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已婚育龄妇女预防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以便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 对1 650名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8.2%(795/1 650)的调查对象2年内患过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27.1%(447/1 650)从未参加过妇女病普查,参加过妇女病普查的妇女中1年内普查过的占21.3%(256/1 203);只有半数左右的育龄妇女能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育龄妇女对预防生殖道感染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结论 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强重点人群的管理、实施综合防治和加强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等措施预防生殖道感染,降低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的2268名农村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358人(59.5%)知道至少1种生殖道感染的预防方法。1872人(82.5%)不知道使用避孕套能够预防生殖道感染,2105人(92.8%)不知道生殖道感染需治愈后再怀孕。汉族育龄妇女(65.9%)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少数民族(46.7%),已婚妇女(60.2%)高于未婚妇女(43.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知晓率最高(74.7%),家庭年收入高的人群明显高于家庭年收入低的人群,21~40岁育龄妇女(62.3%)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和文化程度低的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较低,已婚、4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少数民族、未婚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应针对农村育龄妇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南山区社区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RTI)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求医行为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2005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600名社区育龄妇女开展基线调查。在实施1年半的社区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后,2006年7月使用统一方法进行终点调查。结果干预后,育龄妇女对RTI症状、传播途径、RTI感染的不良后果及其他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达80%以上,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确求医行为明显提高,患病后一周内就医的比例(90.3%)和接受规范治疗比例(61.3%)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1),每周至少做一次阴道冲洗比例为13.4%,较干预前显著减少(P<0.01)。结论通过社区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育龄妇女对RTI相关防治知识的知、信、行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说明利用计划生育服务开展社区RTI防治服务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亚萍  毛京沭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694-4696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泰州市永安洲镇846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1.4%,2年内接受过妇女病普查的占33.3%,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的了解率为30.0%。影响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妇女的文化程度、职业、人工流产史、家庭收入等。结论:泰州市永安洲镇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对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了解少,普查率低。应定期开展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作,普及妇女保健知识,推广安全、长效的节育措施,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减少意外妊娠,降低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率,促进其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5.
藏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与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甘南藏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相关知识和需求,为进一步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667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结果知晓4~5种避孕方法的妇女占29.6%;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11.7%-29.4%。不同文化程度的妇女对避孕方法知晓率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不同。妇女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传播途径依次为专业人员面对面地咨询、朋友间交流和电视节目录像等。60%以上的妇女希望获得妇幼保健和生殖道感染方面的知识。结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形式,加强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已婚妇女常见病疾病谱及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初步掌握影响妇女患病和就医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订促进妇女生殖健康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4 163例不同层面的已婚妇女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妇科病患病率为46.39%;对医疗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平均就诊率为44.34%;91.73%的被调查妇女认为有必要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而接受过妇女病普查的妇女占调查对象的79.08%;对育龄妇女易患疾病、生殖道感染危害、预防生殖道感染的正确知晓率分别是73.87%、67.07%、82.78%;47.53%的已婚妇女希望通过医务人员咨询指导获得生殖保健知识。结论 以宫颈炎为主的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女性、尤其是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最主要疾病,41~55岁妇女是妇科肿瘤的重点监测对象,31~50岁妇女是乳腺疾病的重点监测对象,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8~2010年广州市育龄妇女的妇女病患病情况,为提高妇女生殖保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广州市育龄妇女妇女病普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育龄妇女妇科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008~2010年常见妇女病患病率顺位不变,依次为: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及妇科肿瘤。其中生殖道感染在妇女病普查中占首位,患病率为46.64%;在生殖道感染中,宫颈炎连续3年占首位,患病率为26.67%;乳腺疾病中以乳腺增生为主;妇科肿瘤中以子宫肌瘤为主。结论:针对广州市育龄妇女常见病的发病趋势和防治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和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徐汇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状况、影响因素及来源途径,为后续开展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的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4个街道60个居委会共1646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其知识水平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口所在地等因素的影响;书报杂志、影视广播和医务人员是已婚育龄妇女获得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不同年龄、文化的已婚育龄妇女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不尽相同。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生殖道感染的相关知识,倡导健康的卫生行为,预防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社区中开展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效果,探索适合社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途径与方法。方法选择社康中心辖区内育龄妇女作为干预对象,通过现场宣传、健康教育讲座以及发放干预资料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教育。教育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结果本次共调查340名育龄妇女,常住66人(19.41%),暂住106人(31.18%),流动168人(49.41%)。340名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16.65%上升至干预后的95.58%.社区育龄妇女在健康教育后对生殖道感染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态度和行为明显改善。结论在社区居民中采取集中教育、个体教育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加大对生殖道感染基本知识的宣传力度,以提高社区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试点地区生殖道感染干预前后育龄妇女“知、信、行”的改变,为评价生殖道感染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提供基本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4个目标县中12个乡的12个行政村在进行基线调查后实施干预,干预后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统一的生殖道感染“知、信、行”问卷调查。全部数据应用Epidata2.0建库管理,资料转换后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观察育龄妇女854名,干预后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态度问题的答对率普遍提高;月经正常率由干预前79.3%上升为干预后85.5%,经期下水田和干重活的人数比例明显下降,依次由干预前76.0%和67.1%下降为44.0%和39.3%;通过广播电视、个别咨询、报刊以及集体听课或宣教四条途径获得生殖道感染知识的人数比例也在升高;干预后使用单独浴巾、浴盆洗外阴、采用以淋浴为主的洗澡方式、由前向后的便后擦拭方式的人数比例增加,分别由干预前79.1%、23.4%和58.8%上升为84.0%、55.6%和64.0%。结论:经过干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均有明显改善,生殖道感染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患有生殖道感染后的就医意愿以及对生殖健康知识和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为制订生殖道感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和自行设计的"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调查表",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对3 359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 359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中,曾经接受过生殖健康检查者占92.17%,有86.75%的人表示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会及时就诊,有83.72%的人对有关生殖道感染知识只是一般了解,其知识来源的途径主要是医生,占76.72%,有70.26%表示愿意接受定期的妇女病普查,72.52%妇女希望通过专科医生获取生殖保健知识。结论:应加强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她们非常需要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生殖健康知识和生殖保健服务。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将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纳入主要服务项目之中。  相似文献   

12.
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英  曹丽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33-2835
了解上海市区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制定生殖道感染和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以2005年4~6月在上海市卢湾区4所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户籍为上海市区的339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区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和艾滋病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其知识水平和了解途径因文化程度和年龄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结论: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生殖道感染与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育龄妇女生殖道卫生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3.
张碧云  苏红梅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2):123-124,127
目的探讨广州市已婚职业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以及对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2004年7-12月对在我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3091例已婚职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3.7%调查对象认识到育龄妇女容易出现生殖道感染等健康问题,对如何预防生殖道感染的正确知晓率为51.3%,主要的获知途径是书籍/报刊、其次是广播/电视;有88.4%妇女希望进一步获得生殖健康知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妇女的需求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文化程度越高,需求越大。而职业、医疗保障形式、是否有妇科疾病史等因素对需求没有影响;调查对象认为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最佳途径是书籍/报刊、卫生知识讲座、医务工作者指导等。结论医疗保健机构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教育,以满足各层次妇女的需求,是促进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手段。生殖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城乡妇女对妇女病、妇女病普查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卫生部制定妇女病防治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城市妇女对妇女病及妇女病普查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农村,差异有显著性。对宫颈癌、乳腺癌是否一定有症状及患宫颈癌是否一定要切除子宫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妇女之间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应重点对农村地区、文化程度低、年龄大的妇女加强宫颈癌、乳腺癌防治等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海市城区及农村妇女病的发病情况,以期对妇科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根据《浙江省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对城镇各企事业单位及农村共110888例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城区妇女的妇女病发病率为37.78%,农村妇女发病率为40.67%,宫颈癌、乳腺癌患病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区。结论:生殖道感染和乳腺疾病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原因,30~50岁妇女是妇科病高发阶段。定期对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才能降低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生殖道感染妇女的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进一步规范生殖道感染的防治工作。方法在深圳市68家医疗保健机构随机抽取1689名生殖道感染妇女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95%妇女听说过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94.0%认为有必要定期行妇女病普查,97.2%愿意了解生殖道感染知识;愿意接受保健知识的方式,依次是医生讲解咨询、宣传小册子、讲座、专栏、报刊等,16.0%妇女不知道或说不清如何预防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受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和职业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圳市20岁以下育龄妇女、未婚、文化程度低下、无业、服务人员、退休、工人等类型妇女对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的正确掌握程度及重要性的认识较低。结论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增强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改变错误观念和行为,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7.
已婚育龄妇女妇女病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已婚育龄妇女妇科常见疾病的现状, 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组织医疗小分队, 到本地区 5个镇进行已婚育龄妇女妇女病普查普治。结果: 被调查妇女为 49岁以下已婚育龄妇女, 所查妇女中妇女病总患病率 2001年为 53%,2002年为 56%, 2003年为 53%。结论: 被调查已婚育龄妇女的妇女常见疾病总患病率高, 流行范围广, 就诊率低, 缺乏正规系统治疗, 生殖道感染预防意识差, 严重影响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依托现有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网络,建立有效的生殖道感染综合控制体系,减少2个项目点(弥勒、陇川)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发生,探索并建立一种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组建及完善健康教育网络,编写开发健康教育材料,培训各级健康教育人员,组织农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广泛传播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结果:在项目实施3年的时间里,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健康行为形成率逐年上升,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显著下降,实现了预期目标。结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模式,即省-县-乡(镇)-村四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系统联合干预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武汉市硚口辖区妇女病普查和患病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1-2011年辖区已婚育龄妇女疾病普查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1年,硚口区妇女病实查率逐年增加,由0.68%提高至47.53%。妇科疾病患病率为10.52%~33.22%;生殖道感染、宫颈癌等各类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递增。结论防治生殖道感染、预防宫颈癌和乳腺癌是妇女病查治工作的重点,应进一步提高妇女病查治率,保障妇女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广州市白云区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为有效开展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3月以村为单位,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1 136名18~49岁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认知状况基线调查和健康体检,经过2年生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2011年3月对项目村的969名妇女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农村地区妇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腺囊肿、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炎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妇女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殖健康相关态度形成率、生殖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结论:农村参与式的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意识,降低生殖道感染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