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用麝香保心丸,对照组用卡多普利,两治疗组于1年后运用超声心电图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和根据症状判断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与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具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对慢性心衰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麝香保心丸是根据祖国医学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原则,选用:人参、麝香、苏合香脂、冰片、蟾蜍、肉桂、蟾蜍、牛黄提炼研制的中药.现代医学证实本药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减少脂质浸润、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临床主要应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现从其作用机制、单独用药、联合用药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伴慢性心衰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3~6丸/次,3次/d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血BNP、心脏彩超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A峰E峰流速比值(E/A)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分别为(308.9±30.4)pg/ml、(48.6±1.03)%、(1.13±0.17)、(405.9±40.1)m,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1 107.0±25.6)pg/ml、(30.1±1.07)%、(0.59±0.10)、(303.1±35.8)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LVEF、E/A及6分钟步行试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 102.5±30.5)pg/ml、(29.8±1.56)%、(0.69±0.11)、(305.9±40.5)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降低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心衰患者的血BNP水平,进而改善心脏功能,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在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112例心功能Ⅰ~Ⅲ级(NYHA)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血小板、利尿、降压、调整心率和心律、ACEI类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药物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每日3次。两组患者分别治疗4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6 min步行距离和心功能改善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功能Ⅰ~Ⅲ级(NYHA)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杨卫东 《中国保健》2006,14(12):57-5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30例)和消心痛对照组(30例)、两组在年龄,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分布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丸,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于消心痛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经30d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总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前者明显少于后者,即症状疗效分别为90%与73.3%(P<0.05);心电图疗效56.7%与40%(P<0.05),头痛发生率2%与17.7%(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优于消心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2 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80例)和消心痛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分布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丸,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每次5~10mg ,每日3次口服;经3周治疗观察效果。结果 总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则麝香保心丸明显优于消心痛,即症状疗效分别为91.3%与75 % (P <0 .0 5 ) ;心电图疗效5 6 .9%与38.5 % (P <0 .0 5 ) ,头痛发生率1.2 %与17.5 % (P <0 .0 5 )。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优于消心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已确诊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谷维素片,每次2粒,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服用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的具体症状及体征的有效率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心脏神经官能症中的心悸呼吸困难,胸痛及房性早搏的有效率最高,对室性早搏及ST-T改变也有明显疗效.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明显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8.
郑跃英  朱敏 《中国保健》2010,(1):107-107
目的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的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在门诊就诊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天3次口服,5周为一疗程。用药期间观察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疗效评为总有效率为90%。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0%。结论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功能,并探讨与B型钠尿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至本院诊治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分别通过超声影像技术心脏功能和测量血浆B型钠尿肽浓度,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级别CHF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与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脏舒张功能与BNP呈正相关性(r=-0.55,P<0.05)。结论:CHF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与血清BNP呈相关性,血清BNP水平可作为CHF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诊断指标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抗阻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水平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金湖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实际病情进行常规治疗(应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4周,用药期间均接受抗阻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NP、AngⅡ、ET-1水平及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身寒肢冷、气短乏力、动则气喘、心悸积分,血浆BNP、AngⅡ、ET-1水平,以及LVPWT、IVSS、LVM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麝香保心丸联合抗阻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患者心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N-末端脑钠肽浓度与左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UA)分级,心心功能Ⅱ级19例,Ⅲ级32例,Ⅳ级28例,同时纳入正常健康体检组20例做为对照,观察两组脑钠肽、左室舒张未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慢性心衰BNP数值随NYNA分级升高而升高,与NYHA成正相关(r=0.687),与LEVEF成负相关(r=-0.713),与LVEDD成相关(r=0.716),心力衰竭各级别心功能的BNP水平和LEVD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各级别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心衰标准化治疗2周后,血清脑钠肽水平下降≥30%较〈30%的患者1年内死亡率低(χ2=14.21,P〈0.01)。结论血清脑钠肽对慢性心衰的早期诊断,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心脏左室舒张功能衰竭(DHF),探讨其与脑钠肽(BNP)的关系.同时分析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卡托普利、氯沙坦干预DHF患者BNP水平的变化.方法 (1)依据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二尖瓣瓣尖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计算比值(E/A)<1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另有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浆脑钠肽的变化.(2)将100例D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组l,52例)和氯沙坦(治疗组2,48例)治疗,8周后观察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并对两组的差值进行比较.(3)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BNP.结果 (1)DHF患者血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比较,血浆BNP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46).结论 BNP检测与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均能显著降低DHF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作用相近.由此可见,检测血浆BNP浓度有助于临床DHF诊断及危险分层,可作为DHF治疗后的疗效判断和预后估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林锐  罗书裕 《现代保健》2009,(15):10-11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将根据Framingham诊断标准纳入的6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按NYHA分级,并采用Triage快速定量测定仪检测患者血浆BNP值。结果患者BNP水平从心功能Ⅰ~Ⅳ级各组逐渐升高,心功能Ⅱ~Ⅳ级组均高于心功能Ⅰ级组(P〈0.05),心功能Ⅳ级组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心功能Ⅱ级组与Ⅲ级组间BNP水平无湿著性差异(P〉0.05)。结论BNP可作为评价心脏功能状态的一个常规检查,并可作为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和分级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静脉注射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检测30例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同时观察应用冻干rhBNP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NT-proBNP、心率、血压、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肌酐及尿量的变化。结果心衰组NT-proBNP明显升高,应用冻干rhBNP治疗后心功能大部分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66.7%,其中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3例,加重2例,死亡5例,其中因心衰死亡2例。心衰组治疗后NT-proBNP下降,射血分数上升,心率下降,血压及肌酐无明显变化,但血压有下降趋向;尿量有减少趋向,排除2例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后,治疗后尿量增加。结论 NT-proBNP在高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水平升高,冻干rhBNP治疗慢性心衰有效,且长期应用也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研究胸腔积液中脑钠肽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变化对右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胸腔积液患者114例,其中漏出液患者(A组)40例,结核胸腔积液患者(B组)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C组)36例。三组患者均进行胸腔积液检查,分析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包括脑钠肽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变化。结果三组患者中的脑钠肽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检测值均有不同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脑钠肽值以A最高,B最低,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检测值以B组最高,C组最低。结论胸腔积液中脑钠肽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变化对右心衰的诊断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医生对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变得简单易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尽早检出并进行准确的临床评估给予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B型尿钠素(Brain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近来的研究发现其对心室功能有重要诊断价值。本研究对脑钠素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的脑钠肽(BN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CHF患儿入院当天、治疗15天、出院后3个月测定血BNP水平。分析BNP水平变化与再住院事件的关系。结果: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3个月内共发生临床终点18例,其入院时BNP水平(969.3±248.2)pg/ml,明显高于未发生临床终点者(549.5±202.1)pg/ml。发生临床终点患儿出院时BNP水平(942.3±421.0)pg/ml,较入院时升高;未发生临床终点患儿出院时BNP水平(389.6±245.8)pg/ml,较入院时降低。结论:BNP的检测有利于CHF患儿病情评估,其疗效评价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血浆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BNP、TNF-α及IL-6监测在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病情预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7月住院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60例设为心衰组,并根据NYHA分级将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分为Ⅰ级19例、Ⅱ级16例、Ⅲ级15例和Ⅳ级1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2名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BNP、TNF-α和IL-6水平,并研究BNP、TNF-α和IL-6与患者病情关系。结果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不同NYHA分级心衰组及对照组BNP、TNF-α和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TNF-α和IL-6与NYHA心功能分级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3、0.445和0.4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BNP相关系数最高。结论 BNP、TNF-α和IL-6水平在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液中明显升高,同时BNP、TNF-α和IL-6水平高低反应心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可为临床心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胡敏 《职业与健康》2012,28(5):630-631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自我护理水平的方法。方法通过院内授课、出院前宣教、电话随访3个阶段系统的对80例慢性心衰患者从心理、饮食、运动、服药、自我监测、家庭支持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并以6个月内再入院率与对照组(80例)进行比较。结果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得到了提高,试验组6个月内再入院率为14.1%(11/78),小于对照组的再入院率27.6%(21/26),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结论通过3个阶段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可有效减少6个月内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浆脑利钠肽(BNP)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76例心力衰竭患者分别在入院时(BNP1)和治疗5d后(BNF2)检测血浆BNP水平,并定义bnp=BNP2-BNP1。记录院内死亡事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期间院内死亡7例,性别、年龄、NYHA分级、原发病与院内死亡风险之间无相关性。血浆BNP依次为BNP1(1495.6±1218.4)ng/L、BNP2(1088.5±1214.9)ng/L、bnp(407.0±1062.8)ng/L,均与院内死亡风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1、0.669、0.399),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84、0.933、0.812,P值和95%可信区间依次为0.006(O.645~0.922)、0.000(0.862~1.003)、0.003(0.650~0.973)。BNP1、BNP2和bnp的cut-off值分别取2245.0ng/L、938.5ng/L和-1.0ng/L时,灵敏度分别为55.6%、89.6%和100.0%,特异度分别为74.6%、77.8%和86.6%。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