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丹参液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丹参液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三色分析测定丹参液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和P-选择素(CD42P)的表达。结果:丹参液有保护血小板FIB-R和CD42P被活化,同时部份抑制ADP活化血小板。结论:丹参液是一种较强的抗血小板活化药物,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灯盏花合剂与灯盏花,丹参,脉络宁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体外试验测定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纤溶活性等指标观察到脉络宁降粘作用最强,其次为丹参液,灯盏花合剂,灯盏花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以灯盏花与灯盏花合剂作用最强,而且丹参液与脉络宁无明显差异,在纤溶活性方面,灯盏花液,灯盏花合剂,脉络宁作用明显,丹参液未见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禄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128-129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降糖治疗,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可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或者其他降压药治疗。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15d为一个疗程。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15d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7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灯盏花素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 相似文献
5.
6.
7.
HPLC法测定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0∶70∶1),检测波长335nm。结果该制剂中灯盏花乙素在0.0624~0.31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2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灯盏花素片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灯盏花素溶液体外透皮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评价灯盏花素在渗透促进剂和有机胺的作用下的离体鼠皮的经皮吸收行为.由80%肉豆蔻酸异丙脂(IPM)和20%乙醇组成供给相溶剂,采用水平双室池进行体外经皮吸收试验,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灯盏乙素的经皮吸收量.本次研究所用的四种促进剂为:氮酮(AZ)、N-甲基吡咯烷酮(NMP)、薄荷醇(MT)和油酸(OA).它们都能提高药物的12 h累积透过量,促渗效果最好的是AZ.而MT对渗透性系数的促进作用最大.AZ和NMP能显著提高供给相中灯盏乙素的溶解度,而MT和油酸OA却降低药物在供给相中的溶解.这些促进剂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可能是由于加入的促进剂影响供给相中的氢键结合活性位点的数目.本研究中还发现AZ和MT合用后能显著提高药物的累积透过量. 相似文献
9.
周建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7):30-30
丹参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灯盏花素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后遗症。我科患者在使用丹参川芎嗪与灯盏花素过程中,发现丹参川芎嗪与灯盏花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素联用复方丹参治疗腔隙性脑梗塞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新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1,(10):57-5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大剂量复方丹参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简称腔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腔梗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36例用灯盏花素联合大剂量复方丹参,对照组34例用维脑路通(或血栓通)配合常规剂量复方丹参.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3.3%.对照组显效率52.6%,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联用大剂量复方丹参治疗腔梗,疗效好,未见副作用,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蛋白结构改变在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致病中的作用。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3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GMP-140的表达水平,并与28例老年健康对照者及28例非老年健康对照者比较。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结果老年慢性肺心病GPⅡb/Ⅲa、GMP-14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老年健康对照组及非老年健康对照组(均P〈0.001),并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老年健康对照组GPⅡb/Ⅲa、GMP-140阳性表达率亦高于非老年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GPⅡb/Ⅲa的变化与GMP-140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r=0.75;P〈0.001)。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膜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且血小板显著活化,其活化程度与肺动脉高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血小板活化异常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周围血中CD62p^+,CD63^+,CD31^+,CD41^+及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测定(ELISA法),并依据24h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M1)、微量白蛋白尿组(DM2)、大量白蛋白尿组(DM3),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NC)。结果周围血中CD62p^+,CD63^+,CD31^+,CD41^+及血浆GMP140在DM各组均较Nc组升高。特别是DM2,DM3组较NC组明显升高。DM合并高血压者周围血中CD62p^+,CD63^+,CD31^+,CD41^+及血浆GMP140均较无高血压者为高(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的增强可能与DN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激活与活动期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和血小板激活状态的关系.方法对33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12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3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28例用SH-93智能血液凝聚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P选择素和血栓素B2(TXB2).同时评价45例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表现和结肠黏膜活检情况.结果33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平均1 min血小板聚集率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IBS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3例活动溃疡性结肠炎P选择素和TXB2明显高于IBS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P选择素也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激活,血小板可能直接参与结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其中P选择素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异性指标,而血小板聚集率和TXB2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生物标志物检测法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用检测生物标志物(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方法测定经二磷酸腺苷(ADP)激活的血小板活化率,判定受试物是否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体内法比较大鼠给予受试物后和给药前抗凝血的血小板活化率,体外法比较添加受试物与未加受试物混合的大鼠抗凝血的血小板活化率。结果:在体内和体外模型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明显抑制血小板上由ADP激活的CD62p高表达,血小板的活化受到抑制。结论:采用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方法,简单快捷,可有效的评价药物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体外法更适合建立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全血法检测血小板功能、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小板特异性荧光抗体CD61-FITC标记血小板,并以0.82μm标准微球进行定位对照和设置机器检测条件,调节机器阈值,设门计数血小板微颗粒(PMP)占CD61阳性颗粒的百分比。以ADP及胶原诱导血小板活化,计数活化以后血小板释放的PMP,以未加血小板激活剂的标本作为零聚集对照,激活剂活化的标本以单个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反应血小板聚集率的多少,并进行方法学的评价。结果: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检测PMP及低浓度诱导剂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检测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敏感度明显高于比浊法。应用枸橼酸钠和CTAD抗凝样本,检测结果显示CTAD抗凝的全血静息状态下血小板释放PMP的量显著低于枸橼酸钠抗凝全血释放PMP量。结论:流式细胞术全血法检测血小板功能方法准确、敏感,快速、简便适合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ehrohie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MP-140的变化及其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38例老年AECOPD患者及38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GMP-140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FG水平,与3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及30例非老年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老年AECOPD组GPⅡb/Ⅲa、GMP-140、FG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老年健康对照组及非老年健康对照组(P〈0.01)。老年AECOPD组GPⅡb/Ⅲaa、GMP-140与FG均呈正相关。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FG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69例E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 ( 2 3例 )、氨氯地平组 ( 2 3例 )、缬沙坦 +氨氯地平组 ( 2 3例 )。疗程 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中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 14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及其抑制物 (PAI 1)水平。结果 三组EH患者治疗后GMP 140含量、PAI 1活性均明显降低 (P <0 0 1) ,t PA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1)。联合治疗组降低GMP 140和升高t PA的幅度高于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 (P <0 0 5 )。血浆GMP 140、PAI 1降低幅度和t PA升高幅度与血压变化无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均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 ,两药联合应用有一定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domesticbivalimdin)对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左颈总动脉血栓模型,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10)、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联合尿激酶(urokinase,UK)组(B&UK组,n=10)、肝素(heparin)联合尿激酶组(H&UK组,n=10),检测各组治疗前后GMP-140含量及血栓重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UK组及H&UK组血栓重量均明显减轻,而B&UK组与H&UK组之间血栓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B&UK组及H&UK组GMP-14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GMP-140含量在B&UK组显著低于模型组,相反治疗后GMP-140含量在H&UK组则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能在模型中有效抑制血栓形成,但相比肝素,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能显著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在抑制血栓形成过程中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具有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PAC-1、CD62p和PaO2、PaCO2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50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PAC-1、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并测PaO2及PaCO2。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PAC-1、CD62p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01),并与动脉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