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敏 《中国保健》2010,(3):137-138
目的 探讨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83例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皮肤护理、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38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有37例肢体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7.4%,语言功能障碍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所有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很大提高。结论 对于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不仅要重视脑梗死的护理,也要注重糖尿病的护理,只有将两者辨证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50例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和糖尿病都是临床常见病,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做好护理工作,对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50例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脑梗死伴糖尿病的脂质代谢情况,我们对81例脑梗死、33例糖尿病、30例脑梗死伴糖尿病的老年男性患者进行了血脂水平的调查,并与3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脑梗死组81例,年龄68~86岁,平均年龄76.56±0.61岁;糖尿病组33例,年龄67~8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总结对该种患者的系统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干预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结果干预组ADL总分为68分,对照组ADL总分为51分,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WHOQOL-100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方法护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且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方法 对34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给予细心周致的护理.结果 本组15例治愈,17例临床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细心周致的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方法 对34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给予细心周致的护理.结果 本组15例治愈,17例临床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细心周致的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彦君 《现代保健》2009,(35):76-7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与68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病灶特点、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脑梗死者比较,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者表现为小灶性梗死、多发为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异常,神经功能损伤以重型为主,治疗显效率差,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以小灶性、多发、常合并血脂异常、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及预后差为特点。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脑梗死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1〕,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我院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152例。本文根据其临床资料,对脑梗死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作初步探讨。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脑梗死伴糖尿病的脂质代谢情况,我们对81例脑梗死、33例糖尿病、30例脑梗死伴糖尿病的老年男性患者进行了血脂水平的调查,并与3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测,观察并分析伴或不伴脑梗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损伤血管分布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8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并发脑梗死情况分为糖尿病无脑梗死组(47例)和糖尿病伴脑梗死组(42例),并以40例老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分别行大脑动脉TCD检测并行数据分析。结果①伴或不伴脑梗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起始部(ICA)、基底动脉(BA)及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p)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伴脑梗死组患者MCA、ACA、BA、ICA的Vp值较糖尿病无脑梗死组明显增高(p<0.05)。②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异常以血流速度增高为主的血管主要是MCA、ACA、BA和ICA。以血流速度减慢为主的血管主要是PCA、BA和VA。以血管狭窄为主的血管主要是MCA、BA和ICA。③无论伴或不伴脑梗死的糖尿病患者脑动脉血流异常累及血管数均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伴有脑梗死的糖尿病患者其脑动脉血流异常累及血管数明显高于不伴脑梗死的患者(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如已伴发脑梗死其大脑动脉的病变程度更严重,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李英  ;唐英琪 《现代保健》2014,(34):98-100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30日-2014年1月30日本院的150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伴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的150例脑梗死不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不伴糖尿病组。给予不伴糖尿病组患者常规临床基础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伴糖尿病组患者相关干预措施,分析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伴糖尿病组中的高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不伴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意识障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糖尿病组的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不伴糖尿病组,治疗有效率80.00%高于不伴糖尿病组的5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复杂,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可行性高,临床患者可考虑加大推广治疗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51例,对其进行监测血糖、使用降糖药、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和控制感染等护理干预方法,分析比较其护理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对51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显效29例(56.9%),有效17例(33.3%),无效5例(9.8%),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降低疾病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王治英  张晨 《现代保健》2011,(7):122-1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0年5月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发脑梗死的患者的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应用胰岛素的护理等方面的护理体会。结果60例经精心护理后瘫痪肢体肌力恢复到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14例,Ⅳ级21例,Ⅴ级15例。结论对患者精心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疗,降低致残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83例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临床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程、血糖等)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的发生率为39.0%,其发生与年龄、病程长短、血糖高低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性别无关。经治疗,83例中痊愈和显效60例(72.3%),好转20例(24.1%),死亡3例。结论控制血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应用抗凝药物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张俭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70-3171
目的 观察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26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26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后患者的各代谢指标对比护理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护理后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有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宋爱君 《现代保健》2011,(31):62-6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了解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作对比。结果干预组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加强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状况,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减少患者致残率起着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听觉P300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6例,根据有无合并急性脑梗死分为糖尿病组(30例)和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3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听觉P300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MMSE评分[(28.7±1.8)分]与对照组[(29.5±1.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MMSE评分[(22.5±2.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P3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3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P3潜伏期长于糖尿病组(P<0.01),P3波幅低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 事件相关电位听觉P300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有助于早期明确潜在性痴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39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1例因基础病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最重要的在于充分认识到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护理过程中应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帮助患者提高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这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于Ⅱ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偏瘫患者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Ⅱ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偏瘫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应用常规护理干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多元化护理干预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具体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血糖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在两组护理后ADL评分均提高基础上,其提高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于Ⅱ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