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修复方式多种多样,但均存在治疗时间长,效果不理想等情况.我院自2009年开展骨—肌腱重建伸肌腱止点手术以来,治疗不伴撕脱骨折的伸肌腱止点断裂28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将此种手法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Ishigur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Ishigur法治疗指伸肌腱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Ishigur法治疗24例伸肌腱撕脱性骨折,在透视下运用闭合穿针的方法,在远侧指间关节(DIP)屈曲位时于背侧插入阻挡针,然后用另一根克氏针将DIP固定于充分伸直位。术后随访6个月,从疼痛、关节活动度方面评估疗效。结果:24例的伸肌腱撕脱性骨折均得以矫正,患指均未有畸形、感觉及功能障碍,健侧远侧指间关节的主、被动运动范围无明显差别。结论:采用Ishigur法治疗指伸肌腱撕脱性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从美观的角度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改良式伸肌腱止点重建治疗锤状指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指伸肌腱止点重建的改良固定方法。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0例锤状指患者,术中采用直径1.0mm克氏针将远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10°-15°,远端预留约2cm并向掌侧弯曲成一钩状.用细钢丝横穿伸肌腱止点经指腹抽出固定于折弯的克氏针上,6周后拔除克氏针及钢丝进行远指间关节屈伸功能锻炼。结果:20例用改良后的方法行伸肌腱止点重建,术后没有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和肌踺再断裂,术后随访3-6个月,按Dargan功能评定法:优17例,良2例,尚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结论:改良后的指伸肌腱止点重建技术有效避免了局部组织坏死,重建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应用掌长肌腱移植经骨隧道套圈法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掌长肌腱移植经骨隧道套圈法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19例(A组),抽出钢丝法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25例(B组),比较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17例得到3-8个月随访,按TAM系统评定方法,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2%(15/17)。B组24例得到3-8个月随访,按TAM系统评定方法,优6例,良5例,可5例,差8例,优良率45.8%(11/24)o两组功能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应用掌长肌腱移植经骨隧道套圈法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掌长肌腱移植经骨隧道套圈法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锤状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抽出钢丝法,观察组患者使用掌长肌腱移植经骨隧道套圈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锤状指的过程中,应用掌长肌腱移植经骨隧道套圈法重建伸肌腱止点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应用缝线锚钉治疗跟腱断裂的方法,通过观察其临床效果探讨该方法治疗跟腱断裂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缝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20例跟腱断裂患者,采用ArnerLindholm评定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0例患者均获随访3~ 18个月,优12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0%(18/20).术后因过早功能锻炼再断裂1例,给予再次手术治疗,1例伤口局部皮肤坏死,经换药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后愈合,无一例骨锚脱出及缝线断裂.结论 应用缝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跟腱断裂,缝合强度高,操作简便,效果可靠,是治疗跟腱断裂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马世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9):17-18
因插秧而导致手背中、环指伸指无力,伸指时中指和(或)环指能够伸直,但与其他各指不在同一平面,属于手背伸肌腱的自发性断裂。从临床流行病学的角度看,本病不属于常见病及多发病,但均有季节性的高发。我院于2003年4月至2007年6月间共收治11例因插秧致手背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采取保守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缝线锚钉修复闭合性跟腱近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应用缝线锚钉修复闭合性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采用Arner-Lindholm标准对跟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20(15.2 ±5.4)个月,Arner-Lindholm标准评价功能:优20例,良5例.结论 应用缝线锚钉修复闭合性跟腱近止点断裂,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优良、并发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于洋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17):132-134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0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以患者的入院顺序为其进行分组,其中用肩关节镜下单排锚钉治疗的患者,有39例为对照组,另外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31.48±2.09)分、疼痛评分(1.19±0.28)分,相比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11.99±5.76)分、疼痛评分(3.47±1.09)分明显更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7.44%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76.92%相比要高(P<0.05);相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职能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再撕裂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于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修补,其效果确切,能有效避免患者的再次撕裂,以此来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米成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12):136-138
目的 探究带线锚钉与钢板固定对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53例,将其随机分为锚钉组和钢板组,前者用锚钉线对骨块进行编织固定,后者用锁定钢板对骨块加压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块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位加缝合锚钉治疗Ⅲ度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位加缝合锚钉与采用护踝保护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疗效,两种治疗方法分别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病例各12例。所有病例治疗后随访2年。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总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段随访评分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手术后各时间段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总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项目评分中,治疗组术后3月的稳定性和放射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年,除活动范围评分外,其它项目评分治疗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治疗组有1例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经治疗后可恢复。结论采用腓骨短肌转位加缝合锚钉解剖重建踝关节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明显地改善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髌骨下极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手术方法很多,近年来,我科对髌骨下极骨折采用锚钉髌骨环形固定术,手术操作简单,骨折固定可靠。膝关节可早期活动,避免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9,(2):269-27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配合带线缝合锚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创伤骨科住院治疗、诊断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3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术,术中锚钉辅助复位大、小结节和修补肩袖,术后定期复查X线并于末次随访使用Neer肩关节评分法评价患者功能情况,期间记录患者不良事件。结果患者得到9~26个月(平均15. 3个月)随访,Neer评分:优24例,良30例,可6例,差3例。其中3例出现肱骨头坏死,1例患者螺钉穿出肱骨头,2例患者内翻畸形。结论锁定钢板配合缝合锚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强度可靠,可允许患者更早进行功能锻炼,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髌骨下极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手术方法很多,近年来,我科对髌骨下极骨折采用锚钉髌骨环形固定术,手术操作简单,骨折固定可靠.膝关节可早期活动,避免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形弯钩克氏针综合法在手指伸肌腱止点重建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1例手指伸肌腱止点离断的病例给予s形弯钩克氏针综合法治疗,即在原有的克氏针内固定术的基础上,背伸10°~15°固定远位指间关节,在针尾设计S形弯钩,并将止点重建缝合的肌腱线牵引出指端固定在保护垫的固定点上,术后辅以综合保护措施的方法.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术后4周正常拆除外固定的肌腱线并拔除克氏针内固定.无一例切口感染、皮肤压迫坏死.随访2~22(5.41±4.94)个月,按照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标准,优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0.9%(10,11).结论 S形弯钩克氏针综合法是临床上治疗手指伸肌腱止点离断的一种简单、实用、疗效确切、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6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锚钉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锚钉组行颈椎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手术,使用带线锚钉进行门轴侧固定;对照组行单纯后路单开门手术。根据术后JOA评分,手术对生产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影像学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结果锚钉组患者在术中应用自制颈椎侧块锚钉固定时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JOA评分15.2,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改善效果明显,术后6个月仅3例仍有颈部轻度压痛,活动受限。影像学评估显示内固定牢靠,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结论在颈椎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应用带线锚钉固定操作简单易行,临床效果非常良好,同时有效降低了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改良Kessler缝合结合带线锚钉对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效果及对跟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河南某医院收治的老年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改良组、结合组,每组25例。改良组患者给予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带线锚钉治疗方法。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后足量表(AOFAS-AH)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Leppilahti评分、踝关节跖屈肌力、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结果 结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改良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AOFAS-AH评分、ATRS评分、Leppilahti评分、踝关节跖屈肌力、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2组患者AOFAS-AH评分、ATR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的AOFA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膝后内侧小切口暴露,骨折复位,并以锚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9-12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移位。术后6个月,有3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呈弱阳性,1例轻度伸膝受限,1例轻度屈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53±2.32)分。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9,(1):65-69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钢板结合缝合锚钉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诊断为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44例,其中Ⅴ型30例,Ⅵ型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内外侧塌陷的关节面骨块使用克氏针固定支撑,并对11例较大骨缺损使用人造骨填充,交叉韧带、侧副韧带起止点撕脱骨折及撕裂均采用缝合锚钉修补重建,术后采用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患者功能,并比较两种分型最终评分情况、术后植骨与不植骨外侧关节面塌陷度等。结果所有患者得到9~37个月(平均19. 3个月)随访,Rasmussen评分优19例,良21例,可4例,优良率90. 9%,其中Ⅴ型骨折膝关节评分优于Ⅵ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植骨与不植骨患者关节面塌陷程度无明显差异(P <0.05)。并发症情况:1例出现深部感染,2例部分内固定物松动,1例长期膝关节疼痛。结论双钢板结合缝合锚钉可有效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术中克氏针准确固定塌陷关节面骨块可避免不不必要植骨 相似文献