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服用非甾体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祥  韩力 《职业与健康》2007,23(20):1887-1888
目的了解老年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服用NSAIDs患者与未服用NSAIDs患者2组之间在性别、年龄、既往史、服药史、临床症状、胃镜结果、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HP检测采用活检胃黏膜快速尿素酶和组织学切片行Giemsa染色确定。结果服药组有消化性溃疡史35.29%,心脑血管病史52.94%,消化道症状40.44%;未服药组有消化性溃疡史30.78%,心脑血管病史23.31%,消化道症状75.62%。胃镜结果:服药组胃溃疡41.17%,十二指肠溃疡27.21%,复合性溃疡17.64%,糜烂出血性病变13.98%,HP阳性78.68%;未服药组胃溃疡24.21%,十二指肠溃疡65.38%,复合性溃疡6.23%,糜烂出血性病变9.08%,HP阳性86.65%。结论老年人服小剂量NSAIDS易致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变伴出血。用药的同时服用抑酸和胃黏膜保护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198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周内是否服用NSAIDs分为NSAIDs组(86例),和非NSAIDs组(112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比较,NSAIDs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P <0.05),大便隐血阳性率高 (P <0.05) ;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溃疡≧1cm的情况更多见(P <0.05).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产生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银芝 《药物与人》2014,(7):126-127
目的:观察老年人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观察组选取70例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同时对照组选取符合胃镜诊断标准的680例消化性溃疡或黏膜糜烂出血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镜特点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观察组非甾体抗炎药应用下患者的住院时间(11.43士4.76)d和死亡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2士5.56)天和死亡率5.29%(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及时发现合理规范用药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杨龙菊 《现代保健》2010,(21):82-83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机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8月~2008年7月收治的78例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分析其胃镜下表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临床表现等。结果78例患者中胃溃疡35例(占44.87%),十二指肠溃疡21例(占26.92%),复合溃疡5例(占6.41%),胃黏膜糜烂17例(占21.79%)胃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十二指肠溃疡。全部患者均行Hp检测,有8例为阳性(占10.26%),说明Hp的存在并未加剧NSAIDs相关件疾病的发生。78例患者中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47例(占60.26%),中青年患者31例(占39.74%),说明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结论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以胃溃疡多见,老年患者为主,常为无痛性,NSAlDs是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德 《现代养生》2014,(14):161-162
目的:观察分析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未服用NSAIDs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对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超过60岁以上、伴有消化道溃疡史、心脑血管病史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消化道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胃镜下观察,实验组胃粘膜损伤率较高,而胃、十二指肠溃疡率较低,相比对照组,以上各差异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既往消化道溃疡史、心脑血管病史等患者服用NSAIDs容易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用药时应当对带有相关危险因素患者提高警惕;该病发病症状不明显,胃粘膜损伤较多且严重,但明确病因后通常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病在内镜下的特点,治疗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85例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分析NSAIDs相关性胃病的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在内镜下观察,85例患者当中有52例患者粘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发生率61.18%。其中,食管损伤的发生8例(15.38%);胃腔内损伤的发生34例(65.38%):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10例(19.23%)。经过约1~3个月的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复查,患者的症状以及内镜下的表现情况都有所好转——部分溃疡愈合,糜烂减轻,炎症消失,出血停止。结论内镜下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病的患者其粘膜损伤率比较高且损伤程度不同,因此在必须要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胃病的条件下,一定要注意消化道的各种损伤并及时的进行相关治疗或者进行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7.
王垒  王茜 《中国医学装备》2014,(10):131-133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埃索美拉唑治疗)和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观察溃疡出血疗效、腹痛缓解情况、溃疡愈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2观察组溃疡出血的显效率为60.0%(42/70)、有效率为34.3%(24/70),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4,P〈0.05);3两组患者腹痛及溃疡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4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相比奥美拉唑治疗,埃索美拉唑对腹痛缓解和溃疡愈合的疗效相当,且对于溃疡出血的治疗更为有效,是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导致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80例,根据是否合并出血分为出血组75例,未出血组105例,分析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单纯服用NSAIDs是出血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值(95%CI):0.9(0.5~ 1.7),P=0.003]、消化性溃疡史[OR值(95%CI):1.4(0.7~2.6),P=0.006]、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OR值(95%CI):2.1(1.4~3.0),P=0.007]、单纯Hp感染[OR值(95%CI):3.2(2.1~4.2),P=0.001]、心脑血管疾病病史[OR值(95%CI):1.3(0.5~1.9),P=0.005]、单纯服用NSAIDs[OR值(95%CI):2.4(1.6~3.5),P=0.001]是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可提高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病率(P<0.01).结论 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3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共发生上消化道出血73例,发生率为22.8%(73/320),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性别构成、饮酒史、喜食辛辣、饮食规律性及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而年龄、经济状况、吸烟史、溃疡部位、溃疡大小、溃疡数量、幽门螺杆菌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率较高,与患者性别、饮酒史、喜食辛辣、饮食规律性及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具有上述因素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给予合理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1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所有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出血组中年龄≥60岁、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史、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所占比例高于未出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史、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病史、单纯Hp感染、单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Hp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均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单纯Hp感染并不能增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性,但若与年龄≥60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史、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史等因素同时出现可增加其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出血致病因素的临床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6例患者中通过胃镜检查有明确病因者428例,主要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8.57%,172/44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5.11%,112/446)、胃溃疡(13.45%,60/446)、出血性胃炎(7.62%,34/446)、复合溃疡(5.83%,26/446)、胃癌(5.38%,24/446),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发病患者群依次为中年、老年、青年;多数患者诱因不明,少数患者诱因为近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过量饮酒等.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性胃炎、胃癌等;避免或减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年龄、性别、职业等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观察组)和消化性溃疡非出血患者(对照组)各95例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情况,观察2者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和阴性的患者间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9,P=0.099);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达69.2%,显著高于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x2=16.256,P=0.001),而偶尔服用、短期服用及长期服用的患者间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6,P=0.977).结论 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会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出血发生率,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消化性出血发生率高,但是与服用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连志强  孟鹃 《药物与人》2014,(12):189-189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PUA)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160 例PUA 住院患者(老年组)以及494 例同期中青年消化性溃疡(PU)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上腹部疼痛、烧心反酸、无症状的发生率(依次为76.25%、42.50%、23.75%)与对照组(依次为90.49%、68.02%、9.31%)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两组溃疡发生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组巨大溃疡、出血以及癌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结论:PUA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高位溃疡、并发症相对较多,且溃疡大而深,癌变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原因.方法 调查上消化道出血5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有无服用NSAIDs史将患者分为NSAIDs组(116例)和非NSAIDs组(41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有溃疡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AIDs组患者的年龄(57.4±12.1)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者占65.5%(76/116),均较非NSAIDs组的(44.6±11.9)岁、25.0%(103/412)高(P<0.01);糜烂、多发、复合型溃疡病灶在NSAIDs组更多见(P<0.01或<0.05).结论 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尽量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6例同期收治的不同年龄组的消化性溃疡进行对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组典型胃病症状占21%、恶性肿瘤占消化性溃疡的7.1%、男女之比1.87:1.而非老年组分别为54%、3.1%、4.14:1.且老年组巨大溃疡比例增加,溃疡位置亦上移.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症状不典型、巨大溃疡比例及癌变率均增加,女性发病率上升,溃疡位置上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胃镜结果.结果: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为常见病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风湿药、饮酒是常见诱因.结论:胃镜检查能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因呕血或黑便就诊并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的178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伴随的消化道症状、心脑血管病史、内镜下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出血方式、Hp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病史的老年患者,多不伴有消化道症状,以胃黏膜糜烂及溃疡居多,两组患者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相关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男性122例,女性178例,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可能对消化性溃疡有影响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定统计的因素有患者精神状况、烟酒嗜好、饮食习惯、临床并发症、非甾体药物使用情况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上述因素进行统计。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饮酒、吸烟、使用非甾体药物和抑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表现为无症状(P<0.05),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溃疡癌变和伴基础疾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部位多发生于胃窦及幽门口胃角,且呕心、黑便、腹胀、反酸和恶心的患者均多于对照组。结论 饮酒、吸烟、使用非甾体药物和抑郁情况是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老年消化性溃疡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不规律,多合并并发症,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窦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67-4568,4571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方法]对25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与同期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260例进行对比。[结果]25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179例(69.4%),高于中青年组的27例(10.4%)(P﹤0.01),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并发症184例(71.3%),伴随其他疾病者169例(65.5%),高于中青年组的48例(18.5%)(P﹤0.01)。[结论]高原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发病率高、并发出血多、病情危重等特点,应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下尽早胃镜检查,给予治疗。同时应兼顾治疗并发症及伴随疾病,是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内60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性消化性溃疡诱发因素中,不良生活习惯占33.3%,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占30%;部位胃溃疡占4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38.3%;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占43.3%.结论: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不良生活习惯和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是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诱发因素;老年人胃溃疡的患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以出血多见,合并症多且严重,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