定CHF。终止起搏后,CHF犬的持续AF(>15min)的诱发率为87.5%(7/8),显著高于对照犬(P<0.01)。CHF组PV肌袖纤维化的程度明显增加,总胶原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部位[(5.3±1.0)%vs(2.1±0.7)%,P<0.01]。CHF组Ⅲ型胶原的含量及Ⅲ型胶原与I型胶原含量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6±1.0)%vs(1.6±0.7)%和(7.9±3.2)vs(3.0±1.9),P<0.01];但I型胶原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0.6±0.2)%vs(0.6±0.3)%]。CHF组PV肌袖内Cx43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3±0.6)%vs(2.8±0.7)%,P<0.05];其PV肌袖内细胞侧侧连接处Cx43的分布较对照组增加。结论CHF对PV肌袖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增龄对犬肺静脉缝隙连接蛋白数量及分布形式的影响。方法6只成年(1~2岁)及5只老年杂种犬(〉6岁),麻醉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以评价房颤的诱发率。然后取左上肺静脉的肌袖组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x40和Cx43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所有的成年犬均未诱发出持续性房颤,而5只老年犬中有4只诱发出了持续性房颤(χ2,P〈0,05)。Cx40和Cx43的表达和分布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增龄并不影响犬肺静脉肌袖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4.
腔静脉肌袖内肌纤维走行紊乱,厚薄不均及肌纤维的不连续性都促成了心律失常的发生。腔静脉肌袖内缝隙连接蛋白表达丰富,其中Cx43表达浓度较高,Cx40表达浓度较低,且具有非典型分布,这为心房颤动发生提供了解剖学基础。心房颤动促进腔静脉内缝隙连接蛋白的重构,而其重构又促进了房颤的维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状静脉窦肌袖细胞形态走行、分布及其缝隙连接蛋白(Cx)的分布特点,进一步探讨冠状静脉窦肌袖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新疆成年杂种犬9条,以其冠状静脉窦(CS)为研究标本,分别做Cx43、Cx45免疫组化及HE染色。结果CS的长度为(5.20±0.68)cm,在CS 2.5~3 cm内普遍存在肌袖细胞,CS肌袖纤维以内环外纵的基本模式分布,随着CS窦口向远处延伸,肌袖层分布逐渐减少。在同一横断层或不同层面,肌袖细胞的分布存在呈不均一性。免疫组化证实Cx43在CS表达稀少,Cx45在CS肌袖细胞细胞膜表达丰富,而且随着CS的延伸Cx45表达减少。结论犬CS的肌袖细胞分布存在不均一性,Cx45为其主要缝隙连接蛋白,这似乎可以证明CS具备心脏传导系统缝隙连接蛋白的特点,揭示了CS在更大程度上是一条电传导通道。  相似文献   

6.
研究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缝隙连接蛋白(Cx)40和43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与AF之间的关系。选择我院35例风湿性心脏病行换瓣患者的右心耳,依心脏节律分为窦性心律组(SR)14例,AF组21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AF、SR患者右心耳组织Cx40、Cx43mRNA的表达量。结果:风湿性心脏病AF患者其右心耳Cx40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而Cx43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改变。结论Cx40表达水平下调可能参与了AF的发生维持。  相似文献   

7.
大静脉肌袖电活动在肌袖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在决定肌袖电活动的因素中,肌袖细胞的形态与缝隙连接的分布模式是关键性的。肌袖在大静脉呈内环外纵的分布模式;肌袖细胞的形态、超微结构与心房工作细胞相似,不具备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特征;其Cx40、Cx43以共同表达的形式呈丛集状分布于肌袖细胞的润盘处。随着肌袖向大静脉远心端延伸,肌袖细胞分布的各向异性增加,并逐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肌袖细胞分布稀疏、细胞体积变小、其间的润盘逐渐变小,GJ分布及Cx的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8.
由多种不同的缝隙连接蛋白(Cx)组成的异型缝隙连接(GJ)通道的电生理``特性不同于由单一种Cx组成的同型GJ通道,前者对心脏细胞间通信的调节作用也有别于后者。在病理情况下,由于心脏内Cx的再分布所致的异型GJ通道的电生理特性改变可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肺静脉肌袖内肌纤维走形紊乱,厚度不均及肌纤维的不连贯性都促进了心律失常的发生,而增龄使局部发生的淀粉样变和瘢痕化加剧了此效应。肺静脉肌袖遍布缝隙连接蛋白,其中Cx43的表达浓度较高,Cx40的表达较弱;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缝隙连接蛋白发生三维重排,导致肺静脉内传导速度和各向异性增加,从而成为心房颤动的解剖学基质;心房颤动促进肺静脉内缝隙连接蛋白的重构,而其重构又促进了心房颤动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犬心脏第三脂肪垫消弱Bezold-Jarisch反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犬心脏第3脂肪垫(上腔静脉与主动脉根部之间的脂肪垫,SVC-AO FP)对Bezold-Jarisch反射(BJR)及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30只杂种犬麻醉后经右侧开胸,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消融)、消融组(消融SVC-AO FP),每组15只。经左室导管弹丸式推注藜芦定15μg/kg诱发BJR,比较两组推药前后心率(HR)、动脉压、左室压、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变化。结果推注藜芦定前两组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推注藜芦定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呈一过性下降,消融组HR的最大下降值ΔHR显著低于对照组(27.7±8.2次/分vs 93.3±18.4次/分,P<0.01),但动脉压、左室压及±dp/dtmax的最大下降值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犬SVC-AO FP能明显消弱藜芦定诱发的BJR的HR抑制,但不能消弱BJR的血管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去迷走神经效应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将16只成年健康犬随机分成切除脂肪垫组和保留脂肪垫组,心外膜缝植动物起搏器后快速起搏犬心房,观察两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及其离散度(AERPd)、心房颤动诱发率、持续时间等。结果两组持续心房起搏6周后,起搏器停止工作0、3、7h,保留脂肪垫组AERP和AERPd分别为(115±19)ms、(126±24)ms、(132±19)ms和(440±55)ms、(480±47)ms、(40±69)ms,与起搏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保留脂肪垫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脂肪垫组持续性心房颤动诱发率714%,持续时间(52±62)min,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切除脂肪垫组未诱发出持续性心房颤动。结论去迷走神经可减少实验犬心房颤动诱发率及控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逆转犬48h房颤心房肌电重构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快速起搏组(Pacing组,10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10只)。Pacing组通过右侧股静脉置入起搏电极,600次/min频率起搏高右房(HRA)制备房颤模型。48h后终止起搏,在心电和血液动力学监测下,给予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0.001m·kg^-1·min^-1静脉推注,房颤转复或累计剂量达0.04mg/kg停止给药。观察给药前后HRA的有效不应期(ERP,BCL=300ms)、传导速度(CV)、折返波长(WL)、频率自适应性、房颤诱发率等心房肌电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Pacing组在起搏停止后,8只犬恢复窦律,2只犬持续房颤,给予伊布利特后1min内房颤终止。起博48h后,Pacing组ERP、CV、WL较Sham组减少,频率自适应性较Sham组降低,房颤诱发率明显增加;而给药后均恢复到起博前及Sham组水平。结论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能够逆转犬高右房快速起搏48h的心房肌电重构,有预防阵发性房颤发生的作用。其电药理学作用机制为:延长房颤时的心房不应期、心房肌电传导的速度及折返波长,提高心房肌频率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慢性心房起搏犬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手术不起搏)、快速起搏组(ATP组,植入固律型单腔起搏器,400次/分持续起搏8周)、CsA组(快速起搏基础上喂食环孢素A10mg.kg-1.d-18周),每组6只。实验前后进行电生理检测。记录并比较各组右房有效不应期(ERP)、传导速度(CV)、折返波长(WL)、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负荷、频率自适应性等反映心房电生理特性的指标。结果快速起搏8周后ATP、CsA两组右房ERP值均较各组术前及假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但缩短程度CsA组显著小于ATP组(BCL300ms时,P<0.05)。两组频率自适应性,CV、房颤诱发率和持续时间无差异。结论环孢素A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快速起搏导致的心房ERP的缩短,但并不因此改变房颤的诱发与维持。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We studied the response of the superior vena cava (SVC) myocardial sleev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AF). Methods and results We examined adult male dogs without pacing (N=6) and after rapid atrial pacing (600 bpm) for 2 weeks (P2w; N=5) and 6–8 weeks (P6–8w; N=5). After pacing, the sleeve was increased in thickness (non-paced vs. either paced group, both P<0.05). This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proliferative activity, which was higher in the P2w than the P6–8w animals (P < 0.05). In addition, collagen content increased, and the component cardiomyocytes become more unevenly oriented and shorter and narrower in shape (non-paced vs. either paced group, both P < 0.05). Pacing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connexin40 (Cx40) and Cx43 gap junctions. There was a 98% increase in Cx43 signal in P2w, and a 74% increase in P6–8w animals (non-paced vs. each paced group, both P < 0.05). In contrast, Cx40 signal decreased 47% in P2w but increased 44% in P6–8w animals (non-paced vs. each paced group, both P < 0.05). Conclusions Rapid atrial pacing results in a specific pattern of remodeling of the canine SVC sleeve, including changes in size and shape, spatial orientation, and gap junction expression profile of the component cardiomyocytes. These changes may co-operatively affect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arrhythmogenic substrate of AF.  相似文献   

15.
探讨心房颤动 (AF)患者心房肌细胞间缝隙连接 (GJ)中通道蛋白 (Cx)含量和分布变化与AF发生并维持的意义和机理。收集风湿性瓣膜病 2 2例 ,在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前取少量心房组织。将心房组织制成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标记 ,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获取荧光图像 ,通过分析软件对获取的信号进行分析。显示单位面积GJ斑数 (Cells) ,面积 (Area) ,GJ斑荧光强度及GJ分布 ,在无AF(NAF)和持续性AF(AF)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①GJ中Cx4 0斑较细小且荧光较Cx4 3淡 ,荧光强度有明显差异 (P =0 .0 13)。②Cx4 3斑数目、面积及荧光强度在NAF和AF组间无差异 (P =NS)。③Cx4 0斑面积在NAF和AF组间无差异 (P =0 .5 96 ) ,但Cx4 0斑荧光强度在NAF和AF组间有显著差别 (P =0 .0 5 )。④纵切面与横切面GJ斑数之比、纵切面与横切面GJ斑面积之比 ,Cx4 0在NAF和AF组间有明显差异 (分别为P <0 .0 5 ,P <0 .0 1)。结论 :Cx4 3在慢性AF患者中变化不明显 ,可能不参与AF的重构。Cx4 0密度减低 ,并向侧边分布 ,增加各向异比率 ,可能有利于AF的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快速心房起搏犬的神经相关因子的研究,观察右心房快速起搏48 h是否引起神经重构及其在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房颤组(6只)和对照组(6只).右心房起搏600次/min、持续48 h.通过一种在发芽轴突生长丘中表达的蛋白质(GAP-43)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来了解心脏神经萌发和迷走神经的重构.结果 在房颤犬的左心房、左心耳、右心房和右心耳,GAP-43和CHAT的神经密度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房颤犬的右心房GAP-43和CHAT的神经密度与左心房有明显差异(P<0.05),显微镜下显示每个样点心脏神经不均匀分布.结论 48 h持续起搏犬右心房形成阵发性房颤,可见明显的神经萌发和迷走神经重构且不均一分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3受体及Cx43在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94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右心房组织,按是否存在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 AF组,49例)和窦性心律组( SR组,45例),采用免疫荧光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3受体和Cx43蛋白的表达及两者的结构共定位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M3受体和Cx43蛋白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R组相比,AF组心房组织M3受体及Cx43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但M3受体与Cx43的结构共定位关系增强(P<0.05)。结论房颤患者右心房组织Cx43表达量下降,可能是房颤发生与维持机制之一,M3受体的表达量下降及其与Cx43的结构共定位关系增强,则可能是心房颤动时心肌细胞的自我保护、延缓电重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对持续心房起搏(atrial tachypacing,ATP)模型犬心房中Cx40/Cx43表达分布的影响,探讨CsA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CaN)激活是否具有一定的抗心房重构的作用。方法: 健康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心房快速起搏组(ATP组,植入固律型单腔起搏器,以400次/min持续起搏8周)及CsA干预组(在快速心房起搏组处理因素的基础上,喂食CsA 8周),每组6只。8周后,处死所有实验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实验犬心房组织中Cx40/Cx43表达及分布的情况。结果: 持续快速心房起搏8周,可导致犬左右心房中Cx40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但CsA干预组Cx40表达增加的程度明显小于ATP组(P<0.05)。Cx40的分布方式,ATP组和CsA干预组均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均有端端连接减少,侧侧连接增加的现象。Cx43蛋白表达的趋势与Cx40不同:快速起搏8周后,犬左右心房组织中Cx43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但减少的程度CsA干预组小于ATP组(P<0.05)。Cx43的分布方式,ATP组及CsA干预组均表现为异质性增加,端端连接减少,侧侧连接增加。结论: CsA可减少ATP导致的Cx40/43表达的重构性变化,提示CsA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心房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