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同时阳性的现象.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E170检测临床标本,对同时阳性标本用另外两种试剂对表面抗原复测.另外3种试剂复测表面抗体.结果 7332份标本中有140份为表面抗原与抗体同时阳性(1.9%);对收集到的其中73份标本复测的结果,表面抗原均为阳性,表面抗体共有24份被3种方法分别复测为阳性,但3种试剂的结果互不相关;E170表面抗体阳性值较高的标本用雅培试剂复测为阳性的可能性更高.结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同时阳性的情况并不少见,它可能是感染病毒与人体免疫机能相互作用的结果;试剂质量和实验室操作水平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抗HBs共存模式及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5717例慢性乙肝患者检测出HBsAg和抗HBs双阳性248例,占4.34%,其中多数与HBV DNA同时出现。结论: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并不少见,慢性乙肝患者出现抗HBs,不完全代表病毒复制终止,需结合HBV DNA定量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全世界性流行的疾病,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很高[1].临床上对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为HBV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检测出的HBV血清标志物呈现不同的模式,每种模式在临床上代表不同的意义.随着检测手段的逐步提高,一些罕见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  相似文献   

4.
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同时阳性的感染者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约10%.在其感染者中,有一部分患者血清呈HBsAg与抗-HBs的同时阳性.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夏培芝 《工企医刊》1995,8(3):27-28
以往,临床诊断乙型肝炎(乙肝)主要依据乙肝标志物“两对半”的检测。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 e 抗原(HBeAg)、抗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抗乙肝核心抗体(抗—HBc)、抗乙肝 e 抗体(抗—  相似文献   

6.
河北某高校新生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广泛,传染性极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是潜在的发病者及传染源[1],自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以来,有效地控制了乙肝病毒(BHV)的传播.为了解大学生中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情况,对2002~2006年来我校新入学的20582名学生进行HBV血清学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大学新生20582名,其中河北籍学生占2/3,其余来自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很高,.单一的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难以满足临床病人的治需要,检出乙肝核心抗体(HBeAg)对治疗乙肝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近年来我院利用门诊和病房HBsAg阳性病人的血清,采用乳胶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查看乙肝核心抗体(HBeAg)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乙肝的流行情况,为全面控制乙肝流行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对永州市冷水滩区餐饮服务行业3 712名从业人员进行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检测。[结果]检测3712人,HBsAg阳性率为2.67%,16~20岁高于其他各组,外来人员高于本市常住人员,个体摊贩高于宾馆从业人员(P〈0.01或〈0.05);抗-HBs阳性率为50.46%,外来人员低于本市常住人员,个体摊贩低于宾馆和饭店从业人员(P〈0.01或〈0.05)。[结论]本区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较低,抗-HBs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周村区部分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泽亮 《职业与健康》2004,20(11):95-96
近几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动态有上升的趋势,2003年病毒性肝炎报告数已居我区传染病发病总数的首位,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占重要地位,为探讨周村区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抗体阳性率情况,我们于2002年11月~2003年6月,对我区城乡11047名中小学生的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来自52处城乡中小学的11047名中小学生,其中中学生3899名,小学生7148名。1.2 方法 取静脉血2m1,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进行监测,试剂由厦门莫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内使用。2 结果在1…  相似文献   

10.
HBsAg及抗-HBs同时阳性患者血清中HBV-S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HBsAg以及抗-HBs同时阳性血清中HBV-S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对广州市部分中学生体检中发现的HBsAg以及抗-HBs均为阳性的血清提取乙肝病毒DNA,针对S基因进行巢式PCR扩增,将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并比较结果。结果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均发现S基因某些位点发生变异。结论HBsAg以及抗-HBs同时阳性的产生可能与HBV-S基因的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1.
HBV血清标志物HBsAg与HBsAb共存的特殊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HBsAg与HBsAb)并存的特殊模式特点。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人员、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清。结果 从896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收集HBsAg与HBsAb共存标本68份(7.59%);其中乙型肝炎5茂指标组合模式有5类,以单纯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为主,占52.9%。结论 血清HBsAg与HBsAb共存以单纯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为主,也有其他模式存在,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有助于评价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海市某学校在校学生2006-2012年体检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抗体(HBsAb)检测结果,为学校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HBsAg及HBsAb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09年所有在校学生HBsAg阳性率在13.03% ~ 14.64%之间,2006-2012年所有在校学生HBsAb阳性率在50.40% ~65.70%之间,男生HBsAg阳性率16.20% ~ 21.67%,女生HBsAg阳性率为12.62% ~ 13.00%.HBsAb阳性率在2011-2012年达到65.45%.结论 2006-2009在校学生HBsAg阳性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提示仍需加强健康教育及血清学检测和继续推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从而更好地加强乙型肝炎在学校中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汉市新洲区15—16岁高中生人群HBsAg携带情况,评价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方法通过2005~2008年每年全区高一新生(15~16岁)入学体检,进行血清HBsAg和HBsAb检测。结果2005—2008年新洲区高一新生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7.23%、6.78%、6.52%、5.88%,HBsAb阳性率分别为31.64%、28.79%、45.61%、39.24%。结论新洲区15~16岁高中生人群HBsAg携带率在逐年下降,仍为中度流行,需要继续加强从儿童期开始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江西省1~6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西省5个县(市、区)抽取5 119名对象,检测HBsAg、HBsAb,χ2检验分析HBsAg、HBsAb阳性率。结果 HBsAg、HBsAb总阳性率分别为8.05%、57.98%;HBsAg阳性率男性(9.29%)高于女性(7.22%)(χ2=7.10,P<0.01),农村(9.33%)高于城市(6.81%)(χ2=10.97,P<0.01),HBsAb阳性率男性(55.50%)低于女性(59.63%)(χ2=8.59,P<0.01),农村(55.92%)低于城市(59.95%)(χ2=2.69,P<0.05);HepB接种者、未接种者和接种史不详者HBsAg阳性率分别为3.43%、12.79%、9.54%(χ2=11.24,P<0.01),HBsAb阳性率分别为58.46%、...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释HBsAb与其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对常德市2004年高中毕业生进行健康体检,选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HBcAb、HBeAb、HBsAb5项指标中有1项以上阳性者865人为对象,以HBsAg、HBeAg为原因变量,HBcAb、HBeAb为中间应变量,HBsAb为应变量,构筑模型框架,用SPSS11.0软件进行道路分析。结果通路图模型框架可解读信息为67.3%,HBsAg对HBsAb的直接作用为-0.714,对两者相关系数(r=-0.787)的贡献比为94.2%。结论HBsAg与HBsAb高度负相关,HBsAg阳性时有HBsAb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6.
杨鹭花  俞志祥  胡小敏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237-1237,1239
目的:了解外来民工子弟HBsAg的携带情况与现有乙型肝炎特异性抗体水平,供有关部门防治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3675名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HBsAg、HBsAb。结果:3675名民工子弟HBsAg阳性134人,阳性率为3.65%,HBsAb阳性为1012人,阳性率为27.54%。结论:民工子弟,乙型肝炎现有特异性抗体水平处于偏低状态,应加强对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双特性抗体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抗乙型肝炎病毒杂交瘤细胞总RNA,利用鼠源性抗体可变区通用引物,经逆转录PCR扩增轻链可变芡和重链可变区,用连接肽(Gly4Ser)3连接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构建单链抗体基因,并克隆pGEM-TEasy质粒,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分别得到了414 辽的轻链可变芡基因片段和393bp的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轻链可变区属于小鼠kappa链第XX家族,重链可变区属于小鼠Ig链第Ⅸ家族。结论:克隆到序列正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单链抗体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传染源替代指标的优缺点。方法在测定HBsAg携带者病毒浓度和经手术传染感染阈值的基础上,分析以HBsAg为传染源替代指标的优缺点。结果 9.0%HBsAg阴性者HBVDNA阳性,传染性在0~104ID/ml;73.7%HBsAg阳性者HBVDNA阳性,传染性在0~109ID/ml;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ID/ml,经双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6ID/ml;HBsAg阴性者病毒浓度都在感染阈值之下,单层手套可使80.8%HB-sAg阳性者的传染性消失,双层手套可使另外4.5%传染性消失,剩余14.7%仍具有传染性,其病毒浓度高出感染低限1000倍。结论 HBsAg监控法对手术中HBV传染源的筛查效果很好,但控制HBV经手术传染的效果较差。而且不是最经济的防护方法 。  相似文献   

19.
刘春梅  邓红英  王晓波 《职业与健康》2009,25(11):1189-1190
目的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校园内乙型肝炎(乙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新入学的3474名新生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及丙氨酸转氨酶进行检查。结果表面抗原阳性者109人,检出率为3.14%。男女生检出率分别为3.6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乙肝表面抗体阳性1782人,检出率为51.30%。男女检出率分别为56.16%、42.55%,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2,P〈0.01);丙氨酸转氨酶异常106人,阳性率为3.05%。结论该校新生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应加强对乙肝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复合季铵盐消毒剂与2%强化戊二醛破坏HBsAg及HBV DNA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法进行试验.[结果]在19℃~21℃,以含有效季铵盐成分5 000 mg/L该消毒剂水溶液对HBsAg悬液作用30 min,6 000 mg/L时作用20 min,10 000 mg/L时作用10 min,可有效地破坏乙肝表面抗原的抗原性;以含有效季铵盐成分5 000 mg/L该消毒剂水溶液对含HBV DNA的血清作用30 min,含有效季铵盐成分6 000 mg/L、10 000 mg/L分别作用10 min,对HBV DNA的杀灭率达99.9%.2%强化戊二醛与HBsAg悬液作用10 min,可有效地破坏乙肝表面抗原的抗原性,与含HBV DNA的血清作用10 min,对HBV DNA的杀灭率达99.9%.[结论]复合季铵盐消毒剂与2%强化戊二醛均可将HBsAg及HBV DNA破坏,在消毒实践中可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